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大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
2010-02-10高晓辉
高晓辉
吉林省白城师范学院卫生所(137000)
随着国民经济和科学技术的发展以及人民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现代医学模式已从单纯的生物医学向生物-心理-社会医学模式转变。在这种形式下,我国的健康教育事业应运而生,并己取得很大成绩和进展。然而,就高等学校健康教育的现状来看,与广大学生的健康需要相比,则显得相当薄弱。毫无疑问,随着《学校卫生工作条例》的颁布实施,随着高等教育的高速发展和广大师生员工健康观念的飞跃,高等学校的健康教育必将出现一个崭新的局面。那么,如何开拓具有高校保健医学特色的健康教育路子,这是摆在每个从事高校保健医学工作者的一项十分严肃和重要的任务。随着人们健康观念的升华,当今健康教育已突破了防治疾病的直接目标,向不断提高人们生活质量(健康水平)的这一更大目标发展。人体的健康不仅是躯体生理上的正常,而且还包括正常的心理和健康的人格。对现代大学生来讲,心理健康尤为重要。可是我国过去只重视由微生物引起的身体缺陷和疾病,轻视了对大学生心理卫生教育不够而导致的身心疾病,这不仅对大学生健康有影响,而且给国家和家庭带来很大损失,因此本文就此谈点浅见。
1 青春后期大学生的生理和心理特点及情感变化情况
我国大学生一般都处在18~23岁这个年龄段,正值人体发育的青春后期。这一时期大学生的身体生长发育速度变缓且逐渐成熟,除了体格健壮外,还应有良好的心理素质和社会适应能力以及生理上、心理上日益完善。这些特性,使大学生在心理发展上产生刚强好胜、精力充沛、富于理想、妄想、幻想、沉默多虑、忧郁寡欢等身心方面的特征。而且大学生与社会交往的日益广泛,在探索生活道路上,不可避免遭遇到的应激与挫折,同学关系的不良影响,对性成熟意识的觉醒等。人生最激烈的情感体验,需要在心理上不断的进行调整和适应。因而,当以上这些情感变化,并且缺乏正确引导时,就会表现出沮丧、厌恶、忧郁、自卑、急躁,严重者出现心理危机,致使大学生神经精神疾患发病率上升。据报道,上海中国纺织大学自1983年起,历年大学生因病休退学的原因,发现以心理障碍为特征的神经衰弱和精神病,占全部退学病因的50%。近年来,大学生中的自杀行为,已经成为严重危害大学生心理健康的重要原因。据1990年《中国高校医学》第1卷第2期报道,清华大学、武汉大学、华东师范大学、云南大学等8所院校自1984至1988年5年中,自杀人数为39人,年发生率为10.98/10万。白城师范学院自1988至1993年六届学生中,因神经失调、精神分裂症而退学者2人,占六届学生的0.27%,休学4人占0.56%,另外门诊患者中神经衰弱患者占15%,特别是在期末考试前,出现紧张性失眠及癔病症、焦虑抑郁等。可见精神障碍性疾病,严重影响大学生的学习及身心健康。
2 部分高校忽略或轻视大学生的心理健康问题
虽然高校存在着部分大学生心理障碍较突出的现象,但目前仍有些学校只重视培养学生扎实的理论基础和专业的知识,忽略或轻视大学生敏感的心理问题。特别是随着改革开放,社会的进步,科学技术的发展,经济的繁荣,生活节奏的加快,社会中人际关系的复杂性和观念的变化,给人们的心理带来巨大的冲击,尤其对心理脆弱而敏感的大学生影响颇大。所以大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理所当然地就成了高等学校的健康教育的重要课题和重点主攻方向。
3 高校加强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建设性意见
《学校卫生工作条例》的发布,已为我们深入开展高校健康教育奠定了基础。高校应如何加强对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呢?本人认为可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
3.1 医务人员要和学生工作干部及班主任建立联系
因为学生工作干部及班主任最了解大学生的思想和心理活动。所以,与学生工作干部及班主任建立联系,便于针对学生中出现的各种心理障碍,进行及时的帮助、疏导和心理治疗,增强他们的适应能力和心理承受能力,培养他们具有良好的心理素质,使之很好地适应学校的学习生活,逐渐适应纷繁复杂的社会,较好地完成学业。
3.2 要使健康教育进入课堂教育中
应将健康教育课程纳入教学计划,定为必修课或选修课。我校于1989年起通过各种形式进行心理卫生知识的宣传教育,让大学生具备一定的生理和心理卫生知识了解自己,增强自我保健能力,自觉地预防心理变态,以保持健全的人格。
3.3 医务人员在日常治疗疾病的同时,要重视对学生心理治疗
因为疾病的背后往往存在着心理障碍,或是由心理障碍而引起身心疾病,两者密切相关,相互影响。如忽视由心理、社会等因素引起的精神和心理障碍,就无法对症治疗,使患者在治疗过程中非但得不到心理矫治,反因疾病而加重心理创伤。故此,医务人员要做到主动热情,耐心和蔼,富有同情心,事事处处要用尊重和关心患者的态度去改变患者的不良心理。
3.4 对医务人员和学生工作干部进行培训
学校应通过多种形式和途径,对医务人员和学生工作干部进行有针对性的医学心理学和心理医学知识培训,不断提高他们的理论水平和业务水平,从目前单一的躯体疾病防治知识,到应用生物-心理-社会医学模式,开展心理咨询和心理治疗服务。通过保健服务,了解和掌握大学生心态变化规律,并根据不同学生的心理特点做好健康教育工作,使学生的心理健康,个性发展,潜能开发、生活质量等各方面都得到提高,使学生在青春期即能开始调整和预防心身疾病的发生,使其健康成长,成为社会有用之才。
总之,要加强对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使学生真正懂得培养良好心理素质的重要性和必要性。学校领导要重视大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工作,教师、保健医师要不断给予学生心理指导和必要的心理医学服务,把大学生培养成具有健全的个性心理特征、正常的心理过程、良好稳定的心理状态,使其形成良好的价值观、道德观和人生观,健康地走向社会,促进经济社会的协调发展,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建功立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