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坐二望一”须思量——中国外贸地位与角色的变化

2010-02-12李健研究员

国际贸易 2010年2期
关键词:外贸大国出口

李健 研究员

改革开放30多年来,中国已经成为一个排名前列的世界贸易大国,国情和国力与以往有了许多不同。同时,中国在全球经贸舞台上的地位和角色也发生了很大变化。

一、我国出口产业优势和外贸作用的辩证发展

近几年,我国人均GDP连续越过1500美元、2000美元和3000美元几个台阶。随着经济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我国外贸出口原有的一些基础条件正在发生变化,工业制成品生产的技术水平和集聚度显著提高,工业化已经进入重化工业加快发展时期,对资源、能源的依赖和对环境的影响正在加大,要素普遍低廉的优势逐渐减弱。国民经济发展对外贸提出了新的更高要求。外贸的功能和意义已经被赋予新的内涵。

(一)出口产业门类齐全,积聚度高,但中高端环节发展滞后

经过几代人努力,尤其是改革开放30多年来大规模承接国际产业转移,我国工业制成品出口产业已经形成门类较齐全,集聚度较高,增长较快的特点,具有较大的规模优势。2007年我国在全球制造业增加值中所占比重已经升至14%,与日本并列第二。产量居世界第一位的工业产品已有210种。2007年粗钢产量已占世界总产量的1/3,煤炭产量占世界总产量的38%,水泥产量占世界总产量比重超过45%。然而,从产业链分工这一新的角度看,我国多数制成品出口产业体系并不完整,中低端加工制造环节比较发达,而上游的研发、设计、高科技含量的零部件制造和下游的营销、服务等中高价值增值环节则比较落后。

(二)人力资源相对充裕,但供给增量下降,成本逐步升高

廉价而充足的劳动力供给是改革开放30多年来我国外贸发展最大的比较优势。教育事业的发展,使得我国劳动力素质不断改善,受过高等教育人口比重提高。与其他发展中国家相比,人力资源仍将是我国一个长期优势。但是,随着出生率的下降,我国人口结构已经发生变化。劳动力增量已经在逐年下降,劳动力供给正在从供大于求转到相对平衡阶段。在中高学历人口就业难的同时,近几年沿海出口产业集中地区频频出现 “民工荒”,企业用工成本明显升高。这些都证明了我国经济现代化中的 “刘易斯拐点”正在到来,自20世纪80年代开始的人口红利期正逐步接近尾声。

(三)国内投资和消费均进入快速扩张期,对出口形成挤压

根据国际经验,一个国家或地区人均GDP达到1500美元以上,即进入工业化后期阶段。这个阶段重化工业增长加快,大型资本品投资旺盛;居民消费中住房和汽车等大件的比重增加。投资和消费的急剧扩张将带动经济继续快速增长。但是相应的,对各类资源和能源的需求也迅速增大,对环境的影响也成为新的问题。我国人均GDP 2004年超过1500美元。而实际上,自2002年开始的这一轮经济增长,我国已经具有明显的进入工业化中后期的特征。2002—2008年我国GDP年均增长超过10%。重化工业投资比重增加,房地产投资旺盛,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年均增长超过22%。居民消费也实现了较快增长。出口商品中重化工业产品比重显著增大。由于 “三驾马车”同时加力,使得国内资源、能源和部分农产品供应紧张,加上人民币流动性充裕,造成一段时间里国内出现较大的通货膨胀压力。这种情况今后还可能出现。它既表明国内经济增长更大程度上依靠内需阶段的到来,也预示今后出口的快速增长会更多地遇到重化工业比重上升带来的要素供给紧张和成本上涨的矛盾。

(四)土地、资源和环境已经成为外贸增长越来越大的制约

在实施沿海发展战略,大力承接国际产业转移初期,我国制造业发展用地相对充裕,价格低廉。水、电等资源和能源定价长期以来也一直偏低,对外商投资企业和出口产业则实施优惠价格。此外,我国环境保护立法和执法过去一直不严,企业环境成本亦十分便宜。随着经济迅速发展,我国土地使用正不断亮起红灯,沿海地区工业用地越来越少,地价急剧攀升;同时,重化工业加快发展、重化工业品出口比重增加使得资源和能源供求矛盾正日益尖锐,价格一路走高;环保标准趋严,费用也在不断升高。同时,节能和减排正越来越成为刚性要求。这些都对处于工业化中后期的我国出口产业发展形成越来越严峻的挑战和制约。

