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从气一元论谈哮证的论治

2010-02-10杜慧萍

中医研究 2010年10期
关键词:外邪宣肺肺气

杜慧萍

(南阳医学高等专科学校附属中医院,河南南阳 400437)

“哮病”被公认为“顽症”或 “疑难病症”,至今尚无根治方药。笔者从“气一元论”角度出发,对哮喘的辨证论治进行探讨,以更好地服务于临床,提高疗效。

1 气一元论的意义

中医学在探讨生命本质及形态结构时,认为气是构成人体和维持人体生命活动的最基本的物质;在探讨生命运动规律时,认为生命过程就是气的升降出入的运动过程,是形与气的相互转化的气化过程。在中医学的基本思维模型“气 -阴阳 -五行”中,三者本质上是“一气混元”[1]。从气的角度看,阴阳是二气,五行是五气;从阴阳的角度看,气是阴阳的未分化状态,五行是阴阳的分化状态。“气 -阴阳 -五行”是一个逐渐生成和分化的过程,气生阴阳,阴阳生五行,是动态的“活系统”。

2 肺气的生理病理特征

中医认为肺脏具有“以气为用、以阳为本、以血为体、以阴为养”的生理特点[2],病理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是气之不足,肺为主气之脏,并通过肺气治理调节呼吸,治理调节全身气血、水液代谢及气机。气有所不足,则相应功能减退,水液代谢失常。肺为娇脏,阳气阴津容易受损,亦易为外邪所侵。而无论阳气或阴津亏耗,无不与气有关。二是气机失常,肺为主气之脏,肺的气机失常与全身气的升降出入有紧密的关系。肺位于胸中,居五脏最高位,与外界直接相通,同时肺外合皮毛,皮毛受邪,易内犯肺,故肺易受外邪的影响。外邪一旦犯肺,易致肺的气机失常,宣降失司,呼吸异常,进而失于行水之功能,水道不通,则出现水液输布和排泄障碍,产生痰饮水湿等,反过来又会影响气机。

3 气一元论与哮喘

哮病的发生为宿痰内伏于肺,复加外感六淫、过食厚味、情志失调、劳倦耗气等诱因,以致痰阻气道,肺气上逆所致。《医述·痰》言:“痰本津液所化,行则为液,聚则为痰,流则为津,止则为涎。”《景岳全书》指出:“痰即人之津液,无非水谷之所化……而痰涎本皆气血。”阐明痰是水谷精微化生失常之产物,故张氏[3]认为痰属代谢障碍性病症。从气一元论的角度看,气在精气血津液代谢中处于最重要的地位。故治痰必须首先调理气机,“善治痰者,不治痰而治气”,不能见痰治痰。而肺在气机运动的调节中具有他藏所不及的特殊意义,故郁氏[2]170提出治疗哮喘宜:“七分治肺,三分治他藏。”

4 肺气与哮喘辨证论治的关系

4.1 首重肺气

4.1.1 宣 法

即宣畅肺气法。肺气宜宣畅、布达。肺气只有宣达、顺畅,才能有效地吸清呼浊,维持生命之需要。若肺内夙有隐伏之痰饮,复感外邪,或饮食不慎、情志所伤,引动伏痰,则使肺气失宣,发为哮喘。其治则当用宣法,以宣通肺气。

温宣法:是用辛温之方药,以温散束肺之寒邪,温化互结之寒痰,从而宣畅肺气,以收到止喘平哮之功的治法,此法用于冷哮证。其症为:哮喘因感受风寒或进食生冷而诱发,哮喘急迫,胸闷气促,形寒肢冷,面青唇紫,痰白而黏,舌苔白腻,脉象弦滑,喉间有水鸡声,肺部布满哮鸣音等。宜用射干麻黄汤合小青龙汤加减。

清宣法:是用寒凉的方药清热化痰,宣通肺气,从而达到止哮平喘的一种治法。它适用于痰热交阻,壅塞气道的热哮证。其症为:哮喘声高息涌,喉间痰鸣如拽锯,胸胀气粗,膨膨然若气不能容,张口抬肩,倚息不能平卧,以呼出为快,或兼发热、口干、汗多,舌红苔黄,脉滑数。宜用麻杏石甘汤加减。

