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西医结合治疗月经紊乱的成果分析
2010-02-10胡锦霞
胡锦霞
吉林省中西医结合医院(132002)
1 料和方法
1.1 一般资料
本组病例为吉林省中西医结合医院自2007年6月至2009年12月期间临床收治的经明确诊断的各种类型的月经紊乱患者214名经过中西医结合治疗的患者,年龄14~53岁,平均年龄(31.24±1.71)岁。病程3.5~16个月,平均病程(5.27±1.16)个月。
1.2 临床资料
214 例患者临床分型如下:月经过多76例,占35.51%;月经过少84例,占39.25%;月经周期缩短49例,占22.89%;月经周期延长72例,占33.64%;周期不规则或经量不定31例,占14.48%。
中医临床辨证分型:肝郁气滞52例,占24.29%;脾虚不固21例,占9.81%;气血两虚14例,占6.54%;气滞血瘀27例,占12.61%;肝肾阴虚36例,占16.82%;阳虚血寒9例,占4.21%;脾肾两虚29例,占13.55%;血热妄行8例,占3.73%;脾虚湿盛18例,占8.41%。
1.3 治疗方法:
①西医治疗:激素治疗:炔诺酮5~7mg口服,每日4次,停止出血后改为每日3次,同时递减药量至每日1次,连服20日后停药。月经周期不正常者可使用人工周期治疗方法,在月经周期第五天开始服用乙烯雌酚,0.25~0.125mg每次,每日3次,连用20d,并于第11天起加用黄体酮10mg肌内注射共10d,两药同时停用,并于下一周期序贯治疗,共持续3周期。如有导致月经紊乱的原发病,宜以治疗原发病为主。
②中医治疗:根据辨证论治结果,对症用药,所用具体方药如下:肝郁血热,柴胡疏肝散,经量多时去当归加地榆、槐花;经血中有血块加郁金、红花;脾虚不固,补中益气汤,月经量多者加棕榈炭;色淡者加艾叶、炮姜,小腹隐痛者加白芍、甘草;气血两虚,举元煎,经量多加阿胶、乌贼骨、牡蛎;血瘀者加益母草、炒蒲黄;心悸者加酸枣仁、珍珠母;气滞血瘀,加味乌药汤和失笑散,疼痛者加郁金、柴胡;量少者加鸡血藤、丹参;血块较多者加三七,蒲黄;肝肾阴虚,六味地黄丸,腰痛者加杜仲,牛膝;头晕者加钩藤,羚羊角;阳虚血寒,温经汤,量少者加鸡血藤、侧柏叶;腹痛者加蒲黄、延胡索、炮姜;脾肾两虚,温胞饮,加炮姜、当归、川芎;阳热炕盛,固经丸,口干者加麦冬、玄参、天花粉;潮热者加青蒿、白薇、地骨皮;脾虚湿盛,参苓白术散,带下多加苍术、扁豆;痰多者加半夏、竹茹。
2 治疗结果
214 例患者中182例患者月经恢复正常,12例患者月经的月经周期得到很大改善,20例患者治疗无效,治疗总有效率达到90.9%。
3 结 论
中西医结合在治疗月经紊乱方面有很好的疗效,辨证论治准确,合理运用中医中药结合现代医学的治疗方法,患者积极配合,便能有效地治疗月经紊乱,恢复患者的健康。
4 讨 论
月经失调为现阶段妇科的常见病,其中月经周期不定或行经血量异常为本病的常见临床症状,除此之外,也会表现出月经前、经期时的小腹疼痛等全身症状。本病病因多种,器质性病变和功能性失调均可导致本病的发生。随着社会压力的增大,一些女性工作者常会因巨大的精神压力而表现出月经的紊乱,因此有效地调护和治疗月经紊乱,是当今妇科医务工作者的工作重点。因此,中医辨证论治在弥补这一空缺上发挥了巨大的作用,我科通过常年研究,对女性月经紊乱进行中西医结合的治疗,得到了非常满意的效果,希望可以为治疗月经疾病的日后研究提供帮助[1-4]。
[1]陈同侠.中西医结合治疗放环后月经失调56例临床观察[J].工企医刊,2010,23(2):35-36.
[2]朱洪涛.月经失调的中西医治疗[J].中国现代药物应用,2009,3(20):127-128.
[3]林秀珍.中西医结合治疗月经不调42例临床观察[J].新中医,2009,41(8):55-56.
[4]潘小利.中西医结合治疗排卵性月经失调[J].职业与健康,2002,11(18):119-1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