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简讯

2010-02-14

中国水土保持 2010年11期
关键词:读本油茶水土保持

四川省水利厅审查《四川省水土保持科普教育小学读本》

2010年 9月14日,四川省水利厅组织有关领导、专家对《四川省水土保持科普教育小学读本》(以下简称《读本》)进行了审查,省水利厅党组成员、副厅长朱兵亲临指导,《读本》编写组成员和四川省水土保持局中层以上干部参加了会议。会议由四川省水土保持局局长陈扬刚主持。

《读本》内容分为六章:第一章,水和土;第二章,家乡的水和土;第三章,家乡的水土在流失;第四章,问诊病因;第五章,水土保持刻不容缓;第六章,水土保持人人参与。大家针对《读本》内容,从图片、文字、各章比例配置、编排、内容增减等方面提出了详尽的意见和建议。朱兵副厅长强调,《读本》一定要图文并茂,文字简明,通俗易懂,结构合理,内容丰富,深度适宜,集通俗性、警示性、趣味性、实践性和拓展性于一体,要有一定的针对性和可读性,体现出四川特色。会议要求,在 2010年 9月底前完成《读本》的修改,然后正式召开专家审查会,并加强与省教育厅和出版社的沟通衔接,争取尽快将《读本》印发到学校。

刘正斌(四川省水土保持局)

李毅中对龙南稀土矿山生态建设表示肯定

2010年 9月17日,国家工信部党组书记、部长李毅中在江西省有关领导陪同下,深入龙南乡际稀土矿山和利稀土冶炼厂、五矿东林照明有限公司考察稀土开采、加工、应用情况。

李毅中对龙南执行赣州市委、市政府整合稀土资源决定,从严管理稀土矿开采,推广对矿山生态环境破坏较小的原地浸矿工艺,加强矿山生态环境保护的做法给予了表扬。对龙南延长稀土产业链,对稀土进行深度加工,生产终端产品,推行稀土集约化、规模化应用的做法给予了充分肯定。要求龙南县要进一步加强生态矿山建设,更加注重安全、节能、环保工作,做到经济发展与生态环保双赢。

赖观路(江西省龙南县水土保持局)

山西省水土保持学会联合相关单位开展水土保持科普活动

2010年 9月17日上午,山西省水土保持学会联合相关单位在太原市文瀛公园隆重举办了山西省 2010年“全国科普日”暨第七届“科普三晋”系列活动启动仪式。山西省水土保持学会、山西省水利厅水土保持局、山西省水土保持科学研究所联合参加了活动启动仪式,并按照省科协的安排部署,围绕“节约能源资源、保护生态环境、保障安全健康”的科普活动主题,重点就全省兴水战略、淤地坝建设、坝滩联治、人为水土流失防治等内容作了宣传。很多过往群众都表示要积极支持山西的水土保持事业,为实现山西的山川秀美贡献一份自己的力量。此次活动共制作了 4块精美的水土保持展板,发放了2000余份宣传资料,出动 20多名干部职工现场宣传讲解,内容丰富、形式多样,起到了很好的宣传效果。

张志勇(山西省水利厅水土保持局)

上犹县油茶产业开发与生态保护协调发展

上犹县位于赣江上游章水源头,土地总面积1543.87km2,全县辖14个乡(镇)、131个行政村,总人口30万人,是一个“八山半水一分田、半分道路和庄园”的丘陵山区县。近年来,上犹县委、县政府提出“融入主城区、打造后花园、建设新上犹”的发展战略,把油茶产业作为“打造后花园”的发展取向和路径,确定了“三年搭框架,五年打基础,十年成体系”的发展思路,按照“企业(公司)+大户 +农户”的发展模式,计划建立15个规模高产油茶示范基地,其中万亩基地 6个,力争 5年内新植油茶1.07万hm2,使全县油茶面积达到2.7万hm2,年产茶油1万t。该县在油茶开发建设中,为了防止水土流失,保持生态平衡,使小小油茶树成为群众致富的“摇钱树”,主要采取了以下措施:

一是合理规划。油茶造林地选择要求地势比较平坦,以坡度 25°以下的山地为宜。要求在土层深度 60cm以上,土质疏松、肥沃、湿润、排水良好的酸性土壤,地下水位在1m以下,p H值 4.5~6.5,海拔100~500m的低山丘陵地区发展油茶产业。

