肩周炎的康复治疗
2010-02-11张凤珍
张凤珍
(河南省濮阳市油田总医院,457001)
肩周炎中医学属“痹证”范畴,认为与肝肾、气血虚弱和风寒外袭有关。其发病缓慢,无明显外伤史,但病变可由外伤诱发。肩周炎病程发展分三个阶段,即冻结开始期、冻结期、解冻期。初起为肱二头肌长头腱鞘炎,鞘内充血、水肿、粘连,肩关节疼痛受限或部分受限,以后可向三角肌、冈上肌、冈下肌、肩胛下肌和小圆肌蔓延,形成多肌腱粘连水肿,进入冻结期;冻结期症状明显,可延续数周、数月或数年,未及时治疗康复则出现三角肌明显萎缩,上肢功能严重受限,故冻结期是康复治疗的重点;经治疗后进入解冻期,此期疼痛逐渐消失,功能恢复。少数患者冻结期未得到正确治疗而致肩关节强直。
康复指征
急性期:①活跃局部血液循环,改善组织营养;②消炎止痛,减轻肩部组织炎性水肿和肌腱粘连;③预防关节功能障碍与肌萎缩发生。
慢性期:①改善局部供血状况,松解关节周围肌腱粘连;②扩大无痛活动范围,力争尽快恢复肩关节功能。
康复疗法
1.现代康复医学疗法
休息疗法:肩周炎急性期由于疼痛和肌痉挛,患肩活动明显障碍,治疗第一步应让患者休息7~10天后用三角巾将上肢悬吊,以抵消盂肱关节的悬垂重力,减轻疼痛。
物理疗法:理疗在肩周炎的康复中应用较为广泛,尤其在慢性康复期,对改善患肩血液循环和松解粘连有积极作用。常用理疗方法有:①短波及超短波透热疗法:两个板状电极在关节区对置,温热量,每次20~40min,每日1次,10次为1个疗程。②微波治疗:用圆形辐射器置于肩前或后侧,每次10~20min,每日1次,10次为1个疗程。③中频脉冲电疗法:用两个方形电极板分别置于肩部前后,电流开至耐受量,每次20min,每日1次,10次为1个疗程。
封闭疗法:封闭疗法具有良好的消炎止痛、松解粘连肌腱,消除组织水肿的作用,可用于肩周炎的急、慢性期。作封闭疗法之前要仔细寻找压痛点,一般常在肱二头肌长头腱(节结间沟)、短头腱(喙突)及冈上肌、肩胛内缘、肩胛下角、三角肌内外缘等作局部封闭。局部封闭用醋酸强的松龙0.5~1.5ml加1%的普鲁卡因0.5~1.5ml,每个部位注入 0.3~0.5ml混合液,每 4~5天1次,连续3~5次。
手术治疗:个别患者经治疗无法解冻,肩关节活动功能无改善,可考虑手术治疗,将肱二头肌长头切断,断端缝于短头,以恢复肩关节部分功能。
2.传统医学康复疗法
推拿按摩疗法:本疗法适用于肩周炎任何一期的治疗。手法可针对病因,改善血运,促进代谢,减轻疼痛,解除粘连,恢复功能,以利康复为主。常用手法有:①舒筋活络手法:主要应用揉 、按、、推、点穴、分筋等法,使肩周围肌肉痉挛解除,然后应用弹拨法,拨动肩周肌肉,拨动时应垂直于肌纤维方向。②活动关节手法:牵拉抖动:术者左手扶患肩,右手握患手作牵引、抖动和内外旋活动;即伸摸棘:术者立患者背侧,左手扶肩,右手握患腕,作肩后伸手法,然后使患侧肘屈曲,完成摸棘动作;旋肩收展:术者一手扶肩,一手握肘后部,患侧肘屈伸,使肩内收,完成摸对侧肩动作,并作肩内外旋动作;外展上举:术者一手扶患肩,另一手握肘上部,使患肢外展,并逐渐使之上举。但须注意,做以上操作手法对患肩主动活动受限情况要掌握清楚,手法操作要循序渐进,不可急于求成。此外,对肩关节功能障碍时间较长者,要摄X线片,了解骨质变化情况,若系骨质疏松缺钙,活动关节手法必须十分慎重,以免造成手法骨折。③麻醉推拿法:适用于患者体质较好,患肩无骨质疏松,耐痛能力较强的患者。操作前,先行臂丛神经麻醉,待麻醉成功后,按前1、2手法操作顺序,一次性将粘连关节强行撕开。患者必须在撕开后1周内作抗痛运动,保持各方向运动功能,以防再次粘连。1周后加强肩关节功能锻炼。
中医药疗法:①急性期:疼痛严重,关节活动障碍,宜温经通络、祛风散寒,用蠲痹汤(羌活、姜黄、当归、赤芍、黄芪、防风、炙甘草、生姜)和麻桂温经汤(麻黄、桂枝、红花 、白芷、细辛、桃仁、赤芍、甘草)。 ②慢性期:气血肝肾虚弱,关节疼痛,功能障碍,宜舒筋活血、补益肝肾,常用舒筋活血汤(羌活、防风、荆芥、独活、当归、续断、青皮、牛膝、五加皮、杜仲 、红花 、枳壳)、当归鸡血藤汤(当归、熟地黄、桂圆、白芍、丹参、鸡血藤)加减治之。
针灸疗法:针灸治疗本病,急性期用泻法,强刺激,不留针。慢性期用补法,轻刺激并留针15~20min。肩部冷痛者加艾灸。取穴有:肩髎、肩髃、肩外俞、巨骨、臑俞、曲池等,并可以痛点为腧,即阿是穴。每日 1次。
中药离子透入疗法:用草乌中的生物碱作离子透入。肩部疼痛最明显部以草乌药液垫,放置阳极铅板,手臂外侧或手臂用生理盐水垫放置阴极,用感应电或直流电作离子导入。本法有良好的消炎、镇痛作用,每日1次或隔日1次,10日为1个疗程。离子导入用草乌液生物碱浓度为0.1%~0.3%。
练功疗法:肩周炎练功治疗要持之以恒,贵在坚持,不可急于求成,具体可按以下方法:①手指爬墙:患者面对墙壁,患侧手或双手摸爬墙,向上摸爬,反复数遍。②手拉滑车:患者两手分别握住装有滑轮的绳索,上下拉动练习。③体后拉手:患者双手反背,然后由健侧手握住患侧手,慢慢向上提拉。④旋转摇肩:患者弓箭步,一手叉腰,另一手握空拳,靠近腰部作肩部前后、内外环绕旋转动作,反复数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