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拟中药洗剂治疗阴道炎的疗效观察
2010-02-10赵丽华
赵丽华
吉林省白城医学高等专科学校(137000)
阴道炎是一种妇女常见病和多发病,多由病毒、衣原体、支原体、原虫、真菌、寄生虫等病原菌感染所致。如不能得到及时治疗,则转为慢性炎症,经久不愈,不仅严重影响身体健康、生活和工作,而且病原体可通过胎盘感染胎儿,造成流产、早产、先天性发育畸形、智力低下,并可引发盆腔炎、腹膜炎、败血症,危及生命。因此,防治女性外生殖器炎症是非常重要和必要的。白城医学高等专科学校附属医院妇科采用自拟中药洗剂治疗阴道炎取得了显著效果,具有疗效确切、疗程短、简便易行、费用低、不良反应小等优点。现将结果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本文观察吉林省白城医学高等专科学校附属医院妇科门诊确诊的100例阴道炎患者,全部采用自拟中药洗剂门诊治疗的方法,最低年龄为25岁,最高为50岁。其中乡村妇女60例(60%),城市妇女40例(40%);城市妇女中,工人20例(50%),干部、教师共20例(50%)。
1.2 临床表现和病原学检查
全部患者均有阴部瘙痒、白带增多、间有烧灼感及疼痛感等症状,严重者阴部出现灼热红肿、糜烂,白带呈泡沫样、脓性物、血性物、豆渣样物质。实验室镜检微生物均阳性,其中滴虫性阴道炎22例(22%),细菌性阴道炎40例(40%),霉菌性阴道炎38例(38%),绝大多数病例为多种微生物混合感染。
1.3 诊断标准和患者选择
参照《实用中西医结合妇科学》[1]和《中医内外妇儿科病症诊断疗效标准》[2]中阴道炎的诊断标准,根据临床表现,常规采集病史,妇科常规检查和实验室白带常规检查,白带培养,确诊阴道炎患者。未坚持正常用药,多种药物同时运用,存在不洁性生活者,不入选本治疗组。
1.4 自拟中药洗剂的药物组成和治疗方法
1.4.1 药物组成
苦参10g、百部10g、蛇床子10g、儿茶10g、枯矾10g、冰片2g(后下)、雄黄3g、白鲜皮10g。
1.4.2 用药方法
上述药物加水2500mL煮沸30min,去渣滤液,即成。洗阴道,每晚清洗阴道后,用消毒棉球或纱布沾药液冲洗阴道15~20min。然后用带线消毒脱脂棉球沾药液塞于阴道深处,第2天早晨取出。每晚1次,1周为1个疗程。
1.4.3 治疗过程中的注意事项
防止交叉感染要更换内衣,伴侣同治,避免性交。忌食辛辣,鱼腥食品。
2 结 果
2.1 疗效判定标准
治愈:停药后白带恢复正常,临床症状全部消失,连续在月经后镜检3次,阴道炎症消失,白带培养及常规化验微生物均为阴性为痊愈。有效:临床症状及妇科检查均有不同程度的改善,白带培养及常规化验微生物好转。无效:临床症状未消失或改善后短时间内反复发作,白带培养及常规化验微生物未见好转。
2.2 治疗效果
100例患者按照上述方法用药1周后,患者连续在月经后镜检3次。按照疗效标准判定,治愈96例,治愈率为96%,有效4例,有效率为4%,总有效率100%。
3 讨 论
3.1 中西医学对阴道炎发病机制的认识
阴道炎是一种常见病、多发病。现代医学认为,阴道炎是由阴道酸碱度改变,抵抗力减弱,病原菌趁机侵入而引发。祖国医学认为,阴道炎是因肝、脾、胃功能失调所致,肝经湿热或肝郁,脾虚化火生湿,湿热之邪随经下注,蕴结阴器或湿热久蕴生虫,发为阴痒,甚则为痛。所以,治疗要用清热解毒,杀虫祛湿,生肌长肉,止痒作用药物。
3.2 自拟中药洗剂的药理作用
根据中药学记载,苦参具有清热燥湿,杀虫之作用,主治赤白带下,阴肿阴痒等症,“为血分湿热,冲任之要药”;百部、蛇床子具有杀虫止痒作用;儿茶具有收敛生肌之功效,主治溃疡不敛之症;雄黄具有化毒杀虫,祛湿生肌长肉作用;枯矾含有硫酸钾铝,能与蛋白结合形成不溶于水的蛋白膜,对细菌、病毒、支原体、衣原体有抑制作用和杀死作用;白鲜皮具有祛湿杀虫解毒作用,能诱导γ干扰素的产生;冰片则能作用于末梢神经而止痒,对疮面有保护作用,它可以修复因炎症受损的阴道黏膜,促进炎症的愈合,降低阴道炎症反复发作,疗效显著。
3.3 自拟中药洗剂治疗阴道炎的优点
通过观察100例阴道炎的治疗过程及其治疗效果,发现自拟中药洗剂治疗阴道炎的优点在于:①疗程短,作用快,1周即可治愈。②方法简便易行。③不良反应少,患者用药后无不适感。④经济方便,不需要特殊设备,可在基层医院广泛推广使用。⑤它是一种广谱高效的接触性杀菌剂,并且不形成抗药性。没有不良反应,同时促进阴道黏膜上皮细胞合成和分泌糖原,促进阴道乳酸菌的生成,恢复阴道正常生态系统。⑥自拟中药洗剂不含有激素,没有激素不良反应。
综上所述,本方法治疗阴道炎疗效确切,疗程短,简便易行,费用低,不良反应小,值得在家庭内和基层医院推广使用。
[1] 王爱芹,曹慧娟.实用中西医结合妇科学[M].北京:北京出版社,1996:225-246.
[2] 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医政司.中医内外妇儿科病症诊断疗效标准[S].南京:江苏科学技术出版社,1988:114-1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