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777对不良妊娠结局夫妇细胞遗传学分析
2010-02-13张香改黄海燕谭凤钦齐惠敏于俊荣
张香改 刘 杰 黄海燕 谭凤钦 齐惠敏 于俊荣
2003~2009年对来本院进行遗传咨询的1777对不良妊娠结局夫妇进行染色体核型分析,现将结果报告如下。
一、 对象与方法
1.对象年龄23~54岁,夫妇双方表型智力均正常。其中1417对夫妇有1~6次自然流产史;360对有生育畸形儿史(脑瘫、脑积水、唇裂、腭裂、脊柱裂、多发畸形、先天性心脏病、智力障碍、先天性白内障等),其中伴自然流产10例。
2.方法常规外周血淋巴细胞培养,按常规方法收获细胞及制片,进行G显带,必要时配合C显带,每例计数中期分裂相30个,分析5个分裂相,异常加倍。
二、 结果
1777对夫妇中染色体正常1 720对,占96.79%。单方染色体异常夫妇57对,占3.21%,其中男性50例,女性64例,分别占43.86%,56.14%。未检出夫妇双方同为染色体异常核型。异常染色体中罗伯逊易位33例,占28.95%,均发生过1~7次自然流产,其中2例有生育畸形儿史,4例同源罗伯逊易位均有早期流产史;相互易位50例,占43.86%,46例有自然流产史,其中8例有生育无脑儿、脑积水、先天性心脏病儿史,4例无自然流产史,但有脑积水、脊柱裂、腭裂、肛门闭锁、睾丸发育不良、智力障碍、双足畸形等多系统疾病儿生育史;臂间倒位23例,占20.18%;末端缺失2 例,占1.75%;标记染色体4例,占3.51%;染色体数目异常2例,占1.75%。
三、 讨论
染色体异常或畸变是导致先天性畸形儿、死胎、流产等不良妊娠结局的重要原因之一,我国一般人群异常染色体携带者占0.4% ~2.25%[1],本文 1777对不良妊娠结局夫妇中,检查出染色体异常114例,占3.21%,高于正常人群检出率。
罗伯逊易位是只发生于近端着丝粒染色体的一种易位形式。罗伯逊易位致病主要有两个原因:一是发生罗伯逊易位后,造成了染色体失衡,或者是罗伯逊易位染色体在减数分裂过程中分离不正常;二是在罗伯逊易位的融合点上,涉及到某些对机体功能有重要影响的基因的失活或突变,导致它们失去了对其他基因及其产物的调控作用而出现病症。罗伯逊易位携带者的个体因无明显的遗传物质丢失或增加,因而一般不产生异常的表型[2]。如果夫妇中一方为同源罗伯逊易位携带者时,所孕胎儿中1/2核型为单体而流产,1/2核型为三体造成严重畸形或21三体易位携带者。田爱香等[3]报道19例罗伯逊易位携带者中,有8例同源罗伯逊易位,均发生2~7次自然流产;有11例非同源罗伯逊易位,曾有流产、死胎,生育先天愚型儿和畸胎儿史。本文检出的33例罗伯逊易位中4例同源罗伯逊易位,均发生过1~7次自然流产,29例非同源罗伯逊易位除流产外,有2例伴有畸形,本文罗伯逊易位检出率0.93%,张爱萍等[4]报道不良孕产史夫妇中罗伯逊易位检出率0.57%,均证明了罗伯逊易位与自然流产和畸形儿发生的相关性。
相互易位是导致不良妊娠最主要的异常染色体核型,由于相互易位携带者无遗传物质丢失,其表型及智力一般正常,但其生殖细胞在减数分裂时形成18种不同配子,它们分别与正常的配子结合,则可形成18种类型的合子,其中仅一种正常,一种为表型正常的平衡易位携带者,其余16种均为不平衡重组合子,导致子代发生严重的遗传效应,临床表现为不孕不育、反复自然流产、死胎、畸胎等。我国人群相互易位携带者发生率0.47%[5],本文相互易位携带者50例,其中自然流产38例,畸形儿史12例,相互易位携带者发生率1.4%,明显高于正常人群发生率,为上述理论提供了佐证。
臂间倒位染色体携带者,虽然一般表型正常,但因染色体发生倒位后,其结构上发生了重排的染色体,在形成生殖细胞的减数分裂过程中,根据在配子形成中同源染色体节段性相互配对的规律,它将形成特有的倒位圈。经过在倒位圈内的奇数交换,理论上可形成4种不同配子:一种为正常染色体;一种为倒位染色体;另两种由于倒位片段和另一正常染色体的相应片段发生了互换,而形成两种均带有部分重复及部分缺失的重组染色体,由于这两种异常的重组染色体各含有一个着丝粒,属稳定性畸变而往后传递[6]。李科生[7]及张旸等[8]报道,臂间倒位有流产、死胎、畸形儿、不育症等临床效应。本文检出的臂间倒位23例中有20例发生过自然流产,3例有生育畸形儿史,结果与文献报道相符。
本文检出的标记染色体、末端缺失和数目异常染色体共8例,这些染色体的变异可能是由于配子染色体异常,造成胚胎不能正常发育而导致流产、脑积水、无脑儿、先天性心脏病及多发畸形的原因。
一般认为染色体多态性是正常变异,主要发生在结构异染色质区,无明显的表型效应和病理学意义。但目前有许多资料报道,某些多态现象与临床症状有关,张爱萍等[4]报道染色体多态者均发生自然流产或伴有死胎、新生儿死亡、先天性心脏病等不良妊娠结局,本文检出的12例染色体多态均发生过2~3次自然流产,笔者认为染色体多态性与表型效应之间的关系问题,还有待于进一步的研究。
1 陈竺.医学遗传学.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2:58.
2 朱必才,高焕,明庆磊,等.人类染色体罗伯逊易位及其与疾病相关性.细胞生物学杂志,2002,24(4):203 ~206.
3 田爱香,王泰峰.滨州地区染色体罗伯逊易位与不良孕产史.中国优生与遗传杂志,2005,13(7):54.
4 张爱萍,张学红,王瑞艳,等.786对不良孕产史夫妇的细胞遗传学分析.中国妇幼保健,2009,24:692 ~694.
5 夏家辉,李芸.染色体病.北京:科学出版社,1989:88~270.
6 刘权章.遗传咨询.哈尔滨:黑龙江科学技术出版社,1999:65.
7 李科生,黄明孔,余颜,等.常染色体多态与男性不育的临床资料分析.中国计划生育学杂志,2007,15(9):559~560.
8 张旸,顾莹,祝建疆,等.9号染色体多态性的细胞遗传学分析.中国优生与遗传杂志,2008,16(6):56 ~5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