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神经元特异性烯醇化酶在小细胞肺癌诊治中的体会

2010-02-10谢俊杰徐振华蒋倩倩盛千芸

中外医疗 2010年36期
关键词:化酶烯醇特异性

谢俊杰 徐振华 蒋倩倩 盛千芸

(1.武汉市广州军区武汉总医院肿瘤放疗中心 武汉 430070; 2.武汉市武昌医院呼吸内科 武汉 430063;3.武汉市外国语学校 武汉 430056)

近年来我们收治小细胞肺癌患者25例,疑似患者5例;全部采集静脉血清,进行相关肿瘤标记物检查,重点观察患者在诊断时、治疗前、治疗后、随访复查等情况下血清神经元特异性烯醇化酶变化水平。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本组病例30例,男性26例,女性4例,年龄46~68岁。25例经皮肺穿刺或支气管镜活检,有明确病理依据,采用美国退伍军人医院制定的分期方法,确诊时为局限期;5例无病理者治疗后达局部控制。18例治疗后病情控制较好;5例治疗后1年内局部复发;3例治疗期间出现颅脑转移病灶;4例治疗1年后出现远处转移。

1.2 治疗方法

本组病例均采用序贯放化疗进行治疗;首先行CE方案静脉全身化疗2周期(计:卡铂300mg/m2第1天,依托泊苷100mg 第1~5天),后行肺病灶+纵膈适形放射治疗,单次剂量2.0Gy,每周5次,病灶总平均剂量约60.0~66.0Gy;待放射治疗结束后,继续完成CE方案化疗4~6周期。其中3例在治疗期间出现颅脑转移病灶,给予行颅脑全脑照射及局部病灶缩野适形放射治疗。所有病例放化疗期间中-重度胃肠反应,骨髓抑制Ⅱ~Ⅳ度反应,放疗皮肤照射区色素沉着、无渗出、破溃。放化疗期间加强抗感染、止吐、护肝、护胃、营养支持等对症支持治疗。治疗期间常规采集静脉血,监测血常规、肝肾功能、肿瘤标记物等各项指标。治疗后复发病例再程化疗,远处转移病灶对症治疗。

2 体会

小细胞肺癌的血清神经元特异性烯醇化酶水平显著高于肺鳞状细胞癌、肺腺癌,因此它对小细胞肺癌的诊断、鉴别诊断有较高价值。而且血清神经元特异性烯醇化酶与其对治疗的反应性之间,具有良好相关性,可用于观察全身化疗、局部放疗等治疗效果。其次血清神经元特异性烯醇化酶与小细胞肺癌转移程度相关,但与转移部位无关。

2.1 诊断与鉴别诊断

临床症状疑似支气管肺癌患者,影像学提示肺占位性病变,因特殊原因不行病理检查,或活检病理失败,可行血清神经元特异性烯醇化酶检查。若检验结果高于参考值,可考虑小细胞肺癌可能性大,可参照小细胞肺癌治疗指南给患者进行治疗。有明确病理诊断依据的,亦可行血清神经元特异性烯醇化酶检查,作为评估治疗效果,治疗后随访复查等对比指标。阴性者多为非小细胞肺癌可能。

2.2 评价治疗效果

依次在每周期化疗前、后,放疗期间,及综合治疗后的随访复查中行血清神经元特异性烯醇化酶检查。低于参考值、或呈持续下降趋势的,可考虑治疗效果较理想,病情控制良好,或局部病灶经治疗后无明显复发表现。反之高于参考值,或呈进行性升高,则提示治疗效果欠佳,病情控制差,预后不良。

2.3 观察远处转移

小细胞肺癌为全身性疾病,原则上应在确诊该病时即行颅脑CT、全身核医骨扫描等检查,排除有无远处转移病灶,以确定病情分期,指导下步治疗;且作为辅查重点,不定期检查。但遇特殊原因不例行上述辅查时;可行血清神经元特异性烯醇化酶检查。血清水平低于参考值,或较前有所下降,且无明显临床症状者,可考虑暂无远处组织器官转移征象可能性大。检验值阳性,应高度警惕是否存在远处转移病灶,需行进一步检查,以明确和排除。

3 讨论

小细胞肺癌症状期及生存期短,如不治疗,中位生存期不足3个月,2年生存率小于1%。临床工作中,应把肿瘤标记物列为辅助检查重点。血清神经元特异性烯醇化酶作为鉴别肺恶性肿瘤病理类型的指标,可广泛应用。对于小细胞肺癌患者,常规辅查血清神经元特异性烯醇化酶,此方法操作简单、经济安全、特异性程度高,可作为观察病情变化、分析治疗效果、及时发现转移病灶、评估预后等不可忽视的手段之一。近年来,肺癌发病年龄呈年轻趋势发展,男性较女性多,多有吸烟史。人们应对肺癌的高危因素采取积极预防措施。(1)戒烟;(2)治理大气污染,减少有害气体产生;(3)保持通风换气,改善室内空气质量;(4)防范肺结核,重视慢性肺部疾病诊治;(5)重视体检,早期发现肿瘤,及时治疗;(6)加强健康宣教。

[1]孙燕.内科肿瘤学[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7.

[2]陈文彬,潘祥林.诊断学[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6.

[3]叶任高,陆再英,王辰.内科学[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6.

猜你喜欢

化酶烯醇特异性
烯醇化酶在微生物中的研究进展
两种氯前列烯醇诱导母猪同期分娩的研究
精确制导 特异性溶栓
BOPIM-dma作为BSA Site Ⅰ特异性探针的研究及其应用
脱氧雪腐镰刀菌烯醇的制备与鉴定
病毒性脑炎患儿血清神经元特异性烯醇化酶检测的临床意义
重复周围磁刺激治疗慢性非特异性下腰痛的临床效果
儿童非特异性ST-T改变
寄生虫烯醇化酶的研究进展
胡黄连苷Ⅱ对脑缺血损伤后神经元特异性烯醇化酶表达的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