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综合治疗小儿病毒性心肌炎

2010-02-10

中国医药指南 2010年12期
关键词:心肌炎病毒感染卧床

李 梅

黑龙江省监狱管理局中心医院(150080)

病毒性心肌炎是病毒侵犯心脏所致的以心肌炎性病变为主要表现的疾病,有的可伴有心包和心内膜炎症改变[1]。少数可发生心力衰竭、心源性休克,甚至猝死。

1 一般治疗

1.1 休息

休息相当重要,活动和疲劳可使病情加重。急性期需卧床休息到热退后3~4周,心影恢复正常,才能下床轻微活动。恢复期应继续限制活动,待病情稳定,再逐步增加活动量。病情较重,心脏增大者,卧床6个月左右,如心脏未明显缩小,应适当延长卧床时间。有心功能不全者,应绝对卧床休息,以减轻心脏负担,使心衰获得控制,心脏情况好转后,始能轻度活动。一般重症患儿需卧床休息6个月以上;轻症患儿如仅有早搏等心律失常,则可适当缩短卧床休息时间。

1.2 饮食

多进食含维生素C类水果(如橘子、番茄等)及富含氨基酸的食物(如瘦肉、鸡蛋、鱼、大豆等)。

2 药物治疗

2.1 抗生素

虽对引起心肌炎的病毒无直接作用,但因细菌感染是病毒性心肌炎的重要条件因子,故在开始治疗时,均主张适当使用抗生素。一般应用青霉素肌注1~2周或400万~960万U/d静脉滴注1周或克林霉素1.2g/d静脉滴注1周,以清除链球菌和其他敏感细菌。

2.2 保护心肌

心肌炎时,自由基产生增多,而超氧化物歧化酶活性下降,自由基加重心肌细胞损伤。①维生素C具有保护心肌不受自由基和脂质过氧化损伤作用。用法:重症心肌炎患者,维生素C 5g+5%葡萄糖注射液250mL,静脉滴注,1次/d,疗程1~2周。②辅酶Q10参与氧化磷酸化及能量的生成过程,并有抗氧自由基及膜稳定作用。用法:辅酶Q10片10mg口服,3次/d,疗程1个月。③曲美他嗪通过抑制游离脂肪酸β氧化,促进葡萄糖氧化,利用有限的氧,产生更多ATP,增加心脏收缩功能。用法:曲美他嗪20mg口服,3次/d,疗程1个月。

2.3 抗病毒

近年来对原发病毒感染提出使用干扰素或干扰素诱导剂预防和治疗心肌炎,与此同时,对其他抗病毒的药物研究在继续深化,并有新药应用于临床,如阿昔洛韦、更昔洛韦。李红等研究结果表明,更昔洛韦有抗巨细胞病毒的活性,能明显减少巨细胞病毒所诱导的细胞凋亡的发生。对中药抗病毒的研究仍在继续,如郭乃榄等研究发现大蒜 素在体外能有效地抑制巨细胞病毒;李红等在实验中亦进一步证实了大蒜毒对巨细胞病毒临床分离株的抑制作用。另外,其他一些中药如大青叶、板蓝根、连翘、虎杖等可能对病毒感染有效。

2.4 肾上腺皮质激素的应用

关于皮质激素的应用目前尚有争论,多数认为:病程早期(即发病18d内)及轻症病例则不必使用;病情严重如心脑综合征、心源性休克、Ⅱ度以上房室传导阻滞、严重心力衰竭等应立即使用,病情缓解减量停药;反复发作或病情迁延者,可能与自身免疫有关,故主张使用,一般病例口服泼尼松1~1.5mg/(kg·d),3~4周,症状缓解逐渐减量、停药;严重病例使用氢化考的松8~12mg/(kg·d)或地塞米松0.2~0.4 mg/(kg·d)静脉滴注。

2.5 调节免疫功能

针对免疫情况选用免疫增强剂、转移因子、胸腺肽针剂、干扰素等。近年来研究的主要方向是,如何应用生物手段在病毒性心肌炎的早期进行有效治疗,改善心肌病理改变,减少炎细胞浸润,降低心肌纤维化程度,降低病死率。研究发现,中药黄芪对提高免疫功能及改善心功能有益,葛根在治疗病毒性心肌炎中亦有较好效果,在辨证组方中重用葛根,对缓慢性心律失常患者有提高心率的作用。

2.6 对症治疗

出现心力衰竭者,按常规心力衰竭治疗,但洋地黄用量偏小,贝那普利5~10mg或培哚普利2~4mg或咪达普利5~10mg口服,l次/d。心肌炎急性期不主张应用β受体阻滞剂,因其可降低心肌免疫力;但若有心脏扩大、心肌变薄等重构倾向时,即使急性期也应用。 完全性房室传导阻滞者,使用临时体外起搏器,不能恢复者安装永久心脏起搏器。根据心律失常情况选择抗心律失常药物治疗。

病毒性心肌炎的发病以轻中型多见,重型较少,经长期随诊结果,绝大多数痊愈,少数迁延,极少数死亡。故病毒性心肌炎重在早期治疗,通过治疗减轻心肌的炎性反应,使心肌损伤范围缩小,心肌纤维化程度减轻。中西药物的运用,是要提高机体免疫力,使机体生物防御能力增强,及时杀灭病毒、清除被病毒感染的心肌细胞不使病毒扩散,同时可保护正常心肌细胞不受损害[2]。

3 讨 论

目前我国细菌感染大幅度下降,病毒感染增多,病毒性心肌炎上升为常见病。本病关键是早期治疗,注意抗病毒治疗,并防止病毒持续存在,改善心肌功能,提高心肌收缩力,促进心肌代谢,使受损伤的心肌细胞恢复,防止病情迁延,甚至发展为心肌病。在本病的治疗中选用1,6-二磷酸果糖静滴,主要通过刺激糖酵解,促进脂肪酸的合成,抑制糖异生,促进糖的利用,增加三磷酸腺苷水平,从而使受损的心肌受保护,提高心肌收缩力,改善临床症状。黄芪注射液能增强心肌收缩力,保护心肌细胞,还具有抗病毒,增强肾上腺皮质功能,抗缺氧,对干扰素系有明显的刺激和诱生作用,我们常规用于治疗本病。极化液可稳定细胞膜,促进产生能量,增加心肌收缩力和抑制游离脂肪酸的产生,需氧量降低,从而增加心肌的生存,使心肌功能得到改善。病毒感染侵犯心肌后使受感染细胞脂质过氧化损伤,产生氧自由基,维生素C能清除自由基,增加冠脉血流量,改善心肌代谢,有助于心肌炎的恢复,用10%维生素C能降低受感染细胞脂质过氧化损伤。

[1]中华医学会儿科学分会心血管学组,中华儿科杂志编辑委员会.小儿病毒性心肌炎诊断标准(修订草案)[J].中华儿科杂志,2000,38(2):75.

[2]王慕逖.儿科学[M].5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1:304-306.

猜你喜欢

心肌炎病毒感染卧床
预防诺如病毒感染
家有卧床老人,如何预防压疮
牛繁殖、饲养、卧床精细管理七法
丙型肝炎病毒感染和2型糖尿病的相关性
心肌炎患者减少食盐摄入
一分钟了解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
保胎之纠结——绝对卧床还是适当运动
猪瘟病毒感染的诊治
一次性营养袋在卧床患者洗头中的巧用
左卡尼汀治疗心肌炎的临床价值及不良反应观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