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镜下治疗小儿上消化道异物
2010-02-11胡静
胡 静
(山西省大同市同煤集团二医院,037031)
一般资料
本组30例小儿,为上消化道异物患者,男 17例,女13例;年龄1.5~14岁,平均 7.5岁,其中 1.5~3岁 6例,4~8岁11例,9~14岁13例。均为误吞,异物吞入至内镜处理时间最短1h,最长5天,12h内就诊者20例,24h内就诊者8例,第3天就诊者1例,第5天就诊者1例。
内镜检查准备:术前详细询问病史,了解异物吞入的时间,异物的性质、形状、种类及数量,对进食者可先洗胃,并作颈部、胸部及腹部的X线检查,以确定异物的大小、形状及部位,与邻近组织器官的关系。
年龄较大合作者(一般5岁以上)可按成人普通内镜检查的方法准备,用利多卡因胶浆作咽喉部局部麻醉,术前15min肌注安定。年龄较小不合作患儿请麻醉医生进行全麻。
内镜选用日本GIF-P40纤维胃镜及GIF-H240电子胃镜,钳取异物的器械根据异物的性质、形状而定,如普通活检钳、三爪钳、圈套器、磁吸引棒、鼠齿钳等。
治疗结果
异物的部位:异物位于食道6例,多为硬币、果核,胃内22例,2例已经进入十二指肠。
异物种类:经内镜取出的上消化道异物中,主要有缝衣针、钉子 、金戒指 、项链、硬币 、图钉、别针 、钥匙 、玩具、发夹、果核及其他异物。
取出异物成功率:30例小儿上消化道异物中,27例经内镜成功取出,成功率90%;有3例异物取出失败,其中有2例进入十二指肠,钳取困难,另1件异物为特殊形状的金属物未取。
讨论
小儿上消化道异物不同于成年患者,多为意外吞入,或为食道、贲门部所致的食物性异物。吞入异物多种多样,多为小玩具、饰品(金戒指、项链、发夹)及硬币等。从本组资料来看全部为意外吞入,其中缝衣针2根,铁钉2个,金戒指 2个,项链 1条,硬币4个,图钉2个,别针3个 ,钥匙 1个,玩具5个,果核1例,鸡骨头1根及其他1例,无1例为食管、贲门部疾患所致。
术前准备充分与否,对镜下取出异物的成功至关重要,良好的麻醉可使贲门、咽喉部肌肉松弛,为异物通过上述两个狭窄区创造条件。对大龄儿童能配合者,可采用咽喉部局部麻醉,对不合作的幼儿应请麻醉医师采用全身麻醉。本组有 13例患儿在全身麻醉下进行,另17例在局麻下进行。根据小儿食管解剖特点,食管直径一般在2cm左右,故可采用成人的细径胃镜或超细胃镜。采用钳取吞入的器械,应根据吞入异物的性质及使用胃镜活检孔道而定,与成人取异物无异。本组主要选用了普通活检钳、三爪钳、圈套器、磁吸引棒、鼠齿钳等。
关于小儿上消化道异物取出的时机,我们认为如同成人病例一样,应尽早经内镜明确诊断及试取,不必等待让其自然排出或用食用纤维性食物的方法帮助排出,更不必盲目的进行手术治疗。如果异物虽小但有锐角,估计排除时有刺伤胃肠的可能或已经刺入者,应立即取出。目前,内镜在治疗小儿上消化道异物中的应用已趋广泛,比较安全,无并发症。从本组中可以看到,30例患儿内镜检查及治疗钳取异物均未发生任何并发症。
关于小儿上消化道异物内镜取出的操作技巧,与成人取异物大致相同,操作宜巧,勿粗暴,由于大多采用了全身麻醉,故钳取异物后,须让患儿留观,并应在手术室进行,直至苏醒。为了顺利取出异物,当内镜进入食管后,应边进镜,边观察,对位于食管内的锐性异物应观察其刺入方向,逆刺入方向轻轻将其拉向口腔端或胃腔端,拉向胃腔内,在胃内调头后将其取出。凡食管内的食物性异物,如肉团、胃石等,多是下端食管贲门有狭窄性病变,可用异物钳将异物取出或夹碎后推入胃内。胃内异物大多位于胃底(体)黏液池中,应抽吸黏液并注入清水洗胃,便于观察,取长棒形异物时应注意与人体管腔平行。异物的种类很多,应根据异物的不同选择合适的器械,并根据具体情况采取灵活的操作方法顺势取出,不可粗暴,以防出现并发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