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高进城儿童习作能力的策略谈
2010-02-16浙江李璐
浙江 李璐
《语文课程标准》的颁布,增强了课程内容的综合性,拓宽了师生创造的空间,特别为作文教学注入了新的源泉。教师必须在课程资源上有新的视野,培养资源意识,将课程资源的开发利用高度重视起来。教师不仅要成为习作课程的执行者、使用者,同时还要成为习作课程的建构者、开发者。这就更需要广大的教师合理地开发生活中的习作资源,将教学活动置于丰富多彩的现实生活背景之中,从而激发学生作为生活主体参与活动的强烈愿望,同时将教学的目的要求转化为学生作为生活主体的内在需要,让他们在生活中学习习作,在学习习作的过程中更好地生活。
叶圣陶先生曾说过:“生活就如泉源,文章犹如溪水,泉源丰盈而不枯竭,溪流自然活泼泼地流个不歇。”其实儿童的生活是丰富多彩的,这为习作提供了很好的素材,但由于命题的限制,观察的不细致,积累不充分等原因,使生活这股源泉在流向溪流的途中遭遇了大石块,导致水源的匮乏和紧张。要想改变这种现状,就需要从学生的观察习惯、积累习惯抓起,从老师的教学观念、教学策略开始改变。
一、对进城儿童的生活现状的辩证分析
我校学生来自全国近二十个省市、自治区,其中包括土家族、侗族、苗族、彝族、布依族等近十个少数民族。这些学生的父母几乎都来自农村,虽然他们现有的收入水平远远高于家乡务农收入,但是他们中的绝大多数,按照城市收入水平衡量,收入水平还是偏低的,在城市中生活较为艰辛。家访中,我们也发现,这些外来务工人员多数从事批发零售业、餐饮服务业和其它社会服务业。许多家庭是在城市中卖菜、卖米、擦皮鞋、拉三轮、看大门、收破烂等等,好一点的在城市中开小饭馆、小商铺,或在批发市场有一个小摊位。他们中多数或在城乡边缘合租廉价房居住,或住临时工棚。开小饭馆、小商铺的白天开门做生意,晚上关门全家即在铺内搭板睡觉。因为家庭原因,这些进城儿童的生活质量普遍不高,生活的内容也不及城里孩子花样繁多,也不如乡村孩子无拘无束。
但我们不可否认,他们的生活也是多姿多彩的。这源自于他们跟随父母辗转各个城市时的所见所闻,源自于家乡带给他们的根深蒂固的烙印和他们对家乡的深深怀念,源自于他们融入陌生的新城市、新生活时的种种真切独特的体验。《语文课程标准》明确指出:“让学生养成留心观察周围事物的习惯,有意识地丰富自己的见闻,珍视个人的独特感受,积累习作素材。”如果能够培养学生对生活的敏锐观察力和感悟力,将他们独特的生活经历和体验渗透到写作中,必将赋予习作新的生命力。
二、提高进城儿童习作能力的几个举措
(一)充分提供阅读条件,培养学生观察能力
冰心在《再寄小读者》一文中针对学生写作的困难做过这样的精辟分析:“是不是有时提起笔来却觉得无话可说,有时眼前闪烁着景色的色彩、形象,笔下却形容不出来呢?”“无话可说”是指没有生活的积累,“形容不出来”是指缺乏语言积累。
我们强调积累在习作中的重要性。积累的方式可以分成阅读的积累和生活的积累。
前者一般可以通过教师推荐书目、组织记读书笔记等各种读书活动的方式指导学生进行阅读的积累,以培养细致的观察力和敏锐地发现力来提高学生的生活积累能力,但进城儿童家庭图书购买力弱,家庭藏书更是微乎甚微。我曾在班中做过调查,40人的班级,家庭图书超过10本的只有一人,超过5本的有8人,一本课外书都没有的有16人。基于这样的现状,如果向他们提出和城里孩子一样的阅读要求,显然是不合适的。所以,对于这些孩子来说,要拓宽他 们的阅读范围,提升他们的阅读水平,必须从学校、教师层面出发,比如开放学校图书馆,鼓励同学们主动去借书阅览。每学期更新教室图书柜,开展班级读书漂流活动,引导同学们和好书交朋友,通过读书,共同分享好书的无穷乐趣。
在促进阅读的同时,我们还要积极培养学生的生活观察能力,帮助他们养成良好的观察习惯。小学阶段学生观察的目的性、系统性较差,情绪和兴趣在观察过程中起着很大的作用。因此,在习作教学过程中,教师应不断向学生提出有目的、有系统的观察要求,以提高他们的认知水平,培养捕获作文材料的能力。在观察时要让学生尽可能有较多的感觉参与活动,要求学生亲自去看一看,听一听,闻一闻,尝一尝,摸一摸,想一想等等。只有这样,学生的大脑中才能形成一个情、声、色、味、形俱全的立体的客观世界,建立起一个丰富的作文素材仓库。进城儿童的生活较本地学生而言有其独到之处,在引导这些孩子积累生活素材的时候,可以有重点地倾向于他们熟悉的生活内容。这些进城儿童的父母由于工作原因经常不在家,烧饭、洗衣、生炉子是他们很容易就会接触到的事。如果教师鼓励并引导他们在平时干家务活时多留心,这些就是非常真实的写作素材。再如,这些孩子一般家中兄弟姐妹较多,在日常的生活中出现的矛盾、解决的方法、解决过程中的情绪变化、心理变化都可以成为很好的习作素材。关键就在于老师要引导、培养其随时积累的习惯,写日记就是一种不错的积累方式。
