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产后出血84例临床分析及护理

2010-02-11李丽华

中国医药指南 2010年29期
关键词:娩出病史胎盘

李丽华

黑龙江省牡丹江市妇女儿童医院妇产科(157000)

产后出血是指胎儿娩出后24h内阴道出血量超过500mL。产后出血是常见而严重的分娩期并发症之一,在我国孕产妇死亡原因中居首位,其发病率占分娩总数的2%~3%。作好产后出血的监测,及时处理和良好的护理,是降低产后出血发病率及病死率的关键。本文对牡丹江市妇女儿童医院分娩的84例产后出血产妇的临床资料进行分析,以期对临床预防处理产后出血提供借鉴。

1 临床资料

牡丹江市妇女儿童医院从2005年1月至2009年6月分娩产妇总数2971例,发生产后出血84例,占2.8%,年龄21~37岁,平均29.3岁;初产妇52例,经产妇32例;出血时间2h 内54例,占64.3%,2h 后30例,占35.7%,其中有6例晚期产后出血。产后出血行子宫次全切术3例,其余81例均经加强宫缩、输液、输血、抗感染等对症治疗,痊愈出院。出血量500~1000mL者52例,1000~1500mL者22例,>1500mL者10例。出血原因:子宫收缩乏力49例(58.3%),以继发性宫缩乏力为主。胎盘因素21例(25.0%),软产道损伤8 例(9.5%),凝血功能障碍6例(7.1%)。分娩方式:自然分娩35例,阴道助产8例,胎吸助产4例,产钳助产5 例,剖宫产32例。全部患者均抢救成功,无1例死亡。

2 护理体会

2.1 详细询问病史

详细询问产妇的孕产史、孕次、产次、多胎妊娠的胎儿数目,胎儿的大小,是否曾有人工流产、早产、死胎的病史;产妇的出血性疾病史;妊娠期合并重症肝炎;妊娠期患妊高征、前置胎盘、胎盘早剥、羊水过多等病史;以及分娩期过多地使用镇静剂、产程延长、难产、手术操作不顺利等病史。

2.2 密观察病情

密切观察产妇产中、产后的意识、生命体征等变化,定时测血压、脉搏、中心静脉压、体温,以了解循环血量减少的程度,观察体温变化以识别感染征象。 胎盘娩出2h,注意血压、脉搏、宫缩、宫底高度、膀胱充盈情况;产后2h,观察产妇出血量,有无面色苍白,头晕心慌,出冷汗,打哈欠,脉搏快而弱,血压下降等休克症状。在观察阴道出血量的同时,应仔细检查子宫底高度,如发现宫底在脐上且宫腔增大时,应立即按摩子宫,挤出宫腔内的血块及血液,促进子宫收缩,以达到止血的目的[1]。本组宫底升高的病例,经按摩处理和麦角新碱治疗后效果良好。

2.3 心理护理

焦虑与抑郁容易引起宫缩不协调、宫颈水肿、产程延长,最后导致子宫收缩乏力而引起产后出血[2]。对这部分产妇,我们耐心地讲解分娩知识和育儿知识,使他们消除恐惧,以积极的心态面对分娩,可有效降低产后出血的发生。产后出血后产妇会面临体力差、活动无耐力、生活自理差等诸多困难,并对出血引起的并发症产生恐惧,因此应为产妇及家属详细解释说明各种治疗护理措施,并鼓励他们参与制定产妇的护理计划,以减轻其恐惧、焦虑心理。

2.4 急救处理

出血发生后,密切观察产妇的一般状态、生命体征、子宫收缩情况、阴道流血量、尿量等。失血较多者使其取平卧位、保暖、给予持续吸氧,建立2条以上静脉通路,做好输液、输血准备。若胎儿娩出时或娩出后短时间内阴道持续不断,多量鲜红色血液流出,或胎盘完整娩出后阴道仍有持续鲜红色血液流出,应考虑软产道裂伤出血,应及时准确地修补、缝合裂伤而有效地止血。

2.5 积极预防感染

保持床单的清洁干燥,严格会阴护理,注意观察会明伤口情况,恶露的颜色、气味及量的变化,遵医嘱给予广谱抗生素预防感染。

产后出血多发于产后2h[3],故产后2h将产妇留在产房内继续严密观察。要密切观察病情,正确评估出血量,掌握产后出血原因及临床特点,及早做好产前产时产后监测,早发现,及时抢救是减少产后出血发生率和产妇病死率的有效措施。

[1] 寇玉琴.产后出血50 例护理体会[J].基层医学论坛,2008,12 (4):375-376.

[2] 徐秀芳,韩晶,刘莉.负性情绪与产后出血的相关性及护理干预[J].齐鲁护理杂志,2002,8 (10): 728-729.

[3] 许霞.产后出血的临床观察与护理[J].安徽医药,2008,12(8):756.

猜你喜欢

娩出病史胎盘
被诊断为前置胎盘,我该怎么办
角色扮演法在内科住院医师病史采集教学中的应用
基于深度学习的甲状腺病史结构化研究与实现
被诊断为前置胎盘,我该怎么办
超声评分联合病史预测凶险型前置胎盘凶险程度的价值
猪胎盘蛋白的分离鉴定
医生未准确书写病史 该当何责
前置胎盘伴胎盘植入的磁共振诊断价值
臀位剖宫产改良式臀牵引术的应用
控制胎头娩出速度助产法减少产妇会阴裂伤的临床观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