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在议论文阅读教学中挖掘写作指导的根——《人的高贵在于灵魂》导写片段教学案例

2010-02-16江苏杨永梅

作文教学研究 2010年6期
关键词:事例论点议论文

江苏 杨永梅

新“课标”指出:教师应创造性地理解和使用教材,积极开发课程资源。今天,本人仅以苏教版八年级下册的一篇哲理性议论文《人的高贵在于灵魂》为例,回顾师生双方在共同的课堂研讨中所挖掘出的议论文写作导写资源。

【课文简介】

本文为著名作家、哲学家周国平所作,作为一篇议论文,本文观点鲜明,材料丰富,角度多样。文中,作者针对现代社会人心浮躁、过于追求功利的现象,提出了“人的高贵在于灵魂”的见解并结合自身的阅读积累和生活积累,从“人灵魂的高贵体现在爱思考、有丰富的精神财富、有纯正的追求”三个角度,选取了5个材料证明观点。

【教学钻探】

因为苏教版教材自八年级下册开始才引进议论文,在此之前学生对议论文可谓是一片空白,因而这篇课文需担负起议论文文体教学的任务,包括论点、论据、论证方法的判断与概括等。此外,在“不少人灵魂日益萎缩”的当下,作者的这句“人的高贵在于灵魂”无异于醍醐灌顶,师者须借助这篇课文给学生的精神生活注入一剂清凉。

叶圣陶老先生曾经说过:语文教材无非是个例子,凭这个例子要使学生能够举一反三。就阅读教学而言,师者对教材的处理不能仅立足于“教”,更要注重“用”,即在研读课文的基础上用好用足教材,以求更好地达成三维目标。鉴于新“课标”对初中生提出“写简单的议论文,做到有理有据”的要求,让周国平的这篇典范的议论文给学生的议论文写作以有益的直观的指导无疑是对文本资源的充分利用。并且教师可进一步将学生的写作运用作为教学预期目标达成的制高点,因为通过仿写实践能反馈出学生对议论文文体特点的把握情况,对灵魂高贵的认知水平,对作者笔法的领悟与迁移能力。

以下为该片段教学——在议论文阅读教学中渗透写作指导教学的实录。

【课堂片段实录】

(课堂教学中已初步引导学生提取出论点,概括出论据,辨明了论证方法)

师:同学们,大家已经发现为了证明“人的高贵在于灵魂”这一观点,作者周国平列举了5个事例,涉及5个人物。这5个人物有何区别呢?

生1:5个人中有古代人,像阿基米德、第欧根尼;有近代人,像王尔德;还有现代人,比如少女和青年画家。

生2:这5个人中有外国人,像阿基米德、第欧根尼、王尔德,有中国人,像少女和青年画家。

生3:这5个人中前3个人是名人,后两个人是普通人。

师:同学们很会比较,也善于发现。由此我们可以看出,作者写此文时在选取材料上有何考虑呢?这对我们的议论文写作有何启发呢?

生1:作者注意到了选材的多种多样,这几个事例中,涉及的人有古代的、现代的,有中国的,也有外国的,有贤哲,也有普通人,我们在写议论文时选材也要兼顾各种人。

生2:这5个事例有一些是作者在阅读中获得的材料,有一些是作者在生活中直接观察到的场景,由此启发我们材料可以源自书本和生活等多个渠道。

师:我们写作议论文前要多方面遴选材料,可以依据看书上网等途径获得的间接信息,也可以根据自身生活体验获得的直接信息。那么,作者为何要选取5个材料,5个材料是不是显得太多了?

(学生已建立起“材料要丰富多样”的认知,面对这个问题显然颇为意外,有学生不禁陷入沉思,也有学生在小声议论,思索之后终有发现)

生:作者选了5个事例,都是为了证明论点“人的高贵在于灵魂”,但论证的角度有区别:前两个事例侧重于“灵魂的高贵表现在爱思考”,第三个事例侧重于“灵魂高贵在有着丰富的精神财富”,后两个事例围绕着“有着纯正追求的人灵魂是高贵的”。

师:万变不离其宗,议论文多样化的材料是为了多角度、更全面地证明观点,对吗?

