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重阅读引导 提高阅读理解能力
2010-02-16福建唐火贵
福建 唐火贵
阅读的过程就是读者跟文本相互交流、对话的一个过程,是极其个性化的一种行为。这种行为,是无人可以替代的。所以,对于文本的理解,不是靠老师的讲解、灌输就能得到的,而是靠学生自己。当然,老师所扮演的角色是“引导”,引导学生去阅读,去理解,去感悟,不断提高初中生的阅读理解能力。那么,在初中语文阅读教学中,老师应该怎样引导阅读呢?笔者就这个问题,结合自己的教学实践,谈一点体会。
一、激发情感 促进思维 进入阅读角色
语文教学只有激发学生的情感,学生才容易进入课文情境中去。多年的语文教学实践使我深深地体会到,要激发学生的情感就要从以下几个方面努力:
1.开门见山,先入为主。语文课教学之初,教师可用模型、标本、图片、幻灯、录音、录像等形式创设一种生动感人的教学情境,使学生为之所动,为之所感,产生共鸣,激励他们快速进入课文的情感世界之中。如教学朱自清的《春》,教师可先放一段有关春天风光的录像带,花坞春晓、桃红李白等春景激起学生对春天的喜爱之情。或放一曲《春天在哪里》的录音,创造意境,使学生在美妙的乐曲声中自然进入对课文的学习。又如教学冰心的《小橘灯》,教师可自制小橘灯,在导入新课之前,将模型展示出来,引起学生的集中注意和有趣思考,引起学生寻求探索新知的积极性,为学生理解新知识提供感性材料,也为学生架起了从形象思维到抽象思维过渡的桥梁。从而激发学生思考:冰心奶奶笔下的《小橘灯》该是怎样的呢?文中小姑娘的形象又是如何呢?
2.巧设悬念,激发情感。教师在让学生接触课文之前,可先自己复述课文情节,在关键处停下来,让学生去猜测情节会如何发展,人物的命运会怎样。这样巧设悬念,往往能激起学生的好奇心,学生阅读课文的热情就会大增。如教学《孔乙己》、《竞选州长》、《变色龙》这一类课文时,教师可采用这种方法去激发学生的情感。
3.创设疑问,启迪思维。教师在导入新课时,可针对所讲内容,提出一个或几个问题让学生思考,从而使学生的思维更加集中,积极地期待着问题的解决。这样导入新课,能较好地吸引学生的注意,使学生产生一种强烈的求知感,增强讲课的吸引力。如教学《驿路梨花》时,可设计这样的提问:标题一语双关如何理解?文中两次误会、三设悬念、四写梨花分别从哪些语句体现出来?
4.故事吸引,情境感染。中学生好奇心强,求知欲旺盛,他们爱听爱看有趣的故事。教师可以抓住青少年这一特点,针对教学内容,从与课题有关的趣闻轶事出发导入新课,能够激发学生对所学新课产生浓厚兴趣。同时,授新课前,花极短时间,用绘声绘色的语言,讲述一则引人入胜的故事,显得亲切自然,缩短了师生间的心理距离。可以使学生在轻松愉快的气氛中进入学习。如教学《阿长与〈山海经〉》时,可先联系《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一文,给学生讲讲长妈妈所讲的美女蛇的故事,再讲讲阿长本人的故事,这样,使学生在特定的氛围中受到感染,自然而然地进入作品的意境。
二、打破常规 逆向思维 进行阅读探究
