增强党性教育有效性的有益探索
——茶陵县、炎陵县加强新时期党员党性教育调查
2010-02-15周金堂
□周金堂
(中国井冈山干部学院,江西井冈山 343600)
增强党性教育有效性的有益探索
——茶陵县、炎陵县加强新时期党员党性教育调查
□周金堂
(中国井冈山干部学院,江西井冈山 343600)
新的历史条件下,党性教育如何做到在有针对性的基础上体现有效性,这是摆在各级党组织和广大党员面前必须回答的一个现实问题。根据调查,我们发现中共茶陵县委和中共炎陵县委根据新时期开展党性教育的新任务、新要求和新特点,创造性地开展教育工作,探索和总结出了不少有益的经验和做法。这对于增强党性教育的针对性和有效性,提供了有益的启示和借鉴。
党性教育有效性;炎陵县;茶陵县;经验与启示
中国共产党自建党之初就十分重视加强对党员的党性教育,坚持在实践中不断探索增强党性教育有效性途径、方式和方法,积累巩固和扩大教育成果的经验。新的历史时期,加强党的自身建设对增强党性教育的有效性提出了新的更高的要求。如何贴近时代、贴近实际,抓好党性教育,近期通过对茶陵县和炎陵县探索党性教育有效性的情况调查,我们认为,认真总结茶陵县、炎陵县的成功做法,可以为进一步增强党性教育的有效性提供有益的借鉴和帮助。
一、茶陵县、炎陵县党组织和党员队伍的基本情况
为探索新形势下增强党员党性教育有效性的新方法、新手段、新途径,根据全国党建研究会2010年自选课题《增强党员党性教育有效性问题研究》的要求,我们把基层党组织开展党性教育的现状及效果问题作为一个重要课题。近期,通过采取调查走访、召开座谈会等形式,对茶陵、炎陵两县的基层党建特别是增强党性教育有效性的情况进行了调查。调查结果告诉我们,近几年来,茶陵、炎陵两县的有效措施和做法,可以为加强党性教育的针对性和有效性提供有益的借鉴和启示。
(一)两县县情和党组织情况
茶陵地处湘赣边界、罗霄山脉中段,因炎帝神农氏崩葬于“茶山之阴”而得名,又因县城有铸造于南宋年间的镇城铁犀,而称为“犀城”。全县面积 2500平方公里,辖 22个乡镇 (办事处)、359个村,人口 60万。2009年GDP为 64.95亿元,地方财政收入 4.28亿元,农村居民年人均纯收入 2994元;全县有基层党委 31个,其中 20个镇党委、11个县直系统党委;党总支 39个;党支部 794个,其中 359个村党支部,12个居委会党支部。
炎陵地处湖南省东南边陲,井冈山西麓,全县总面积 2030平方公里,辖 6镇 9乡 1农场 (其中瑶族乡 1个),人口 20万。2009年GDP为 22.7亿元,地方财政收入 2.606亿元,农村居民年人均纯收入 6602元;全县有基层党委 23个,其中 15个镇党委、8个县直系统党委;党总支 18个;党支部504个,其中 202个村党支部,6个居委会党支部。
(二)两县党员队伍的构成情况
茶陵县全县党员总数 22209人 (男党员 19504人、女党员 2705人)。其中镇、村党员 16230人,县直党员 4277人。30岁以下的有 1324人,占总数的 5.96%;31-45岁的 7578人,占总数的34.12%;46-60岁的 8057人,占总数的 36.28%;61岁以上的党员 5250人,占党员总数的 23.63%。全县党员中,具有研究生学历的有 24人,占总数的 0.1%;具有本科学历的 1536人,占总数的6.92%;具有大专学历的 2683人,占总数的12.08%;高中文化程度的有 5647人,占总数的25.4%;初中以下的有 12319人,占总数的55.47%。
炎陵县全县党员总数 9934人 (男党员 8219人、女党员 1715人)。其中镇、村党员 6727人,县直党员 3207人。其中 30岁以下的有 871人,占总数的 8.77%;31-45岁的 2677人,占总数的26.95%;46-60岁的 3678人,占总数的 37.02%;61岁以上的党员 2708人,占党员总数的 27.26%。全县党员中,具有研究生学历的有 22人,占总数的 0.22%;具有本科学历的 910人,占总数的9.16%;具有大专学历的 1709人,占总数的17.21%;高中文化程度的有 2438人,占总数的24.54%;初中以下的有 4855人,占总数的48.87%。
