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论《易筋经》对中医学的理论贡献
2010-02-11刘理想
王 愿,刘理想
(1.北京工商大学嘉华学院,北京 101118;2.中国中医科学院中医基础理论研究所,北京 100700)
试论《易筋经》对中医学的理论贡献
王 愿1,刘理想2
(1.北京工商大学嘉华学院,北京 101118;2.中国中医科学院中医基础理论研究所,北京 100700)
《易筋经》;导引;中医学 ;经筋
导引是中医学重要领域之一,早在先秦时期即有广泛记载,《素问·异法方宜论》把导引与其他 4种疗法并列,体现了导引在当时医学临床中的重要地位。但是从西汉第一部导引专著《引书》直至明代,尽管导引专书与导引方法层出不穷,但多属于只记载锻炼方法,鲜有理论论述,这种情况直到明清之际《易筋经》出现才发生改变。《易筋经》不仅记载了系统的锻炼方法,还对中医学的理论建设及养生学方面有一定的贡献,在中医学术发展史中的理论价值值得重视。
1 《易筋经》的版本及理论构成
《易筋经》初为抄本,始见于明代,从清代中期以后开始广泛流传,并在流传中不断增衍发挥,最终使《易筋经》远远超过了一本书的概念,而近乎发展成为一个学术流派。因此,《易筋经》的理论构成,除其早期抄本的理论内容外,还应包括后期各家的发挥内容。
1.1 版本流传概况
《易筋经》的早期抄本最早出现于明天启四年(1624),清代凌廷堪(1755~1809年)在《校礼堂文集》中记载为 1卷。目前可见的最早版本为道光 9年(1829年)傅金铨辑本,2卷。此后相继有来章氏、宋光祚辑本,亦为 2卷本。因此 2卷本《易筋经》是目前可见的最早版本,流传也最为广泛,仅据《全国中医联合目录》2卷本《易筋经》即有 12种之多。
此后,陆续有各种增订本出现,以及各种在早期2卷本基础上的汇编与发挥版本,以周述官于光绪21年(1895)编著的《增演易筋洗髓内功图说》为最详,不仅广采前代《易筋经》多种版本,还对多种养生文献加以汇编整理,共 18卷,最早刻本为民国 19年(1930)的石印本。此外,清末至民国之间,尚有多种以《易筋经》为名的删节本出现。因此,本文所讨论的“易筋经”理论,实际以早期 2卷本中的理论内容为基础,周述官辑本中发挥与汇编的理论部分仅作参考。
1.2 主要理论来源
元明两代是三教合流的重要时期,成书于明代末期的《易筋经》在这一文化背景下,不再拘于一家之言,而是对各家养生经验加以广泛吸收。因而,《易筋经》的理论来源非常广泛,儒释道医各家理论在本书中都有明确体现。
首先,《易筋经》无论版本如何变化,其作者均保留了“达摩祖师”的托名称谓,并在序文中强调原书为梵文,本书是由梵文翻译而来,同时还描述了达摩祖师、慧可、李靖、牛皋等人的传承关系。这说明无论是原作者还是传承者,都在刻意突出本书的佛教文化背景。此外,在《易筋经·总论》一开篇即阐明“易筋”与“洗髓”是佛家成就正果的基本工夫。也就是说,本书的最终目的是为佛家修炼目的而设,所以无论从源流还是从目的上看,本书都以佛教理论为核心。为此,书中还有佛家理论专题,集中于《洗髓经》。
道(家)教理论也是是本书的重要理论来源。明清之际,道家内丹一脉纷纷开宗立派,出现南北东西中等众多流派,这些流派的内炼经验也对原有的医家导引养生活动产生影响,出现了明清医家引入内丹方法作为内功的趋势,以徐文弼《寿世传真》为代表。《易筋经》虽强调佛家背景,但在具体方法上,也顺应这种趋势大量采用内丹练法,从基本术语、主要理论及锻炼要领,多直接采用道家观点,《炼元丹说》、《元精次第采补法》等很多篇目,甚至通篇采用道家理论。
