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小柴胡汤加味治疗胆汁反流性胃炎90例

2010-02-10姚立群

中国医药指南 2010年12期
关键词:茵陈利胆枳实

姚立群

平泉县中医院内科(067500)

小柴胡汤见于《伤寒论》主要用于治疗少阳证,笔者自2005至2008年以来,应用小柴胡汤加味治疗胆汁反流性胃炎郁热型90例,取得较满意疗效,现介绍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临床资料

本组90例患者均为门诊病例,临床表现以胃脘胀闷,灼热疼痛,恶心、呕吐、口干、口苦、烦躁易怒、舌红苔黄、脉弦数等证,均经电子胃镜确诊。男39例,女51例,年龄21~72岁,平均49.5岁,病史<1年18例,1~3年48例,>3年24例,本组均经辩证为郁热型,治疗期间停用一切中西药物。

1.2 治疗方法

方用:柴胡15g、黄芩8g、半夏10g、人参5g、茵陈12g、薄公英15g、芦根15g、枳实12g、甘草6g、白芍12g、绿萼梅12g、生姜3片、大枣3枚。心烦者加枝子6g,大便秘加大黄3g。胃镜见黏膜出血水肿加生地榆20g、三七粉2g(冲服),黏膜糜烂加薏米30g。

1.3 疗效标准

参照《实用中医消化病学》中有关诊断标准。①临床痊愈:症状消失,胃镜复查黏膜正常,未见胆汁反流。显效:症状及体征明显减轻,胃镜复查胆汁明显减少。好转:证状减轻,胃镜查黏膜有所好转,胆汁反流有所减少。无效:临床症状体征未减轻,胃镜查未见改善。

2 结 果

本组患者90例,治愈54例,显效24例,有效9例,无效3例。

3 病例介绍

患者男性,48岁于2008年5月就诊,患者胃脘胀满,灼热疼痛半年余。长期饮酒,饮食无规律,出现胃脘胀满,灼热疼痛,平素用奥美拉唑40mg 2次/d口服,多潘立酮10mg 3次/d口服对症治疗。近期胃脘胀闷,灼热疼痛加重,来平泉县中医院门诊求治,症见胃脘胀闷、灼热疼痛,心烦易怒,恶心欲呕,口干苦,舌红苔黄,脉弦数,胃镜查胃黏膜充血水肿,胃内潴留液呈黄绿色。中医诊断:胃脘痛、肝胆郁热治以清肝利胆,理气止痛。方用小柴胡汤加味,柴胡15g、黄芩8g、半夏10g、人参5g、茵陈12g、芦根15g、枳实10g、甘草6g、白芍12g、绿 萼梅12g、生姜3片、大枣3枚。水煎取汁400mL,分早晚温服,服药7剂证状减轻,再服7剂证状皆除,查胃镜黏膜正常,未见胆汁反流。

4 体 会

胆汁反流性胃炎属于祖国医学“胃脘痛、呕吐、呕胆、胆瘅”等病范畴。《伤寒论》“少阳之未病,口苦咽干目眩也”。“伤寒五六日中风,往来寒热,胸胁苦满,默默不欲饮食,心烦喜呕,或胸中烦而不呕或渴……。”充分体现了肝胆郁热表现。若饮食不节,忧思恼怒,情志失畅等因素,使肝失疏泄,肝气郁结,久郁化热,热移于胆,则出现胃脘灼热疼痛,烦躁易怒等病证。故治疗以清肝利胆,理气止痛,方用小柴胡汤加味,方中柴胡、黄芩、茵陈、蒲公英、芦根清肝利胆。枳实、白芍、绿萼梅、半夏理气止痛。少佐人参、甘草、大枣扶助脾气。使邪不伤正,使脾胃升降功能正常。小柴胡汤可抵制血管通透性,具有抗炎利胆作用。枳实可促进胃肠蠕动及增强胃排空能力,与白芍、甘草合用可降低迷走神经日兴奋性提高幽门括约肌日张力,控制胆汁反流,蒲公英可减轻和消退胃黏膜的充血、水肿及糜烂性出血,抵制和杀灭HP、抵制胃液分泌和调节免疫功能。①茵陈有利胆、保肝、抵抗病原微生物有扩血管降血脂、抗凝血、解热镇痛、消炎、抗肿瘤、参与机体免疫调节等作用。②芦根有解热、镇静、镇痛、降血压、降血糖、抗氧化作用,对溶血链球菌有抵制作用,所含苜蓿素对肠管有松弛作用。③绿萼梅含有异丁香酚对肠管有兴奋作用。④诸药合用,具有清利肝胆郁热,理气止痛之效,临床收到满意效果。

[1] 危北海,张万岱,陈治水.中西医结合消化病学[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3:579.

[2] 李乾构,周学文,单兆伟.实用消化病学[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1:65.

[3] 高血敏.中药学[M].北京:中国中医药出版社,2002:97.

[4] 马志杭,调胃汤治疗功能性消化不良90例[J].实用中医内科杂志,2008,22(4):35-36.

猜你喜欢

茵陈利胆枳实
不负春天
枳实消痞汤口服联合足三里、上巨虚、三阴交针刺治疗胃癌术后胃轻瘫的临床观察
识别真假枳实
仲景应用厚朴情况
绵茵陈养肝祛湿
小陇山林区茵陈菜开发前景
绵茵陈与花茵陈的现代药理对比及临床应用
舒肝利胆中药对病毒性肝炎患者胆囊声像图的影响
枳实与枳壳的现代药理与临床应用研究
清肝利胆汤治疗胆腑郁热型胆胀42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