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江源区水土保持生态建设现状与发展对策
2010-02-14韩成军
韩成军,王 林
(1.青海省水土保持局,青海西宁 810001;2.平安县水土保持工作站,青海平安 810600)
1 三江源区生态环境概况
三江源地处青藏高原腹地,因长江、黄河、澜沧江发源于此地而得名,被誉为“中华水塔”。三江源区是世界上面积最大、海拔最高的天然湿地和生物多样性集中分布区,是我国最主要的水源地和生态安全屏障,在生态地位上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然而,三江源区也是我国生态环境最原始、最脆弱的地区,多数土壤、植被尚处于年轻的发育阶段,系统结构和功能简单,受到外界干扰时极易发生水土流失,而且恢复能力较弱。
在 20世纪的不同时期里,由于过牧过樵、无序垦荒、采药及开发建设活动等,使得三江源区生态环境遭受到了不同程度的破坏,产生了较为严重的水土流失。根据青海省 2007年第三次水土流失遥感调查,三江源区水土流失总面积为 13.17万km2,占全区总面积的 36.29%[1],与 1995和 2000年的遥感调查数据相比都有所增加。水土流失给三江源区自然环境造成了严重危害,它不仅造成土地资源和生物资源的破坏和损失,导致生态环境恶化,而且还加剧了水旱灾害,使全区经济和社会可持续发展受到严重制约。
1.1 草场退化与沙化加剧
据调查,三江源区 50%的草地出现了不同程度的退化[2]。目前退化草场面积达 250万 hm2,占本区可利用草场面积的17%,与20世纪 50年代相比,单位面积产草量下降了 30% ~50%,优质牧草比重下降了 20%~30%,有毒有害类杂草增加了 30% ~40%,草地植被覆盖度减少了 5% ~10%,优质牧草高度下降了 20%~30%,禾草高度下降了 5%以上。仅黄河源头区,20世纪 80—90年代平均草场退化速率就比 70年代增加了一倍以上。目前三江源区“黑土滩”面积已达 180万 hm2,占土地总面积的 5%,占可利用草场面积的 7%,占全省“黑土滩”面积的 60%以上。而沙化面积也已达 200多万hm2,且每年仍以0.4万 hm2的速度在扩大。20世纪,源区荒漠化土地平均增加速率也由 70—80年代的 3.9%增至 80—90年代的 20%。以上问题的存在,使得三江源区原生态景观呈现破碎化,植被演替呈高寒草甸→退化高寒草甸→荒漠化地区的逆向演替趋势。
1.2 源头来水量减少,加剧了缺水矛盾
三江源区的水土流失导致了源区大部分地区水源涵养功能下降,造成河川径流量减少。近年来,源区来水量逐年减少或呈不稳定状态,黄河流域的形势尤为严峻。水文观测资料表明:黄河上游不断出现枯水期,年均径流量减少了 22.7%[2],1997年第一季度的径流量降到历史最低点,源头首次出现断流,源头的鄂陵湖和扎陵湖水位下降了近 2 m,两湖间发生断流,玛多县数以千计的小湖泊干涸消失。源头来水量减少不仅制约了源区社会经济的发展和农牧民生活水平的提高,而且还由于黄河青海出境水量占到黄河总径流量的 49%,源头水量的持续减少致使下游断流频率不断增加,断流历时和河段不断延长,使下游地区 25万 km2、1亿多人口的生产生活受到影响[2]。
1.3 生物多样性萎缩
水土流失间接地造成三江源区生境破碎化、岛屿化、单一化,这直接导致生物及其种群数量呈现锐减状态,进而多样性急剧萎缩。目前源区受到威胁的生物物种占总物种数的 15%~20%[2],高于世界 10%~15%的平均水平。同时,高原生物具有强大的抗逆基因和特殊种性,但随着水土流失引发的高寒生物物种资源灭绝与濒危的趋势,这种适应高寒生境的遗传基因优势也受到了严重威胁。
1.4 导致牧民贫困加剧
水土流失的加剧,一方面使地表径流减少,引起一些居民点(包括一些城镇)水资源危机,到了守着源头没水喝的尴尬境地;另一方面草场退化,使可放牧草原面积减少,牧民为了维持生计增加饲养量,这又进一步加剧了草原退化,这种恶性循环最终导致牧民贫困加剧。同时,水土流失又使得自然灾害频发,给牧民造成了很大的财产损失。
2 水土保持生态建设现状
在较早时期,由于自然条件、社会发展程度等客观因素的制约,三江源区水土保持生态建设工作相对滞后。近年来,社会各界对三江源区水土保持工作的重视程度日益提高,特别是2000年成立“三江源自然保护区”后,加快了源区水土保持工作步伐。目前,三江源区各级水土保持机构已建立健全,政府部门对源区水土保持基本建设的投入也不断加大,根据“综合治理、科学全面推进、预防保护及监督监测有序跟进”的原则,源区水土保持工作正快速向“更加有序、更加科学、更加系统、更加有效”的方向发展。
2.1 水土流失综合治理
三江源区自开展水土保持工作以来,大力实施综合治理,已累计完成治理面积 18.07万 hm2,其中营造水土保持林 6.29万 hm2、经果林 0.05万 hm2,种草 3.78万 hm2,实施封禁治理7.82万 hm2,建设基本农田 0.13万 hm2,这些措施的实施极大地缓解了源区局部地方尖锐的生态矛盾[3]。与此同时,针对源区日益扩大并严重影响生态环境及当地农牧民生产生活的“黑土滩”,自 2005年开始专门开展了“黑土滩”综合治理,通过种植适应高寒地区生长的垂穗披碱草、青海中华羊茅和青海冷地早熟禾等优质牧草并施以封育保护措施,目前已治理“黑土滩”5万多 hm2,治理区植被覆盖度从 40%提高到了 80%,鲜草的年产量由原来的 825 kg/hm2提高到 14 485.5 kg/hm2,在有效缓解牲畜缺草现状的同时,提高了草地水源涵养能力,改善了草地生态环境[1]。