在儒家理论方面,亦有多篇文献在讨论三教关系时,强调儒家义理对养生的重要性,认为在研习本书时,应该广泛参考儒家经典。这类观点集中于《三教参悟说》等多篇文献。其养生实践的入手方法为“守此中道”,“守中者 ,专于积气也 ”,“务培其元气,守其中气”,这些提法是儒家“中庸”观念与道家养生实践结合的产物,尽管没有长篇理论论述,但是在更深层次上体现了儒家理论对养生实践的影响。
中医学理论是本书的核心内容,所占比重亦最大。如上所说,虽然本书的根本目的是为“登正果”,但在具体实现方法上,则始终围绕“易筋”与“洗髓”。从篇幅而言,又以易筋为重点,“入道莫先于易筋以坚其体”,只有通过易筋达到理想的健康水平,才能进入“洗髓”的阶段,所谓“易筋功已竟,方可以事于此”。可见“筋”是本书的核心范畴,易“筋”既是目的也是方法,为此书中努力从中医学中寻找“易筋”的理论依据,并对中医经筋理论有所发挥,对中医学的理论建设具有积极的价值,这也是本文讨论的重点。
1.3 主要理论内容
《易筋经》全书内容分为理论与实践两类,其理论部分集中于“总论”、“膜论”、“内壮论”3篇文献。“总论”陈述“易筋之大概”,先讲易筋之目的,再介绍由“胎禀而受之”的各类筋骨、筋在生命活动中的重要性,最后集中论述易筋的基本要旨;“膜论”围绕“筋、膜、气”三者的关系,论述锻炼次第以及在锻炼中可能出现的种种偏颇;“内壮论”论述了内壮的3种基本原则。在周述官辑本中,这 3篇与“揉法”、“采精华法”、“洗髓经”等篇目辑为第 1卷“演说易筋洗髓合编”,另有第 2卷“推演易筋洗髓内功图说”仍以理论内容为主,但其中大多直接选自《内经》等医学著作,可与前 3篇文献互相参照。由于缺少理论创新,因此本文仍以“总论”、“膜论”、“内壮论”3篇为依据。
2 《易筋经》的理论成就
由于《易筋经》传出较晚,理论篇幅也较为简短,因此其理论成就长期未能受到医家重视。但是审视其关于“筋”的论述,并与中医传统观点相比,可以发现本书的理论成就不仅与《内经》一脉相承,而且还在实践基础上有所发展,主要表现为第 1次应用中医理论论述了导引体系。
2.1 锻炼目的
在本书之前,各家对锻炼目的均应用本流派的范畴加以解读,但医家对导引目的长期也只用“延年”、“增寿”之类的概念加以描述,多流于泛泛之谈。尽管“总论”开篇也引入“正果”等佛家概念,但通篇都是围绕“筋”的概念来论述锻炼的目的。
导引是以形体运动为主,在中医学体系中,只有“筋”连属关节,主司运动。《素问·痿论》说“宗筋主束骨而利关节也”,因此《易筋经》以“筋”核心,把中医基础理论和导引实践自然接合起来。该书总结了《内经》关于“筋”的论述,首先提出了筋的 5种病理状态和 5种健康状态。5种病理状态依次是:筋弛、筋挛、筋靡、筋弱、筋缩,5种健康状态依次是:筋和、筋舒、筋壮、筋强、筋长。个人受遗传及后天多种因素影响,筋的生长状态差异很大,健康水平也就此分野,而锻炼的目的,就是把各种病态之筋改造为健康的筋,所谓“筋弛者易之以和,筋挛者易之以舒,筋靡者易之以壮,筋弱者易之以强,筋缩者易之以长”,这也正是书名“易筋”的本意。只有完成这种改造,才能“人各成其人”。筋的后 5种状态是健康状态,也是导引锻炼的具体目的。因此可以说,本书由“筋”的概念入手,把锻炼目的严格置于中医理论指导之下,避免了此前附会于玄学的种种表述。
2.2 锻炼内容
围绕“筋”的概念,该书把脏腑经络、气血津液等几乎所有中医理论都吸纳进来,并把锻炼对象加以分类,包括二分法和三分法 2种。
