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超短波加电兴奋治疗周围性面神经麻痹

2010-02-10张莉莉

中国医药指南 2010年12期
关键词:面肌超短波乳突

张莉莉

吉林市中心医院理疗科(132011)

1 资料和方法

1.1 一般资料

本组周围性面神经麻痹131例,患者均经吉林市中心医院五官科确诊,其中门诊治疗112例,住院治疗19例。男87例,女44例;年龄<20岁33例,20~30岁85例,>30岁13例;左侧面瘫101例,感冒后9例,手术损伤8例,其他4例,其中曾做过针灸,药物治疗无效85例;病程<15d 91例,>15d 40例;临床表现为不同程度的口眼歪斜,患侧面部额纹消失,鼻唇沟平坦,不能做抬额,闭眼,鼓腮,吹口哨等动作。治疗分为两组:超短波加电兴奋组71例;单存超短波组60例;两组病情相近。

1.2 仪器与用法

采用国产五官超短波电疗机,功率40W,波长6m,圆板状电极,直径8cm,空气间隙1cm,两极分别并置于患侧耳前及耳后乳突处,微热量,1次/d,每次15min,10次为一疗程;电兴奋采用武汉半导体厂产的GC-1型电疗机,用手柄圆形电极,直径3cm感应电一级置于患侧颈乳突处(相当于翳风穴),另一极置于表情肌处,(相当于阳白迎香,地仓穴处),阳白穴处需用微弱电流,其他各处电量可由4~5V逐渐增至7~8V,每处通电4~5min,每次治疗15min;直流电正极置于表情肌各点(同感应电治疗各穴位),负极置于颈乳突处点送通电,电量约为15~20mA,每处通电1~2s,10次为一疗程。本组在本法治疗时不再接受其他治疗。

1.3 疗效判定标准与结果

1.3.1 疗效判定标准

痊愈:眼睑闭合良好,面肌功能恢复正常;显效:眼脸闭合明显改善,面肌功能基本恢复;好转:症状及体征有所改善;无效:症状及体征无改善。

1.3.2 结果

两组治疗1~4疗程超短波加电兴奋痊愈48例占67.6%;显效11例占15.5%;好转10例占14%;无效2例占2.8%。单纯超短波组痊愈30例占50%;显效15例占25%;好转12例占20%;无效3例占5%。经统计学处理χ2=44.5,P<0.01,差异非常显著,表明超短波加电兴奋组疗效明显优于单纯超短波组。病程15d以内91例中痊愈58例占63.7%;显效15例占16.5%;好转18例占19.8%;15d以上40例中痊愈20例占50%;显效11例占27.5%;好转4例占10%;无效5例占12.5%。说明病程不同其疗效差异较大,早期治疗效果好。

2 讨 论

周围性面神经麻痹的病因目前有3种解释,即炎性、血运性和病毒性,但最终均可导致面神经和周围组织水肿,并由于在面神经管内受骨管反作用力压迫而出现麻痹。面神经受压的持续时间愈长,其受损程度则愈重,故在急性期的治疗主要是控制炎症、水肿、改善局部血液循环、减轻神经受压。超短波透入组织的深度优于许多物理因子,具有明显的消炎作用和较好的镇痛效果。由于血管扩张,血液和淋巴循环加速,血管壁通透性增高,网状内皮系统和白细胞吞噬能力增强,使局部营养和代谢好转,炎症产物得以排除,组织修复加速,其改善面循,促进新陈代谢及消炎,消肿的作用甚为显著,在面瘫早期应用能加速面神经传导功能的恢复。本文资料表明,早期同时应用电性奋疗法不仅能够帮助改善面部循环而且可以早期锻炼瘫痪面肌,提高神经系统的功能性活动。当面瘫急性期过后,面神经管内组织水肿已消退,进入恢复期的治疗主要是尽速使神经传导功能恢复和增强肌肉的收缩,超短波的疗效远不及急性期,但它有促进神经再生作用。这时电兴奋的作用优于急性期,它可利用感应电,直流电对周围神经干及局部肌肉血管的作用,兴奋运动神经和肌肉,使失去神经支配的瘫痪面肌得到训练并向中枢神经传递冲动,从而改善神经系统的功能状态故加速疾病好转。

综上所述,超短波加电性奋疗法对面瘫急性和恢复期的治疗疗效明显优于单纯超短波治疗组,表明在面瘫急性期采用综合治疗是加速受损神经组织与功能恢复的有效方法。但有报道,电刺激疗法治疗面神经麻痹能引起面积痉挛,早期电针强刺激疗法可致病情加重。本组早期应用电兴奋疗法治疗没有发生此现象,可能与所采用的电流量适当及局部同时应用超短波有关。

猜你喜欢

面肌超短波乳突
中耳炎乳突根治术的围术期有效护理干预模式分析
超短波联合穴位按摩治疗Ramsay-Hunt综合征的临床研究
改良乳突根治加鼓室成形术治疗中耳炎的手术护理配合
温针灸配合超短波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疗效观察
面肌痉挛如何护理
面肌痉挛最常见的问题
机载超短波电台邻道干扰减敏特性建模与评估
航空超短波通信链路余量分析系统设计
面肌痉挛,试试微血管减压术
根管治疗意外治愈面肌痉挛1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