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建立和完善区域技术创新合作机制研究——以天津滨海新区为例

2010-02-16寇小萱

中国流通经济 2010年10期
关键词:滨海新区产业链天津

寇小萱

(天津商业大学商学院,天津市 300134)

建立和完善区域技术创新合作机制研究
——以天津滨海新区为例

寇小萱

(天津商业大学商学院,天津市 300134)

滨海新区作为中国经济发展的“第三极”,为完成带动北方区域经济发展的重任,需要找到一种能够加快其发展的经济增长方式,而技术创新合作正是区域经济发展的主要动力。为建立和完善区域技术创新合作机制,天津市和滨海新区不断加大科技投入力度,科技创新已经成为滨海新区经济发展的核心动力,不过其在企业技术创新方面仍然存在很多问题。为进一步提升天津滨海新区技术创新合作能力,应发挥政府职能,为技术创新型企业发展提供政策支持;建立知识产权交易市场,鼓励企业技术创新;创建技术创新孵化平台,为技术创新型企业发展提供有力保障;发挥人才优势,为技术创新型企业发展提供人才保障;突出文化职能,为技术创新型企业发展营造良好氛围;强调可持续发展,创建以节约资源、降低能耗为导向的技术创新机制;发挥技术创新战略联盟优势,打造专属天津的战略产业链。

技术创新合作;产业链;天津滨海新区

一、概述

随着知识经济的到来,技术创新越来越为人们所熟知和关注,已被应用于企业创新的各个阶段。面对天津滨海新区建设的跨越式发展,传统、常规的发展模式已经不再适应新区经济快速发展的需要,构建特色区域技术创新合作机制成为当务之急。

区域技术创新一词,最早由英国学者库克于1992年提出。随后,他又给出了区域技术创新的明确定义,即区域创新体系主要是由在地理上相互分工与关联的生产企业、研究机构及高等教育机构等构成的区域性组织体系,这种体系支持并产生创新。区域技术创新合作机制是从库克的理论发展而来的,它指的是区域创新系统与外部环境相互联系、相互作用过程的秩序和能力,体现了系统与外部环境之间物质、能量、信息输入与输出的变换关系。这种机制一旦建立,就将在推动区域产业结构升级、促进区域人才集中、形成区域竞争优势以及实现区域经济跨越式发展等方面起到明显推动作用。

二、天津滨海新区技术创新合作机制现状及存在问题

天津滨海新区作为环渤海地区新的增长极,经过多年发展,形成了“一轴”、“一带”、“三个生态城区”、“八个功能区”以及以电子通信、石油开采与加工、海洋化工、现代冶金、机械制造、生物制药、食品加工为主导的七大产业。

1994年以来,天津滨海新区在地方政府的大力支持和外商投资的拉动下,快速发展。2009年,新区工业产值增长势头强劲,全年完成工业总产值3810.67亿元,比上年同期增长23.5%。其中,第一产业完成7.43亿元,增长5.5%;第二产业完成2569.87亿元,增长24.7%;第三产业完成1233.37亿元,增长20.8%。三次产业比例为 0.2:67.4:32.4。工业方面,全年完成工业增加值2385.54亿元,增长25%,工业保持稳定增长,先进制造业架构初步形成。新区新投产、达产项目效果显著,全年新增产值722亿元。服务业方面,服务业占生产总值比重达到32.4%,全年完成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451.24亿元,增长31.8%。[1]

从创新投入来看,2001~2006年,天津滨海新区大中型企业从事科技活动的人员由6612人增长到16269人,增长了146.05%;企业科技活动经费支出由120141万元增长到585041万元,增长了386.96%;新产品销售收入由4167905万元增长到14924655万元,增长了258.06%;专利申请数也由82件增加到516件,增长了近529.27%。①、②

这些数据一方面表明天津市和滨海新区对科技的投入力度在不断加大,另一方面表明科技创新已经成为滨海新区经济发展的核心动力。不过我们必须看到,滨海新区在企业技术创新方面仍然存在很多问题,其主要表现为:因产业模式尚处于起步或萌芽阶段,产业间分工协作较少,关联度较低;主导产业产业链不完整,相关配套企业仅仅依靠廉价劳动力参与分工;技术创新活动和成果较少,处于产业链低端,并未嵌入大型跨国企业价值链;与京津冀产业重叠度较高,可输出的技术优势较少,辐射效应较低等。具体来看,存在的问题主要有:

1.产业发展不平衡,产业链联系不够紧密,无法为区域型创新提供有效平台。天津滨海新区具有创新能力的高新技术企业数量少,产业链效应不显著,尚未形成真正意义上的创新型产业链。中小型企业创新力发展相对缓慢,综合竞争力差。创新型高新技术企业入区的动因是享受国家给予新区的优惠政策,而不是因为新区本身产业链效应的吸引。没有形成大企业与小企业相互依赖、相互补充的共生关系,也没有形成专业化产业网络,从而失去了良好的创新互动机会。

政府在招商引资中,更多地将重点放在了规模较大的企业上,轻视中小企业建设,忽视以产业关联为基础的产业集聚,导致新区综合产业链效应不明显,区内产业配套能力差,创新型企业无法通过其产业链效应创建有效平台。例如,国际商业机器公司(IBM)投资芯片项目,最终之所以没有选择滨海新区,理由就是其综合市场环境和芯片行业聚集度较低。

2.缺乏根植于本区域的企业,无法促进区域企业创业、创新。作为环渤海地区经济新的增长极,滨海新区以大规模外资企业为主,特别是创新型高新技术产业集群具有明显的外商直接投资导向。就天津开发区来说,截至2006年底,累计批准外资企业4299家,合同外资金额261.3亿美元,其中来自10个国家的59家世界500强企业在此投资兴建了129家公司,③主要分布在电子通信、机械制造及汽车、生物制药、食品饮料等几个领域。

滨海新区多为大型外资企业,根植于本区域的企业比重小。大型外资企业挤占区域企业市场份额,导致各项优质资源集中于一个或几个大型企业集团手中,本地企业无法融入产业链的创新体系,无法参与产业内有效分工,会加速区域企业的消亡,使新区发展的基础呈现出一定的脆弱性。

3.经济发展规模有限,无法为创新提供足够的资本保障。与其他沿海开放城市相比,天津缺乏稳固的腹地,国家政策扶持较少,居民、企业等微观主体参与经济活动的积极性不高,导致经济发展动力不足。比如,上海浦东依托上海市,背靠长江三角洲,经济规模大,市场间联系紧密,工业基础雄厚,发展空间大,投资力度大,增长势头强劲。而滨海新区所依托的天津市虽然是我国北方最大的沿海开放城市,是我国环渤海区域重要的经济中心,在区域经济和全国经济发展中具有重要地位和作用,但由于历史及各方面原因,其经济实力远不如上海,无论在地区生产总值、利用外资、固定资产投资、市场规模还是人均主要经济指标方面均存在明显差距。世界500强企业布鲁肯希尔公司(BHP)之所以放弃滨海新区而选择苏州工业园,其原因就在于其产品在那里的市场规模比天津大一个数量级。

4.以加工装配为主,处于全球价值链的低端,缺乏自主创新能力。天津滨海新区在发展创新型产业时缺乏足够的自主创新能力,大多数产业仍以加工装配为主,处于价值链和产业链低端。虽然近几年很多外资企业都增加了对滨海新区的投资,与之配套的本地企业也有所增加,但大多集中在非核心技术和附加值较低的环节,无法发挥产业聚集效应。例如,新区最具代表性的第一支柱产业——电子信息产业产值由2000年的439.8亿元上升到2005年的1450亿元,年均增长25.74%,占新区工业总产值的45%左右,产值规模约占全国的6%,④经济效益在全国领先。但主要局限于产品的加工和装配,产品技术进步和更新的来源掌握在跨国公司手中,产业整体仍然处于世界电子信息产业价值链的低端环节,产业链中的核心部件与关键技术处于外资企业控制之中。[2]大多数外资企业出于自身利益的考虑,其产品关键零部件和原材料或者通过国际供应链供应,或者通过布局于东道国全国范围内的相关企业采购,生产和研发的本地化程度较低,技术扩散效应有限,本地企业很难融入其技术创新体系。

