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略论在伊犁河谷创建国家西部生态环境示范区的重大战略意义和基本条件

2010-02-15王友文

中共伊犁州委党校学报 2010年4期
关键词:伊犁河谷伊犁州伊犁

王友文

(伊犁西部生态科学研究中心新疆伊宁市835000)

略论在伊犁河谷创建国家西部生态环境示范区的重大战略意义和基本条件

王友文

(伊犁西部生态科学研究中心新疆伊宁市835000)

本文分析了在新疆伊犁河谷建设国家西部生态环境示范区的六项基本条件;重点研究提出了创建伊犁河谷建设国家西部生态环境示范区的重要政治意义、环境意义、经济意义和社会意义。

伊犁河谷国家级生态环境示范区基本条件战略意义

一、在伊犁河谷创建国家西部生态环境示范区问题的提出

首先,伊犁河谷是新疆乃至整个西部生态环境相对较好的地区。全国学术界、旅游界已经形成了“不到新疆不知祖国之大,不到伊犁不知新疆之美”的共识。伊犁美,美在生态;生态美,是伊犁自然美之魂;生态环境,是伊犁绿色产业之根;生态文明,是伊犁文明社会建设之基。伊犁州是新疆第一人口大州,也是全国30个少数民族自治州的第一人口大州。由于过去交通不便,上世纪60至70年代属于“反修前线,准备打仗”的边境地区,国家投入建设经费较少,经济发展相对滞后。改革开放以来,伊犁州加快了经济发展进程,掀起了招商引资,大办工业的热潮。同时也带来了对水源、空气、土地、农作物以及城市和农村环境的污染,对各族人民的身体健康造成一定威胁。面对这一情况,急需按照科学发展观和生态文明建设方针,重新审视和研究伊犁河谷如何在加快发展经济的同时,保护好原有的生态环境。

其次,伊犁河谷是新疆和西部的沿边地区,与中亚国家毗邻,与哈萨克斯坦接壤,有470多公里的边境线,有霍尔果斯口岸、都拉塔口岸、木扎尔特口岸3个对外开放口岸,担负着我国向西开放的国际大通道和战略根据地作用。国际河流——伊犁河从伊犁河谷境内通过流向哈萨克斯坦。如何加强区域内的生态建设和环境保护,特别是加强伊犁河流域的生态建设和环境保护,有效治理流域水资源环境污染,不仅是国内区域生态建设和环境保护的大事,更是国际环境保护和避免引发国际争端的大事。

再次,伊犁河谷的地理位置覆盖了新疆西部沿边地区,担负着新疆和我国西部地区的生态屏障的功能。过去,伊犁河谷区域内的天山西部林区、伊犁河谷大草原、新疆最大的绿洲和湿地面积、近百条大小河流和大小湖泊形成了良好的自然生态屏障。由于过度的农业开发、工业开发、矿业开发、旅游开发、水资源开发,超过了生态承载力,生态系统健康和生物安全受到一定的影响,已经造成了部分草原退化、土地沙化、河流断流、湿地锐减、物种减少等生态环境恶化趋势,危胁着后代人的生产和生存环境。

以上这些生态环境中存在的现实和潜在的问题,对伊犁州乃至整个新疆人与自然、经济与生态环境和谐发展已经形成了不可忽视的威胁。因此,实施生态立州战略,正确处理加快经济发展与加强生态环境保护的关系,进一步加强伊犁州生态可持续能力建设,以山川秀美,生态文明建设为目标,依法治理环境污染和生态破坏问题,构建和谐伊犁,就成为伊犁各族人民生产生活质量和身体健康水平能否提高,民生问题能否得到改善的大事,成为事关新疆和全国生态安全和生态文明建设目标能否实现的国家大事,成为事关中国与哈萨克斯坦两国关系能否长期友好和谐发展的国际大事。在此背景下,在对伊犁州生态环境状况进行全面深入调查研究的基础上,提出了在新疆伊犁河谷创建国家级西部生态环境示范区的构想。

二、在伊犁河谷创建国家西部生态环境示范区的重大战略意义

(一)创建伊犁河谷生态示范区具有重要的政治意义

在新疆伊犁河谷建设国家西部生态环境示范区,是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和党的十七大提出的加强生态文明建设方针的重要体现,是地方党委、政府领导构建和谐社会的重要方式。申报建成国家级新疆伊犁河谷生态环境保护示范区,能够从根本上整体上加强对伊犁河流域生态环境的保护,对促进中国与中亚国家建立和谐的国际关系具有重大政治意义。