(三)两县开展党性教育的情况
茶陵县、炎陵县是井冈山革命根据地六县一山当中的两个县。当年,毛泽东、朱德等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在这里进行了建党、建军和政权建设等一系列首创性革命活动。因此,这两个县有着丰富的红色资源,这些红色资源为这两个县开展党性教育奠定了良好的物质和文化基础。近年来,茶陵县、炎陵县两县县委十分重视党员的党性教育,始终把党性教育放在党员日常教育和集中教育培训的突出位置上,不断加强党员党性教育工作系统化建设。目前,已经基本形成了以理论武装为重点,以特色教育活动为载体,以创新体制机制为保障,以增强工作合力为手段的党性教育体系。
但由于受党组织设置、分布和党员队伍自身素质等因素的影响,这两个县的党性教育也存在着一些倾向性问题。比如,由于党员的文化水平较低,理论教育产生共鸣和互动的效果不突出。两县研究生学历的党员只有 46人,占党员总数的0.14%,而初中以下学历的党员占党员总数却达53.42%。党员的年龄结构和分布不合理。两县46-60岁的党员 11735人,占党员总数的36.39%,61岁以上的老党员 7958人,占党员总数的 24.68%,县直单位党员 7484人,占党员总数的23.21%。再比如,由于受交通、网络、地域等条件的限制,党性教育与理论教育、知识教育、执政能力教育等的关系很难处理,特别是集中培训的形式、方法和手段还有待创新。在这次调研中,有同志认为,少数地方开展党性教育满足于一般化的说教,教育的形式过于单一,互动性不强;一般党员“我要参加党性教育”的内生动力还不足,党性教育在体现个性化、差异化上还做得不够充分。特别是一些农村基层党组织,开展党性教育内容不太对路、也不太管用,或者时间安排不合理,致使一些党员缺乏参加教育培训的兴趣和热情。在调研中,也有同志认为,不少党员参加集中教育培训都是由组织安排到县乡两级党校学习,属于“被学习”,党性教育的自主性和选择性不够,教育者和被教育者对教育需求的调研不够充分,容易产生供需脱节等现象。这些问题需要在今后党性教育的过程中高度重视、认真对待并逐步予以解决。
二、茶陵县、炎陵县加强党性教育的主要特色与做法
茶陵县和炎陵县在井冈山革命根据地的创建和发展过程中发挥了重要的作用。从井冈山斗争开始到新的历史时期,两县党组织在党的建设特别是加强党性教育方面进行了积极地探索,积累了不少有益的经验。通过调查分析、整理和归纳,其有效做法和突出特色主要表现为:
(一)突出党性教育的特色化、本土化,使党性教育能与传统教育和地方乡土资源的开发与利用结合起来
在 20世纪初开展的民主革命斗争中,党加强了对革命运动的指导,使人民革命有了正确的组织者和领导者,推动了革命的发展。之后,毛泽东结合中国的国情及茶陵和炎陵地区的不同特点,开展了独特而有效的建党活动。坚持从思想上建党,加强党性教育,纯洁党的队伍是其中的重要内容。在新的历史时期,茶陵和炎陵两县党组织保持了井冈山革命斗争时期的优良传统,始终结合本地的实际情况开展党性教育,为增强党性教育的有效性探索出了不少的成功做法。
炎陵县在党性教育中充分发挥资源优势,结合本地实际,创新党员党性教育载体。炎陵县在党性教育上具有“三大资源”的优势,即“红、古、绿”文化资源,以此作为党性教育的生动素材是开展党性教育的重要抓手。一是挖掘“古”文化资源,弘扬炎帝精神。依靠炎陵文化的资源优势,组织广大党员参与全球华人寻根祭祖、华人华侨祭祖、海峡两岸首届炎帝神农祭祀、炎帝文化节,以及省、市、县清明、重阳等大型祭祀活动,让广大党员在接受开拓进取、百折不挠、艰苦奋斗、自强不息的炎帝精神教育的同时,激发热爱炎陵、建设炎陵的热情。二是挖掘“红”文化资源,弘扬井冈精神。炎陵县具有丰富的红色文化资源,保存着全国数量最多、内容最丰富、署名番号最多的红军标语,这些都是进行党性教育的有效载体。炎陵县充分利用这些红色资源,组织广大党员开展“重走红军路”、“唱红歌”、“百里毅行”主题活动,策划并发动株洲市市直各单位各部门来炎陵举办“红色七月·走进炎陵”等活动,让广大党员真切感受红军的英雄气概,进一步弘扬革命先烈的崇高革命精神,激发党员干部干事创业的热情。三是挖掘“绿”文化资源,弘扬炎陵精神。为了增强党性教育与热爱家乡、建设生态县域的同步性,提高当地党员干部建设炎陵的积极性,组织党员在开展“勇于攀登第一峰、工作勇创第一流”等主题活动中,进一步弘扬“务实勤勉、敢于超越”的炎陵精神。
