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中医气化生命观
2010-02-11陈曦
陈 曦
(中国中医科学院 中医基础理论研究所,北京 100700)
气化,是中医学与现代医学迥然不同的、关于宇宙和生命的独特理解。从“气化”的视角,看待自然整体、和谐统一的生命过程与现象,即是气化生命观。从现有文献来看,气化生命观最早出现在与中医学同宗同源的道家文化中,因此可以借鉴道家对于生命的认识来弥补医学文献的断层,追述中医气化生命观的学术渊源。
1 中医气化生命观的文化渊源
1.1 老子的生命观
1.1.1 “道”是生命产生的本源 老子认为,“道”是一切存在的根源,也是一切存在的始源。“道”是自然界中最初的发动者,它具有无穷的潜力和创造力。“道”在时间上的无限超前性和空间上的无限延展性,是其能够成为宇宙万物创生之主的根本原因。“道”不是具有实体性的、独立于万物之上的主宰者,而是植根于自然的生命力,是在宇宙大化流行中不断呈现为万物的无限生机,它的根本特性就是自然。“道”既是外在创生万物的本源,又是万物内在的生长化收藏、生长壮老已的基本机制。
1.1.2 自然虚静,神贵于形 在生命问题上,老子认为:“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这里不仅说“道”应当法“自然”,实际上天、地、人所效法的也都是“自然”。通过恬淡的精神内守,可以达到“形与神俱”的自然状态,所以他常强调“致虚极,守静笃”。在形和神的关系中,老子更为关注的是“神”。在生命的发展进程当中,只有保持虚静的状态,才能避免物极而衰、动极而返的必然结果。“道”是呵护自然的,虚静是“自然”的状态,“道”创生了生命之后,生命的运动发展就会越来越远离“道”,就越不合乎“自然”了。所以只有返回生命的本根,从内心深处保持虚静的状态,才能不迷惑于万物的纷扰,才能使生命过程合于自然。
1.2 庄子的生命观
1.2.1 “通天下一气”的气化宇宙论 庄子对“气”的探究,是从对“道”产生宇宙过程的思考中有所领悟的。庄子认为,“道”的空虚状态便是“气”,“气”具有与“道”十分相似的无限空间性和无限时间性。“气”是从某种角度对“道”的描述。所谓“道生一”的“一”,即是指“气”(“道”)运动时的某一状态。庄子说:“万物之所系,而一化之所待。”这种状态一旦产生便能够化生为万物。可以说“气”是万物的直接起源,在它形成万物之后,形气亦可以相互转化。天地万物是统一的:“夫天下也者,万物之所一也。得其所一而同焉,则四肢百体将为尘垢,而死生终始将为昼夜,而莫之能滑”。天地万物的本体同为“一”,即“气”。
1.2.2 “气变而形,形变而生,变而之死”的气化生命观 “气”的自然变化形成宇宙万物,“气”的自然变化便称之为气化,“化”是宇宙万物存在和消亡过程的宏观描述。在庄子看来,人不过是气的聚合,人的死是气的消散过程而已,这一过程就是气化。他说:“生也死之徙,死也生之始……人之生,气之聚也;聚则为生,散则为死。”如果说儒家重视人体之生,而庄子更为重视得“道”的精神之生。较之儒家更进一步的是,道家认为人之“死”也是“生”的一个重要环节,也是合同于道的正常程序。
1.2.3 “游心于淡,合气于漠”的气化心性论《天地》“象罔逐珠”的寓言告诉我们,人只有在“无心”状态下才能体会“道”。庄子认为“得道”是个体对“道”的体悟和把握,其实质是个体与大道在精神上的合二而一。由于个体与大道的合二而一,个体就会产生一体感与和谐感,自我就好像融入于道。心斋、齐物、安命、体道、融道,是庄子气化心性论的关键环节。
1.3 《管子》的生命观