祛宣法:是用性平的方药祛风解痉,从而达到快速止哮的一种治法。适用于风邪偏胜的哮喘。因致病因素包括烟尘浊气,及某些过敏源性病邪,其来迅速,其去也疾,符合风邪的“善行而数变”之特点,因而将过敏源病邪归属于风邪一类。其症为:哮喘突然发作,胸闷不能平卧,少或无痰,止如常人,舌苔白,脉浮紧。发前多有鼻痒,喉痒,呛咳等症。可选用祛风解痉的防风、全蝎、僵蚕等,以及疏风宣肺的麻黄、苏叶、苏子、射干、蝉蜕等。

4.1.2 降 法

即通降肺气法。肺主肃降,肺气以清肃下降为顺,以壅塞上涌为逆。肺气的壅塞多因痰饮内伏,复感外邪引动,故而痰气交阻,闭拒气道,发为哮喘。因此,治疗哮喘常用降气法。临床上又可分为两法。

理气降逆法:多以涤痰、宽胸、下气药物组方。治疗以痰气交阻为甚的哮喘证。其症为:哮喘发作,声高息涌,喉中痰鸣如拽锯,胸闷气粗,痰涎壅盛,或见恶心呕吐痰涎,舌苔厚腻,脉滑或弦滑。宜用苏子降气汤合三子养亲汤加减。

釜底抽薪法:肺与大肠相表里,若肺气不降,则大便难通;反之,若大便不通,则肺气难降,两者都可诱发或加重哮喘。一般多见于肺热痰结型哮喘,或已发哮喘而兼见肠腑热结者。其症为:哮声响亮,胸闷腹胀,大便秘结,或兼额头大汗,口干渴,舌暗红,苔黄厚,脉滑数。宜用宣白承气汤加味。

4.2 与其他脏腑之气相关的治法

4.2.1 健脾宣肺法

该法多用于由于脾虚导致肺气虚而引起的哮病。其症为:平素痰多,倦怠乏力,脘腹痞满,气短不足以息,语音声低,食少便溏,或食油腻易腹泻,每因饮食不当而引发,面色萎黄不华,舌质淡,苔薄腻或白滑,脉细软。治宜健脾宣肺化痰。选六君子汤加减。

4.2.2 补肾纳肺气法

肺气以呼、吸相合,宣、纳互济为治,若只呼不吸,或只吸不呼,则肺气绝矣。若宣多纳少,则肺气耗散无根,而形成虚喘;若纳多宣少,则肺气壅塞而成实喘。是故肺气的升降出纳与哮喘之成因关系密切。纳气法多用于单喘无哮者,多见于慢性哮喘的间歇期。其症为:呼吸表浅,急促似喘,易出汗,活动更甚,常伴头晕耳鸣,腰酸腿软,夜尿多,尺脉弱。宜用七味都气丸或人参蛤蚧散加减。

4.2.3 理肝调气宣肺法

该法多用于肝失调达,气机郁滞,郁而化火,木火刑金,肺失清肃之哮喘证。由于情志不畅,气机失于调畅,郁而化火,木火刑金,肺气升降逆乱。其症为:咳喘不已,或者哮鸣,胁肋不舒,胸脘胀闷,纳呆嗳气,心烦口苦,苔薄黄,脉弦数。宜用四逆散加减。

[1]张其成.中医哲学基础[M].北京:中国中医药出版社, 2004:232.

[2]王鹏,陈铁清,张德新.中医哮病学[M].北京:中国医药科技出版社,2002:26.

[3]张华山.中医学新说[M].北京:科学出版社,2005:100.

猜你喜欢

外邪宣肺肺气
基于计算机仿真探讨外邪袭表的影响因素
干眼环境病因及中医外邪属性的理论探讨
处暑
——保养肺气 春捂秋冻
浅谈喉咳肺气虚证
人到中年补肺气
从“外邪”探析系统性红斑狼疮的中医药防治
调畅气机在咳嗽病中的应用
宣肺止嗽合剂辅助治疗咳嗽变异性哮喘的风邪犯肺证患者
祛风宣肺止咳方治疗风痰闭阻型感染后咳嗽30例临床观察
养阴宣肺汤治疗干眼的临床疗效评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