在二分法中,锻炼对象分为有形与无形两类。脏腑、四肢百骸等可见形体为“有形”,而周身上下又主之于气,气为“无形”。这种分法强调在锻炼中必须“有无”结合,所谓“炼有形为无形之佐,培无形为有形之辅”,偏废任何一方都是偏颇的,“若专培无形而弃有形,则不可,专炼有形而弃无形,更不可”。有形的身体尽管包罗万象,但《易筋经》只选取了筋与膜两个范畴,进一步提出锻炼对象的三分法,即有形以 “筋 ”、“膜 ”为代表 ,无形以 “气 ”为代表。在二分法“有无”结合锻炼的基础上,又提出了三者并重锻炼的关系:“易筋以炼膜为先,炼膜以炼气为主”,“行此功者,必使气串于膜间,护其骨,壮其筋,合为一体,乃曰全功”。在这种思路指导下,《易筋经》建立了从内壮到外壮的锻炼体系。
2.3 锻炼方法评价
由于本书对中医理论的全面引入,使本书具有了从生命整体水平上对锻炼规律进行探索的思辨能力,并对各种锻炼方法进行评价,这在中医导引发展史上是一个重要的理论突破。
依据上述“筋、膜、气”并炼原则,该书指出在所有的锻炼方法中,存在 4种偏颇的倾向,第 1种是只炼筋与膜而不炼气,会造成“筋膜泥而不起”;第 2种只炼气,而不炼筋与膜,会造成“气痿而不能宣达流串于筋络……筋不能坚固”;第 3种只炼筋不炼膜,则导致 “膜无所主”;只炼膜,不炼筋,则 “膜无所依”。这 4类锻炼方法的具体所指,尚有待进一步研究,但这种理论分析为评价各种锻炼方法提供了系统的理论依据,对后世的导引研究也将产生积极的影响。
3 《易筋经》的理论贡献
2卷本《易筋经》及其后续多种增订本的理论贡献是多方面的,在三教合流、医道共参等方面是一个典范之作,包括对后世武术理论的建设都具有开拓性的价值,但本文集中探讨该书对中医学的理论贡献。
3.1 第一次对中医导引经验的系统总结
如果说早在《内经》时代,导引即与药物、针灸、砭石等疗法相并列,但在汉魏之际,药物与针灸纷纷完成早期的理论总结,出现了《伤寒论》、《针灸甲乙经》等经典著作,并且随着历史发展,各代都有医家对这些疗法的临床经验不断进行总结与完善。但从西汉已知的第一部导引专书《引书》起始直至明代,其间尽管导引著述层出不穷,皆处于有方法而无理论的水平,即使一些著名医家关于导引的专书、专章里,也多是对导引锻炼方法的简单罗列。隋代出现的《诸病源候论》,尽管以病为纲列出大量导引方法,但其病因理论与导引实践仍然是脱节的。也可以说,在明代以前,历代医家始终未能完成对导引经验的理论总结。《易筋经》从筋入手,全面引入了中医基础理论,第一次尝试用中医范畴总结导引锻炼经验,摸索导引实践的基本规律,尽管其篇幅简要,且有些观点值得商榷,但其理论的开拓意义应值得重视。其在中医导引领域的理论贡献,或可与《伤寒论》之于方药、《针灸甲乙经》之于针灸相论。该书出现于明清,也说明了导引理论的晚熟。
3.2 丰富和发展了中医经筋理论
“经筋”理论是中医经络学说的内容之一,《灵枢·经筋第十三》记载了十二经筋的循行路线、分布部位及常见病证,这是对“经筋”学说的最早记载。《内经》其他篇章中关于“筋”的论述,可以视作对“经筋”理论的补充。从此角度来看,经筋内联脏腑气血、外络四肢百骸,成为中医基础理论重要的组成部分。然而由于某些因素的影响,后世医家对经筋领域鲜有涉及,除张景岳在《类经》中的有关论述值得重视外,其他医家少有建树,但《易筋经》对经筋理论的继承与发展是值得重视的。