(二)创建伊犁河谷生态示范区具有重要的环境意义

在新疆伊犁河谷建设国家西部生态环境示范区,将从生态文明意识、生态法规建设、生态产业发展、生态环境保护措施落实等方面得到加强,使示范区内的生态环境得到更好的保护、恢复、建设,对建设山川秀美的伊犁,把伊犁河谷地区建设成中国西部“精致、独特、生态、宜居、宜游”的环境友好型旅游观光区和休闲功能区具有重要的环境意义。坚持把节约能源资源和生态环境保护作为推进西部区域新型工业化建设的首要任务和基础,加大生态环境保护和建设力度,大力发展循环经济、推进资源的综合利用和可持续发展,探索出一条西部地区各族人民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文明之路。对推进国家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和《西北山川秀美计划·新疆部分》规划的实施非常有必要,它将为新疆乃至整个西部的生态文明建设提供有益的示范和借鉴。

(三)创建伊犁河谷生态示范区具有重要的经济意义

在新疆伊犁河谷建设国家西部生态环境示范区,有利于生态经济观念和生态经济规律在区域经济建设中得到遵循和实施,促进生态有机农业、生态草原和生态畜牧业、生态工业、生态旅游业的科学发展。通过生态环境建设的长效机制,对把伊犁河谷区域建成中国无公害的绿色有机食品国际国内专业供应基地,通过发展生态经济提高农畜产品的附加值和农牧民的收入水平,对伊犁河谷区域产业发展和经济建设取得长期效益和后发经济优势具有重要的经济意义。

(四)创建伊犁河谷生态示范区具有重要的社会意义

在新疆伊犁河谷建设国家西部生态环境示范区,有利于新疆北部特别是伊犁州区域空气质量、人畜饮水质量的改善,城乡社区绿化、净化、美化的生态环境得到普及,人畜疾病发病率大幅度降低,将会大大增强伊犁乃至北疆各族人民群众的生活质量和健康水平。有利于水土资源的保护、改良和永续利用,改进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生存生活环境,将会全面改善伊犁乃至北疆各族人民群众的生产条件、工作条件和生存环境,对伊犁河谷区域乃至新疆建设以人为本的和谐社会具有重大的示范意义。

三、在伊犁河谷创建国家西部生态环境示范区的基本条件

(一)伊犁河谷生态环境基本情况

1.生态绿洲。伊犁河谷地区地势由东向西倾斜,呈向西敞开的喇叭型,北、东、南部高,唯西面低平,向大西洋、地中海及巴尔喀什湖敞开。这种独特地形、地势使北冰洋寒流及塔克拉玛干的干热气流被阻于南北天山之后,而大西洋、地中海及巴尔喀什湖西来的暖湿气流则可徐徐贯入整个河谷。随着地形的抬高,降水递增。形成了气候温和,水量丰富,土地肥沃,草场丰美,森林茂密,一派山川秀美的自然景观,不同于祖国西部其他任何地方。伊犁河谷地区的地貌类型,按大单元可划分山区、丘陵和平原三大类型,其垂直带状结构非常明显,山顶是白雪皑皑的冰川,山腰是郁郁葱葱的森林,山底却是繁花似锦、绿草如茵的草场,平原一望无垠,沟渠纵横,乡、镇、场、村舍、农田星罗棋布。

伊犁境内的天山山系的降水和冰川融水,汇成大大小小的河,流向伊犁河谷地,在河水流经之地形成了片片绿洲。自古以来勤劳智慧的伊犁人民在这里创造出独特的绿洲灌溉农业,保护和建设了生态环境,养育着天山南北千千万万各族儿女。新中国成立以来,伊犁原有的绿洲逐渐扩大,新开垦的人造绿洲不断出现,使荒漠盆地、谷地边缘许多新老绿洲连成一片。

在新中国成立50多年间,伊犁河谷的绿洲农业飞速发展,地方与兵团相互学习、相互促进,共同拓展了伊犁州域内的绿洲,创造了绿洲的秀美和富饶。绿洲内实施了山、水、林、田、路综合治理,实施机械化耕作和生态环境保护,河谷区域内的绿洲,连片条田如锦似缎,千里林带绿荫如盖,沥青小路四通八达,农、林、牧、副、渔五业并举,工、交、建、商、旅全面发展,为建设小康社会奠定了良好的基础。伊犁河谷区域内的土地资源丰富,还有大约100多万公顷荒漠可供建设新的绿洲。