1.3.1 精气演化生命 《管子》中的“气”已经泛化到既与自然万物相关联,也与人的生命现象相关联,被认为是自然万物和人类生命产生的基础。与老庄道家相比,《管子》更加重视“精气”或“精”的生化作用,而不是笼统地谈“气”的生化作用。书中“物之精”都被视为自然万物和人类生命的化生者,既包括物中之精气,且包含“气”中之精华。《内业》明确将生命现象看作是“物之精”,即“气”化生的结果。正因为“气”不断地在“化”,不停地改变自己的形态,因而生命现象也就呈现出不同的状况。
1.3.2 “心静气理”的心气之学 《管子》认为,“气”决定了人的生命状态,而且影响人的情志变化,它在与自然气化交流的过程中起到关键作用。“抟气如神”能够使精气产生思虑功能,人的思虑、智慧等都是通过“精气”、“化”的作用而产生的。修治“心”才能收聚“气”,而“气”的收聚又能反作用于“心”,使“心”能生出智慧并认识和把握宇宙万物。
1.4 《吕氏春秋》的生命观
《吕氏春秋》将“气”的生化、时序的演变以及自然万物的生命过程联系起来,其中“气”的变化是万物变化的根本原因,时序演变和生命演化是气化的结果,形成了一个以气化为本、时变为标、生命演化为特征的气化宇宙生命图景,主要表现在《十二纪》中。《十二纪》以一年中四季为序,描述了每个季节中(又分为孟、仲、季3个月)阴阳二气的渐次变化而引起的草木作物的相应变化,指出人事应根据时令的变化而安排不同的活动内容;天与人之间相互联系、协调与影响的共同基础就是气及气化。
《吕氏春秋》既论述了“气”对于自然万物生成、发育的决定作用,也论述了“气”对于人类生命的影响,重点探求了气化对生命属性与本质特征的重要影响。同时,书中还论述了人体气化与生命状态的相关性。如《恃君览·达郁》说:“血脉欲其通也,筋骨欲其固也,心志欲其和也,精气欲其行也。”只有血脉通、筋骨固、心志和、精气行,生命才能保持健康状态。《吕氏春秋》特别强调精气正常演化的重要性,认为精气郁阻,百病由生。
2 中医气化生命观的基本内容
2.1 气化生命过程
2.1.1 自然与人的气化联系过程 中医学认为气是万物生化之本。如《素问·五常政大论》:“气始而生化,气散而有形,气布而蕃育,气终而象变。”人生于天地之合气,故人与天地气化相通,也具有和宇宙大体一致的结构。
中医学对于宇宙结构的认识是从天、地、人三个层面展开,即在天为玄(气)、在地为化(形)以及在人为道(神)。因此,自然与人的气化协同也必然发生在这三个层面上。
人体内在之气协同、顺应自然之气的变化而变化。如《素问·四时刺逆从论》:“春者天气始开,地气始泄,冻解冰释,水行经通,故人气在脉。”人的形体通于自然气化,脏腑、经络、肢体、官窍等都能够与自然之气相通,并相应发生变化。如《素问·生气通天论》:“夫自古通天者,生之本,本于阴阳。天地之间,六合之内,其气九州;九窍、五藏、十二节,皆通乎天气。”心神主一身之气,同时也能够与外在自然之气产生感应。在人体之中,自然之气形成的有形之物质能够与无形之气相互转化,而无形之气的正常运行,则是产生“神”的前提条件。如《素问·六节藏象论》说:“天食人以五气,地食人以五味。五气入鼻,藏于心肺,上使五色修明,音声能彰。五味入口,藏于肠胃,味有所藏,以养五气,气和而生,津液相成,神乃自生。”
2.1.2 人体内部的三种气化过程 人体的内部气化过程主要有以下三类:水谷之气化生精微、呼吸之气化为精以及精、气、神互化。
水谷之气化生精微。水谷之气化生精微,是人体与外界环境的物质、能量、信息的交换过程,包括饮食消化吸收与糟粕的排泄等。如《素问·经脉别论》说:“食气入胃”与“饮入于胃”的具体过程。《黄帝内经》认为,饮食水谷也是由不同性质的自然之气所化生,可以将自然之气的能量和信息带入人体进行交换,成为营气、卫气、宗气、津液等人体之气的重要物质基础。