5.尚未形成区域特色产业链,区域文化较为匮乏,区域创新缺乏基础。提到信息技术(IT)产业,我们会想到北京的中关村,提到小商品会想到浙江的义乌,提到陶瓷产业会想到广东的佛山。这样的产业链就是具有区域特色的产业链,它能够形成因生产地区而闻名的龙头产业,吸引更多相关产业进驻。天津滨海新区经过多年发展,尽管取得了很大的成绩,但仍然缺乏属于自己的具有区域特色的产业链。[3]滨海新区内多为大型企业和高新技术企业,其产品的品牌效应远远超过了滨海新区本身的效应。例如,摩托罗拉是国际知名的手机品牌,但滨海新区作为其全球最大的手机生产基地却鲜为人知。可见,真正属于滨海新区的特色产业链效应尚未真正显现。

滨海新区内部也缺乏典型的区域文化。区域文化带来的是区域内人与人正式和非正式的交流,可促使信息在区域内快速传播。随着区域文化渗透到区域内的每个角落,各企业之间及其内部各层次人员之间保持非正式但却经常的联系与合作,可使区域技术创新的实现更富有基础。优质的区域品牌及文化恰恰能够将其整合,确保区域型创新能力的延展。

三、提升天津滨海新区技术创新合作能力的对策

1.发挥政府职能,为滨海新区技术创新型企业发展提供政策支持。一是直接资助集群内企业可共享技术的开发。这类政策工具主要包括政府向企业提供研究资金、政府担保、政府贴息、政府贷款等。

二是推动产业集群内企业分工协作的深化,完善产业链。围绕主导产业进行产业配套,大中小企业并举,共同发展。不仅注重对大企业的扶持,而且注重对相关配套中小企业的扶持,不论企业规模大小,重在建立企业间的分工与协作等关联关系。围绕重点产业,发展配套产业和服务业及下游产业,把单一产业变成产业群,把孤立的点状企业拉成产业链条,把产业链条变成产业“板块”。

三是大力发展中介机构,完善基础服务体系。企业技术创新在从研发到投入市场的过程中,前期需要市场分析、技术支持和资金投入,中期需要制定标准、进行测试和市场检验,后期需要推广销售、技术服务、物流配送等。这些都需要技术孵化、信息咨询以及金融、法律等方面的中介。中介机构可分为两类:一类是行业组织,另一类是提供专业化服务的中介机构。行业组织在促进企业间合作、维护企业合法权益、规范市场经营行为、加强企业与政府间沟通以及扩大对外交流与合作等方面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专业化服务机构可以为各企业成员提供技术支持、信息、管理、融资等方面的服务,为市场经济有效运行充当润滑剂。

四是加强知识产权保护,鼓励技术创新。一方面,企业自身应重视知识产权问题,通过法律保护自有知识产权,对企业技术成果、商标、企业名称等及时进行专利申请、商标注册;另一方面,政府应完善知识产权方面的立法,严厉打击知识产权侵犯行为,使不法分子无机可乘。

2.建立知识产权交易市场,鼓励区内企业技术创新。建立知识产权交易市场,促进科技创新成果有效扩散。滨海新区技术创新型企业众多,科研与产业之间存在着大小不等的交易费用,因此为促进技术研发补偿机制的建立,可在集群内建立知识产权交易市场,在科研创新单位与企业之间搭建有效的交易平台,促使科研创新成果及时转化为生产力。

企业要强化创新意识,构筑企业技术创新体系。明确企业在产业链中的合理定位,优化产品结构。企业要结合自身特点,运用产品差异化策略和特色经营策略实现对自身在产业链上的合理定位,开发高技术含量产品,同时受惠于新产品带来的丰厚利益。

3.创建技术创新孵化平台,为滨海新区技术创新型企业发展提供有力保障。一是产学研结合模式。大学、科研院所等是自主创新的源头,也是科学技术成果转化为现实生产力和市场竞争力的重要源泉。要努力吸引更多大学、科研院所和实验室到滨海新区落户,在园区内建立分支机构,通过一定的方式促使更多新区内企业与教学科研机构、相关实验室建立定向联系。[4]通过人才与专业性知识的流动,促进企业间、企业与大学间、企业与科研机构间的交流合作与学习创新,实现产、学、研信息共享,加速区内技术创新,分散单个企业进行技术创新的风险,促进高新技术产业发展。

二是风险投资模式。风险投资不仅能弥补失败项目的损失,而且能使投资者获得高额回报。高新技术企业风险性较高,风险投资给高新技术产业提供的不仅仅是资金,更重要的是增值服务,这对新建的高新技术企业至关重要。高新技术风险投资对一个地区将高新技术转化为现实生产力起着必不可少的孵化器和催化剂作用。