首先该书对经筋理论的应用与中医经典是一脉相承的,并非凭空杜撰,“骨节之外,肌肉之内,四肢百骸,无处非筋”,“通身之活泼动摇者,皆筋之挺然者也”,这与《素问》中所言“宗筋主束骨而利关节”是一致的。在这一背景下,本书关于经筋的论述并未停留在对前代理论的转述上,而是以导引经验为基础对经筋理论有所发挥,其理论价值集中体现在3个方面:一是“筋膜”的解剖学定位比前代更加清晰。历代医家对筋膜论述最为详实者首推张景岳,他在《类经》中解释“筋膜”时首先引用了全元起的说法:“人皮下肉上筋膜也”,然后认为“盖膜犹募也,凡肉理脏腑之间,其成片联络薄筋,皆谓之膜,所以屏障血气者也”。《易筋经》在论述筋膜时则对其解剖定位更加清晰,在论及“膜”时认为“此膜人多不识,不可为脂膜之膜,乃筋膜之膜。脂膜,腔中物也,筋膜,骨外物也”,进而又与筋、肉相比较,“筋则联络肢骸,膜则包贴骸骨;筋与膜较,膜软于筋,肉与膜较,膜劲于肉;膜居肉之内,骨之外,包骨衬肉之物也”,应该说该书关于筋膜的论述与现代解剖学论述非常一致,但又与《内经》及张景岳的论述一脉相承,可以认为是对中医经筋解剖学定位描述的细化和发展;二是从应用层面发展了“筋、膜、气”三者的关系,其核心观点是“炼筋易而炼膜难,炼膜难而炼筋更难”。在锻炼次序上应从最难处入手,从炼气开始,“气至则膜起,气行则膜张,能张能起,则膜与筋齐坚齐固矣”。这种观点在中医经筋理论中是耳目一新的,可以认为这是通晓医学的导引人士在自身经验的基础上,对中医经筋理论的进一步总结和发展。该书在具体锻炼实践中,特别强调对指(趾)爪等肢体末梢的运用,以及与脏腑的配合练习,这些要领明显体现了对经筋理论的应用与发挥;三是开拓了中医经筋理论的应用领域。根据《内经》记载以及后世历代医家的观点,中医经筋理论主要用于指导痹证等临证实践,虽也认为与人体运动有关,但从未有文献对经筋与运动的关系作进一步阐述。从这个意义上说,本书立足导引阐述经筋理论,再用经筋理论指导锻炼实践,完成了对经筋理论应用领域的扩展,集中体现了中医理论与导引实践的相互促进关系,因此本书也可视为经筋理论指导人体运动实践的典范。
3.3 初步构建了中医特色的导引学术体系
按照编撰原则,《易筋经》以前的导引专书(专章)可以分为两类,一是零散锻炼方法的简单汇编,如孙思邈《备急千金要方·按摩法》;另一类是按照某一标准对若干导引方法的系统整理,其中以病为纲如《诸病源候论》,以身体为纲如《寿世传真·分行外功诀》,以时令为纲如《保生心鉴·二十四气图》。严格地说,这些整理只是一种文献的汇编方法,还谈不上对学科内在规律的探索。而《易筋经》则第一次以中医理论为指导,初步构建了具有学科雏形的导引学术体系。
按照学科体系的一般框架,《易筋经》所构建的导引体系包括 3个部分:一是基础理论,原则上中医学基础理论都是导引体系的基础理论,以经筋理论为重点;二是应用理论,指以炼气、炼膜、炼筋为核心,涉及锻炼原则、锻炼步骤、方法评价等内容;三是锻炼体系,这是在上述理论指导下对各种锻炼方法的系统安排,包括揉法、形体锻炼、拍打、吐纳、药物等多种练法,不仅从形式上对历代锻炼方法加以总结,更是依据气、膜、筋共炼原则对各类方法的系统组合,形成了层次分明、理法并重的锻炼体系。
《易筋经》一书的理论成就是突出的,但是由于其传承长期以宗教、武术群体为主,加之导引在中医发展过程中所处的边缘地位,以致该书一直游离于中医学术视野之外,其对中医学术的重要贡献也很少引起医家的关注。尽管该书的部分观点值得商榷,理论建设也较为原始,但其在中医学术发展史中的地位与贡献,应该引起我们的重视与研究。
R 222.19
A
1006-3250(2010)02-0111-03
2009-06-28
王愿(1979-),女,医学硕士,从事传统体育养生研究。
■通讯作者:刘理想 (1977-),男,医学博士,从事中医养生学及中医文化相关领域研究。E-mail:llxmail96@sina.com.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