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王永炎院士访谈录(四)

2010-02-11于智敏

中国中医基础医学杂志 2010年5期
关键词:中医学信息时代概念

于智敏

(中国中医科学院中医基础理论研究所,北京 100700)

4 质疑创新拓“思维”

于智敏:王老师,您曾推荐我阅读一部叫做《全新思维》、副标题是“从信息时代进入概念时代,为什么右脑将统治未来”的书。我想请教您,目前全球已经进入信息时代,信息时代使得世界变成了“平的”,当我们还沉迷在信息时代不能自拔的时候,世界又即将进入概念时代。概念时代所谓的“概念”和中医学的概念是否一致?这对我们研究中医有什么启示?

王永炎:《全新思维》是一本主张强化西方人右脑的书。西方人历来重视左脑逻辑思维能力的训练,因而能在工业文明发展过程中期取得举世瞩目的成就。但到了后期特别是现在,他们已开始重视中国文化擅长的右脑形象思维能力了。

《全新思维》为我们传达了这样的信息:信息时代正在让位于概念时代,以“左脑”占主导地位的逻辑、线性、计算能力的“信息时代”即将过去,一个以创意、共情、模式识别、娱乐感和意义追寻为主导的“概念时代”即将到来,未来将属于那些拥有全新思维的人。

作为中医药学人,我们阅读这本书,可以通过了解引领全球科技的西方人在想什么,思索21世纪这个崭新的时代对我们意味着什么,由此洞察世界发展的潮流和趋势,进而思考中医学的现在和未来。另外,从全新的视角重新审视一下中医学的优势特色,也应该是一件有意义、有趣的事情。

具体到中医学概念在信息化时代如何对待并且发展的问题,我曾经提出了“对中医基本概念的诠释就是创新”的观点,并受到学界的广泛认可。我以为,在中医各家学术思想的知识体系中,保留着诸多具有中医特色的概念。但尚缺乏系统整理,更疏于深入的理解与解释,由此导致中医学知识体系的无比庞大,“内存”激增。究其原因,余以为历代医家多侧重于对中医典籍的注释,忽视逻辑思辨与发挥。其中蕴含的真知灼见、鲜明特色与创新点如零金散玉,湮没于汗牛充栋的典籍中。因此建立能真正体现中医学科内在规律的,具有内涵丰富、层次清晰、概念明确、结构合理,便于理解、把握、交流、运用的概念范畴体系与思想逻辑体系,就显得尤其重要,其中最基础的工作莫过于对中医概念的诠释。

具体到对中医学概念诠释的启示,我认为我们应该借鉴的是书中强调的对能力的要求,即设计感、故事感、交响能力、共情能力、娱乐感和注重对意义的探寻。这是一种全新的思维模式,只有拥有高概念和高感性的诸多能力,才能在未来有所作为。

于智敏:书中所言,世界已进入概念时代。高概念、高感性的知识融合将成为一种趋势。对比中国的传统文化,特别是中医学的理论与实践,我们该如何理解高概念、启动高感性、创造新思维?

王永炎:当今是一个推崇形象思维的“概念时代”。这里的概念是“高概念”,它包括多种能力,如创造艺术和情感美的能力,发现格调和机遇的能力,构思令人满意的故事的能力,把看似毫不关联的东西组合出新奇发明的能力。中华优秀文化启蒙教育所重视的训诂、考据、校勘、注疏、笺证等“小学”知识,实际上就是在用高概念的方法阐发经旨,只不过把相关的成果融于文中而已。阮元《十三经注疏》可以作为其中的代表,历代医家对《内经》等经典著作研读亦属此类。

高感性涉及到共情感知能力、洞悉人际交往精妙之处的能力、探寻内心愉悦并帮别人找到这种愉悦的能力、跳出日常琐事追寻目的和意义的能力等。中医学“援物比类,化之冥冥”的认知方法,“心悟者上达之机,言传者下学之要”,“医者易也”、“医者意也”认识、思辩模式,无不是对概念高度抽象、高度感知、认知、证悟的结果。其所蕴含的理解、感染、超越、包容、平凡以及寻求人生真谛的精神,则与中医的“疏五过”、“征四失”、“治病有五难”、“病有六不治”、“不失人情论”、“用药如用兵”、“大医精诚”何其相似!

把高概念的能力和高感性的认识结合起来,用联系的观点把表面上看毫无关系的事物结合起来,就能够形成新思维,创造新成果。概念蕴含的形象思维和整体观念深化了人类的认识。

中医学重视概念,高概念体系是构建中医理论大厦的基石。藏象经络、气血津液、诊法辨证、病因病机、治则养生等既是中医学的基本概念,还蕴涵着概念原理,同时又是一个知识体系。这种表述揭示了概念之间的复杂联系,而这种复杂联系恰恰是中医学的创新源泉所在。当然,这需要我们诠释继承,融会新知,面对老问题以求新解。

于智敏:王老师,您提出的“概念诠释也是创新”的命题,似乎与现代人们对“创新”的理解有些出入。晚近学界多认为创新就是创建新的,就是突发奇想、奇思妙想甚至胡思乱想,对此您如何看待?