三是丰富多元化投融资体制。政府应积极引导信贷资金投放,建立融资担保风险补偿机制和再担保机制,拓展政策性融资担保、租赁、企业债券、资产证券化、信托等金融工具,积极推介高新技术企业境内外股票上市,为产业链发展提供富有活力的多层次、特色化金融服务,为企业进行技术创新提供充足的资金保障,免除企业的后顾之忧。

4.发挥人才优势,为滨海新区技术创新型企业发展提供人才保障。实施人才强区战略,通过项目带动和企业参与,聚集技术人才、管理人才、中介服务专业人才,使滨海新区成为聚集高素质研发人才的高地。广泛利用社会网络资源,开展滨海新区海外宣传活动,吸引海内外知名猎头机构服务滨海新区,广纳海内外专业精英。制定具有国际竞争力的薪酬体系,建设吸引人才、留住人才、用好人才的先进模式。

5.突出文化职能,为滨海新区技术创新型企业发展营造良好氛围。滨海新区具有自己的优势和特色,在新区文化发展上也应形成自己的特色,树立自己的形象,突出产业特点,发挥文化效应,以根植性的民族和地区文化为背景,促进企业专业特色与经济内容的相互融合,经过长期沉淀形成独有的新区文化。它应当包括三个部分:一是根植于民族和地区文化土壤的根植性文化;二是具有专业特色和经济内容的企业文化;三是基于信任的合作竞争理念。要大力培植诚信文化,增强企业间的信任和承诺;培植协作文化,加强企业内部及外部的协作,促进分工协作机制、企业团队精神与竞争合作关系的形成;培植创新文化,树立与创新精神相吻合的思想意识、情感意志和价值观念,形成鼓励创新、敢于创新、宽容失败的氛围。[5]

6.强调可持续发展,创建以节约资源、降低能耗为导向的技术创新机制。目前,我国资源能源利用水平普遍较低,资源能源消耗较高且严重短缺,地处环渤海地区的滨海新区,能源基本靠外部供给,因此必须强调可持续发展,大力创建以节约资源、降低能耗为导向的技术创新机制。在各种资源能源面临新技术革命的时代,汽车产业的技术变革尤为迫切,以石油为主要能源的传统汽车产业必将转变成一个以新能源为支撑的高新技术产业。

天津自2009年起成为20个进一步扩大公共服务领域节能与新能源汽车示范推广工作的试点城市之一,[6]积极推动节能与新能源汽车在城市公交、出租车、公务、环卫、邮政等公共服务领域的使用。由中央财政重点对试点城市购置混合动力汽车、纯电动汽车和燃料电池等节能与新能源汽车给予一次性定额补助。

同时,天津滨海新区应将新能源汽车作为技术开发的重要内容,给予政策扶持。帮助企业组建创新人才队伍,论证研发重点领域,在资金和研发条件上进行配套,打造新能源汽车研发的制高点。

7.发挥技术创新战略联盟优势,打造专属天津的战略产业链。技术创新战略联盟不仅能获得一些显性的技术方面的能力,而且能获得一些隐性的技术创新能力、经验诀窍、管理水平等。这些对于技术创新能力的提升至关重要。

天津滨海新区技术创新战略联盟以新能源汽车产业为中心,[7]已经形成雏形。2010年3月,天津市新能源汽车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正式成立,由中国汽车技术研究中心、中国电子科技集团公司十八所、天津大学、天津一汽夏利汽车股份有限公司、天津清源电动车辆有限责任公司等机构共同发起成立。联盟集中了天津市新能源汽车行业的优势资源,涉及新能源汽车整车、关键零部件、动力系统平台、动力电池及其管理系统以及新能源汽车政策、法规、技术标准、检测等关键领域,形成了一套完整的新能源汽车研发体系。通过战略联盟建设,不仅可以推动新能源汽车产业的发展,也可以带动相关产业的发展。我国新能源汽车产业化,电动车是最佳选择。在纯电动车领域,鉴于大功率锂电池存在一定的安全和技术障碍,国外厂商还没有一家能够成功研制大功率锂电池动力车,而这项技术在我国却取得了突破性进展。

作为一个新兴行业,新能源汽车产业今后有着广阔的发展前景,应在以下几个方面继续努力:

一是完善产业链的发展,促进大中小型企业联合创新。以大公司和企业集团为技术创新主体,形成大中小型企业技术创新的集群与联合,是推进汽车工业在新能源领域实现技术创新的有效经济形式。大企业主要从事产品主体的生产与研究开发,小企业则进行零部件生产及分技术的开发。

二是引入专门研究新能源汽车的高新技术园区,促进产业间交融。依托大专院校、科研院所和大中型企业建立高新技术园区,通过优惠政策导向,引导和鼓励园区内企事业单位和科技人员创办专门针对新能源汽车核心、前沿技术的技术企业,促进汽车产业科技成果的商品化和产业化。

三是组建技术创新合作平台,降低企业技术创新风险。通过有效的技术合作平台来协商制定一系列的条款,用以合理协调投入与产出间的关系。国家在这方面应该发挥重要作用。在共性技术的研发上,国家应积极通过资金、政策等进行支持,刺激和鼓励汽车厂商、科研院所、大专院校进行联合创新。

注释:

①国家统计局.2001天津统计年鉴[M].北京:中国统计出版社,2002.

②国家统计局.2006天津统计年鉴[M].北京:中国统计出版社,2007.

③开发区劳动人事局接待及商务谈判参考文件.Version 1.4特别版,2008.

④国家统计局.2005中国统计年鉴[M].北京:中国统计出版社,2005.

[1]天津滨海新区2009年经济增幅超出两成[EB/OL].http://www.tj.xinhuanet.com/bhxq/2010-02/25/content_19096579.htm,2010-02-25.

[2]夏来保,孟祥芳,郑卫华,田东奎.滨海新区高新技术企业技术创新能力研究[J].科技与经济,2009(8):19-22.

[3]陈柳钦.着力提升天津市产业集群竞争力[J].产业与科技论坛,2009(9):83-91.

[4]曹静,范德成,唐小旭.产学研结合技术创新合作机制研究[J].高等教育研究,2010(3):18-21.

[5]齐庆祝,魏亚平.天津滨海新区企业技术创新浅探[J].现代财经,2008(12):74-77.

[6]节能与新能源汽车示范推广至20城 [EB/OL].http://finance.ifeng.com/roll/20100603/2270503.shtml,2010-06-03.

[7]天津市新能源汽车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正式成立[EB/OL].http://www.catarc.ac.cn/ac/ky/webinfo/1270613835715325.htm,2010-04-07.

The Research on the Cooperative Mechanism for Establishing and Improving the Regional Technological Innovation——Taking Binhai New Area,Tianjin,as An Example

KOU Xiao-xuan
(Tianjin University of Commerce,Tianjin300134,China)

To shoulder the responsibility of leading the regional economic development of the North regions,Binhai New Area needs to find out a suitable pattern for the quick economic growth.The technological innovative cooperation is just the main forces for regional economic development.To further improve Binhai New Area's capacity for technological innovative cooperation,first,we should give full play to the role of government in providing more policy support;second,we should establish the market for the exchange of intellectual property right and encourage the enterprises to make more technological innovation;third,we should establish a platform for the incubation of technological innovation;fourth,we should give full play to the role of talented people and guarantee the development of technological innovative enterprises in terms of human resources;fifth,we should emphasize the role of culture and create a sound environment for the development of technological innovative enterprises;sixth,we should strengthen the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and promote the technological innovative mechanism that taking resource-conserving as the core;and seventh,we should take advantage of the technological innovative strategic alliance to establish the strategic industrial chain for Tianjin.

technological innovative cooperation;industry chain;Tianjin Binhai New Area

F061.5

A

1007-8266(2010)10-0044-04

*本文系天津市科技计划项目“建立可持续的天津滨海新区产业体系研究”(项目编号:09ZLZLZT04100)的研究成果之一。

寇小萱(1964-),女,河北省石家庄市人,天津商业大学商学院教授,管理学博士,主要研究方向为市场营销伦理、企业社会责任。

陈静

猜你喜欢

滨海新区产业链天津
如果天津有“画”说
天津滨海新区 率先建立防返贫资金池
筑牢产业链安全
“饸饹面”形成产业链
天津市滨海新区乡村人才振兴的困境与应对之策
天津卷
产业链条“链” 着增收链条
天津市滨海新区粮食局 创新机制加强监管
《天津之眼》
天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