维生素B6与已烯雌酚在产后退乳中的应用比较
2010-02-11
湖北省浠水县人民医院,湖北 浠水 438200
妊娠后,乳房的泌乳系统及泌乳功能在雌激素、孕激素、垂体泌乳素 (PRL)及胎盘泌乳素等激素的作用下逐步完善,分娩后,雌、孕激素水平急剧下降,抑制了催乳激素抑制因子的释放,在催乳激素的作用下,乳房腺细胞开始分泌乳汁[1],我院利用60例产妇需要退乳的分为两组,每组30例:A组口服维生素B6,B组口服已烯雌酚,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自2009年4月至2009年12月在我科住院产妇中由于各种原因需要在产后退乳的60例,分为维生素B6组和已烯雌酚组各30例。年龄:二组病人年龄最大40岁,最小18岁,每组平均年龄为25.1岁,原因:两组病例中,最大42+3周,最小28周,维生素B6组平均孕周37+1周,已烯雌酚组平均孕周为38周,两组病人均无心、肝、肾疾病,无过敏史。
1.2 给药方法 A组在产后2小时至12小时内给药,每次80mg,一日三次,连服三天,B组在产后2小时至12小时内给药,每次5mg,一日三次,连服三天。
1.3 评定标准
1.3.1 乳肿情况 两组均在产后1至4天观察病人的自觉症状和检查乳胀情况。标准如下:显效 (无乳胀):病人无明显乳房胀痛、查乳房软、无乳块及触痛;有效 (轻、中度乳胀):病人自觉乳房稍有胀痛,查乳房充盈,无明显触痛和轻度触痛;无效 (高度乳胀):自觉乳房明显胀痛、查乳房充盈明显,有明显肿胀且硬血管丰富,触痛明显。
1.3.2 抑制泌乳情况 两组病人分别于产后1至4天无挤压乳房,观察乳汁分泌情况。标准如下:
显效 (无泌乳):查乳房软、无泌乳、挤压乳房见乳头无乳汁流出;有效 (有泌乳):有少量泌乳,挤压乳房见乳汁流出;无效 (多量泌乳):自行泌乳,挤压乳房,乳汁呈直线、喷射状自乳头流出。
1.3.3 不良反应
口服维生素B6极高剂量如每天300mg,用来预防及治疗呕心及放射线照后呕吐,吃药后的呕吐、麻醉呕吐等,均可达到治疗效果,而无毒性。
服用已烯雌酚可有不规则的阴道流血,子宫肥大,尿频或小便疼痛,可引起消化道恶心呕吐,压食症状和头痛、头晕等精神症状。
2 结果
2.1 乳胀情况
A组服用维生素B6后,28例显效,占93.3%;2例有效,占6.6%。
B组服用已烯雌酚后,22例显效,占73.3%;4例有效,占13.3%;4例无效,占13.3%。
2.2 乳汁分泌情况
A组服用维生素B6后,27例显效,占90%;3例有效,占10%。
B组服用已烯雌酚后,20例显效,占66.6%;6例有效,占20%;4例无效,占13.3%。
2.3 不良反应
A 组服用维生素B6后,均无阴道流血、恶心呕吐,不影响月经周期。
B组服用已烯雌酚后,阴道流血15例,占50%;恶心呕吐10例,占33.3%;5例影响月经周期,占16.6%。
3 讨论
PRL是垂体前叶分泌的一种多肽类激素,它在泌乳的起动和维持泌乳中起重要作用[2],从孕8周开始增加,在怀孕3个月达到非孕前的2至3倍,以后随妊娠月份增加,而不断上升[3],PRL的分泌与释放受下丘脑两种激素的调节,一种是和乳素抑制因子PIF,通过门脉系统作用垂体,抑制PRL的分泌;另一种是甲状腺素释放激素 (TRH),能刺激PRL的分泌丘脑下部多巴胺有调节PIF向垂体门脉系统释放的作用,增加PIF的作用。而维生素B6能促进下丘脑多巴向多巴胺的转化,根据以上机理,通过实例证明,我们于产后给维生素B6退乳比已烯雌酚的副作用小,又能减轻产后乳房胀痛的痛苦,且该药使用方便,效果好,经济实惠,能提高病人的生活质量。
[1]丰有吉.妇产科学 [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4.
[2]王淑贞.妇产科理论与实践第二版 [M].上海: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1990:424.
[3]张世光,高国琰等.影响乳母乳汁分泌因素的探讨 [M].中国医学论文集,北京学,中国协和医科大学联合出版社1990:10,3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