茶陵县在党性教育中突出本土化,探索具有本地特色的党性教育形式。如,在第三批科学发展观学习实践活动中,开展了“科学发展在农村,惠农政策入农家”活动,其主要内容为“四个一”,即:编印一本乡土教材、开展一轮宣讲活动、解决一些突出问题、树立一批活动典型。活动中共发放《惠农政策解读》17800余本,做到农村党员人手一册;各乡镇以《惠农政策解读》为内容开展了360余场宣讲,确保了一村一堂课;帮助农村基层解决 80多个急需县直涉农部门解决的问题,妥善答复 600多条意见建议。切实将党性教育的课堂办到了人民群众中,使党性教育更加切合实际。同时,针对基层党员的分布和素质特点,提出了党性教育大众化的措施,在教育活动中探索积累了“五学”破解“五难”的有益经验,即:“送课下乡”辅导学,破解“理论知识学懂难”;党员结对帮助学,破解“居住分散集中难”;“流动支部”督促学,破解“流动党员覆盖难”;依托远程教育站点引导学,破解“教育载体创新难”;利用春节“补课”学,破解“返乡党员参学难”。此外,在各类学习活动中,还广泛吸收群众参与学习,参与监督,参与评议,使活动覆盖面由党内向党外延伸,在全县更大的范围内和更深的程度上提高了党性教育的覆盖面和针对性、有效性。
(二)注重党性教育的示范化、严肃化,使党性教育能与规制约束和纯洁党性、整顿队伍结合起来
党性教育关系到党员队伍的纯洁性和先进性,不能流于形式,而是要真正发挥出增强党员的党性修养、坚定理想信念的实效。这就需要以严肃认真的态度办学,以负责精细的态度督学,并将党员的党性教育表现作为党员考核的重要内容,将党性强弱作为纯洁队伍的执行标准。
炎陵县着力培育“三型”党员,树立正确的党性教育价值取向。一是培育学习型党员。利用中心组学习、“领导干部周末大课堂”等“固定课堂”,采取领导讲课、封闭学习、座谈讨论等形式,集中开展党性教育。利用送学上门、电话联系、寄送教材、定期督学“流动课堂”等形式,将学习教材、学习光盘送到党员手中,提高党性教育覆盖面。利用远程教育、网络电视、互联网等现代媒体建立“空中课堂”,组织党员观看反腐倡廉警示教育片、优秀共产党员先进事迹等,增强了党性教育效果。二是培育奉献型党员。发动党员干部为四川汶川地震、玉树地震等特大灾害捐款捐物,主动交纳特殊党费,党员的博爱情怀和无私奉献精神得到充分体现。在洪灾面前,共产党员冲锋在前,带领群众守堤坝,装沙袋,堵河堤缺口,迅速转移危险区域群众,组织群众灾后自救、重建家园,充分发挥了党员先锋模范作用。近年来,炎陵县涌现出一批无私奉献的先进代表。如,全国杰出青年志愿者、“鱼片”刘朝华救助 160多名贫困学生,用生命践行了党员的先进性。“新中国 60年湖南最具影响劳模”马安健,50多年服务山区教育事业,实践了入党的誓言。三是培育服务型党员。通过开展“机关联企促增长”、“组织联村促民生”、“党员联户促稳定”的“三联三促”等活动,想方设法筹集资金,走访慰问贫困党员、低保户、特困孤贫儿童,帮助他们解决生产、生活上的困难,真心实意向群众征求意见、真心实意了解民情、真心实意为群众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通过对正面和反面人物的学习和分析,引导党员反思自己的行为,引起警示和警醒。
