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肺癌早期的CT诊断分析

2010-02-10李继敏赵延秋

中国医药指南 2010年12期
关键词:肺门片状征象

李继敏 赵延秋

黑龙江省鹤矿集团总医院兴安分院(154102)

肺癌是呼吸系统最常见的病变,许多文献报道,其发病率逐年上升。CT检查对肺癌早期的诊断非常关键,其检查方法方便,患者易合作。便于早期发现、早期诊断,得出较确切的诊断。许多肺癌的早期临床症状不明显,来就诊发现时已接近中晚期,或来时是早期,误诊为肺内其他疾病,待几经周折诊断明确后已属中晚期,多数患者预后不好。因此,如何能早期发现、早期诊断、早期治疗,做肺部CT检查时是非常重要的。

1 一般资料

本组患者60例,分别使用美国GE螺旋CT,采用1500Hu窗宽,650~682Hu窗位,5mm层厚,行肺部扫描检查。其病灶增强程度的CT值均为<17Hu。

经手术病理活检、痰检、淋巴结穿刺证实28例;至晚期出现骨转移者12例;未经手术和病理检查至晚期典型的CT表现于临床症状者20例。共有中心型肺癌32例,周围型肺癌28例。

全部病例均有2次以上的CT检查过程,其观察时间最短为15d,最长为3年,大部分病例均在半年以上。分别为15d~1个月6例,1~6个月18例,6个月~1年14例,1~1.5年6例,1.5~3年16例。

2 肺癌早期的CT征象

本组重点分析CT片征象,以第一次CT片的征象为主,然后分别随访复查。病例所见肺癌早期CT征象如下:

2.1 中心型肺癌

2.1.1 阻塞性肺炎12例,占37.5%,肺炎位于患癌侧肺叶,以肺段分布,无整叶肺炎。实变阴影较淡薄,不像大叶肺炎浓密,有浸润影,形象不整,边缘模糊。经抗炎治疗后,吸收较慢,也可局部吸收或完全吸收,也可永久不吸收。吸收后还可复发,再次复发时,可位于原肺段,还可位于该肺叶的其他肺段,呈管腔狭窄或阻塞,以及其他间接征象。

2.1.2 肺门阴影扩大有团块状或片状阴影10例,占31.3%,肺门阴影不同程度扩大0.8~2.0cm,呈大小不一的团块状或结节状影;边缘较清楚,也可有片状浸润影;扩大的肺门向外伸展边缘比较模糊。

2.1.3 肺门阴影增浓4例,占12.5%,表现为肺门阴影局部增浓,看不到具体肿块影,整个肺门阴影的大小仍在正常范围。

2.1.4 局限性肺气肿2例,占6.2%,癌肿向腔内凸入环绕支气管壁生长,逐渐使支气管狭窄,达到一定程度之后,引起部分性通气受阻,产生局限性肺气肿。

2.1.5 肺不张2例,占6.2%,与非肿瘤引起的肺不张表现相同,肺不张边缘看不见肿块影。

2.1.6 肺纹理紊乱2例,占6.2%,半年前一次CT片只有右上肺纹理紊乱,肺门及其他肺部均正常。但半年后复查,右上肺肺门附近出现较大肿块。

2.2 周围型肺癌

2.2.1 小片状浸润影18例,占64.3%,呈片状浸润,其病变大小2~3cm,形状不规则,密度不均匀。

2.2.2 结节影或球形影10例,占35.7%,呈结节形及球形,大小2~3cm,密度不均匀,但边缘较整齐。

3 讨论分析

中心型肺癌常见的X线征象基本上有两种改变,一是阻塞性肺炎,二是肺门阴影的改变,包括肺门阴影扩大与团块状或片状影及肺门阴影增浓共存。这两种改变在32例中有26例,占81.2%。因此对于35岁以上的人,要特警惕这两种表现。尤其是要注意肺门影大小的改变。区别肺门阴影的变化,首先要掌握肺门X线解剖,识别肺动脉,肺静脉和支气管阴影。特别要鉴别35岁以上的肺门阴影特点,只有熟悉了正常阴影,对异常的阴影就容易做出判断。观察老年人的肺门,如同观察小儿肺门结核一样,应特别仔细,不放过一切可疑的征象。

中晚期周围型肺癌可以呈巨大圆形或近似圆形的阴影,早期能否呈小圆形阴影并不一定,但从大多数病例来看,以小片状浸润居多,28例中有18例,占64.3%,为什么早期不呈小圆形,中晚期呈大圆形呢?这是由于癌肿首先发生在较细的支气管内,早期时癌肿一方面沿支气管浸润,一方面阻塞支气管而发生阻塞性肺炎和肺不张,加在一起呈小片状浸润影,到了中晚期癌肿向周边发展,逐渐形成圆形或近似圆形的阴影。

早期周围型肺癌的小片状浸润影,如发生在上肺很容易误诊为结核,发生在中下部很容易误诊为炎症。要加强提高病灶的认识概念,即早期肺癌往往不是圆形的,而呈小片状浸润影,只要提高了正确的认识观念,就不会轻易的漏掉,35岁以上肺部出现的小片状浸润影。当然也不能见到这种阴影就盲目的认为是肺癌,应该随访复查,至病灶明显缩小或不活动为止。如果不见缩小,特别是抗炎或抗痨治疗时,就特别注意早期肺癌的出现。

早期周围型肺癌的表现为结节状或球形阴影,如见到这样形态的阴影常不易误诊。但从长期经验总结来看,这种阴影还并不是较早的改变。因为上述的小片状浸润影,其中一部分逐渐演变增大为球形影,因此这组病例出现的结节状或球形影有一部分是由小片状浸润影发展而形成的。

4 肺癌的早期诊断机制

4.1 由于肺癌的早期症状很少或无症状,因此在有条件的地方应建立长效机制,坚持健康普查,半年或一年一次。

4.2 在常规胸透检查中要加强责任心,不放过任何一个可疑病灶,大多数肺癌是在体检胸透时发现的,尽管有一部分来时已晚,但还是有相当一部分是属于比较早期发现的。如果发生漏诊或误诊,势必就要延误治疗机会。

4.3 尽量缩短确诊时间。综合一部分误诊病例来看,从初诊到确诊时间拖的太长。待确诊后,已无法手术,一定要定期复查,半月一次为主,早确诊,防止错过治疗时间。

4.4 结合参考有关检查结果,CT检查虽有特殊意义,但还有一定的局限性,许多疾病均可在肺内造成类似阴影,鉴别分析还存在一定的困难,因此一定结合临床对患者的症状、体征、痰检、病理活检、支气管刷检等综合分析短期随访患者与复查相结合,才能早期发现。

猜你喜欢

肺门片状征象
产前超声间接征象在部分型胼胝体发育不全诊断中的价值
Lung-RADS分级和CT征象诊断孤立性肺结节的价值
肺门单中心Castleman病CTA“抱球征”1例
片状变燃速发射药燃烧性能的数值计算
片状电阻器开短路失效模式浅析
CT在肺结节病诊断中的价值
有机物凝胶—助熔剂法制备片状钡铁氧体
乳腺癌患者CT征象与SIRT1表达水平的关系研究
急性球形肺炎的CT征象分析
小儿肺门影增大辨识的Kappa一致性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