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疏肝补肾法治疗乳腺增生症临床所见

2010-02-11杨其仁

中外医疗 2010年3期
关键词:硬块增生症肝气

杨其仁

(四川省雅安职业技术学院 四川 雅安 625000)

1 乳腺增生症在妇科疾病中较为多见,是生长于乳房的一种非化脓性结块

其临床表现主要有乳房肿块,乳房刺痛或胀痛,肿块可出现于单侧或双侧乳房,数目不一,大小不等,不与皮肤粘连,活动度较大,疼痛在经前加重,对此病的认识,古今医家论述颇多,辨证治法各异,临床西医常采用口服激素、消核片等药物,或手术切除法。口服激素、消核片效果不甚显著,副作用也多,而手术切除后后遗症较多,且易复发。根据本人临床实践以及历代医家经验证明,我认为活疗乳腺增生症,采用“疏肝补肾,活血化瘀”疗法,临床效果较为明显。

2 从解剖学、生理学看,乳头为足厥阴肝经所经过,足少阴肾经亦籍经络与乳房相连,故乳房为肝肾所主

七情等精神因素可导致肝气郁结,气为血帅,肝气郁结则引起血瘀,因此肝郁引起的乳腺增生症,其治既要疏肝解郁,亦要活血化瘀。

肝郁与乳腺增生关系较为密切,笔者临床发现大多数患者都有不同程度的性格内向、神经质、紧张、烦躁、郁闷等情绪反应,与正常妇女差别较大,这些大都归源于来自社会家庭长期精神刺激所致,而肝主情志,疏肝则可调畅情绪从而缓解乳腺增生,故乳腺增生症与肝的功能失常的密切关系已为现代医学所重视。

西医认为乳腺增生症的发病因素与内分泌失调有关,特别是与卵巢分泌的黄体素不足有密切关系,乳腺组织是随激素周期性变化而始终处于动态平衡之中,在每个月经周期中乳腺总处于先增生后复原的变化,肝气郁结,情志不畅,导致调节失常,而“肾主生殖”,肾气不固,肾阳虚衰,则冲任不调,使周期性分泌失调而致增殖——复旧规律紊乱,造成乳腺增生过度和复原不全,说明神经——内分泌失调的相互影响是构成该病的直接原因。补肾壮阳能增强性腺受体功能,从而提高靶器官对内源性黄体的效应,使乳腺周期性增生和复原恢复正常。

综上所述中西医结合分析本病,并通过临床验证,认为该病病机为肝郁肾虚,而引起卵巢分泌黄体素不足或雌孕激素分泌失调,使乳腺在经前期过度增生与经后期复原不全,是其主要病理过程,这是乳腺增生症恶性循环的病机、病理,表明乳腺增生症的本质是非感染性、慢性炎性及非肿瘤性肿物的疾病。

经过归纳分析,笔者认为,乳腺增生症的治则应以肝肾并补为主,疏肝的同时,莫忘补肾,肾为人体阳气之根,五脏之气非此不能发,肾阳对疏发肝气有较强的推动作用,在此基础上,再辅以活血通络,解郁散结。

自拟基本方药:当归(酒炒)10g,郁金10g,柴胡10g,海藻20g,昆布20g,鹿角片(先煎)12g,夏枯草10g,蒲公英10g,1d1剂。经期前后5d停服。

此方应用于临床曾获满意效果。方中酒炒当归,活血行瘀功力较大,合郁金、柴胡疏肝解郁,海藻、昆布软坚散结,鹿角片温补肾阳,推动肝气的疏发,夏枯草、蒲公英清热解毒,散结消肿,诸药合用则疏肝补肾,活血化瘀,解郁散结。

3 案例举要

例1:张某,女,35岁,已婚,下岗工人。2002年6月初诊,自述近几个月来,月经前2d乳房胀痛,有硬块,逐渐增大,月经后疼痛有所减轻,肿物缩小,每月经期提前5~7d不等,量多,有量红色血块。经前口干苦,心烦易怒,少腹部胀满,舌无苔,脉细弦。