2.2 其 他
水土保持工作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除了科学合理地应用综合治理措施治理水土流失外,还要注重预防保护、监督管理及水土流失监测等工作,这些工作相互联系、相辅相成,只有全面系统地推进才能真正做好这项工作。
近年来,三江源区水土保持工作加大了宣传及监督执法力度,预防保护工作扎实开展,已经完成生态修复面积 17 437 km2[1]。同时,水保监测作为一项基础性工作,是三江源区水土保持生态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实施三江源区生态建设必不可少的基础技术支撑,更是开展区域生态环境评价和工程实施成效评估的重要保障。源区水土流失监测工作根据“整合资源、填平补齐”的原则,结合《青海三江源自然保护区生态保护和建设总体规划》中对生态监测项目所确定的工作内容开展监测工作,目前已布设水土保持监测站点 28个,其中水蚀小区 2处、水土保持辅测点 26个。通过“定点监测、辅助样区监测、遥感监测”等方法对源区水蚀、风蚀、冻融侵蚀等实施监测,从宏观上对该区的水土流失类型、强度、面积等有了全面的掌握,为源区水土保持生态建设提供了科技支撑,同时也为大面积生态监测工作的开展探索了方法、积累了经验[3]。
3 水土保持生态建设发展对策
3.1 水土保持生态建设原则
(1)开展三江源区水土保持生态建设工作,首先必须从提高农牧民生活水平和生产条件的实际需要出发,着力解决好与农牧民切身利益相关的草地、水源、耕地方面的水土流失问题,努力满足农牧业增效、农牧民增收的需求,促进源区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
(2)着重落实好“预防为主”的水保工作方针,从预防新的水土流失发生入手,加强监督管理,有效保护好水土保持设施,将人为活动造成的水土流失减少到最低程度。对存在水土流失潜在危害的生态环境脆弱区域和重要生态功能区域,要采取严格的管护措施,并严格禁止对生态功能核心区的人为干预。
(3)充分发挥水土保持自身优势,在保护生态建设的同时积极发展源区生态经济,提升源区生态文化品位,真正促进源区绿色发展,进而为源区发展方式的转变打好基础。
(4)从实际出发,遵循自然规律、社会规律和经济规律,针对不同的水土流失类型及其特点,因地制宜,因害设防,科学配置治理措施,形成多目标、多功能、高效益的综合防治体系。同时要充分发挥大自然的自我修复能力,最大限度地保持生态系统的自然性和良性循环。
(5)三江源区气候严酷多变,由水土流失造成的地质灾害频发。为了有效地遏制由于各种灾害引起的水土流失,源区水土保持工作要提高预测预报能力,并科学、及时地做好地质灾害区水土环境的保护与恢复工作。玉树“4◦14”地震造成了较严重的水土流失,因此玉树灾后的水保工作要和恢复重建生态系统紧密结合起来。
(6)加强水土保持宣传教育,鼓励与支持社会公众参与水土保持的各项活动。水土保持属于社会公益性事业,应加强政府引导,加大投入,拓宽投资渠道,建立有利于可持续发展的相对稳定的资金投入与筹措机制。
3.2 水土保持生态建设的重点
三江源区水土流失不断加剧、生态矛盾日益尖锐的原因,除自然因素外还有人为因素的作用,因此源区开展水土保持工作的出发点在于“缓解人与环境的矛盾”,归结点在于“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着力点在于“减少人对环境的影响”。三江源区土地广阔,但 90%的人口集中在城镇及其周边地区,城镇及其周边地区人为活动频繁、水土流失多发,因此从整体上看源区水土流失分布呈点状分布,而单个水土流失严重区域则围绕城镇中心呈“圆状辐射”;从流失程度上看,围绕城镇中心呈现向外递减的特点。由此可见,三江源区水土保持工作的重点在城镇及其周边地区。
该重点区域由于人为活动频繁,水土流失形式多样,因此治理中应以小流域综合治理为主。在实施小型水保工程、沟渠防护工程及造林种草工程的同时,应充分结合城镇绿化美化、防洪引灌、人畜饮水等工程建设,建立有针对性的有多重效益的水土流失综合防护体系。在该重点区域的外围,应主要实施封育保护,通过自然界的自我恢复功能实现生态自我修复。
4 结 语
三江源区是“中华水塔”、“亚洲水塔”、“地球之肾”,生态地位独一无二,生态安全举足轻重,是我国的“生态源头”。因此,源区水土保持生态建设在围绕重点的同时要把握住其生态地位,维护好其生态安全。在水土保持生态建设中,要把发展绿色经济、打造绿色文化、传承绿色文明作为重要目的,只有这样,源区水土保持生态建设工作才能真正推动“绿色发展”,才能促进区域发展方式的转变,最终实现人与自然和谐相处。
[1]青海省水土保持局.三江源区水土保持规划[R].西宁:青海省水土保持局,2010.
[2]曹文虎,李勇.青海省实施生态立省战略研究[M].西宁:青海人民出版社,2009.
[3]青海省水土保持监测总站.水土保持公报[Z].西宁:青海省水土保持局,20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