呼吸之气化为精气 气的出入主要以肺吸清呼浊,吐故纳新为主,还要靠肾纳气、肝疏泄并依赖三焦流行于经脉,方能内充脏腑、外达肌肤,以发挥真气的作用。人体吸入自然界之清气,与饮食所化生的水谷之气相合,积于胸中便是宗气。
精气神互化。精、气、神三者之间的转化,是人类生命活动的最高形式。“形”是看得见摸得着能感知的存在实体,是由作为物质基础的“精”和“气”变化而来;“气”与“精”之间也有转化关系;“气”的正常变化即是“神”。《灵枢·本神》说:“故生之来谓之精。”指出“精”是禀于先天的物质。又说“两精相搏谓之神”,意即阴阳二气的不断变化是神明的表现。同时,人体层面的精、气、神互化过程,与宇宙自然之形、气、神三个层面相对应,并发生交流与相感。
2.2 气化人体认识
2.2.1 气化是人与天地之间存在感应的过程和机制 天地万物是一个整体,它们之间,无论生命与非生命,无论是自然界还是人类社会,都存在着普遍性联系。但是这些联系不是相同的、相等的、均衡的,而是各异的。其中有一类联系,具有相互联系、相互引动的特征,联系双方无论哪一方先“动”,都会引发对方的回“报”,此种联系称为“感应”。而这一切感应活动的媒介,就是“气”。人与万物一样,都是气化流行的参与者,因此气化是人与天地之间存在“感应”的过程和机制。
2.2.2 气化是人体结构与天地相应的前提和基础 由于天地与人之间存在一定的“感应”,形成古人模拟时空结构来认识自身的认知视角。从功能认识出发,古人将天人二者主动融合,以求得“感应”,且以此作为认识人体的认知方法。如《灵枢·九针论》说:“一者天也,天者阳也,五藏之应天者肺,肺者五藏六府之尽也,皮者肺之合也,人之阳也……二者地也,人之所以应土者,肉也……三者人也,人之所以成生者,血脉也……四者时也,时者,四时八风之客于经络之中,为瘤病者也……五者音也,音者冬夏之分,分于子午,阴与阳别,寒与热争,两气相搏,合为痈脓者也……六者律也,律者,调阴阳四时而合十二经脉,虚邪客于经络而为暴痹者也……七者星也,星者人之七窍,邪之所客于经,而为痛痹,舍于经络者也……八者风也,风者人之股肱八节也,八正之虚风,八风伤人,内舍于骨解、腰脊节、腠理之间,为深痹也……九者野也,野者,人之节解皮肤之间也,淫邪流溢于身,如风水之状,而溜不能过于机关大节者也。”
2.2.3 人体结构具有气化时间节律特点 时间是气化过程的标尺,借助时间,古人认识到人体生理与病理方面变化具有时间节律。在生理方面,中医学认为1d之中,人体气化随同天地气化存在阴阳盛衰的改变。如《素问·生气通天论》说:“阳气者,一日而主外,平旦人气生,日中而阳气隆,日西而阳气已虚,气门乃闭。”一年之中,人体五脏与自然气化相应。如《素问·诊要经终论》说:“正月、二月,天气始方,地气始发,人气在肝。三月、四月,天气正方,地气定发,人气在脾。五月、六月,天气盛,地气高,人气在头。七月、八月,阴气始杀,人气在肺。九月、十月,阴气始冰,地气始闭,人气在心。十一月、十二月,冰复,地气合,人气在肾。”在病理方面,一天之中自然气化的状态,影响人体疾病的变化。如《素问·藏气法时论》就反映了一天或一年之中,不同时段的自然气化差异,会与人体五脏气化状态之间发生生、克、制、化等关系。
2.2.4 人体气化状态受气候变化的影响 对于人来说,自然气化的最直接感受就是气候的改变。在生理方面,自然气候寒热、冷暖、阴晴、燥湿等变化,均会对人体气化产生影响。如《素问·八正神明论》:“故天温日明,则人血淖液而卫气浮,故血易泻,气易行;天寒日阴,则人血凝泣而卫气沉。”在病理方面,自然气候变化的不同,也会引起不同特点疾病的发生。如《素问·五常政大论》说“委和之纪,是谓胜生。生气不政,化气乃扬,长气自平,收令乃早。凉雨时降……其动软戾拘缓,其发惊骇……其病摇动注恐”等等。