(五)外贸在国民经济发展中的作用和意义发生了新的变化

从新中国建立一直到改革开放初期,外贸的主要功能一直是出口创汇和调剂余缺。因为只有挣到外汇才能进口先进技术、设备和国内紧缺物资,所以创汇是首要目标。20世纪90年代中后期,我国告别短缺经济,外汇也逐渐充裕。东南亚金融风暴之后,外贸的主要作用和意义已经转变为通过扩大出口拉动需求和带动就业等,所以扩大出口成为首要目标。近些年,外贸增长的协调性和质量愈显重要。因为外需不稳或下滑会影响国民经济稳定增长,而进出口不平衡,出口过热也会影响国民经济稳定增长。外贸发展作为国民经济 “三驾马车”之一,实际上并不能只讲规模、只讲增长速度、只讲带动工业化,而必须是 “又好又快”发展。要更加强调提高增长的质量和效益,更加强调有利于各产业协调发展,有利于宏观经济平衡,充分实现比较利益,使人民得到更多实惠。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才是硬道理。这是我国经济发展新阶段对于外贸的作用和意义提出的新的更高要求。

二、我国已经成为“坐二望一”的贸易大国

2008年我国经济总量已经排世界第四位,进出口总额排世界第三位。近期我国就可能成为全球第二贸易大国,不远的将来或许还将成为第一贸易大国。我国已经形成较强的综合实力和出口竞争力,但还不是贸易强国和贸易富国。

(一)工业制成品出口已经占据较大的市场份额

目前我国工业制成品出口额占世界制成品出口额的比重已经达到10%左右。其中纺织品和服装出口额约占世界纺织品和服装贸易的30%,鞋类出口额约占世界鞋类贸易的1/4,电子数据处理和办公设备、通信设备出口额分别占世界同类产品贸易的23%和20%。机电产品出口额居世界第一位的有近40种。一些中低端工业品国际市场占有率甚至超过50%。在家用电器、服装、纺织品、日用工业品、个人电脑等领域,我国已经成为名副其实的 “世界工厂”。与此同时,我国进口资源、能源和工业中间产品的需求迅速增长,许多资源能源产品进口量已经排世界数一数二位置。

(二)在全球贸易增长中发挥着日益重要的作用

我国对外贸易近20多年中一直以年均高于全球贸易1~2倍的速度增长,在全球贸易中的重要性不断提升。在世界主要发达经济体中,我国已经是日本的第一大贸易伙伴,美国、欧盟、澳大利亚的第二大贸易伙伴。在主要发展中经济体中,我国已经是韩国、俄罗斯、巴西、印度、越南的第一大贸易伙伴,是东盟的第三大贸易伙伴。我国与上述国家和地区双边贸易近年来均保持较快增长态势,经济上的相互依存日益加深,已经成为它们的 “利益攸关方”。许多国家和地区都把中国作为今后的主要目标市场。

(三)成为全球产业链重要一环,地位逐步提升

由于具有明显的低成本和规模优势,以及国家坚定不移地对外开放,实行一系列优惠政策,我国在近20年中一直居于发展中国家利用外资首位,吸引了大量跨国公司进入,成为其向发展中国家转移制造业的首选地,同时也成为全球产业链分工中的重要一环。大规模承接国际产业转移使我国出口竞争力不断提升,同时获得了巨大的技术溢出效应,有力地促进了我国的技术进步和产业升级,推动了工业化和城市化。随着更积极、深入地融入国际分工,我国作为全球产业价值链中重要环节的地位还将保持和提升。

(四)外贸长期顺差,外储全球第一,成为净债权国

在较强的出口竞争力和规模扩张能力下,我国外贸长期保持顺差,人民币持续坚挺的走势。外汇储备不断增加,已经占世界各国总储备额的30%以上。由于国际收支不平衡,外汇储备偏高,虽然我国仍是一个发展中国家,资本对劳动力的比率比较低,但是却过早地成为资金输出大于输入的对外净债权国。一方面,我国的经济实力和抗击各种金融风险的能力极大地增强;另一方面,我们在国民福利、资源环境等方面实际上付出了长期“逆差”的代价。比较利益并没有充分获取,内外部经济失衡的压力不断增大。