2.瀚海湿岛。伊犁河谷是干旱区中的“湿润区”。整个河谷地区虽没有江南的滋润,但与新疆其它地区相比,可誉为荒漠干旱区的“湿岛”。伊犁河谷平原地区的年均降水量在270毫米左右,特别是天山山区冬春多雪,夏秋多雨,空气相对湿润,地面植被丰富,年降水量在600毫米左右,与华北平原相差无几。其中巩乃斯林区附近约达800毫米,几乎与淮河流域的年降水量相等。这些山区不仅降水丰沛,而且每年降水比较稳定,这给山间盆地和山前平原绿洲的农业灌溉用水提供了较充沛的水源。伊犁河谷区域年平均气温为10.5°C,伊宁市1月份平均气温为-13°C左右。与全疆各地相比,伊犁河谷特别是山区,夏天都比较凉爽,是全国各地游客来伊犁河谷旅游避暑的黄金季节。伊犁河谷气温日较差大有利于瓜果的碳水化合物的积累,所以伊犁河谷的西瓜、甜瓜、苹果、葡萄、杏、桃、梨等瓜果都特别甜美可口。伊犁河谷日照丰富,加剧了植物的光合作用,对棉花等喜光农作物的生长、发育都有良好的作用。

伊犁河谷具有丰富的水资源。冰川资源丰富,有大小冰川1000多条,总面积3139平方公里,占全疆冰川面积的13%左右;冰川储量1185亿立方米,有“固体水库”之称。水资源丰富,有大小河流100多条,山泉100多处。主要河流有伊犁河、特克斯河、喀什河、巩乃斯河等,伊犁河全长1439公里(境内458公里),是新疆第三位长的河流。2008年伊犁河谷水资源总量166.3亿立方米,地表水资源量163.0亿立方米,地下水资源量84.96亿立方米,居全疆各地州首位。人均水资源量5236立方米/人。

(二)伊犁河谷农村生态环境得到改善

1、伊犁州直农村环境综合治理项目取得成效。组织上报和实施国家“以奖促治”农村环境综合治理项目24个,已实施所在村环境面貌有很大改善,经济、社会和生态环境效益明显。创建自治区级环境优美乡镇和生态村取得成效,被命名自治区级环境优美乡镇1家,已达标推荐上报自治区19家。

2、积极实施了农村饮水安全工程项目。伊犁州直2008-2009年通过实施29项国债资金农村饮水安全工程项目,解决了37个村,15.34万人的饮水安全问题。

3、森林资源保护和建设已形成良性循环。州直完成三北防护林四期工程新增重点防护林建设任务35.2万亩,为计划任务的100%;林业有害生物发生面积39.15万亩,同比下降了10.7%;林业有害生物防治面积46.46万亩(含林果),无公害防治面积38.05万亩,无公害防治率81.9%。

4、生态设施农业再上新台阶。2009年州直县(市)超额完成了1.5万座温室、1万座拱棚建设任务,扣棚定植7506座;拱棚11733座,完成任务的120%。生态设施农业发展速度和建设规模在全疆名列前茅,州直荣获自治区发展设施农业先进地州称号,伊宁市、伊宁县、察布查尔县、霍城县、特克斯县5县(市)荣获自治区发展设施农业先进县(市)称号。

5、促进了生态特色林果示范基地建设。2009年州直共完成24.69万亩新增林果基地建设任务,总面积已达93.53万亩,已建成10个特色林果乡、22个特色林果村、30个特色林果示范园。林果有害生物防治面积25.73万亩,无公害防治面积25.08万亩,林果无公害防治率97.47%。

6、农村清洁能源建设取得了显著成绩。州直2009年已完成13117座农村沼气池建设任务,建设联户沼气25个,养殖小区沼气6个,建设县级农村沼气服务站10个,村级农村沼气服务网点79个。伊犁州农村能源环境工作站获自治区农村沼气建设与管理“先进集体”一等奖。

7、促进绿色食品认证取得了新突破。到2009年12月州直192万亩绿色食品原料标准化生产基地通过验收,26个农产品通过认证,超额完成150万亩绿色基地、20个绿色农产品认证的任务。州直共创建绿色食品原料基地16个,占全疆创建基地总数的53%,累计创建基地面积318.5万亩,占全疆创建基地面积的60%,列全疆第一。

8、依法治理和杜绝私挖滥开草场的现象。加大草原毒害草防除和鼠虫害防治力度,已完成毒害草防除131万亩,防治伪步甲2.45万亩,蝗虫246.2万亩,鼠害230万亩,防效达90%以上。

