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间隙牵引加超短波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

2010-02-10赵满贵

中国民间疗法 2010年11期
关键词:超短波卧床腰部

赵满贵

(山西省阳泉市第一人民医院,045000)

间隙牵引加超短波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

赵满贵

(山西省阳泉市第一人民医院,045000)

我科从2006年开始采用间隙牵引方法加超短波对腰椎间盘突出症进行治疗,并作了疗效对比观察,现报道如下。

一般资料

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156例,年龄21~64岁;男84例,女72例;病程1个月以内104例,1个月以上52例。所有患者均以CT检查后确诊,分两组治疗:1组为自动间隙牵引加超短波治疗后绝对卧床休息61例;2组为自动间隙牵引加超短波治疗后不卧床休息95例。

治疗方法

仪器与方法:先用广州产ATA—ⅡD型腰椎牵引床牵引,患者仰卧于牵引床上,下胸部、骨盆固定带固定患者,重量从30kg起,每3天增加5kg,最大牵引力不超过患者体重。每牵引6m in休息(间隙)1min,时间25~30min。牵引完后在床上休息10min。后用上海产CDB-1超短波治疗机,腰部前后对置,温热量,20min。两种治疗方法每日各1次,20次为1个疗程。1组病人每次治疗后绝对卧床休息,2组不作要求。

治疗结果

疗效标准:痊愈:症状体征消失,腰部功能恢复正常;显效:症状体征基本消失,活动后稍有不适,能参加正常工作;好转:症状体征较治疗前减轻,患者仍有不适感;无效:症状体征较治疗前无明显改变。

结果:1组61例,痊愈13例,显效26例,好转18例,无效4例,愈显率64%。2组95例,痊愈15例,显效23例,好转49例,无效8例,愈显率40%。经统计学处理,P<0.01,差异有显著性。

讨论

腰椎间盘突出症主要是由于破裂组织产生的化学性刺激和自身免疫反应引起的神经根炎症,突出物压迫刺激后纵韧带、硬膜囊及位于椎管内的神经根等组织,使静脉回流受阻,出现炎性充血、肿胀、粘连而导致一系列临床症状。采用牵引可使突出间盘的间隙明显增宽,间盘内容积增加,间盘内压明显下降,有利于突出物还纳。同时牵引还可以使椎间孔增大,可减轻突出物对神经根及根部血管的压迫而造成的缺血性炎症改变,使粘连松解,压迫部分或全部解除,症状缓解。牵引还可以解除因神经受刺激而引起的腰肌痉挛,改善腰背痛症状,尤其是间隙牵引,使腰部肌肉作有节律地被拉紧和放松的动作,除具有一般牵引的作用外,尚有按摩的作用,使腰部肌肉紧张、放松交替出现的运动符合于肌肉收缩与松弛交替进行的生理功能,有利于改善腰部肌肉的血流供应。同时还可使突出物与神经根的位置发生微小的变化,从而减轻症状[1]。加上超短波穿透力强,透入组织的深度优于许多物理因子,改善血液循环,促进神经代谢及消炎消肿作用甚为显著,并可促进神经再生。使局部血液循环增加,改善神经肌肉的营养状态,也加快了炎性渗出物吸收,尽快消除局部的压迫症状[2]。

目前,大部分学者都主张本病要卧床休息,本组卧床组与不卧床组对比,疗效差异有非常显著性,说明人在站立或活动时,椎间盘受到身体上部的重量和维持姿势的腰背部和腹部肌肉的力量,承受巨大的压力,再加上外部的负荷,压力更大,使突出加重。而卧床既能减轻椎间盘的压力,又可解除肌力和外来负荷对椎间盘的压力,使椎管内径增宽,容量增加,缓解了突出的椎间盘对神经根的机械压迫,有利于神经根消除水肿,缓解疼痛,从而达到治疗目的[3,4]。因此,椎间盘突出症一旦确诊,不论病情轻重,都应卧床休息,配合治疗。关于病程的长短对疗效的影响,病程短明显比病程长者疗效好,可能主要是突出物长期压迫硬膜囊及周围组织,使静脉回流受阻而产生渗出,造成无菌性炎症、水肿及破碎间盘组织中β蛋白和组织胺的分解产物刺激相邻组织而致突出物与后纵韧带、硬膜囊间发生炎性粘连。病程越长,发生粘连的可能性越大。因此,对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治疗越早,突出物还纳的可能性越大,疗效越好。

[1]郑华等.综合康复治疗腰椎间盘术后腰腿痛患者的疗效观察.中华物理医学与康复杂志,2005,27(7):448.

[2]邹贤华.物理医学与康复.北京:华夏出版社,1992:93-94.

[3]梁建.腰椎管狭窄症非手术综合治疗疗效观察.颈腰痛杂志, 2008,29(1):60-62.

[4]周秉文.腰背痛.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1989:115-132.

2010-05-13)

单方验法

猜你喜欢

超短波卧床腰部
家有卧床老人,如何预防压疮
怎样让腰部得到有效休息
牛繁殖、饲养、卧床精细管理七法
超短波联合穴位按摩治疗Ramsay-Hunt综合征的临床研究
温针灸配合超短波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疗效观察
保胎之纠结——绝对卧床还是适当运动
机载超短波电台邻道干扰减敏特性建模与评估
航空超短波通信链路余量分析系统设计
一次性营养袋在卧床患者洗头中的巧用
老年人锻炼腰部仰卧屈膝挺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