胃脘痛临床辨治经验
2010-02-11王禄
王 禄
(河南省中医院,郑州市东风路6号 450002)
胃脘痛是消化科临床最常见的疾病,多见于慢性胃炎、胃溃疡,也见于十二指肠炎症或溃疡、食管炎等。胃脘痛病名最早见于《内经》,古代曾将胃脘痛和心经病变引起的心痛混为一谈,后世医家将胃脘痛和心痛进行了明确的区分。胃为水谷之海,多气多血之腑,病有寒热虚实之分,临证当知常达变,圆机活法,才能效验。笔者略陈管见,将胃脘痛临床治疗概括为八法。
1 温法
适用于寒邪客胃证。《素问·举痛论》曰:“寒邪客于肠胃之间,膜原之下,血不得散,小络引急,故痛。”《景岳全书·心腹痛》也指出,“盖寒则凝滞,凝滞则气逆,气逆则痛胀由生。”临床证见胃脘冷痛,遇寒痛甚,得温痛减,喜热饮,苔白,脉弦紧,多有胃部受凉史,治宜温胃散寒、缓急止痛。本法用温药和胃,方用良附丸加减,药用高良姜、香附、吴茱萸、小茴香、丁香、肉桂、醋元胡等,兼风寒者加紫苏、白芷、生姜、荆芥,兼气虚者加黄芪、大枣、炙甘草。温药易伤阴,阴虚者慎用。
2 清法
适用于热邪客胃证。《脉因证治·心腹痛》指出“郁而生热,或素有热,虚热相搏,结郁于胃脘而痛。”《证因脉治·胃脘痛论》曰:“若内有积热,外遇湿热,两热蒸酿,则热壅胃口,亦成胃痛之症。”临床证见胃脘灼热疼痛,口苦,口干,泛酸,大便干结,舌红,苔黄,脉滑数,治宜清热泻火,和胃止痛。本法用凉药清胃,方用泻心汤加减,药用黄连、大黄、公英、连翘、白芍、竹茹、栀子、丹皮等,兼阴虚者加沙参、玉竹、石斛、麦冬、知母,兼湿者加龙胆草、藿香、佩兰、扁豆花、苍术。寒药易伤阳气,应中病即止,不可过用。
3 疏法
适用于肝气犯胃证。《临证指南医案·胃脘痛》中认为,“肝为起病之源,胃为传病之所”,“情志不落,肝木之气逆行犯胃”。临床证见胃脘胀痛,攻窜胁背,嘈杂泛酸,嗳气频多,烦躁易怒,情志不遂时胃脘痛发作或加重,脉弦,治宜疏肝解郁、理气止痛。本法以香窜之品疏理气机,方用柴胡疏肝散加减,药用柴胡、苏梗、白芍、枳壳、香附、生麦芽、佛手片、香橼皮、檀香、元胡、川楝子、绿萼梅、白残花等。兼热者加龙胆草、丹皮、栀子、黄连,兼瘀者加丹参、三棱、莪术、三七、大黄。理气药多为香燥之品,易耗气,故亦应中病即止。
4 利湿法
适用于湿浊内蕴胃腑证,临床常有2种情况,一是清热利湿、行气止痛,适用于脾胃湿热证。《素问·痹论》曰:“辛辣无度,肥甘厚腻,饮酒如浆,则蕴湿生热,伤脾碍胃。”《明医指掌·心痛》有“胃脘湿热痛”的记载,临床证见胃脘隐痛或胀痛,胃脘嘈杂,脘痞,口黏腻,小便黄,舌质红,苔黄腻,脉细数或濡数。治宜清热利湿、健脾利湿。方用泻心汤合小陷胸汤加减,药用黄芩、大黄、黄连、清半夏、栝楼、竹茹、佩兰、陈皮、车前草等。纳呆者加莱菔子、焦三仙,泛酸者加瓦楞子、吴茱萸、乌贼骨,胀满者加枳实、厚朴、佛手、香橼皮。清热利湿药常寒凉,易伤脾气,阻碍气机,故可同用健脾益气、理气药物。
二是燥湿健脾,行气止痛,适用于寒湿困脾证。《兰室秘藏·中满腹胀》曰:“脾湿有余,腹满食不化。”临床证见胃脘胀痛,脘痞,口黏腻,纳呆,大便溏,舌淡,苔白腻,脉细或濡。方用平胃散加减,药用苍术、厚朴、陈皮、炙甘草、白术、茯苓、白扁豆、山药、薏苡仁等。腹胀呕吐者加枳实、莱菔子、砂仁,有食积者加焦三仙,畏寒便溏者加党参、木香、肉桂、干姜,胁胀者加柴胡、枳壳。燥湿药性温燥,生热伤阴,故中病即止。
5 化瘀法
