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关于中国消费的几个问题(下)

2010-02-16丁俊发

中国流通经济 2010年10期
关键词:消费

丁俊发

(中国物流与采购联合会,北京市 100834)

关于中国消费的几个问题(下)

丁俊发

(中国物流与采购联合会,北京市 100834)

消费是拉动国民经济发展的基本动力,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对消费从认识到实践应该有一个新的突破。当前,受消费体制、消费能力、消费政策、消费基础、消费观念、消费环境、消费周期等方面因素影响,我国在消费问题上存在很多问题和误区,适度提高消费率成为现阶段我国经济发展必须解决的一个重大课题。为提高居民消费率,我们需要走出消费误区,建立鼓励消费的长效机制,提倡科学消费;需要处理好消费率与投资率的关系,处理好城镇居民消费与农村居民消费的关系,处理好消费需求与进出口贸易的关系,处理好即期消费与储蓄的关系;需要结合我国实际,关注并培育住房消费、乘用车消费、农村消费、旅游消费、文化消费、社区服务消费等消费热点。

中国;消费;问题;消费率;消费热点

三、影响中国消费的七大因素

笔者认为,影响中国消费的因素主要有七个,解决好这七个方面的问题,中国的消费就会上一个大台阶。

1.消费体制。自马克思把社会主义从空想变成科学开始,就把消灭人与人之间的压迫、剥削,提高人的生活水平与质量作为重要目标,比如马克思提出了按劳分配与按需分配的思想,提出消费是社会再生产的重要组成部分,一个社会不能停止消费,同样也不能停止生产。列宁批判了那种为生产而生产的思想,提出任何生产都依赖于个人消费,受制于个人消费。斯大林提出,社会主义生产的目的是保证最大限度地满足整个社会经济增长的物质和文化需要,生产如果与满足社会需要相脱节,就会衰退和死亡。毛泽东提出,党一切工作的根本目的是最大限度地满足人民物质和文化生活的需要,提出了两大部类(生产资料与消费资料)、两大生产(简单再生产与扩大再生产)、两种消费(个人消费与社会消费)按比例发展的问题。

但从俄国十月革命胜利到建立社会主义阵营,所有社会主义国家的实践证明,在消费问题上一直摇摆不定,走了一系列弯路,形成了以前苏联模式为标本的消费体制,教训非常深刻。

改革开放以前,在“穷过渡”和极左路线指导下,社会再生产各环节之间的相互关系长期扭曲,特别是对生产与消费认识上的偏差,导致我国“重积累、轻消费”,“重生产、轻流通”问题十分严重。职工工资冻结了20年,农副产品价格几十年一贯,城乡居民生活水平增长十分缓慢,形成了低收入、低价格、低消费的格局,形成了僵化的低福利消费体制,这种体制极大地压抑了劳动者的生产积极性,也剥夺了劳动者必要消费的权利。

改革开放以来,分配体制、流通体制、消费体制改革一直滞后。在消费问题上,从住房开始进行了货币化改革,接着在医疗、教育、养老、失业保障等方面明确了国家与个人在消费上的责任,消费体制改革实际上是对生产力的又一次解放,是人民生活水平升级得以实现的根本。但应该指出,虽然30多年来我国在消费体制改革上进行了大胆探求,但如何形成或规范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的消费体制仍然是一项十分艰巨的任务。

2.消费能力。收入是消费的函数,收入水平的提高是消费水平提高的物质基础。改革开放以来,我国人民生活水平从贫困发展到小康,就是以收入水平的提高为基础的。据统计,1979~2008年,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年均增长7.2%,农村居民家庭人均纯收入年均增长7.1%,虽然低于国内生产总值年均增长9.8%的水平,但人民收入的确有了较大提高。可支付能力的增强是实实在在的,特别是城市从千元到万元再到几十万元级消费的升级,农村从百元到千元再到万元级消费的升级有目共睹。但对照国际经验,老百姓消费能力仍然有限,主要问题就是国民经济分配格局不合理,居民收入偏低,贫富差距过大,影响了我国居民消费的增长,目前形成了高收入群体消费意愿不足和低收入群体支付能力不足同时并存的局面。