虽然我国已经成为 “坐二望一”的贸易大国。但是,与发达经济体贸易大国相比,我们在国际分工中仍处于从属地位,无论从出口产业结构、产品技术含量、经营主体竞争力、创新能力以及外贸宏观管理看,还是从人均贸易规模、贸易获利情况看,我国都存在较大差距,还不强不富。这些明显的差距也意味着中国外贸发展的潜力。

三、金融危机以来中国的重要性进一步凸显

金融危机以后,我国的国际地位进一步提升。三次G20峰会以及哥本哈根全球气候峰会前后,中国的态度和立场均成为各方关注的焦点。在共同应对危机,恢复全球经济增长中,中国在以下几个方面发挥着日益重要的影响或作用:

(一)稳定各方信心,推动世界经济止跌回升的利好因素

我国因为握有2万多亿美元外汇储备,金融体系运转比较健康,因此在与各主要经济体携手合作,恢复国际金融系统稳定,改革和加强全球金融治理方面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同时,作为第四大经济体和第三大贸易体,我国政府迅速推出了保增长、扩内需的一系列政策和措施。尤其是2010年年底以前4万亿元刺激经济计划的逐步实施,有力地促进了国内投资和消费增长,抑制了由于外需萎缩而导致的经济滑坡。2009年我国经济增长速度超过8%。资源、能源进口需求的迅速回暖,刺激国际市场预期转好,价格由下降转为持续回升。这些都成为提振国际社会信心,促进各国落实经济扩张措施,推动全球经济逐步复苏的重大利好因素。在经济逐步向好之时,国家又强调在保增长的基础上更加注重优化结构、推进创新和改善民生。随着这一系列政策和措施的贯彻落实,在金融危机之后,我国的经济实力将进一步增强,经济增长的质量、协调性和可持续性将进一步提高。这些都将使我国在国际、国内两个市场上具有更大回旋余地,在双边、区域和多边经济合作中获得更多交换筹码。

(二)加强国际协调,反对贸易保护主义的重要践行者

危机爆发以来,我国领导人在所有国际场合都旗帜鲜明地反对贸易保护主义,主张加强国际协调,支持WTO限制成员方出台新的保护措施。对于一些贸易伙伴与我国发生的贸易摩擦或实施的贸易限制,我国采取了克制态度,力求通过磋商和谈判,在兼顾各方利益基础上妥善解决,而不是一味运用贸易报复手段。我国为遏制外需下滑推出的一系列政策,都是以不违背多边贸易体制和有关国际规则为前提的。根据需要,我国有关部门还多次组织赴欧洲、美洲和东亚地区的投资贸易促进团,鼓励国内有实力的企业扩大对外投资合作和采购。我国不仅出口商品的国际市场份额没有减少,进口对全球贸易的贡献也没有降低。可以说,中国作为一个贸易大国,反对保护主义做到了言行一致。随着国内巨额刺激投资和消费增长计划的逐步落实,许多外商投资企业和外国品牌产品也从中获益。我国与国际社会共克时艰,共渡难关的姿态,赢得了越来越多贸易伙伴的认可和肯定。这些都有利于提高中国是一个负责任贸易大国的信誉,展现中国坚持和平崛起和互利共赢的形象,弱化一段时间以来对我国的各种限制甚至敌意。

(三)改革不合理经济秩序,实现新的平衡增长的中坚力量

世界各利益方、各主要经济体都认识到,危机暴露了经济全球化过程中国际金融体系、发展方式、贸易格局以及经贸秩序等方面存在的巨大问题,危机以后必须进行一系列重大改革和调整。中国代表着新兴的发展中国家的利益,同时经济总量又可以与几大发达经济体比肩;既是经济全球化的受益者,也是现行不合理经济秩序和各种问题的受害者。因此,中国的态度需要兼顾多重利益,受到各方面高度关注。迄今为止,我国已经在加强各国宏观经济政策协调,强调发达国家切实负起稳定经济责任,关注金融危机对发展中国家尤其是最不发达国家冲击,推进国际金融体系改革,完善国际金融组织治理结构,构建新的国际货币制度,坚持解决气候变化问题的 “共同但有区别的责任”和公平原则,加强节能减排,环保、新能源和新技术合作,推动多哈回合谈判早日取得全面而均衡的成果等重大问题上表明和坚持了自己的原则立场。许多国家都期待中国在今后的多边及区域经贸谈判中扮演更积极和有力的角色,在解决有关难题,建立公正、合理的国际经贸秩序中发挥平衡和推动作用。这些都有利于增大我国在国际政策协调场合的话语权,增强我国在全球经济贸易体制中的影响力。