适用于瘀血阻滞胃脘证。《临证指南医案·胃脘痛》中指出:“阳明乃十二经脉之长,其作痛之因甚多……然而是病,其要何在?所云初病在经,久痛人络,以经为气,络主血,则可知其治气、治血之当然也,凡气既久阻,血亦应病。”“久病必瘀是也”。临床证见胃脘刺痛,脘胀,甚或呕血,面部黧黑,肌肤甲错,或腹部青筋,舌紫暗,舌下脉络曲张,脉细涩,多见于胃病日久,治宜活血化瘀、通络止痛。方用丹参饮合血府逐瘀汤,药用丹参、檀香、刘寄奴、元胡、当归、桃仁、三棱、莪术、赤芍、枳壳、红花、柴胡等。气滞者加郁金、白芍、木香,吐血、便血者加三七粉、地榆炭、白芨、炒蒲黄、乌贼骨、茜草炭。因此类患者多病程日久,活血化瘀药易耗气,故应用时应注重顾护正气,常与补气药同用。
6 健运法
适用于脾胃虚弱证。《证治准绳·心痛胃脘痛》中有“胃脘痛……凡壮则气行而已,胃脘弱则着而成病。”临床证见胃痛隐隐,空腹为甚,得食则缓,食少,神疲乏力,痞胀,大便溏,舌质偏淡,脉细,治宜健脾益气、和胃止痛,方用四君子汤加减。药用党参、白术、茯苓、炙甘草、黄芪、白扁豆、山药、大枣、薏苡仁、陈皮等。胃寒者加干姜、肉桂、肉豆蔻,泄泻者加赤石脂、禹余粮、石榴皮、罂粟壳。补中药治虚要防止滞气,选药时不宜过温过燥,避免过于壅气,或少加理气药。
7 消导法
适用于食滞胃脘证。胃以通为用,以降为和,故严用和[1]提出:“夫心痛之病……而其所致皆因外感六淫,内伤七情,或饮啖生冷果实之类,使邪气搏于正气,邪正交击,气道闭塞,郁于中焦,遂成心痛。”临床证见胃脘胀痛,恶闻食臭,吐或矢后觉舒,大便或有溏泄,舌苔厚腻,脉滑,治当消食导滞、和胃止痛。方用保和丸加减,药用山楂、神曲、麦芽、莱菔子、半夏、陈皮、茯苓、连翘、白术、山药等。脘胀明显者加枳壳、木香、槟榔,泛酸者加瓦楞子、乌贼骨、左金丸。消食药配用健运药物疗效更好。
8 滋阴法
适用于胃阴亏虚证。多先有热证,日久不愈,耗伤胃阴,或过服温热药物所致,证见胃脘隐痛,灼热,口燥咽干,口苦,心烦嘈杂,食少或饥不欲食,干呕噫气,大便干结,舌质红,苔少,脉细数,治宜养阴益胃、和络止痛。方用沙参麦冬汤合增液汤加减,药用沙参、麦冬、石斛、白芍、生地、太子参、玉竹、芦根、百合、乌梅等。大便干结者,加玄参、火麻仁、郁李仁,口干心烦明显者加黄连、栀子。滋阴药易腻胃,不可过用,中病即止,或少加健运理气药。
以上八法是针对胃脘痛的基本证候,在临床实际中,由于病机的不同或转化,证候往往非单一出现,常见复合证候,此时当应分清主次缓急,灵活运用治疗八法,针对不同证候组合选择相应治疗方法,方随法变,药因证施,如虚实并见可用健运消导法、滋阴清热法、化瘀滋阴法等,寒热并见可用寒温同用法。张景岳[2]认为,“胃脘痛证,多有因食、因寒、因气不顺者,然因食因寒,亦无不皆关于气,盖食停则气滞,寒留则气凝。”胃以通为用,以降为和,胃腑通降,气机条畅,自无疼痛之虞,胃腑气机阻滞,则发为疼痛,故通降法应为治疗胃脘痛的基本法。但应从广义理解通降之法,高士宗说:“通之之法,各有不同,调气以和血,通也;上逆者使之下行,中结者使之旁达,亦通也,虚者助之使通,寒者温之使通,无非通之之法也。”其要旨是谨守病机,随证治之,但均可稍用通降之品以疏其壅滞,如莱菔子、焦三仙、槟榔、鸡内金等。临床疗效的关键是辨证准确,论治正确。在论治时应紧扣证候与病机,选用适当的方剂和药物,并注重药物的弊处,如补虚不可壅滞,理气忌用香燥,滋阴避免滋腻,并时时顾护胃气,避免重剂伤胃。
[1] 王道瑞,申好真.严用和医学全书[M].北京:中国中医药出版社,2006.52.
[2] 张介宾.景岳全书[M].上海:科技出版牡,1959.18.38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