居民收入可分为一时性收入与持久性收入,居民消费也可分为一时性消费与持久性消费。一时性收入指偶然性收入,持久性收入指可以预期的长期收入,如工资。居民消费主要由持久性收入决定。

根据消费规律,人民收入水平的增长并不能与消费水平的增长划等号。也就是说,人们的消费行为主要取决于净收入,一般情况下,消费将随收入的增减而增减,但随着收入的增长,消费增加量往往小于收入增加量,这种现象在高收入人群中特别明显。

“十二五”期间,优化调整分配格局将成为推进经济体制改革与发展方式转变的重点,这也是改革和调整的难点。从国民收入分配的整个流程看,应从初次分配、二次分配、政府支出三个层面进行。在初次分配中,要提高劳动者报酬的比重,逐步改变我国的低工资制度;通过改革税收制度等措施加大二次分配调整力度;深化城乡社会保障体系建设,大幅度提高政府公共服务支出占政府总支出的比重。只有打好提高居民收入的组合拳,才能实实在在地夯实老百姓的消费能力。

3.消费政策。国际经验表明,居民消费必须控制在与经济发展相适应的水平。消费增长过快,将导致经济过热与家庭债务的过快上升,不利于经济持续增长。以美国为例,1950~1980年,美国消费率始终稳定在61%~63%之间。从1980年开始,消费率逐步攀升,从63%一直提高到2007年的70%,对美国经济增长贡献最大的是私人消费。问题在于,美国经济负债率也显著上升,以负债消费为主的增长模式并没有显著提升美国经济增长率。而如果消费停滞,甚至负增长,则会导致国内消费需求不足,投资需求冷淡,同样对经济发展不利。

新中国成立以来,根据当时的经济发展水平,我国实行了“低消费”的总体政策,制定了具体的、以主要消费品配给制为主的消费政策,人民生活基本没有得到改善。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实行过鼓励消费的政策,也实行过抑制消费的政策,如何兼顾生产与生活、积累与消费始终是经济生活中的一个大问题,但总体来讲是以鼓励消费为主。特别是为应对亚洲金融危机与全球金融危机,我国采取了前所未有的鼓励消费的政策,运用行政、经济、法律等手段进行综合治理,取得了明显成效。笔者认为,通过调整消费政策促进居民消费,我国已经具备了基本条件。

(1)城乡居民收入有了较大提高。人均GDP已经超过3000美元,1978~2008年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长46倍,消费支出增长36倍;农村居民家庭人均纯收入增长35.6倍,消费增长31.5倍。城乡居民储蓄1978~2008年增长了1034倍,达到21.7万亿人民币。

(2)从1997年起,我国告别短缺经济,供大于求成为常态,有了一个较好的消费物质基础,使居民消费升级成为可能。

(3)加入世界贸易组织以来,我国经济加速融入世界经济,全球采购、全球生产、全球消费成为现实。

(4)城乡消费环境有了一定改善,特别是消费基础设施、消费信贷、消费者权益、消费方式均有了较大改变。

4.消费基础。讲消费必须有消费主体与消费对象(这里讲的消费基础指的就是消费对象),这里涉及到消费总供给能否满足消费总需求,也涉及到供给结构能否满足消费结构不断变化的要求。从我国目前的情况看,消费领域总供给与总需求是平衡的,从商务部监测的600种主要生活资料与300种主要生产资料看,大部分是供大于求或供求平衡。但从供给结构看,差距较大,我国还需引进高档消费品、高科技产品及原材料产品。由于我国服务业不发达,服务消费品种明显不足。

居民消费由一般消费品向耐用消费品再向服务消费品渐次升级,消费具有明显的阶段性。产业结构往往随消费结构的升级而升级。改革开放以来,20世纪80年代的轻纺工业、90年代的家电工业、2000年以来的汽车工业和房地产业,正是居民消费升级的结果。各产业如何根据居民消费需求提供保质保量的商品与服务品,是进一步促进消费的物质基础。