茶陵县在开展党性教育上也有很多有益的经验做法。一是在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中成立领导小组“督学”。成立以县委书记为组长的领导小组,为活动的顺利推进提供保障。建立指导检查组“导学”。建立了 10个左右的指导检查组分别联系指导各个参学单位的学习活动,发挥指导督查、推介宣传等作用。组建理论宣传团“助学”。从县纪委、组织部、宣传部、党校等部门抽派人员组建理论宣传团,分赴基层单位举办理论讲座,辅导帮助学习。选派科学发展指导员“帮学”。在学习实践活动中,从退居二线的领导干部、大学生村官、移民工作队员中选派了“百名科学发展指导员”“一对一”结对农村支部,帮助开展学习活动。二是定期开展对党员党性的分析评议制度。坚持“五定”党员党性分析制度,确保党员队伍的纯洁性。即定时间:党员党性一年一常规分析,两年一重点分析。定原则:实事求是原则;民主公开原则;正面教育为主原则;求真务实原则。定内容:理想信念、宗旨意识、学习、工作和作风等方面存在的突出问题。定要求:有联系领导,有实施方案,有时间保证,有督查指导,有整改措施,有工作成效。定程序:分组织准备、学习教育、撰写党性分析材料、分析评议、制定整改措施、组织审定、表彰和处置等阶段。这项制度坚持以来,每年茶陵县各级党组织评定不合格党员在 200名左右,组织除名党员 30人左右。有效保证党员队伍的纯洁。三是实行不作为党员预警制度。2006年出台了《不作为党员预警制度》。该制度规定凡在党员民主评议中被评为“不作为”的党员,党组织必须向其发放预警书。预警期限为三至六个月。预警对象在预警期间整改效果不明显的,由党支部召开支部党员大会决定延长三至六个月的预警期。预警对象在延长预警期整改效果仍不明显的,实行劝退。近年来,茶陵县已有 35名党员干部,因不作为等原因受到预警,其中 32名预警对象限期改正了错误,对 3名实行了劝退。四是推行党员承诺制度。自 2006年开始大力推行了党员承诺制度,要求每年各基层党组织和全体共产党员都要向群众作出公开承诺,其基本程序包括民主提诺、组织审诺、公开定诺、认真履诺、定期评诺等五个步骤,促使党员彰显先进性。
此外,建立党员教育培训登记、学员管理和学籍档案制度,每年将党员参加培训的情况及时向其所在党组织反馈。通过这些措施,突出了党性教育的严肃性,增强了党性教育的权威性、及时性和有效性。
(三)坚持党性教育的常态化、人性化,使党性教育能与自觉锤炼党性,构建党内和谐关系结合起来
党性教育不是权宜之计,而要形成长效机制,确保党性教育常态化,人性化,这既是党的十七大对加强党的自身建设,切实提高党的教育质量和水平的要求,也是使党性教育效果持续发挥作用的必然结果。炎陵、茶陵两县在建设党性教育载体,用好党性教育阵地,坚持以人为本,发挥党员主体作用的过程中,为党性教育的常态化、人性化创造了不少好的做法与经验。
炎陵县在党性教育中依托“三个阵地”,加强党员党性教育锻炼。一是用好党校主阵地。举办“领导干部周末大课堂”、中青年干部培训班、入党积极分子培训班、新任科级干部培训班、村党支部书记培训班等主体培训班。这些班次都开设了政治理论教育、党性和廉洁教育、学员思想论坛、社会调研等课程,并开展一次无偿献血、一次湘山祭扫烈士陵园、一次水口叶家祠重温入党誓词、一次户外军事训练“四个一”活动,使广大党员触动思想、净化心灵、坚定信念、增强党性。二是用活农村一线实践地。在“三讲”、“三个代表”、“先进性教育”、“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创先争优”等活动中,充分发动全县党员深入农村基层,开展“三访三送”、“五访五问”、“结穷亲、解民忧、受教育、增党性”、基层党建帮扶、农业技术服务、科技扶贫、产业扶持等活动,让党员在农村一线了解情况,在一线解决问题,在一线树立群众观念。三是用好重点项目建设攻坚地。近年来,在“三高一铁”、“106”国道全线改造、炎帝陵创建国家级风景名胜区、炎帝陵创 5A级景区、神农谷创 4A级景区、红色旅游创 3A级等重点项目中,特别是结合县委开展的打好旅游升温、园区攻坚、城镇提质、交通加速“四大战役”中,炎陵县选派大批党员到重点工作、重点项目、重点工程进行煅炼,设置党员先锋岗、党员责任区等,让党员在重点工程中接受党性锤炼。
