乙肝两对半和肝功检查在婚育中的探讨指导
2010-02-10方福清张碧真施茵
方福清 张碧真 施茵
(福建省云霄县疾病控制中心 福建 云霄 363300)
乙肝两对半和肝功检查在婚育中的探讨指导
方福清 张碧真 施茵
(福建省云霄县疾病控制中心 福建 云霄 363300)
为更好地做到优生优育,阻断夫妻间水平传播和母子间垂直传播,笔者就乙肝“两对半”和肝功能检查结果,对婚育作探讨性分类指导。
HbsAg 乙肝两对半 肝功 婚育 传染
据有关资料统计,目前无症状成人HBsAg阳性携带者约占全国人口12%,特别是我国沿海地区,仅近几年来我县婚前体检中HBsAg阳性者就达15%左右,这些阳性者中约有20%可变为慢性迁延性肝炎,4%~5%发展为肝硬化,0.75%的人转变为肝癌。即使如此,到目前为止,乙肝病还未找到特效药。乙肝虽然难治,但可控可防。因此,做好婚前检查和婚育指导十分必要。为更好地做到优生优育,关心下一代身体健康,阻断夫妻间水平传播和母子间垂直传播,对HBsAg阳性者应根据肝功及乙肝“两对半”检查,结合临床症状,再分类作婚育指导。
1 当男女双方HBsAg阴性或一方乙肝“两对半”“小三阳”肝功能正常时,可以婚育
(1)男女双方HBsAg均阴性,说明双方未感染HBV,可以婚育。为预防日后不被他人传染,最好夫妻双方全程免疫接种10ug/支乙肝疫苗,(即分0、1、6个月分别接种1针)。
(2)一方HBsAg阳性,另一方均为阴性,说明阴性方目前未感染HBV,为了婚后长期一起生活和密切接触不被传染,阴性者应立即全程免疫10ug/支乙肝疫苗,待机体产生HBsAb后,在婚育为妥。但婴儿应在出生后24h内全程免疫接种5ug/支乙肝疫苗。特别是母亲HBsAg阳性者,更应免疫接种。最好是30ug/支乙肝疫苗效果更佳。
(3)一方HBsAg阳性,另一方HBsAb阳性。说明后者对HBV已有免疫力。故此婚育可不受限制。若HBsAg阳性者是女方。婴儿出生时应按上述(2)要求处理。
(4)男女双方HBsAg,HBcAb双阳性或“小三阳”,说明双方均已感染HBV,婚后虽然还有可能存在不同亚型相互传染问题,但影响不大,可以婚育,当然婴儿出生时也应按上述(2)处理。男女双方HBsAb均阳性,说明双方对HBV已有免疫力,不必再接种乙肝疫苗,可以婚育。
2 当HBsAg、HBeAg阳性或“两对半”“大三阳”,肝功能正常也可以婚育
无论男女一方或双方HBsAg,NBeAg双阳性或乙肝“两对半”“大三阳”,说明此时阳性方体内HBV正处于复制繁殖活动期,患者具有较强传染性,此时虽可婚育,但应注意。
(1)男方HBsAg、NBeAg双阳性或“两对半”“大三阳”,而女方均阴性,此时女方和出生婴儿可按上述(2)要求处理。
(2)仅女方或男女双方HBsAg、NBeAg双阳性或“大三阳”。应暂缓怀孕。因为一方面妊娠和分娩会增加肝脏负担,使病情加重;另一方面,女方在妊娠分娩时,HBV很有可能通过胎盘(妊娠早期)或产道进行垂直传染,也有可能通过母婴密切接触进行水平传染。为减少下一代被HBV所感染,此时,应暂缓怀孕。夫妻最好选用避孕套而不使用对肝脏可能产生副作用的避孕药片进行避孕。同时要配合医生进行治疗,待HBeAg阴转,再考虑妊娠。
(3)若女方HBsAg、NBeAg双阳性或“大三阳”,又已怀孕或急于生育,则应采取施行母-婴阻断措施,即孕妇自妊娠21周起采取免疫干预措施。婴儿出生时也应按上述(2)要求处理,最好第1针在不同部位同时注射1支100u/支乙肝免疫球蛋白。
(4)当NBsAg、HBeAg阳性、或“大三阳”肝功异常时,或单纯肝功ALT等升高,无论女方或男方NBsAg、HBeAg阳性或“两对半”“大三阳”,肝功异常或单纯ALT等升高很多的患者具有很强传染性,快出现或已出现各种乙肝临床症状。此时结婚,会由于操办婚礼的劳累,饮酒和新婚蜜月难以节制的频繁性生活,特别是女方患者,日后妊娠和分娩可能会引发婴儿垂直传播或水平传播。而且还会增加孕妇肝脏负担,病情加重,甚至还有可能发生流产,早产和死胎,甚至母婴双亡,给后代和家庭带来灾难。因此,这种情况应暂缓婚育,应积极入院治疗,待症状消失。“大三阳”转为“小三阳”,肝功恢复正常并维持1年以上再安排婚育。
因此,笔者建议,未婚青年应积极响应政府号召,做好婚前检查,在HBsAg检查阴性的情况下,应尽早全程免疫接种乙肝疫苗,即于0、1、6个月分别接种1支10ug乙肝疫苗。有资料[1]统计,接种乙肝疫苗后HBsAb阳转率是:接种第1针后为27.5%,第2针后为71.26%,第3针后为90.8%。说明抗HBs阳转率是随接种针次的增加而提高的(P<0.01)。因此不论男女双方或出生婴儿皆强调全程免疫接种,不能半途而废。只有这样,才能有效提高自身免疫力,降低HBV发病率,真正做到优生优育,提高整个中华民族的健康水平。
[1]林光宇.乙肝血源疫苗免疫效果观察[J].海峡预防医学杂志,1996,3.
R575
A
1674-0742(2010)08(c)-0169-01
2010-06-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