消费结构的提升需要有相应的供应结构相匹配。如果供给结构与消费结构不能有效匹配,就会出现某些产品过剩与某些需要不能满足并存的矛盾,发展到一定阶段,就会影响国民经济的协调发展。实现需求结构、消费结构与供给结构的动态平衡是国民经济良性运行的理想模式。

5.消费观念。由于我国长期处于短缺经济,刚进入小康阶段,再加之受东方文化和消费传统影响,我们的消费观念相对守旧,必须进一步突破。

(1)要改变现金交易与“明天的钱今天不能花”的观念,发展消费信贷。消费信贷是利用信贷手段促进消费品购销的一种重要方式。消费信用化是生产信用化、经济信用化发展的必然结果,是市场经济社会中货币信用关系发展到较高水平时缓解生产与消费间矛盾的必然产物,是促使消费增长速度适应或拉动生产增长速度的金融服务品。

银行卡分为信用卡和借记卡,我国自1985年6月4日中国银行发行第一张信用卡“中银卡”以来,至2009年末,发行银行卡19亿张,其中统一标识的银联卡12.5亿张。银行卡人均持卡量1.56张,银行卡交易已占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的35%左右。我国正在逐步成为一个非现金交易的国家,消费信贷逐步走进百姓生活。这种方式对于促进消费、减少现金流通、降低交易成本具有重要意义,银行卡支付为消费者带来了完全不同于现金支付与“明天的钱今天不能花”的消费体验,是一种全新的消费方式创新。

消费信贷的一个前提是个人与家庭的经济承受能力,家庭与个人可以预见的未来长期收入预期越好,其消费信贷承受能力和信心越强。发达国家与发展中国家消费信贷总负债与投入比率一般控制在30%~40%左右,住房信贷一般控制在20%~30%左右。英国2008年银行卡消费总额412亿英镑,其中信用卡消费占52%,借记卡消费占48%。我国由于居民收入尚未完全货币化,缺乏个人信用制度,消费信贷风险防范机制不完善,消费信贷刚刚起步,规模不大,品种不多,主要集中于购房、购车、购买耐用消费品及部分服务品(如上大学)等。据统计,我国消费信贷占银行信贷余额的15%~20%,比发达国家低10~20个百分点,发展空间较大。目前,我国汽车信贷消费比重为10%左右,大大低于发达国家70%以上的水平,也低于印度、巴西等发展中国家60%以上的水平。可以预见,未来5~10年将是我国汽车消费信贷的加速增长期,也是从不成熟逐步走向成熟的时期。

(2)要改变“重所有权、轻使用权”的观念,发展租赁消费。在发达国家,租赁消费是一个很大的领域,由于工作流动性大,住房不一定自己拥有,租用就可以;出去旅游,可以租用轿车或旅行车;家庭用品如高档家具、家电、通信工具,也都可以租用。我国要更多地发展廉租房、出租车,发展耐用消费品租赁和生产工具租赁,其发展空间非常大。

2008年中国城镇人口自有住房率已达87.8%,而法国、德国为30%~40%,美国为68%,英国的经验是自有率控制在60~70%最为合理。据有关资料统计,中国租赁营业额不及美国的1%、日本的2%、韩国的10%。

(3)改变有店铺消费的观念,发展创新消费,特别是网购消费。长期以来,中国习惯于在有形市场中消费,随着电子商务的快速发展,创造了一种无店铺购物方式,网购已经成为一种消费时尚。2007年,美国网络销售总额为1364亿美元,占全社会零售总额的3.4%。在德国,几乎没有什么商品不可以网购,大到汽车、家具,小到鞋帽、蔬菜,价格一般比商店低5%~15%。2009年,我国网上购物总额超过2600亿元,占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的1.8%,至2015年将达到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的5%。

(4)改变追求高储蓄率的观念,鼓励即期消费。社会保障体系的不完善、长期以来的低工资制度、独生子女政策形成的一对年轻夫妻赡养两对老人的现状,以及中国人节俭储蓄的习惯,导致我国储蓄率一直居高不下,与欧美国家形成了极大的反差。有些应该即期消费的货币变成了保险性储蓄,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消费的增长。许多国家为了刺激消费,采用降息的经济杠杆。其实,忽视即期消费也是一种消费观念落后的反映。人的生命是有限的,该消费的时候不消费,也是对生命价值的不负责任,是违背劳动力自身素质提高的客观需要的。