茶陵县在党性教育中坚持以人为本,注重发挥党员的主体作用的基础上,重点抓了五个方面的工作:一是成立了党性教育课题开发领导小组,精心开发党性教育教学模块,设置独立教学单元和专职教师授课,增加党性教育课时比重,使学员增强党性锤炼的自觉性。建立了茶陵县工农兵政府旧址等 10个党性教育基地,开展特色教育活动。二是开展实地培训和现场教学,通过服刑人员现身说法、个别访谈等形式,增强党员干部廉洁自律意识,同时,拓展干部教育培训新渠道,每年赴省外举办领导干部党性教育专题培训班 2-4次,对流动党员开展“千里送学”活动,把党性教育送到深圳、广州、东莞等流动支部所在地。三是坚持在经常性党性教育过程中做好帮扶困难党员的工作。成立了茶陵县困难党员救助基金,每年安排 20万元以上的专项资金,开辟基层特困党员帮扶救助“绿色通道”;建立了党内信息手机互动平台,定期为党员发送党性教育信息,送去节日祝福,增强党员荣誉感、归属感和责任感。四是树立典型重激励。在历次教育活动中,积极发掘推介典型,大力营造学先进、赶先进、当先进的浓厚氛围。在 2010年开展的“创先争优”活动中,大力树立和推广了农村优秀党支部书记代表——龙仁定同志的先进事迹,得到了省、市的充分肯定。五是远教平台促提升。依托远程教育网络平台,将远程教育打造成开放化的党员党性教育平台。目前,茶陵县已建成了 363个农村党员干部现代远程教育站点,每年组织党员开展党性教育 4次以上。
三、茶陵县、炎陵县提高党性教育有效性的主要启示
党性教育是干部教育培训的重要内容,是坚持党要管党、从严治党的重要工作。新的历史时期,如何通过增强党性教育的针对性和有效性,切实提高党员质量、纯洁党的组织、提高党的战斗力、巩固党的执政地位,是摆在党的各级组织和党的各类培训机构面前的一项十分紧迫的任务。茶陵县、炎陵县的探索和实践,形成了一些行之有效的经验和做法,其中,一些具有普遍意义、符合客观规律的理念和做法,为增强党性教育的有效性提供了不少的有益的启示。
(一)坚持从党员队伍的实际出发,增强党性教育的针对性
党性就政党本身而言,是指一个政党的性质。党性对党员而言,是指党员忠诚于这个党的一种特殊的表现方式。党性具有历史继承性和现实具体性的特征,所以开展党性教育,要注意因时制宜、因地制宜、因人制宜。不同领域的党员和党员干部,所处的环境、承担的任务、面临的问题不同,其思想活动的特点和要求也会有不同。抓党性教育,一定要把握这些特点和要求,有针对性地进行。
因人制宜。党员是党的细胞,是党性的直接体现者,由于每个党员的经历和家庭及工作环境的不同,决定了党性教育要因人制宜。教育实践告诉我们,教育对象的个性差异和层次性,决定了党性教育必须针对不同的人,采取不同的教育方法和内容。就教育方法而论,对自卑感较强的同志,不能苛责,应采取启发、表扬等正面强化的方法;对性格开朗的同志,批评时则可以开门见山;对年轻党员,应采取适合年轻人特点的教育方法,如寓教于乐、寓教于文等等。就教育内容而论,对新党员,要针对其“先天不足”,如实践历练少、理论功底薄弱的特点,重点进行党的基本知识、党的优良传统和作风教育,帮助其过好“思想入党关”;对干部党员,重点进行立党为公、执政为民的宗旨教育,牢固树立公仆意识,帮助其过好“权力关”。
因时制宜。即针对人们不同时期、不同时间的思想状况,掌握有利时机,采取不同的教育方法和教育内容。所谓时机,就是指进行活动的有利机会。一般来说,在以下几种情况,党员的思想最容易出现波动,或产生一种需要获得帮助、教育和理解的愿望。如:国际形势发生重大变化自己判断不准时,国内发生重大事件或开展重大活动对自己有直接影响时,社会上出现某种思潮或多种思想交融交锋时,工作变动岗位职责变化时,受到奖励或处惩时,受伤生病或工作中发生磨擦或矛盾时,家庭发生重大变故或灾难时等等。在这些时候,党性教育工作者要及时了解和掌握情况,采取得力措施,做好有针对性的党性教育工作。
求实创新。教无定法,贵在得法,是把握党性教育规律,创新党性教育方式方法的有效手段。面对复杂多变的国际形势,面对广泛而深刻的国内变革,党性教育要加强针对性,不能搞“一锅煮”,必须根据党员的不同类别、不同层次、不同年龄、不同经历、不同兴趣爱好等采用不同的专题,不同的内容、不同的形式、不同的方法和手段,因人施教、因材施教、因地制宜。可通过专题教育、行为体验、社会调研、挂职锻炼、教育对象互动等形式推动党性教育更有效地进入党员的头脑,使党性教育在顺应时代性的同时,能突出重点,抓住难点,把握规律性、系统性,着眼长效性。