(二)精心设计情景活动,唤起学生生活记忆
情境为儿童提供了鲜活的感知材料,激起了孩子热烈的情绪和强烈的表达欲望,而且可以改变孩子与周围人群的关系。语文老师要科学地营造生活化情景,把丰富的生活与广阔的自然转化为教学资源,把各种斑斓的情境迁移到教学中来。引导学生投入于生活,培养学生对生活的敏感,做一个真正的课程资源的“生产者”和“消费者”。
在具体的习作指导中,老师用“慧眼”引导学生“识珠”,用敏感唤起敏锐,就情境激发情绪是一种有效的手段。创设作文情境,就要酝酿一个让学生可知可感的氛围,有效地产生情感共振,进入最佳的作文状态。比如人教版六下年级第二单元的习作要求学生写一写调查到的节日风俗或富有地方特色的服饰、饮食、民居等。这对于本地学生来说,可能需要通过调查才能得到相关的信息,但进城儿童他们本就来自全国各地,对自己家乡的民风民俗也有一定的了解。所以在教学前我进行了一定的调查了解,然后找了一些各地过节的照片,口语交际时学生边讲我边出示照片。看到熟悉的场景,许多同学的童年记忆被唤醒,话匣子被打开,讲到热闹之处甚至手舞足蹈。这种情景的再现极为有效地促动了学生的情感,将他们原本的生活体验自然地转化为了习作的素材,这是对进城儿童生活与作文素材转化的一次有效尝试。
都说“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新“课标”强调的体验学习是指学生在实践活动中,通过反复观察,实践练习,对情感、行为、事物的内省体察,最终认识某些可以言说或未必能够言说的知识,掌握某些技能,养成某些行为习惯,乃至形成某些情感、态度、观念的过程。开展活动相机安排训练是拓宽学生习作训练空间的有效途径之一,就好像是找米下锅。
喜爱活动是儿童的天性,活动是连接主客体的桥梁,有意义的活动不仅能促使学生的良好品格的形成,陶冶情操,促进智力发展,培养创造才能,而且也是作文训练的源头活水。例如在“夸夸我的家乡系列活动”中,学生通过给家乡领导写信、看家乡新面貌、举办夸家乡班队活动、夸家乡演讲比赛等形式抒发对家乡的怀念之情。由于这系列活动的设计意图就是为表现进城儿童身在异乡的独特情感的,且活动在实施过程中充分尊重了学生发自内心的情感体验,因此在与活动相关的一系列练笔活动中,学生没有感到枯燥乏味、无话可写,反而是将自己的童年生活表现得活灵活现,将自己对家乡的思念抒发得淋漓尽致。由此可见,贴合学生的活动更容易激发学生的心灵共鸣。
(三)架师生对话的桥梁,满足学生心理需求
叶圣陶先生说:“作文的自然顺序应该是我认识事物中有感,感情的波澜冲击着我,我有说话的愿望,便想倾吐,于是文章就诞生了。”只有当学生乐于书面表达的时候,文章才会自然而然地诞生。进城儿童的生活体验往往比较特殊,各个城市间辗转的无奈,父母离家后的孤独,家乡人、家乡事的牵挂都深埋在孩子们的心中,这些思想情感无一不真实地体现着孩子的生活现状,隐含着学生的生活态度,所以我们的习作教学必须要架设好与学生心灵对话的桥梁,推心置腹、循循善诱,深入到学生思想中去,了解学生的“写作冲动”,找出学生最需要的人生体验,并满足其需求。同时不断扩充与自然学科、品德学科、美术学科、音乐学科等知识的流通,提升写作体验,用自然流淌的生活情感化为文字,用朴实真切的文字点缀生活。
作文即是生活,生活即是作文。生活是作文的源泉,作文是生活的写照。习作教学的模式改变已被越来越多的人关注和重视,在习作教学生活化的大环境下,学生习作资源的来源呈现出了趋向生活化的现象。进城儿童作为学生主体中普遍又特殊的一个群体,他们的生活状态值得被关注,将他们的生活资源作为习作素材的策略研究更需进一步的深化,这些都有待教师在实践中不断丰富、细化。
[1]小学语文教学大纲.人民教育出版社.
[2]小学语文新课程标准.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
[3]冰心作品精选(新版).长江文艺出版社,2008年6月.
[4]苏霍姆林斯基.给教师的一百条建议.教育科学出版社,2005年.
[5]新课程研究·基础教育.2009年1.1.
[6]金生鈜.教育:思想与对话(第2辑).教育科学出版社,2007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