在改变消费观念的同时,还要重视调节消费心理。所谓消费心理,指一定时期内人们所共同持有的消费动机、消费态度、消费观念、消费习惯、消费情趣的总和。在一个完整的消费过程中,从内在消费需求的产生到消费决策的作出,再到消费的过程和消费后自我满足程度的评估和反思,都是一种消费心理的反映。研究消费、促进消费,就要研究消费的全过程。

6.消费环境。消费环境是个综合概念,包括消费业态、消费外部条件、网点布局、诚信体系、通胀与通缩等。

(1)消费业态。主要指零售与服务业态。为适应不同消费群体的需求,为提高消费的便利性,目前零售业除百货店外,还发展了连锁超市、仓储式商场、专卖店、便利店、商品交易市场等。不少零售场所完善购物环境,比如增加餐饮业、儿童游乐场等。

(2)消费外部条件。这对农村而言尤其重要,特别是路、水、电、气等,没有这些条件,家电、汽车就无法下乡。城市同样存在乘车难、停车难等问题。

(3)网点布局。每个城市都要有中心商业区、区域商业中心区,更重要的是要建立社区便利店与社区服务网,包括中介服务、家政服务等。继续在农村推进“万村千乡”市场工程,使不同所有制的连锁超市遍布农村。

(4)诚信体系。信用缺失是当前中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一大难题,假冒伪劣商品、虚假广告、假钞、欺诈、霸王条款,使消费者权益受到严重侵犯。诚信体系缺失,也就是说消费不是完全安全的。

(5)通胀与通缩。通胀与通缩都会对消费产生影响,通胀与通缩一般是供求不平衡造成的,供不应求会造成通胀,产能过剩会造成通缩。长时间通胀会使消费者产生一种恐慌心理,导致消费指数下降。长时间通缩会使消费者产生进一步降价的预期,同样会导致消费指数下降。

7.消费周期。随着收入水平的提高,会产生消费升级;随着产品科技含量的提高,同样会产生消费升级。日本从第二次世界大战后至20世纪80年代,产生了四次消费升级,或者说消费革命;我国自1978年以来,也经历了三次明显的消费升级。这说明消费具有一定的周期性,在每个消费周期内,都会产生一些消费热点。目前,我国的生活消费热点,城市以住房、小轿车、教育、通信、旅游为重点,农村以住房、家电消费为主。这里有三点非常重要:一是所有生产部门、流通部门都要研究城乡居民消费结构变化,捕捉消费商机,都要追求品牌化、系列化,不要一成不变;二是服务消费已经提上日程,服务品消费必将成为一种大众消费;三是消费热点会周期性地变化,当下就需要研发下一周期的消费产品。

四、着力培育消费热点

所谓消费热点,并不完全是一个数量概念,它有两层含义:一是某些产品在某一阶段成为居民消费热点;二是某些消费领域或消费区域成为某一阶段的消费热点。目前,根据我国实际,笔者认为以下产品或领域需要特别加以关注和培育。

1.住房消费。住房消费是城市与农村居民的第一消费,改善居住条件是中国人长期追求的目标,也是进入新世纪我国新的经济增长点。截至2008年底,城镇人均居住建筑面积已经达到30平方米,农村人口人均使用面积达到32.4平方米,这是人民生活水平的一个重大飞跃。目前,商品房高需求虽然存在很多不合理因素,特别是投资、投机性需求,存在一定的泡沫,但仍然是目前我国城乡居民具有高需求率的产品之一。商品房的发展可以带动钢铁、水泥、建材、家电等一系列产业的发展。2008年商品房销售面积93713万平方米,销售额达到43995亿元,城市化加速与新农村建设赋予商品房消费广阔的前景。