(二)严格依规按章办事,增强党性教育的权威性
整改措施动真格是巩固党员党性教育成果的根本保证。所谓整改措施动真格,就是对党性教育中发现出的问题要敢于纠正。问题不管涉及到谁,要按《党章》、《中国共产党纪律处分条例》和国家有关法律,该怎么处理就怎么处理,做到一视同仁。对违反党规党纪的党员,特别是担任党政主要领导职务的党员,切不可以影响稳定团结或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等为托词来袒护或包庇,这不仅违背了党性教育的初衷,也严重违反了党规党纪。不利于从严治党,不利于党在人民群众中树立客观公正的形象。从党自身存在的问题来看,正如党中央在《中共中央关于加强和改进新形势下党的建设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 》分析的那样,“一些党员、干部忽视理论学习、学用脱节,理想信念动摇,对马克思主义信仰不坚定,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缺乏信心;一些党组织贯彻民主集中制不力,有的对中央决策部署执行不认真,有的对党员民主权利保障落实不到位,一些党员干部法治意识、纪律观念淡薄;一些领导班子整体作用发挥不够,推动科学发展、处理复杂问题能力不够,一些地方和部门选人用人公信度不高,跑官要官、买官卖官等问题屡禁不止;一些基层党组织战斗堡垒作用不强,有的软弱涣散,有的领域党组织覆盖面不广,部分党员党员意识淡化、先锋模范作用不明显;有些领导干部宗旨意识淡薄,脱离群众、脱离实际,不讲原则、不负责任,言行不一、弄虚作假,铺张浪费、奢靡享乐,个人主义突出,形式主义、官僚主义严重”。[1]如若不高度重视,严加处理,增强党员意识和执政意识,端正党员的思想作风、工作作风,增强党的基层组织凝聚力、战斗力就落不到实处;不清除党员队伍中的以权谋私、腐化堕落腐败分子,加强党员党性修养、强化党性教育的权威性就是一纸空文。因此,党性教育要力戒形式主义,认真制定整改措施,明确整改重点,落实整改责任,并按照党务公开的要求,把制定出来的整改措施和进行整改的情况,在一定范围内公布,充分听取群众意见,对群众不满意的要坚决进行补课,直到整改落实情况使群众满意为止。只有这样,才能确保党性教育不走过场,取得实效;才能有效提高党组织的战斗力,达到增强党性的目的。
(三)积极运用体制机制的保障作用,保持党性教育的经常性
党性作为一个政党固有的本质特性,不仅体现在党的整体机制中,体现在党的纲领、路线、方针政策上,而且具体体现在每个党员的思想言论和行动中。纯洁的党性,良好的党风,要经历长时间的培养和锻炼,才能逐渐显示出来,才能固化下来。这就需要我们克服急功近利的急躁情绪,花大力气做好长期的、踏实细致的教育工作。党性教育贵在经常,难在经常。经常化、常态化首先依赖于制度化。实践表明,要实现党性教育的长期化和有效化,创新组织结构是重要基础,完善教育领导机制是组织保证,建立健全工作机制是关键环节,创新实践机制是有力保障。对上党课、举行专题报告、分层次定期轮训、案例教育、表彰先进等行之有效的开展党性教育的做法,要及时加以总结并上升为理性认识和经验,形成有效的制度,使党性教育如长流水不断线。为此:一要抓好组织措施的落实。要强化领导落实责任。组织、纪检、宣传、党校等部门要切实发挥指导和具体组织实施的作用。各级党的组织、特别是基层党支部要认真抓好落实。二要做好计划与规划安排。要根据各地各单位的情况,制定党性教育年度计划或三至五年的规划,并对当年党性教育作出具体安排,对教育的内容、时间、方法和目的提出具体要求。三要坚持经常检查督促,定期兑现奖罚。要像茶陵、炎陵两县那样,认真做好台帐。集中教育时,要对教育的时间、内容、方法、授课人、到课率等逐项进行登记。