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学生的作文语言生动亮丽起来——作文指导教学的几点心得
2010-02-16江西
江西 余 丁
“有文采”是高考语文《考试说明》对作文“发展等级”的要求之一,即讲究作文语言的艺术性。它要求考生作文用词生动,句式灵活,善于运用修辞手法,文句有意蕴,有情感,有画面。孔子云:“言之无文,行而不远。”意思是说文章没有文采,就无法流传下来,杜甫更说自己是:“为人性僻耽佳句,语不惊人死不休。”意思是写不出好句子,誓不罢休。可见,文采是多么的重要!但在实际教学中,我们往往注重内容的发掘,而忽略形式的研究,学生作文语言大多单调呆板,冗繁拖沓,艰涩凝滞,带有浓厚的孩子口气和口语倾向,读之如同嚼蜡。那么,怎样才能有效地进行作文指导训练,使学生作文有文采呢?
一、拓开眼界,关注社会,感悟生活,注入真情挚感
情感是流动在语言文字深层的血液,没有情感做基础,无论怎样的雕琢,也只能是“繁彩寡情,味之必厌”(刘勰《文心雕龙》)。古今感人至深的传世之作,都凝聚着作者深挚强烈的真情。作文的发展等级越来越重视文采,这也是创新写作的一个重要研究内容和要求达到的目标。但,文以载道,一篇文章的最终目的是要表达思想感情的,思想苍白,空有文采,就只是不真实的海市蜃楼。所以在提升文采的同时,不能忽视对思想的锤炼。文章不是无情物,更不是“空中花园”,教会学生关注社会,感悟生活,写出的文章才有真情实感,蕴涵生活气息。“问渠那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有了丰富充足的“源”,自然会有好文章的“活水”。作文离不开生活,离不开社会。中学生的生活圈子虽不会太大,但只要处处留心观察就会发现一个多姿多彩的世界——作文的“源”。最重要的还是引导学生去思考,去感悟。首先要拓开眼界,要关注外事,关注热点,关注社会,把关注自身与关注人类命运结合起来。其次要拓开心胸,有大胸襟,才能有大气概,才能写出恢弘大气的文章。要充实内心的世界,提高自己的精神境界,培养自己对社会的责任感和热情。没有责任感,缺乏热情,即使“知之”也不会爱之。
二、广泛积累,借鉴运用富有文采的语言
刘勰说:“操千曲而后晓声,观千剑而后识器。”说的就是只有在广泛积累的基础上才能通晓达观,精益求精。郭沫若也有两句诗:“胸藏万汇凭吞吐,笔有千钧任翕张。”说的也是这个道理。语言能力的形成是一个潜移默化的过程,绝非一日之功。要使语言有文采,首先要让学生大量感受和积累富有文采的语言材料。有了广泛的积累才能完成从量变到质变的飞跃。文学作品大多文采飞扬,给人美的享受。我在教学中要求学生在阅读这类作品时,要把好词、妙语、名篇摘录下来,整理积累。要认真琢磨,细细咀嚼,深入品味,有的要熟读成诵,从中吸取语言养料,以便作文时信手拈来。
“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对于得来的妙言佳句,还要指导学生学会借鉴运用,这样才能转化为语言能力。仿写就是一种行之有效的训练方法。如仿照“青春是一首歌,她拨动我们年轻的心弦。”可以写出“青春是一团火,她点燃我们沸腾的热血”;仿照“人生犹如一个爱出谜语的顽童,总是出一些难题让你解答。人生犹如一次漫长的旅行,理想就是前进的火把”,可以写出“真诚就像开满枝头的花朵,总是能结出友谊的果实。真诚就像一条清澈的小溪,心灵就是小溪的源头。”指导仿写一定数量的妙言佳句,不仅能丰富学生的想象,而且可以提高他们的文字表达能力。
三、掌握有文采语言的生成方法
要想使学生在积累感受的基础上学会运用富有文采的语言,还要指导他们掌握有文采语言的生成方法。
1.交错运用整句与散句。整句结构相同或相似,形式匀称,使用整句可使语言气势贯通,形式整齐音节和谐犹如音乐,即有节奏美。散句结构参差,形式错落。整散交错运用,就能使作文语言活泼不呆板,自然不拘束,犹如长江大河,波澜起伏,产生“大珠小珠落玉盘”的艺术效果。
2.巧妙运用修辞。修辞手法的运用,是对语言的再加工。一切修辞都是为了美化语言,作文中恰当地运用修辞格,就能使语言熠熠生辉,美不胜收。
3.恰当地引用名言诗文等。行文中恰当地引用名言诗文,能充分表达自己的感情,有力地论述自己的观点。从语言的表达角度看,能增添语言的文化底蕴,使表达凝炼、隽永、富有文采。在作文中巧用名言诗文以添文采,提高了作文分数,更是对传统优秀文化的高举。
有文采语言的生成方法还很多,只要做生活的有心人,不断总结规律,掌握新的技巧,就可以使语言灵动善变,文采灿烂。我们要让学生消除语言“有文采”高不可攀登的思想,认真品读有文采的精美时文,确立适合自己实际的语言目标,掌握方法,认真训练,在较短的时间就能使文章展现出亮丽的语言色彩。文采自然源于一个人常年的文学素养,但也是可以依靠有效的课堂教学逐步提高,只要方法得当,简便易行,引导有利,文采可以成为每个学生的素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