二是推行良种。原有油茶品质较差、单产低,群众管护的积极性不高,现在重点推广无性系嫁接苗后,成活率高、产量高,群众后期管护的积极性也高。

三是科学开发。推广科学的开发抚育管理方法。在油茶产业开发建设中要求“山脚穿鞋,山顶戴帽”,打穴不打带。在地势较陡峭的地方要求打穴种植,禁止打梯带。在地势平缓处确需打梯带的,必须通过打反坡梯带或开挖竹节沟等措施解决水土流失问题,并种草植灌。对坡度25°以下的山场进行水平条状垦复;对坡度25°以上的山场采用“鱼鳞坑”等穴状方式垦复。另外,在稀疏林中补种油茶良种,将原有油茶林逐步淘汰,同时结合抚育进行施肥管理,积极推广科学的抚育管理新措施。

四是抓好示范。在林权制度改革后,把落实大户承包经营和兴建示范基地当作油茶生产的首要工作来抓,鼓励当地农户规模经营,并大力倡导乡村干部合股开发,积极采取业主开发、基地 +农户、公司+农户、协会 +农户等多种开发经营模式,搞好示范基地的建设。新植油茶按照“五统一分”的原则进行,即统一流转、统一清山、统一开发、统一供苗、统一进度,分户经营,以大户为主,带动农户种植。

刘水保(江西省上犹县水土保持局)

丹江口市黑龙庙沟面源污染监测站效益显现

丹江口市丹江口库区面源污染监测站 2007年 5月投入监测运行,已经为整个丹江口库区防治面源污染提供了大量科学依据。

监测设施由量水建筑物、水位观测房、气象小区、实验和办公区组成。

观测设备有光电数字水位计、数字雨量计、打印式流速流量计、风速仪、地温计、温度计、湿度计、水面蒸发仪等。

开展的观测项目有水土流失径流观测、简易气象观测、水质监测。监测内容为流域降雨量、径流量、水面蒸发量、泥沙流失量、水质(总磷、总氮、生化需氧量、化学需氧量)等。主要目标是观测黑龙庙沟综合治理前后以及各类农业耕作方式变革引起的水、沙、生化指标的变化,纵向对比分析水土保持面源污染防治措施的各种效益。

程 勇(湖北省丹江口市水务局)

石城召开水保政策法规暨监督管理能力建设调研座谈会

2010年 9月 20日,石城县在县水保培训中心召开水土保持政策法规暨监督管理能力建设调研座谈会。参加会议的有县水保委成员单位及各乡镇水保工作人员,会议的目的一是汇总我县对水保法修订草案的意见,并在网上予以反馈;二是认真总结一年多来我县水土保持监督管理能力建设取得的成效与不足,以有利于调整下一步工作计划和工作重心,确保我县监督管理能力建设取得实实在在的成效。座谈会气氛活跃,与会同志踊跃发言,就水保法修订草案提出了许多意见和建议,共有16条修订建议在网上进行了提交。与会代表还针对当前水土保持监督管理能力建设工作提出了许多建设性意见,会议明确了我县下一步水土保持监督管理能力建设工作重点。

何庆九(江西省石城县水土保持局)

丹江口市库区水土保持工程建设取得阶段性成果

丹江口库区水保工程 2007年启动实施以来,丹江口市坚持“分区防治、集中连片、整体推进,以创建更大规模、特色鲜明的区域示范建设和生态清洁小流域为重点,带动丹江口市库区水保生态建设整体向前推进,保护一库清水”的指导思想,先后在全市 7个项目区 9个乡镇开展了库区水保工程建设,治理水土流失面积 442.48km2,圆满完成了各项治理任务,取得了阶段性成果。主要表现在以下几方面:

一是改善了农业生产基础条件,提高了项目区抵御自然灾害的能力,做到了旱能灌、涝能排,改变了项目区群众广种薄收的状况。

二是新建成一批特色产业示范基地,预计进入效益期年可增加经济收入近亿元,还辐射带动了全市特色产业的发展。

三是圆满完成了清洁小流域试点工程。黄莺项目区胡家山小流域被列为清洁小流域试点后,以“三道防线、五级防护”的治理思路来指导综合措施布局,达到了清洁小流域建设预期目标,圆满完成试点工程任务,为我市推广清洁小流域建设提供了科学合理的技术路线。