但高需求并不等同于高房价。一般情况下,价格是由供求关系决定的,但中国的高房价有其特殊的原因,高房价在当前中国居民收入水平不高的情况下是非理性的、不合理的。目前党中央、国务院下决心调整商品房的有关政策是非常正确的,商品房消费市场的扭曲必然会影响消费全局。

2.乘用车消费。目前,我国已经进入轿车消费大众化时代,乘用车将大规模进入家庭。未来5~10年内,每年的增长率都将保持在20%左右,汽车产业已经成为拉动中国经济发展的一支重要力量。2009年,国务院出台了《汽车产业调整和振兴规划》,车辆购置税减半征收、汽车下乡、汽车报废补贴、汽车以旧换新等一系列扩大汽车消费的政策,使2009年我国汽车产销量分别达到了1379.10万辆和1364.48万辆,首次成为世界汽车产销第一大国。汽车销售的井喷是城镇与农村富裕地区居民消费升级的客观反映,也是汽车消费刺激政策的结果。但目前我国汽车消费地区差异大,城乡差异大,汽车市场落后,汽车金融跟不上,汽车租赁极不发达。汽车交通管理、道路条件同样落后于汽车消费本身。

3.农村消费。农村消费指农业生产资料消费与农村居民生活资料消费。2010年中央一号文件提出,要把统筹城乡发展作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根本要求,把改善农村民生作为调整国民收入分配格局的重要内容,把扩大农村需求作为拉动内需的关键举措,把发展现代农业作为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重大任务,把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和推进城镇化作为保持经济平稳较快发展的持久动力。这就是说,全面满足农村日益增长的物质与文化需求、扩大农村消费需求、提高农民最终消费率是重要的一环。全球金融危机以来,中央采取了一系列措施拉动农村消费,如截至2009年底,家电下乡产品销售量3450万台,国家补贴75.4亿元,汽车、摩托车下乡583万辆,国家补贴86.8亿元;推进“万村千乡”市场工程,截至2009年底,农家店已经达到41.6万家,配送中心1467个,覆盖全国85%的县、75%的乡镇与50%的行政村。除此之外,继续执行农机购置补贴,大幅度提高粮食最低收购价,继续改善农村生产生活条件,启动农村社会保障制度,改善农民工待遇等,实实在在地实施了工业反哺农业的措施,使农民受益。

这里需要明确的是,一方面农村的确是一个广阔的市场,需要认真开拓,千方百计地开拓。另一方面,更要研究建立扩大农村消费的长效机制,如拓宽农民增收渠道,提高农民收入,缩小城乡差距;根据农村需求特点,调整供应结构,生产适销对路产品;进一步加强农村基础设施建设与商业网点规划,改善消费环境;加快建立和完善农民社会保障制度,消除农民扩大消费的后顾之忧等。

4.旅游消费。旅游业已经成为世界最大的新兴产业之一。根据世界旅游组织公布的数据,目前旅游经济总量占全球GDP的10%以上,旅游就业人数占总就业人员的8%以上,旅游投资占总投资的12%以上,国际旅游总收入年均增长6%~7%,高于世界经济3%左右的年均增长率。按照旅游业发展的一般规律,一个国家人均GDP达到3000~5000美元,就将进入旅游休闲消费的爆发性增长期,我国已经进入这一阶段。

国家旅游局资料表明,2008年我国旅游总收入1.16万亿人民币,旅游业对住宿业的贡献率超过90%,对民航与铁路运输业的贡献率超过80%,对文化娱乐业的贡献率超过50%,对餐饮和商品零售业的贡献率超过40%,带动相关产业就业超过2000万人。但我国旅游消费尚处于初级阶段,发展方式粗放,大而不强,重建设轻管理,重硬件轻软件,重规模轻品质,“一流资源,二流开发,三流服务”。旅游消费发展空间大,前景广阔,任重道远。

5.文化消费。文化消费包括新闻出版、影视、文化娱乐等,是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精神需求。这种需求与电信消费紧密结合,国家正在大力推动互联网、通信网、广播电视网三网融合,将成为新的消费热点。