(三)伊犁河谷实施工业园区和工业项目的环保建设与开发建设一体化方略已见成效

1、伊犁工业园区建设按照环保建设与开发建设一体化要求推进,2009年州直7大工业园区累计基础设施投资34.24亿元,其中环保设施建设投入占30%左右,入驻1400家企业环评全部达标。

2、工业环境保护已进入规范管理的轨道。伊犁河谷地区废水排放达标量1037.33万吨,达标率为81.66%,高于全疆平均水平15.74个百分点;固体废物综合利用量53.01万吨,综合利用率58.42%,高于全疆平均水平10.76个百分点;烟尘去除量5686吨,去除率51.67%;粉尘排放量15638吨,粉尘去除量106306吨,废气去除率高于全疆水平。

3、伊犁在推进新型工业化进程中加大了资源节约和生态环境保护力度,大力推进清洁生产,发展循环经济,实现了既要金山银山,又要绿水青山的目标,一些关联产业融合发展使循环经济成为能源付出最少、效益最大的“提速器”,到2009年12月州直清洁生产企业已达36家。

(四)伊犁河流域环境保护与生态修复综合治理取得新成效

1、伊犁河流域生态环境与水资源保护进一步加强。“十一五”末后两年州直完成各类水利和水资源保护项目50个、大型灌区续建配套与节水改造项目5个、农村饮水安全项目29个、水库除险加固项目2座、伊犁河防洪工程项目1个、高效节水补助资金项目1个、自治区小农水补助项目4个、山洪灾害防治项目2个、小流域水土保持综合治理工程项目1个、农村小水电项目项目2个。

2、进一步加强了绿色水产品基地建设。2009年,伊犁州直的绿色水产业稳步推进了健康养殖技术,加强了苗种生产、鱼病防治、名特优新品种养殖工作。积极推进无公害水产品的认证及水产品质量实行追溯制的进程。4个国家级、1个自治区级水产健康养殖示范区通过验收。7个渔场10000亩池塘3个水产品基地4300亩池塘通过无公害水产品基地认定。投入资金300万元实施了伊犁河增殖放流工作,向伊犁河上游放流100万尾各种大规格鱼种。

3、加强了水土保持生态环境建设。州直县市完成了2009年度7个水土保持小流域综合治理项目的实施工作。强化了耕地保护工作。2009年州直健全和完善了耕地特别是基本农田保护责任监管体系,州直46.42万公顷耕地面积和39.17万公顷基本农田得到保护,保护率达到84.38%以上。

(五)伊犁河谷生态旅游景点景区生态环境保护得到综合治理

伊犁加强了对各生态旅游项目的规划、环评审批等前期工作。那拉提旅游景区、特克斯八卦城历史文化名城、霍城惠远古城历史文化名镇保护项目已被国家发改委纳入国家历史文化名城(镇)保护项目储备库。伊宁市喀赞其民俗旅游区、伊宁县“弓月”城旅游景区、察布查尔锡伯民俗风情园景区、昭苏夏塔古道风景旅游区、巩留县库尔德宁景区生态环境基础设施已开始投资建设。

综上所述,新疆伊犁河谷地区以上这些良好的生态环境、资源和基础,具备了建设国家级西部生态环境示范区的基本条件。

[责任编辑:沈利平]

[1]姜春云《中国生态演变与治理方略》(中国农业出版社.2004);

[2]姬肃林、李学习、黄璜、杨引官主编《环天山经济圈论纲》(新疆人民出版社.2004);

[3]任保平主编《西部地区生态环境重建模式研究》(人民出版社.2008);

[4]焦守田、冯建国主编《农村垃圾的资源化管理》(中国发展出版社.2008);

[5]殷少明、安果、刘志林《新疆旅游业发展研究-原理·方法·实践》(新疆人民出版社.2004);

[6]程春主编《中国新疆生态旅游》(新疆青少年出版社.2005);

doi:10.3969/j.issn.1674-6287.2010.04.008

F205

A

1674-6287(2010)04-0023-04

猜你喜欢

伊犁河谷伊犁州伊犁
冬之爱 暖“伊”行
——2018第四届伊犁公益节第28站“伊犁州福利彩票发行中心·儿童爱心公益基地”授牌捐赠仪式暨“真情暖冬”爱心煤善款发放仪式剪影
伊犁书
伊犁将军长庚
伊犁河谷不同时期小麦高分子量谷蛋白亚基组成分析
映像畜牧业
亚楠在伊犁河谷地
丝绸之路与伊犁
咏伊犁风光词两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