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静脉输注强刺激性药物渗漏的防治

2010-02-10严云芳

中国医药指南 2010年35期
关键词:刺激性外渗甘露醇

严云芳

湖北省沙洋人民医院(448200)

静脉输液是临床治疗疾病的主要手段,静脉输液渗漏是护理工作中经常遇到的难题,临床中各种原因可导致静脉渗漏,尤其是输入刺激性强的药物渗漏时,如处理不当,就会发生皮下组织坏死,甚至致残,造成严重的后果,不仅给患者造成痛苦,影响治疗,也给护理人员静脉输液增加难度。为此,沙洋人民医院自2006年1月至2009年12月对88例药物渗漏患者引起不同程度损伤进行原因分析,并及时采取治疗措施,疗效满意,现报道如下。

1 临床资料

88例患者中60岁以上老年人30例,12岁以下小儿42例,13~59岁16例。昏迷、休克、严重脱水等病危患者64例,占72%以上。出现一般炎性改变65例,水疱和轻度皮肤发黑22例,1例发生皮下组织坏死。

2 引起静脉渗漏的原因

2.1 药物因素

输入高浓度、刺激性大的药物,如化疗药物、20%甘露醇、10%葡萄糖酸钙、5%碳酸氢钠、多巴胺、间羟胺、去甲肾上腺素、20%脂肪乳及抗生素类等,主要与药物的酸碱度、渗透压、刺激性及化学毒性有关。是静脉渗漏性损伤的主要因素[1]。

2.2 患者因素

2.2.1 老年患者由于生理、心理、行为功能减退,容易失控,导致注射针头移位。同时老年患者皮肤松驰、反应迟钝、痛觉减退,而且血管弹性差、脆弱、充盈度欠佳、血液流速漫,加上疾病等原因,容易出现液体渗漏。88例中老年患者占34%。

2.2.2 小儿天性好动、哭闹、不合作,难以固定,加上血管细、短、不直,家长紧张,给护理人员增加了压力,增加静脉穿刺的难度,故小儿较成人易发生渗漏。88例中小儿占48%。

2.2.3 昏迷、休克、严重脱水、病危的患者,由于微循环受损,血管通透性增加容易发生输液外渗。88例中这类患者占72%以上。

2.3 疾病因素

①癌症患者长期输液及反复使用化疗药物,静脉脆弱,难以穿刺;②外周血管疾病患者如血管硬化患者,易发生渗漏;③糖尿病患者由于糖、脂肪代谢障碍,血管硬化,易发生外渗;④静脉压增高的患者,容易发生外渗。

2.4 环境温度和药物温度

寒冷季节,患者全身末梢血管收缩,管腔变窄、流速变慢,大量微粒沉淀在血管内膜,引起血栓,局部血管堵塞,血管痉挛,供血不足。特别是20%甘露醇在不同温度下与血管损伤有着密切的关系[2]。

2.5 技术因素

护理技术缺陷造成外渗,由于个别护理人员没有经验,对局部血管的解剖位置不了解,对药物的特性及使用方法缺乏了解。另外,责任心不强,对输液的患者不加强巡视等。

3 预 防

3.1 正确选择合适的静脉,是减少药物对血管化学性损伤的最佳方法。对需要长期输液的患者,需建立系统的静脉使用计划。输注刺激性强的药物时,尽量选择弹性好、粗直的血管。一般不宜采用下肢静脉注射,同时应避免选择靠近神经、韧带、关节的手背腕部及肘窝部静脉。

3.2 加强基本功的训练,提高静脉一次穿刺成功率,避免反复穿刺。对细血管可在注射强刺激性药物时,用山茛菪碱药物涂擦,增加局部血流,稀释溶质浓度并中和其酸性的作用,可减少渗漏的发生[3]。已发生渗漏的,不要在此处远端再做穿刺,拔针时先拔出针头,再立即用干棉签按压穿刺点,准确按压针眼2~5min(有出血倾向者增加按压时间),避免药液沿针眼外渗[4]。

3.3 护士应提高自己的知识水平,掌握药物的性能、特点及使用注意事项,正确配制药物,注意药物的浓度及滴速。需持续输入易造成渗漏性损伤的药物(如多巴胺、间羟胺)时,应建立2条静脉通路,每2~4h交替使用[5],以免造成局部组织坏死。