(对于老师的总结、概括、分析,学生听得入神并一致颔首,颇为赞同又颇受启发的样儿)

师:因而,议论文材料的选取要力求做到什么呢?可以简单地概括一下吗?

生争相表达:围绕论点从多方面选取切实的材料。

(师板书该内容)

师:请同学们再来回味课文,看作者选取了这5个材料之后又是如何来表述的呢?大家认真品读课文后在四人小组内交流,共同探讨这个问题。

(教室里各小组同学争相读书、讨论,片刻后频频有人举手)

师:同学们通过品读课文以及合作交流,有什么发现吗?请具体地说一说。

生:作者运用了夹叙夹议的表达方式,他不只叙述一些表现人灵魂高贵的事例,还对事例加以评价。比如第二个材料,先写第欧根尼置亚历山大大帝的询问于不顾,继续他阳光下的沉思这件事,然后予以评价:他把灵魂生活看得比任何外在的事物包括显赫的权势更加高贵。

师明确:也就是说,写议论文时要注意叙议结合。议论文中叙述典型事例可使论证更加有说服力,佐以议论却可使论证更为深入有力,叙议结合能加强对论点的证明,同学们在学写议论文时也可借鉴此法。此外,同学们还有别的发现吗?

生1:作者周国平是有侧重点地在记述材料,比如阿基米德是古希腊大物理学家,作者没有写他物理研究方面的成就,只写了这样两个细节:当罗马军人已经攻进城时,他还蹲在地上专心研究图形。当敌人的宝剑迎面劈来时,他却说:不要踩坏我的圆,继而丧生在罗马军人的剑下。这两个细节不都是围绕着“阿基米德的灵魂高贵在爱思考胜过爱生命”吗?

生2:我也发现作者不是漫无边际地记叙事例,而是扣住论点写一些重要的片段,如写少女,重点写她在闹哄哄的车厢里全神贯注地读书,并不时地往随身携带的一个小本子上记些什么,全然无视周围嘈杂的人声,这些内容都是为了表现少女的灵魂高贵在有着纯正追求。

师:作者是不是如刚才两位同学所说的记叙事例时是有侧重点的只抓住表现人灵魂高贵的一些片段在写呢?

生:真是这样,另外三个事例记叙得也都十分简略,所写的都是体现人灵魂高贵的一些内容。

师:如此看来,议论文中材料的记叙要注意什么呢?

生:议论文中记叙的内容要紧扣论点展开,叙事不必面面俱到,只要突出体现论点的一些重要细节就行了。

师:刚才同学们谈了议论文材料拟写方面的很多发现,能总结一下有哪些写作收获吗?

生:叙述和议论要两相结合,叙述不要东拉西扯,也不必细细展开,紧扣住论述中心选一些重要的写就行了。

(师板书:叙议结合,叙紧扣论点,简要展开)

师:大家已经发现了议论文在选材及材料拟写两方面的很多要领,下面就用你们的所获与所悟来指导自己的写作实践吧!现在假使你就是作家周国平,你能为本文补加一个段落吗?

(因之为议论文写作起点,故而降低难度要求学生学写片断,这样着眼于学生的写作迁移。学生即学即用,且虚拟学生为作家,学生尝试的积极性较高,都纷纷拿出纸笔,构思拟写)

【教学后记】

课堂教学中,就议论文的选材与拟写,学生合作探讨,收获颇丰;在实践写作中,学生自主发挥,佳作连篇。追其缘由,有几点体会:

1.立足文本,挖掘教材资源

我们的教材编者精心编选的每一篇大家之作都是学生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宝藏,可让学生获取知识,提升能力,滋补思想。但教材作用的发挥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教师对其的解读与挖掘,因为只有当教师的认知达到一定的高度,理解达到一定的深度,才能引导学生往那个方向攀爬或深入。所以语文教师要认真品读课文,深入钻研教材,读出文章谋篇布局的亮色,揣摩出作品的文字精华与思想精髓。