目前,丹江口市正根据国家发改委办公厅、水利部办公厅《关于做好丹江口库区及上游水土保持项目前期工作的通知》的精神积极开展相关工作。

程 勇 李海燕(湖北省丹江口市水务局)

瑞金切实加强重点工程水保执法

瑞金市水土保持局在水土保持预防监督执法工作中,注重加强对各级重点工程项目的预防监督检查工作,督促重点工程项目的施工单位认真按水土保持方案施工,积极做好水土保持工作,使该市重点工程水土保持监督执法工作进展顺利,并挽回经济损失 200多万元。

随着赣龙铁路复线、鹰瑞高速、隘瑞高速、瑞寻高速等国家和省重点工程项目的开工,瑞金水土保持工作面临严峻考验,因为这些重点工程项目动土量之大,破坏地貌和植被面积之广,在瑞金历史上前所未有,执法难度相当大。针对这种情况,该市水土保持局把对重点工程项目的水土保持监督执法工作列入重要议事日程,施工单位一到瑞金,就派监督执法人员到施工单位查看水土保持方案,并与施工单位一起进行实地勘查。施工开始后,他们制定详细的监督计划,定期巡回检查,实行全程监督。检查的重点是:水土保持“三同时”制度落实情况;施工时是否按水土保持方案施工,是否有乱挖、乱弃行为;取土场开挖面和弃土场是否按规定落实防治措施和恢复植被等。

2010年以来,监督执法人员对在市境内修筑赣龙铁路复线的 2个工程公司和修筑高速公路的 5个工程公司的施工项目均进行了全面监督检查,并在每次检查后,对一些问题较多的施工单位下发了整改通知书和处理决定书,共计发出限期整改通知书15份,并对 2个施工单位作出了水土保持行政处罚决定书,报经市人民政府批准分别罚款1.2万元。及时有效的监督,使施工单位都能够按水土保持方案施工,从而避免了新的、严重的水土流失发生,取得了良好的执法效果。

谢春森(江西省瑞金市水土保持局)

满城加大水保工作力度促进生态环境改善

满城县水务局把生态建设作为重要的基础设施建设来抓,从治理规模和工程管理等方面着手,使全社会水土保持意识大大增强,小流域治理工程发挥了巨大的生态效益、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在治理思路上,由过去的预防治理为主转变为治理开发与封育保护相结合,以小开发大保护为原则,把水土流失治理与群众切身利益结合,引导产业结构调整与当地区域经济发展结合,兼顾了生态建设与当地人口、资源的协调,为广大人民群众改变生产生活条件起到了巨大作用。

在治理规模上,由过去的零散治理转变为集中连片、规模治理,以规模效益带动经济效益,促进生态良性发展,实现了综合防护效益的提高。工程治理中加大了科学技术的推广应用,广泛应用了抗旱保水系列先进技术,加强了水保工程与节水措施的配套应用,提高了工程质量和水土资源利用率。

在工程管理上,加大水土保持前期工作力度,积极储备项目,为争取国家投资打下了良好的基础,同时实行封禁制度,保证了工程建设和工程效益的正常发挥;落实了各项优惠政策,对治理开发“四荒”资源积极性高的个体、集体、单位等进行了积极的扶持和支持,激发了群众参与建设与管理的积极性;加强对治理经验与模式的总结、推广和调研工作,为新形势下如何进行水土保持生态建设探索了新路子;加大宣传工作力度,动员全社会关注、支持、参与水土保持生态建设。

近年来,全县统一规划完成了龙居、北水峪、坨南、龙高、白龙小流域等综合治理工程,取得了较好的生态、经济和社会效益,使人与自然、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步入和谐、健康的发展轨道。

冉艳超(河北省满城县水务局)

猜你喜欢

读本油茶水土保持
水土保持探新路 三十九年写春秋
散文诗小型张读本
新时代机关党建简明读本
《水土保持通报》征稿简则
水土保持监测
水土保持
油茶价值观的转变是发展油茶产业的一个关键
油茶芽苗嫁接育苗技术
高产油茶的整形修剪技术
《中华家教》亲子读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