3.4 选择合适的药液温度。有研究报道,静脉滴注不同温度的甘露醇对静脉及周围组织的损伤各异,温度越低损伤越重,而35℃时损伤最轻[6]。因此,使用20%甘露醇时,应将其加温至35℃,使药物完全溶解,无结晶后输注,以减轻静脉刺激。

3.5 加强护士的责任心,多巡视输液患者,特别是危重患者、不合作患者,要检查输液部位,发现外渗时,要立即更换注射部位,输注化疗药物或其他容易引起组织坏死的药物时,要进行床头交班。

3.6 做好患者宣教,在输入多巴胺、间羟胺等高危药物时,要向患者及家属说明,要求患者尽量减少活动,并指导他们自我观察,如果出现注射部位疼痛、肿胀,及时向护士报告。

4 治 疗

4.1 输液过程中,如发生外渗,范围较小且药物刺激性弱,容易吸收,可以用湿热敷,或用75%酒精、50%的硫酸镁湿敷,肿胀会很快消失。如输入的药物为血管活性药,局部肿胀虽不明显,但发红、苍白、疼痛明显,必须立即更换注射部位,局部可用75%酒精持续湿敷,红肿也会消失。一般性炎症改变有65例经上述处理后痊愈。

4.2 输液渗漏范围较大且药物为刺激性强的药液,嘱患者局部制动、抬高,用50%硫酸镁或75%的酒精持续湿敷,配合药物局部封闭。多巴胺、间羟胺、去甲肾上腺素渗漏的患者经用酚妥拉明10mg、1%普鲁卡因加地塞米松5mg局部封闭,同时用山茛菪碱针剂外敷效果良好。22例出现水疱、皮肤轻度发黑的患者经上述处理后治愈。

4.3 输入化疗药物、20%甘露醇及5%碳酸氢钠渗漏患者立即停止输液,早期局部冷敷使血管收缩,减少药物吸收,防止局部疼痛、肿胀、坏死。同时给予局部封闭、应用拮抗剂及药物湿敷等措施。病例中1例因护理人员经验不足未及时处理造成局部组织坏死留下瘢痕。

4.4 药物外渗引起小水疱未破溃的不要刺破,要减少摩擦,防破裂感染,可用碘伏涂抹,大水疱可用无菌注射器抽出疱内液体,不必剪去表皮,再用碘伏外敷。

5 讨 论

静脉输液渗漏若处理不当,组织坏死严重,会给患者造成严重后果,增加患者痛苦,引起医疗护理纠纷。因此,在临床护理工作中积极预防和及时处理静脉输液渗漏具有重大意义。

[1]王艳,陈慧敏.静脉渗漏性损伤的药源性因素分析及其护理对策[J].护理学杂志,2009,24(7):95.

[2]韩雪玲,李栓德,杨喜民等.20%甘露醇在不同温度下对静脉血管损伤的影响[J].实用护理杂志,1999,15(8):46-47.

[3]庄红,王世萍.输液渗漏对机体的损伤机理和防治发展[J].中华护理杂志,1999,34(12):767-768.

[4]戴勤,刘丽,尤国美.化疗静脉渗漏的系统管理[J].中华护理杂志,2002,37(9):749-750.

[5]龙海秋,潘宁萍.静脉输注多巴胺渗漏性损伤防治近况[J].解放军护理杂志,2005,22(1):48-49.

[6]庞兰英,杜云,黎艳等.经静脉留置针输注甘露醇时顺序与静脉炎关系的探讨[J].医学文选,2004,23(6):761-762.

猜你喜欢

刺激性外渗甘露醇
增速预注射在降低肿瘤非首疗程化疗患者CT增强检查对比剂外渗率中的应用价值
影像学检查增强扫描中造影剂外渗的护理对策的应用效果观察
霍山石斛多糖吸湿保湿性能及皮肤刺激性研究
重点监管的水运危险货物
甘露醇对低温下草菇菌丝的保护效应研究
注射用头孢替坦二钠的安全性再评价
吡拉西坦氯化钠注射液局部外渗1例护理体会
放疗患者CT定位造影剂外渗的护理
高校图书馆色彩信息架构
吡拉西坦注射液联合甘露醇治疗脑出血后脑水肿的疗效观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