除了坚持制度以外,还要注重搞好部门之间的协调配合,形成党性教育的合力,为实现党性教育经常化提供重要保证。要把党性党风党纪教育同立党为公、执政为民结合起来,同理论武装、知识教育结合起来,同社会主义荣辱观教育、法制教育、传统教育、道德教育等经常性的教育活动结合起来,同平常的走访、谈心等经常性的思想政治工作结合起来,同党内的团结互助、扶危济困活动结合起来。通过多层次、多领域、有理性、有情义的教育内容、形式与方式方法的有效运用,提高党性教育的针对性,增强实效性,使党员能始终坚持党性,牢记政治责任,做到在任何时候、任何情况下都能保持清醒头脑和坚定正确的政治方向,始终走在时代的前列,永葆共产党员的先进性。
[1]中共中央关于加强和改进新形势下党的建设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N].人民日报,2009-09-28.
[2]金钊,牛余庆编著.“加强领导干部党性修养,树立和弘扬良好作风”学习读本[M].北京:人民日报出版社,2009.
[3]本书编写组.党性党风党纪教育读本[M].北京:中国方正出版,2010.
Beneficial Explorations in Enhancing the Effectiveness of Party Spirit Education:An Investigation of the Party Spirit Education in Chaling County and Yanling County
ZHOU Jin-tang
(China Executive Leadership Academ y Jinggangshan,Jinggangshan,Jiangxi343600,China)
How to enhance the effectiveness of party spirit education based on its pertinence under the new historical conditions?It is a question thatmust be ans wered by the CPC organizations of all levels and all the CPC members.According to the investigation we find that:the CPC Chaling County Committee and the CPC Yanling County Committee have carried out the work of party spirit education according to its new tasks,new requirements and new characteristics in the new period,and have summed up beneficial experiences andmethods.This provides some enlightenment and references for enhancing the pertinence and effectiveness of party spirit education.
effectiveness of party spirit education;Yanling County;Chaling County;experience and enlightenment
D26
A
1674-0599(2010)06-0055-07
(责任编辑:徐国栋)
2010-10-26
周金堂 (1956—),男,江西永新人,中国井冈山干部学院副院长,教授,研究员,研究方向为党的建设、县域经济。
本文系全国党建研究会 2010年自选课题《增强党员党性教育有效性问题研究》,中国井冈山干部学院 2010年科研一般项目《新时期增强党员党性教育有效性问题研究》的阶段性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