以新闻出版为例,2009年总产值已经突破一万亿元,就业人数超过1200万人。其中,图书出版销售额1456亿元,仅次于美国;印刷复制业总产值5746亿元,居世界第三;数字出版总产值750亿元,日报出版总量居世界首位。到2020年,新闻出版总产值将占当年GDP的5%左右。

6.社区服务消费。根据国际经验,人均GDP达到3000~5000美元时,社区服务业将快速发展。我国社区服务业相对落后,但发展速度很快,服务需求越来越多,越来越迫切。比如:(1)家政服务业。如保姆、钟点工、老人看护、搬家公司、房屋装修等。(2)社区餐饮业。2009年全社会餐饮零售额17998亿元,占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的14.4%,近年来中低档餐饮特别是快餐等大众化餐饮火爆,“早餐示范工程”快速推进,这些都是社区服务消费的重要组成部分。(3)社区老年人服务业。根据国家统计局数据,2008年我国65岁以上老人10956万人,占人口总数的8.3%,60岁以上老人 15989万人,占12%,已进入老龄化社会。为老龄人提供服务,国际通行做法是完善社区老年人服务体系,这对中国是一个巨大的挑战,独生子女政策下的老年人消费服务必将成为一个潜力巨大的领域。(4)社区教育培训服务业,包括幼儿园、小学、中学,各种技术、趣味培训班等。(5)社区医疗与个性化服务业。如医疗保健、中介服务、美容美发、洗浴、人像摄影、资料复印等。

总之,社区服务消费是一个很大的消费领域,是增加就业的一个重要领域,但需要市场秩序的规范化、服务的标准化,需要加强对服务人员的培训,让老百姓放心、安心、顺心。

五、走出消费的误区

为应对全球金融危机,越来越多的人认识到了消费对拉动经济发展的巨大作用,消费成为舆论热点,但如何全方位认识消费,却存在许多误区。

1.消费是以人为中心,还是以物为中心。当今世界有四种生产:一是工业生产,其产品为工业品;二是农业生产,其产品为农产品;三是服务业生产,其产品为服务品;四是劳动力再生产,其产品是新的劳动力。我们讲的居民消费率,是以人为中心的,是劳动力再生产所需要的消费,这种消费在不同经济形态下有不同的成本。在市场经济条件下,成本明显提高了,不仅需要生活必需品消费,也需要服务品消费、精神产品消费。所以,消费通过流通决定生产,生产要根据人的需求进行,而不再是生产什么消费什么,已经从生产者主权逐步转向消费者主权。但目前我国重生产、轻流通、轻消费的观念仍然根深蒂固,认为只有生产才有消费,消费启动是跟在生产后面的,热衷于上生产项目,低水平重复生产,一些产品产能过剩,产销率过低,库存积压过大,特别是一些国有企业只优胜不劣汰,而市场经济的基本规律是市场优化配置资源。在西方经济学中,有大量的研究是关于个人消费行为这一微观经济的,因为生产都是为人的消费进行的,离开了人的消费,也就失去了生产的目的与动力。而我们研究人们需求变化和消费心理的太少,只有把消费主体研究透了,才能生产出我们需要的消费客体。

2.促销满足于打价格战,认为鼓励消费必须采取价格补贴。鼓励消费是一个长期战略,不是短期行为,为克服某些困难,如应对全球金融危机,采用价格补贴的办法是必要的,但不能作为长期的策略,无论是商品还是服务品,决定其市场份额的,首先是商品质量,是品牌;其次是价格,具有比其他产品更高的性价比;其三是服务,售前、售中、售后有一个完善的服务体系;其四是信誉,结算便利,交货及时,退赔承诺兑现。任何产品都不能仅仅凭借价格就能取胜。当然,从另外一个方面看,对广大中低收入消费者来讲,物美价廉的确是一个制胜的法宝。美国零售巨头沃尔玛凭借“顾客永远是正确的”、“天天最低价”取得了巨大成功,就是有力证明。但沃尔玛公司之所以能够取得成功,价格只是其中的一个原因而已。