好的语文课还应是教材创新与开发的“加工厂”,语文教师需本着“源于教材而高于教材”的理念,创造性地驾驭和处理文本,对教材予以调整、补充、拓展,从而开掘出蕴藏在文字深处的丰厚独特的教学资源,最终建构出适合学生学习又能充分提升学生语文素养的教学预想。对于《人的高贵在于灵魂》一文,教者在课前作了深入的钻研与思考,思考怎样以这篇课文为媒介,给学生以典范议论文的阅读指导,思考怎样让这篇颇具现实指导意义的哲理性小品文给学生以“思想丰厚、灵魂丰实、精神丰满”的正面引导。进一步细细研读课文,发觉作者深厚的写作功底亦潜藏其中,如若以此文作为学生议论文写作指导的范文无疑是对教材另辟蹊径的利用与挖掘,是对新“课标”的吸纳与落实,并最终促进学生的发展与提高。

2.多向对话,激活学生思维

新课标明确指出:阅读教学是学生、教师、文本之间的对话过程,应让学生在主动积极的思维和情感活动中加深理解和体验,有所感悟和思考,受到情感熏陶,获得思想启迪……在以上片段教学中教师引导学生潜入课本,与作者对话,学生总结出的议论文选材与拟写两方面的要领都源于深入文本,对话作者。此外,通过小组合作交流构成学生与学生的对话,在生生互动的活跃氛围中,学生思维的火花在碰撞,智慧之光在闪烁。而在自由、开放的课堂交流中,老师与学生的对话尤其是教师的启发式话语更是对学生思维潜质的开发,使他们常有精辟独到而深刻的认识。

3.活学活用,展示学习成果

立足于课堂的写作指导,学生悟出了议论文选材与写作两方面的要领,教者趁势落实写作任务,给学生以巩固迁移、运用提升的空间,学生活学活用,写出了很多精彩的片段。师者欣喜地发现,他们已然完成了技术上的写法借鉴,笔触虽略显稚嫩但观点鲜明,叙述简明,评价精要,语文学科工具性的功能得到了充分发挥。

更令人欣喜的是,灵魂高贵的精神内核已贯穿在学生的作品中,且在他们的笔下,灵魂高贵的内涵已远远不止课文中表现的三个角度,一切真善美的品质,所有积极向上的追求与情感都能彰显人物灵魂的高贵。古代人、现代人,中国人、外国人,名人、凡人,身边的普通人乃至自我都有着高贵的灵魂,如不为五斗米折腰、躬耕田园、傲然独立的诗人陶渊明;在“牛棚里”发奋著书、至晚年仍笔耕不辍的语言学大师季羡林;倾力于社会慈善事业、具有博爱之心的世界首富比尔·盖茨;奋力保护火炬、捍卫祖国尊严的残疾人火炬手金晶;因勇救落水儿童而献出年轻生命的长江大学三名学生;勇抗地震、泥石流之灾,甘于吃苦的解放军官兵、武警士兵……生活中,将手套让给学生、充满爱心的班主任,勤奋刻苦、抓紧点滴时间学习的同学……学生笔底材料丰富多样,展示了各人丰厚的积累;学生正确的认知与情感亦在自己的作品中表露出来,语文学科人文性的特点得到了有力体现。

在对这篇课文的学习中,学生的智慧与才能可谓得到了最大程度的开掘。他们积累起议论文文体知识,增强了对文本的品读、领悟及写作表达能力,树立了正确的人生观。而学中导写,以写促用,正可巧妙地将这种种功能的发挥融会为一体,全面提升学生的知识、能力、情感,真可谓“牵一发而动全身”啊!

猜你喜欢

事例论点议论文
议论文阅读专练
传神写照,意味深长——写人要关注具体事例和细节
作文想好,“事例”不能少
Get两种论证法,一举拿下议论文
议论文的标题与首尾
中国十大宪法事例(2017)
高考议论文需细分分论点
议论文分论点的提取
议论文阅读技巧表解
中共党史论文论点摘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