“逆向”是与“一般”“习惯”相悖的。即阅读时不按常规先阅读文章内容,而是看到文章标题或文章论点时,先考虑这样的标题,这样的论点让我自己来写该如何写。如在阅读《驳“实惠”论》一文之前,同学们先对“学雷锋,不实惠”的观点发表自己的看法。同学们有的说“学雷锋,做好事,不收钱,不留名,可谓‘名利双失’,对自己来说不是太吃亏了吗?”有的说“邵逸夫做好事捐给咱们大陆那么多钱造图书馆建医院,对大陆来说不是挺‘实惠’的吗?”有的说“倘若当‘张亚奇’在路边苦苦挣扎时,有一位雷锋式的好人,热心把他送进医院,对亚奇来说,难道仅仅用‘实惠’二字能概括吗?不,因为雷锋为她挽回的是用金钱所无法换回的性命……”在大量的个人观点发表后,再去阅读课文,审查作者巍巍的论证思路,发现巍巍正是从逻辑上,从人生观上,从揭示“实惠”论的本质是“拜金主义”和“利己主义”三个方面来层层驳斥“学雷锋不实惠”的观点。与刚才同学们自己的想法比较,其差别是明显的。这样的阅读对文章的理解会更深刻,留下的印象也更强烈。综上所述,我们可以归纳出逆向阅读法一般遵循的顺序是:问题──思考──求证──对照──彻底理解。同时也可以看出,这种阅读方法的核心是独立思考,只有强调善于独立思考,充分调动思维的积极性,才能收到良好的效果。
三、提出问题 引导讨论 促进阅读理解
苏霍姆林斯基认为:“在人的心灵深处,都有一种根深蒂固的需要,就是希望感到自己是一个发现者、研究者、探究者,而在儿童的精神世界中,这种需要特别强烈。”因此,在教学过程中,要尽量为学生提供自主探究的机会,让他们置身于一种探索问题的情境中,以激发学生强烈的求知愿望,积极主动地去探索新知识。创设问题情境,有利于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增强学生心理上的愉悦感,激发探究的兴趣。为此,在初中语文课堂教学中,我们可以根据教材特点,对课文进行研究,梳理出一些问题,引导学生思考,促进对文本内容的理解、感悟,使学生能比较深刻地理解课文,体会人物的思想感情。比如说,第八册第1课《藤野先生》是一篇叙事散文,讲述的是鲁迅先生与日本人藤野先生交往的一段经历,以及作者在日本先学医,而后弃医的过程,表现了藤野先生正直热诚、治学严谨、摒弃民族偏见的高尚品质,表达了作者对他的真挚怀念,并反映出那个时代的进步青年所持有的忧患意识以及强烈的民族自尊心、爱国心。在教学这篇课文时,我们可以依据课文的内容,设计一些问题,引导学生通过集体讨论的方式,让学生明确事件的内在联系,从而明确主题,培养爱国主义情感。比如说,在教学中,我提出这样的一个问题:细读课文,请写出围绕藤野作者写了哪些事?”学生说:14件事。让学生把14件事分成三类。最后,本人提出问题:“本文是赞扬藤野先生还是抒发爱国情感?还是二者兼而有之?”引导学生讨论,结果,有的学生回答:赞扬藤野先生。以写其人为线索即以藤野先生其人为线,全文写见藤野先生的原因——与藤野先生的交往——与藤野先生惜别——别后忆藤野先生。亦有学生回答:以爱国情感为线索,学医为爱国、弃医从文亦是爱国。争议由此产生,老师这时适当调解:写藤野先生与爱国是否冲突?并不矛盾,因爱国而学医,因学医而见藤野先生,因爱国而弃医,因弃医别藤野先生。写学医弃医,表达对藤野先生的感激怀念之情,也更深刻、含蓄地表现作者的赤诚爱国情。他们立即明白了二者的关系。教师趁机点明,本文有两条线索,一条明线即藤野先生其人,一条暗线即鲁迅的爱国情感。至此,文章的主题也水到渠成。写学医弃医,表达对藤野先生的感激怀念之情,也更深刻、含蓄地表现出作者的赤诚爱国情。就这节课看来,学生是在惊叹声中结束了。总体来说,我并没有去分析作者的爱国之情,反而过多去说藤野先生,这样抓住典型事件,扣住文章线索。
总之,在初中语文阅读教学中,要千方百计地提高学生对于文本的理解、感悟能力,才能到达叶圣陶先生所说的那样“教是为了不需要教”的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