检查:两乳房外上方可触及鸡蛋大之肿块,触痛明显,表面光滑,无粘连,活动度好。

分析:肝喜疏泄,患者因长期间待岗在家,日久情绪郁结过甚伤肝,肝郁则气滞,出现乳房胀痛,少腹作胀,气为血帅,气滞则血瘀,故经血中夹有暗红色血块,肾虚不固,冲任不调,故月经提前5~7d,量多;肾阳虚衰,不能推动肝气,肝气郁结成核,故出现肿块。

诊断:乳腺增生症,肝郁气滞型,治以疏肝理气,补肾调冲,活血化瘀止痛。

方药:当归10g、郁金10g、柴胡10g、海藻20g、昆布20g、菟丝子10g、仙茅10g、夏枯草10g、蒲公英10g、玄胡10g、川栋子10g。

经后5d开始服用,1d1剂,连服5剂,后隔日1剂到下次月经前为1个疗程。经服药2个疗程,肿块变软,疼痛大大减轻,去玄胡、川棟加甘草6g,继服1个疗程,诸症全消,随访至今未复发。

例2:吴某某,女,28岁,已婚,干部。2006年10月初诊,自述上次月经前几天,自己洗浴时扪及左侧乳房一活动性硬块,约如鸽蛋大小,压痛明显,经后硬块亦然存在,压痛减轻,未予重视。此次月经前2d,硬块突然变大,仍有压痛,并在右侧乳房也出现大小不一的2个硬块。患者于4年前结婚,婚后因住房问题,连续2次人流,未好好休息。2004年6月开始,未行节育措施至今未孕,加之家庭和其他原因的压力,使原本就性格内向的患者愁眉不展,终日焦虑。每月经期不定,经量较少,有暗红色血块,面色白光白,唇色紫暗,手足冰凉,小便量多,苔白,脉弦。查:右侧乳房扪及2个大小不一硬块,大的直径约1.5cm,小者约为鸽蛋大。左侧乳房外上方扪及一鸡蛋大小片状包块,表面光滑,有压痛,活动度大,与皮肤不粘连。

分析:患者连续2次人流,并未曾好好养息,而致气血不足,故面色白光白,月经量少;肾阳虚衰则手足冰凉;肾气不固,则小便量多;肾阳不能推动肝气疏发,则出现愁眉不展,终日焦虑;乳房包块、弦脉则为肝郁气滞之象,气滞则血瘀,则见经血中夹有暗红色血块。

诊断:(1)乳腺增生症(肾阳虚衰、气滞肝郁、气血不足);(2)继发性不孕症。

治疗:补肾壮阳、疏肝理气、活血化瘀、补益气血。

方药:当归20g、郁金10g、柴胡10g、海藻20g、昆布20g、鹿角片(先煎)12g、熟地10g、夏枯草10g、蒲公英10g、菟丝子10g、巴戟天10g。

经后5d服用,2d1剂,1个疗程后效果明显,右侧包块基本消失,左侧包块变软变小;第2疗程续服7剂,两侧乳房包块消失,诸症全无,最为可喜的是2007年初即获受孕,经产科检查,胎儿发育正常,前来致谢。

4 结语

以上2案例皆以肝郁肾虚为本,例1病机侧重于肝郁,肾虚不甚明显,以加菟丝子、仙茅而收效,因其疼痛较重,故加用玄胡、川楝行气止痛。例2病机侧重于肾虚并兼有气血不足,故重在补肾,并将当归量加大至20g,配用熟地,补益气血。

[1]肖承棕.现代中医妇科治疗学[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4:6.

[2]夏桂成.妇科方药临证心得15讲[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6:4.

[3]刘敏如.中医妇科学[M].第2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7:8.

猜你喜欢

硬块增生症肝气
逍遥散加减治疗肝气郁滞型月经不调的临床效果
春季养肝食何“味”
Who is the murderer of sperm whales 是谁杀死了抹香鲸
18F-FDG PET/CT对骨朗格汉斯细胞组织细胞增生症的鉴别诊断
68例肝气郁结型慢性胆囊炎腹腔镜术后中医护理的分析研究
巨大淋巴结增生症2例并文献复习
柴胡疏肝散加减治疗肝气犯胃型胃脘痛的疗效观察
自拟乳癖立消汤治疗乳腺增生症100例
担架车
为什么女孩子的乳头下会有硬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