3.不能满足于用行政手段促进消费,更要重视用经济的、法律的手段建立鼓励消费的长效机制。建国以来,我们习惯于通过行政手段制定消费政策来引导消费,消费政策缺乏持续性。说到底,一是对消费作用认识的扭曲,二是认为政府可以主导老百姓的消费,这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完全行不通,应当两手抓,既要发挥市场调节机制,用供求关系来调节消费,也要充分发挥政策的宏观调控作用。当然,政府宏观调控也不是仅仅采用行政的办法,而是要更多地运用经济、法律手段来调节消费,只有这样才更有效、更长远。

4.不能认为一切消费都是合理的,要提倡科学消费。消费是国家行为,也是企业行为,更是居民行为,有消费规律、消费周期、消费心理等。我们常说创业难,守业难,发展更难,提倡艰苦奋斗,反对铺张浪费,节约每度电、每滴水、每粒米、每张纸,反对不合理消费。但这与合理消费并不对立,不消费哪来经济发展,不消费哪来高素质人才,不消费哪来社会进步,一定不能把鼓励消费与艰苦奋斗对立起来。

我们反对用公款高消费,用老百姓的税和企业的利润供某些人高消费,这完全违背了消费的本质含义。

我们反对吸毒这种“白色消费”,反对各种色情场所的“黄色消费”,因为,这种消费违背社会公德。

我们反对理想主义消费,即既无即期消费能力、又无预期消费能力的消费。消费信贷是建立在一定收入基础上的,每个人首先需要考虑的是个人如何创造劳动力的价值,而不是虚无缥缈地去构思享乐消费的王国。

我们反对高能耗、高污染的消费,提倡低碳消费、绿色消费,鼓励养成可再生资源回收的良好习惯,消费要有利于环境和生态,有利于子孙后代,有利于建设美好家园,维护好绿色生态地球是每一代地球人的历史使命。

On Some Problems of China's Consumption(Part Two)

DING Jun-fa
(China Federation of Logistics&Purchasing,Beijing100834,China)

Consumption is one of the fundamental forces that can help stimulate national economic development.Consumption.We should make breakthrough in the understanding and practice of consumption.At present,influenced by the system,capacity,policy,foundation,concept,environment and cycle of consumption,there are some problems and misunderstandings with consumption in China.How to moderately improve consumption rate is one of the important issues for us to deal with for China's economic development.To improve citizen consumption rate,we should,first,get rid of the misunderstandings of consumption and encourage the scientific consumption by formulating a long-term mechanism.Second,we should deal with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consumption rate and investment rate,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urban resident consumption and rural resident consumption,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consumption demand and importing and exporting trading,and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immediate consumption and savings.And third,we should stay firmly grounded in reality and pay more attention to cultivating more areas of high consumer demand,such as housing consumption,vehicle consumption,rural consumption,travelling consumption,cultural consumption and community service consumption.

China;consumption;problem;consumption rate;areas of high consumer demand

F713.55

A

1007-8266(2010)10-0008-05

丁俊发(1940-),男,江苏省张家港市人,著名流通经济学家,资深物流专家,中国物流与采购联合会首席顾问,中国市场学会副会长,中国物流学会首席顾问,中国海事仲裁委副主任,中国贸促会物流行业分会会长,东北亚物流学会名誉会长等,曾任国家内贸局副局长、中国物流学会常务副会长、中国物流与采购联合会常务副会长,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专家,教授,研究员,主编或独著著作10多部,曾获部级科技进步一等奖三次,国家图书奖一次,2000年被《中国市场》杂志评为影响中国市场的25位经济学家之一,2001年被中国物流媒体联盟评为“2001年度中国十大物流风云人物”,2007年被韩国物流学会授予“国际物流贡献奖”,2008年被中国物流与采购联合会授予“中国物流改革开放30年突出贡献人物”荣誉称号,2009年被中国市场学会、中国商经学会等部门授予“建国60年中国流通发展与改革杰出贡献奖”,主要研究方向为流通经济学、消费经济学、现代物流学。

陈静

猜你喜欢

消费
绿色消费
国内消费
新的一年,准备消费!
设计是消费,也不是消费!
40年消费流变
消费降级了吗?
“新青年消费”,你中了几条
消费舆情
消费物价指数
新消费AB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