2.2.5 人体气化状态受天体变化的影响 由于存在类似“形精之动”的感应现象,人体气化状态常常也受到自然天体的影响,如月球、五星等。在生理方面,《素问·八正神明论》说:“月始生,则血气始精,卫气始行;月郭满,则血气实,肌肉坚;月郭空,则肌肉减,经络虚,卫气去,形独居。”在病理方面,如五运六气学说中描述的五星运动变化与人体气化状态的相应,内容非常丰富。
2.2.6 人体气化状态正常是健康的前提 人体阴阳气化的和谐意味着健康。《素问·调经论》认为,阴阳气化和谐时,人气血充沛,形神相保,三部九候的脉象谐和统一。《灵枢·终始》说:“平人者不病,不病者脉口人迎应四时也。上下相应而俱往来也,六经之脉不结动也。本末之寒温之相守司也,形肉血气必相称也,是谓平人。”明·张介宾认为,“天地阴阳之道,本贵和平,则气令调而万物生。此造化生成之理也。”中医学所谓阴阳气化和谐,主要有两层意思:①生命自身的阴阳平衡。人体阴阳二气处于无太过、无不及交感激荡,和谐共存的稳定状态;②机体与环境(自然环境和社会环境)的气化和谐:人体脏腑气化运动、经脉营卫流行与天地四时阴阳变化相应。《素问·生气通天论》说:“生之本,本于阴阳。”人体一切正常的生命现象,最终可以高度概括为阴阳的中正平和状态,一切疾病的基本发病机理都可以概括为阴阳失去协调。阴阳匀平,是为“平人”,“平人者不病”;反之,阴阳不匀平,就是“病人”。如《素问·生气通天论》说:“阴不胜其阳,则脉流薄疾,并乃狂。阳不胜其阴,则五脏气争,九窍不通。”
2.2.7 气化是对人体藏象系统认识的基础古人认识到“同声相应,同气相求。水流湿,火就燥,云从龙,风从虎;圣人作而万物睹。本乎天者亲上,本乎地者亲下。则各从其类也”。“同气相求”是运用气化思维解释天地万物相互联系与运动变化的一条基本规律。由于自然万物存在“同气相求”的基本规则,由“气”而“象”、取象比类的思维发展趋势,就能自然而然地得到共识。气化所引导的思维方式的成熟,促进了藏象学说的形成。可以说,没有“气”就没有“气化”,也就没有“象”,更不会有“藏象”了。
藏象学说的5个以气化流程(时间)格局形成的基础,是四时五脏模型基础。五行以四时为核心,四时五行的运转决定万物“生长化收藏”的基本变化和往复循环。《素问·四气调神大论》:“故阴阳四时者,万物之终始也,死生之本也。”《素问·阴阳应象大论》:“天有四时五行,以生长收藏,以生寒暑燥湿风。”春夏长夏秋冬(木火土金水)轮流当令为“感”,万物依次生长化收藏(以及风暑湿燥寒、青赤黄白黑、酸苦甘辛咸、角徵宫商羽,等等)为“应”,形成了藏象系统的内在有序、生克承制结构。
3 结语
综上所述,中医学对于生命的认识是建立在气化理论之上的。通过理解气化的基本概念,我们能够建立一种符合中医特色的思维方式,并进而沿着这一独有的东方认知方式去看待生命和宇宙。可以认为,中医气化生命观对于生命的解读,是从自身对宇宙大化的体悟,总结一般的宇宙规律,再落实到对生命的理解。这种思想的顶点和升华,就是“知化知变者,同天地之化”的境界。中医气化生命观的思想终点,必将回归到气化流行、生生不息、更高一层面的“大”自然生命演化。因此有学者认为,“它是中医理论的根和魂……是在更高层次上的生命科学理论,在一定程度上体现着医学发展的方向。”
[1]许家松.中医学理论体系的内涵与框架构建[N].中国中医药报,2004-11-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