四、作为新崛起贸易大国面临的挑战和制约

我国是一个新崛起的经济和贸易大国。我们一直强调坚持和平崛起,互利共赢,不构成对别人利益的侵害和威胁,相反,中国的发展将给贸易伙伴,给全球的发展带来更多机遇,有利于维护世界和平。但是,作为新崛起的经济贸易大国,我们将不可避免地遇到一系列新的挑战和制约:

(一)作为大国必须考虑市场容量和全球资源能源供求

过去我们是经济贸易小国,出口产品的国际市场占有率、资源能源的消费量和进口量都比较小,即使增长较快,在国际市场上也不会导致供求的显著变化和价格的大幅涨落。现在环境发生了变化,我国许多产品产量和出口量均居世界首位,占有较大市场份额。这类商品出口快速增长,必然会对原有市场格局和既得利益造成较大冲击,引起较多摩擦。我国资源能源消费量和进口量也都占全球较大比重,对国际市场供求和价格具有较大影响。现在市场一有波动,一些人往往将之归结为 “中国因素”。这说明 “大有大的难处”。许多贸易伙伴对于中国崛起会不会挤占他们的发展空间,会不会影响他们的利益还存在较多疑虑和戒备。我们在出口具有优势的产品时一定要考虑市场容量和增长节奏,在进口所需的资源能源时一定不能不顾及全球供给水平和价格走势。否则,我们的发展就会较大地冲击别人的利益,可能引起较多抵触,反过来也将损害我们的利益。

(二)作为大国必须与主要经济体就重大政策进行协调

过去我们是经济贸易小国,别人不把中国当回事,重大政策不必与中国进行协调。现在我国的经济规模和贸易总量都已经达到了与其他主要经济体并驾齐驱的程度。我们的经济地位提高了,话语权更大了,与主要大国之间的相互依存也更紧密了。一国的政策会通过贸易、投资和金融市场迅速传导给别国,影响别国经济的稳定发展,相互之间政策有时可能掣肘或打架。所以,在重大经济贸易政策问题上,在遇到一定矛盾和分歧时,我们与各主要经济体不能只顾自己,而必须进行磋商与协调,必须考虑对方的关切,有时必须做出一定妥协和让步,以便赢得对方对我方关切的照顾和支持。大国之间如果不愿意协调和合作,我行我素,看起来是捍卫和坚持了自己的经济主权,但实际上会造成更大的经济利益损失。

(三)作为大国必须为解决全球性问题承担大国责任

过去我们是经济贸易小国,很少在全球事务中扮演重要角色。尽管中国一直重诺守信,履行了应当履行的国际义务,但是在应对诸如能源、生态、粮食、人口、减贫等全球性问题时,很少听到要求中国承担责任的呼声。我们也坚持守拙,坚信做好自己的事情,就是对全球发展最大的贡献。现在我国不仅经济实力增强了,而且国际社会越来越认识到中国的发展对于世界有着巨大的影响和意义,世界上的事情不能只是少数发达国家说了算,中国作为一个新崛起的发展中大国有必要也有能力发挥更大的作用。“中国责任论”更多反映的是对中国 “长大了”的一种期待。当然,我们头脑要清醒,只能承担与自身发展水平相适应的责任。但是,作为一个大国,必须秉持开放心态,具有全局意识,认真按照国际规则和协议履行我们的义务及承诺,尤其是在解决人类面临的共同挑战中做出泱泱大国应有的贡献,树立负责任的大国形象。

(四)作为大国必须遵守和利用国际游戏规则来游戏

过去我们是经济贸易小国,很长时间置身于WTO之外,或者仅仅是新成员,遵守和利用WTO所代表的国际经济贸易规则的意识并不强。尤其是不善于熟练地利用这些游戏规则,在重大国际议题上显得较为被动。现在我国已经是WTO中有重要影响力的成员,绿屋会议和一些重大议题协调会议都一定要邀请中国作为重要利益方参加。经济全球化和中国的崛起已经使利益格局更加复杂化。现在在不同议题上,我国往往会有不同的利益一致者和对立者,很难简单地用发展中成员或发达成员来画线。因为我国具有较大的贸易规模和较强的出口竞争力,在不少议题上已经成为众矢之的。在这种处境下,我们不可能另起炉灶。作为贸易大国一方面我们要遵守游戏规则;另一方面要利用大国地位积极参与游戏规则的制定、修改和完善,利用游戏规则来化解与某些主要贸易伙伴的矛盾,减缓对我国的限制和摩擦,为外贸发展创造更稳定的外部环境。

