APP下载

正确理解和积极推进地质找矿中的基金衔接
—— 二评地质找矿新机制

2010-02-16

中国国土资源经济 2010年9期
关键词:正确理解新机制矿山企业

■ 刊 评

正确理解和积极推进地质找矿中的基金衔接
—— 二评地质找矿新机制

■ 刊 评

国土资源部在构建地质找矿新机制的若干意见中,提出了“公益先行,基金衔接,商业跟进,整装勘查,快速突破”的总体思路。其中“基金衔接”不仅在地质找矿整体链条中具有承前启后的重要作用,而且颇具中国特色,一定要正确理解,积极推进。

商业性地质找矿作为一项产业活动,它的资金运作必须经历三个过程,即供应过程、生产过程和销售过程,供应过程是货币资金购买生产资料,为生产作准备的过程;生产过程是工人借助劳动资料对劳动对象进行加工,生产产品和从事劳务的过程;销售过程是把生产出来的产品卖出去、收回货币资金的过程。在供应过程中,货币资金转化为储备资金(原材料);在生产过程中,储备资金转化为生产资金,随着生产的完成,再转化为成品资金;在销售过程中,成品资金又回到了货币资金。这种资金的不断变化,周而复始的循环,正是产业存续的必备条件。这个条件在任何体制、机制下都是必须的。以地质找矿为例,在计划经济体制下,通过在组建地勘单位时注入必要的生产资金,加上地质勘查过程中不断拨入的地勘费,可以充分满足地质找矿三个过程所需要的周转资金。可是实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后,国家不再为商业性地质找矿提供地勘费,这就相当于国家不再用财政资金购买地质成果。在这种情况下,地勘单位所从事的地质找矿资金链便断裂了,因为它连职工的日常工资都靠地勘费拨款,根本无力承担长周期的产成品资金。这正是地勘单位前几年所遇到的局面。

地质找矿的特点是周期长,前期风险大,在普查阶段,社会资金不愿进入,银行也不愿贷款。对此,市场经济国家是通过发达的股票市场加以应对的,而我国这方面的市场还很不完善。正是在这个背景下,各级政府才出台了“地质勘查基金”制度。它在很大程度上具有暂时替代风险勘查资金市场的作用,它的要害是衔接,其重大意义也在于此。

地质调查基金把矿产勘查生产能力衔接出来了。在我国,只有地勘单位握有现成的矿产勘查生产要素,其拥有的地质找矿技术人员、专业技术装备、地质资料等,是无可替代的,但也正是地勘单位缺少地质找矿周转资金。而“基金”恰好弥补了周转金短缺,从而使地勘单位的矿产勘查能力充分发挥出来。

地质调查基金把矿山企业对矿产资源求之不得的需求衔接起来了。在市场经济体制下,作为具有独立经济利益的矿山企业,自己出资从事地质找矿或购买地质成果,是顺理成章的,他们也完全认可。但也正是出于追求自身利益的考量,这些矿山企业又不敢向风险较大的预查普查投入。而政府的“基金”也正是针对这种情况设置的。

只有通过地质调查基金把这两方面衔接起来了,我国地质找矿才能正常进行。面对如此重大意义,“基金”的组织实施者,必须着重把握两点:第一,要与地勘单位衔接好,让他们的管理和技术精英们也能成为地质找矿成果的受益主体,这时才能产出良好的衔接效应;第二,要与矿山企业衔接好,基金所确定的地质找矿项目,一定是经济社会发展所需要的,是矿山企业开采矿产资源所需要的,这就必须接受市场的配置。

基金的要害既然是整体地质找矿资金链的衔接,如果有些地质找矿项目不存在资金链的断裂问题,基金的主体就不要进入。这是正确认识和积极推进“基金衔接”所必须坚持的。

猜你喜欢

正确理解新机制矿山企业
如何正确理解并灵活应用动能定理
探索高原矿山企业党建工作“六有+N”模式
正确理解功的公式和正、负功
矿山企业安全员量化考核体系建设
建立第三方医疗纠纷解决新机制
正确理解术前谈话
正确理解牛顿第一定律
国内首个亿吨级铁矿山企业在鞍钢成立
重在建立新机制
新机制 新格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