桥小脑角区表皮样囊肿的MRI检查技术
2010-02-11杜红张勇张伟
杜 红 张 勇 张 伟
颅内表皮样囊肿又称胆脂瘤或珍珠瘤,是胚胎发育过程中外胚层残余组织异位所致的先天性良性肿瘤。发病率占颅内肿瘤的0.2%~1.8%,90%的病变位于脑外硬膜内,其中发生在桥小脑角区占50%以上,仅有少数位于脑实质内或硬膜外。本文收集22例经焦作市人民医院手术病理证实的桥小脑角区表皮样囊肿,对其DWI和FLAIR序列图像上的表现进行分析,共同探讨该病的MRI检查技术。
1 资料和方法
22例患者中,男12例,女10例,年龄25~64岁,平均48岁。其中14例行增强扫描。采用GE Signa1.0T MRI,头颅线圈,行常规FRFSE T2WI、FLAIR T1WI扫描。扫描参数:FRFSE T2WI,TR:4000ms,TE 102ms,矩阵 320×224。FLAIR T1WI,TR:2000ms,TE:MinFull,TI:700ms,矩阵256×192。然后加扫轴位 FLAIR T2WI 和DWI序列。具体扫描参数:FLAIR序列,TR:8000ms,TE:120ms,TI:2000ms,矩阵256×128。 DWI序列,TR:8000ms,TE:Minimum,矩阵128×128,B-Value:1000,Diffusion Direction:ALL。
2 结 果
22例桥小脑角区表皮样囊肿T1WI上呈高于脑脊液、低于脑实质信号的均质性肿瘤者(18例,占82%),T2WI上均呈高信号。4例(占18%)肿瘤实质内呈短T1、等T1混杂信号。FLAIR序列显示所有肿瘤实质内可见不规则点状、杂乱的线状或称为“乱麻状”的不规则等信号,肿瘤边界显示不清。DWI序列显示所有肿瘤呈明显高信号,边界清楚,脑脊液呈明显低信号。14例行Gd-DTPA增强扫描,10例肿瘤无强化,4例呈细线状或不规则线样边缘强化。
22例桥小脑角区表皮样囊肿均为单发,大小差异较大,最小者约为0.8cm×1.7cm,最大者约为5.6cm×5.3cm。形态呈略宽的扁平状,依脑池形状塑型并在桥前池、环池内蔓延者12例,肿瘤呈类圆形者局限性生长,推移临近的小脑半球及小脑中脚者6例,肿瘤向桥前池蔓延并累及同侧Meckel腔,包绕、推移同侧颈内动脉海绵窦段者2例,尚有2例巨大的表皮样囊肿向前内方生长、蔓延入桥前池、环池甚至上段颈椎管内,并向后方生长推移同侧小脑半球蔓延入枕大池和四脑室。
3 讨 论
表皮样囊肿亦称胆脂瘤,其囊壁仅含有与皮肤表皮相似的复层鳞状上皮,囊内含有丰富的角蛋白和胆固醇。好发部位为桥小脑角、鞍区、中颅凹、大脑半球表面、脑室内及颅骨等,约有50%发生于桥小脑角区。绝大多数表皮样囊肿在T1WI上呈高于脑脊液、低于脑实质信号的均质性肿瘤,T2WI上呈高信号。本组22例中的绝大多数(18例,占82%)表现为这种信号。另有4例(18%)肿瘤实质内呈短T1、等T1混杂信号。
液体抑制反转恢复(FLAIR)序列,也有学者形象地称其为黑水序列。是在FSE序列前加一个180°翻转脉冲,是IR序列结合FSE序列而产生的一种多回波链IR序列。通过选择适当的T1,从而选择性抑制某种组织结构,是该序列的一个重要特点。选择短T1(120~180ms)可使脂肪被抑制,长T1(2000~2500ms)可使液体被抑制,从而显示被脂肪或水信号覆盖的病变信号。根据脑脊液的T1值1900~3000ms选择特异的T1值,使脑脊液在90°射频脉冲时的纵向磁化矢量恢复为零,转移到横向平面(XY平面)的磁化率也为零,没有信号产生,因而脑脊液中自由水的信号被显著抑制,从而检出依照脑池形状塑型生长或有时仅仅表现为一侧脑池增宽的表皮样囊肿。本组22例行FLAIR序列检查,肿瘤实质内均可见不规则点状、杂乱的线状或称为“乱麻状”的不规则等信号,肿瘤边界显示不清。这是由于FLAIR序列信号采集时间长,信噪比较低所致。有作者研究表皮样囊肿在FLAIR序列上的表现后发现:最易发生表皮样囊肿的脑池和脑室在FLAIR序列上也最容易出现脑脊液伪影,这些伪影的信号可高于或低于脑脊液信号,易误认为脑池和脑室内表皮样囊肿的不规则点状、杂乱的线状信号。
弥散加权成像DWI是在单次激发SE-EPIT2WI序列基础上施加扩散敏感梯度场来进行,即水分子扩散加权成像(DWI)。其图像对比主要由组织间弥散系数(D)及T2成分的对比产生,并受到微循环、渗透压、细胞外间隙的几何形状及主观运动等多种因素的影响。DWI是目前在活体组织内进行水分子扩散测量与成像的唯一方法,其对超急性期脑缺血的定性、定位诊断的临床价值已被公认。本组22例桥小脑角区表皮样囊肿在DWI序列图像上均呈明显高信号,边界清楚,脑脊液呈明显低信号,因而DWI序列诊断颅内表皮样囊肿的敏感性明显高于常规MRI序列和FLAIR序列。有作者认为,DWI序列图像上,表皮样囊肿与蛛网膜囊肿截然不同的信号强度,可能与二者囊腔内容物的生物物理学特性不同有关。表皮样囊肿囊腔内为含有细胞碎屑、角蛋白、胆固醇的豆渣样油腻液体,粘稠度极高,因而其内细胞外水的浓度高,水分子运动受限;而蛛网膜囊肿是脑脊液被包围在蛛网膜所形成的袋状结构,其内细胞外水分子运动相对自由。
因此,桥小脑角区表皮样囊肿的MRI表现具有特征性,联合应用DWI及FLAIR序列有利于桥小脑角区表皮样囊肿的诊断,尤以DWI序列显示病变效果更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