五、转变发展方式,实现与贸易伙伴互利共赢

(一)提升在国际分工中的地位,向贸易强国迈进

在新的发展阶段上,我国要素价格低廉的优势将逐步弱化,在国际产业链中低端环节上,更多的发展中国家将参与进来。如果我国外贸出口停留在过去的产业和产品结构上,仍然较大程度依赖要素投入和低成本优势,发展的后劲就会不足,市场空间就可能趋于狭窄和拥挤。但是,如果我们积极推进技术进步和产业升级,努力承接与自身基础条件变化相适应的产业转移,把延伸产业链、提高出口质量和附加价值作为出口促进工作的重点,不断提升中国在国际分工中的地位,那么即使困难很多,还是会发现更广阔的发展空间,保持我们的竞争力。通过质量和效益的提高,使中国不仅仅是一个贸易大国,而且要成为一个贸易强国和贸易富国。

(二)统筹内外需,实现进出口大体平衡的增长

中国目前在国际分工中的位置和产业发展阶段等,都决定了对外贸易将长时间存在一定顺差。积极利用外资和鼓励出口的政策应当坚持,发展阶段不能超越,但是这并不意味着外贸顺差对我们一定有利。尤其是在内需开始发挥越来越大作用,资源、环境约束越来越强的形势下,我国外贸必须改变以往偏重出口的发展方式,努力实现进出口大体平衡增长。更积极地开放国内市场,扩大我国不具有优势的产品进口,不仅有利于繁荣我们的国内市场,刺激内需,增加就业,也有利于保持国际收支平衡,减轻人民币升值压力,推动各产业协调发展,同时增进国民福利,使人民得到更多实惠。

(三)减轻对资源环境的依赖,实现外贸可持续增长

从中长期看,国内国际资源和能源的需求将刚性增长,价格呈不断上涨之势。不论我国是否加入数量减排约束,国际碳排放价格都将形成,我国将被动地接受强制减排现实,高碳商品贸易将受到市场和新规则越来越多的限制。因此,我国的工业化和外贸发展不能再走大量出口高能耗物耗、高污染重化工业品的老路。必须更加重视出口产业的资源能源及环境承载力,走资源节约型和环境友好型道路。适应全球低碳经济发展潮流,根据国家节能减排和新能源产业发展目标,制定低碳贸易发展的政策和规划,鼓励引进、吸收节能减排技术和项目,大力支持节能减排产品出口,循序渐进推动我国出口产业低碳化,使低碳产品贸易成为外贸新的增长点。

(四)展现负责任大国形象,发挥贸易大国的影响力

中国还不是一个贸易强国,也永远不做超级大国。但是中国在规模上成为 “坐二望一”的贸易大国以后,在许多重大国际经贸问题上必然成为主角。我们不能不适应国际地位和角色的这种变化,承担与自身规模和客观影响相适应的国际责任。在当前国际社会携手应对经济衰退、反对保护主义、推进多边谈判、抑制气候变暖等一系列重大问题上,我国应积极、主动、果断,既要讲策略,更不能输大势。我们必须进一步树立和展现负责任、守规则、讲诚信的贸易大国形象,用好自己在重大经贸问题上的话语权,增强自身的影响力。

(五)为贸易伙伴提供更多机会,实现互利共赢

中国30多年来的开放和崛起促进了全球经济和贸易的增长,但是中国也确实成为许多贸易伙伴越来越强劲的竞争对手,一些经济体在全球化中被超越或被边缘化,感到某种失落。在金融危机导致全球经济陷入低迷的情况下,各种保护主义沉渣泛起,中国成为其主要目标。为了化解贸易摩擦,减轻保护主义压力,我们在稳外需、保份额的同时,应当努力通过扩大投资和进口,为贸易伙伴提供更多的空间,营造一种和谐及互利共赢的贸易环境。

猜你喜欢

外贸大国出口
上半年我国农产品出口3031亿元,同比增长21.7%
吐槽大国
2021年上半年我国机电外贸运行情况
多想记住你的脸
两栖“大拿”跑外贸
70年外贸大事记
大国气象
给情绪找个出口
数字看重庆2015年前2月外贸
米弯弯的梦里有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