王永炎:我以为,创新需要突发奇想、奇思妙想甚至胡思乱想,人所共知的头脑风暴法实际上就是一种通过激发使思维高度活跃,进而打破思维常规,以产生大量创造性设想的创新方法。但是,创新思维又不能仅仅局限于此,否则就会导致思维的误区。我认为讲创新“只有第一,没有第二”,指的是技术与器物层面上的发明。

我们面对的中医学概念是高概念、高感性的集中统一体,其标志就在于形象思维的广泛应用与抽象思维的高度概括性,它体现了人类认识的整体性、恒动性与辩证性。正因其“高”,人们才叹为观止;正因其“深”,人们才难窥堂奥。就《内经》而言,唐·启玄子王冰曾发出“其言简,其意博,其理奥,其趣深”的感慨,强调“行必由径,出必由户”,可见中医概念、中医理论之高深。对中医概念的诠释过程,就是理解、解释、应用的过程。爱因斯坦说过“从错综复杂中发现简洁,从不一致中发现和谐,困难中蕴藏着机会”,这种由博返约的过程,其中充满着创造性劳动,这与人们通常理解的“述而不作”有着本质的区别。完整准确的概念诠释是提取归纳总结原理、规律、法则的基础,其中有想象力,也有创造力,这也是“想象力比知识更重要”的价值所在。

还应指出,概念诠释需要想象力,需要科学假说。它绝不仅仅是漫无边际的幻想与空想,脱离实际的空想决不是创新。当然,创新离不开创新人才。丹尼尔·平克在本书中虽然列举了创新人才必备的六种能力,但我认为,创造性思维、共情能力、全局意识与组织能力是创新人才必备的基本要素。“为他人着想,为他人工作,为他人做贡献”的精神仍然值得发扬与提倡。做到这一点,不但世界是“平”的,人心也会变得宽广起来。

于智敏:丰富的概念体系是中医理论的特色之一,也是其精华所在。形象、生动、精辟、富于想象力的中医概念蕴含的信息被完整保留储存,这是中医学得以传承的关键。先知穆罕默德曾提出要“到中国去学习知识”,在全球化的今天,如何看待、认识、推广这些中医概念的表述与认知方法?

王永炎:印度著名学者泰戈尔“五四运动”后曾来中国讲学,他赞许中华民族有伟大的智慧,圆满的哲学,告诫我们不要跟着西方走,坚持自己的学问会对人类有大的贡献。

信息技术的发展,为中医学概念的理解诠释提供了手段与工具,同时也印证了《第三次浪潮》作者托夫勒的预测:“古代文明的一些真正特征,从第二次浪潮的观点看,似乎是如此的落后;但按照作为前进中的第三次浪潮的基础来衡量,可能极为有利。”

我曾提出,继承-验证-质疑-创新是中医学发展的重要途径,任何理论都不是永久不变的,当它不能满足时代需求,不能相对合理地解释新的客观现象和实验结果时,就应该进行新的理论综合。所谓老问题用新方法求“解”,这是进行再创造的过程,是从传统走向现代的必要工作。我们需要保持和发扬的是整体性的原创思维,需要探索的是与现代学科前沿对接的契合点。对中医学概念的诠释,需要新的方法、新的视角,以便从中发现普遍性的规律和结论,更好地指导今天的临床实践,这也是当今创建“统一的新医药学”的重要举措,也是实现肯定疗效、规范标准、发现机理的有效途径。

于智敏:西方人现在开始重视概念、研究概念。难道以往他们不重视概念吗?我觉得自然科学的许多公理、定律都应该是概念浓缩的精华。

王永炎:逻辑思维也罢,形象思维也罢,只要大脑在思考,就离不开概念。自然科学发展史表明,对于一个学科的重大的进展多是由引入新概念或者改进现有的概念而取得的,因为通过概念的改进比新发现更能有效地推进我们对世界的理解,虽然这两者并不是互相排斥的。就科学研究而言,任何学科都不能停留在观察现象、发现事实上,只有形成概念、原理、规律、法则,才表明这个学科的完善与成熟。我以为,西方人再次强调开发右脑,强化概念,应该蕴含两者并重,以保持其科技领先、人文发展的意思在内。

回到中医学人为什么要学习创新思维上,因为中医学是一个内在整体,理论与实践结合的概念研究是自主创新的先导,是创新人才培养的摇篮,是可持续发展的保障,是先进文化的基础。可以说国家实力主要源于基础研究,中医学尤其应该加强概念研究。

中医学面对高度非线性的研究对象预期实现相对论的整合效应,应将实体功能与关系功能链接起来,注重物质形态、功能与信息三要素的有机联系。上个世纪末兴起的系统生物学虽然融入了整体论,但与中医药学整体论、天人相应、形神一体的理论作比较尚有本质的差别。弘扬中医药原创的优势我们引以为自豪,必须我主人随,走中国人自己的路。

中医学是中华民族奉献给世界的宝贵财富,它为人类认识世界提供了一种全新的认知模式。之所以说它全新,除了历史的悠久,积淀的深厚,疗效的卓越外,更重要的一点在于,它具有普适的价值,相对稳定的结构和永续的发展动力,这是它科学性和实践性统一的标志性内容的具体体现。

总之,信息时代开展中医学概念研究,以期从方法论角度探索一条中医学概念研究的途径,实现中医学的主体自我发展;通过对其进行的诠释与求证,彰显中医学理论意义与应用价值,这种探讨应该是有意义的。

于智敏:谢谢您的教诲!

猜你喜欢

中医学信息时代概念
Birdie Cup Coffee丰盛里概念店
中医学关于“瘀血”的用法
中医学关于“证”的用法
幾樣概念店
学习集合概念『四步走』
面对信息时代 成长的孩子们
信息时代的智慧教育
统计工作如何应对信息时代的挑战
信息时代
深入概念,活学活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