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原络配穴法的研究进展及思考

2010-02-10黄培冬柏莉娟姜云武

针灸临床杂志 2010年6期
关键词:原穴表里经脉

黄培冬,柏莉娟,姜云武

(云南中医学院,云南 昆明 650500)

1 原穴、络穴

原穴首载于《灵枢◦九针十二原》,是指脏腑原气经过和留止的腧穴。《灵枢◦九针十二原》云:“十二原者,五脏之所以禀三百六十五节气味也。五脏有疾也,应出十二原,而原各有所出,明知其原,睹其应,而知五脏之害矣。”可见,原穴反映脏腑及十二经脉的病变,是治疗脏病的主要穴位之一。实验研究表明针刺原穴,不仅可影响本经气血的运行和功能状态,而且还可引起对侧同名经的气血的运行和功能状态,为《内经》“巨刺”、“缪刺”提供了客观依据[1]。而不同时辰针刺原穴对人体环磷酸腺苷(cAMP)、环磷酸鸟苷(cGMP)比值、甲状腺功能均可产生影响[2,3]。研究亦发现,同一经各腧穴的导电量差异很大,但该经原穴导电量相对稳定[4]。因此,这种方法也被认为有助于寒热辨证的量化诊断[5]。

络穴首载于《灵枢◦经脉》,是络脉从经脉分出部位的腧穴。《灵枢◦根结》把四肢部六阳经的络穴称为“入”,即“由表入里”。因此络穴不仅对本经络脉具有重要的调整作用,亦有统治表里两经疾病的作用[6],有文献[7]报道,部分络脉主病还可以为经脉主病的补充,如足厥阴病候以前阴为主,其络脉主病中“挺长”、“暴痒”则是对所主前阴病的补充。正如《针经指南》云:“络穴正在两经中间……若刺络穴,表里皆活。”研究发现,不同时辰电针十二经络穴对正常人的左心功能有着效应性差异[8],电针络穴还具有渗灌气血津液、促使气血双向流动的特性[9]。

2 原络配穴法机理研究

明◦杨继洲的《针灸大成》首次提出原络配穴法,认为两穴相配通达内外、贯穿上下,对互为表里的脏腑经络疾患有协调作用。其中《针灸大成◦十二经证治主客原络歌》全面介绍了表里经主客原络配穴的应用,如“肺主大肠客(即肺原太渊,大肠络偏历),太阴多气而少血,心胸气胀掌发热,喘咳缺盆痛莫禁,咽肿喉干身汗越,肩内前廉两乳疼,痰结膈中气如缺,所生病者何穴求,太渊偏历与君说”。其机理大致有以下几点:①气的推动与表里两经的畅通与否共同影响着阴阳的平衡状态,在气血流注过程中,原穴与络穴起着重要的调整作用,因此,阴阳的平衡可以通过针刺原穴与络穴进行调整[10];②刘克俭[11]认为时间因素在疾病治疗上极其重要,故当针刺所对应时间经脉的原穴再配合络穴时,则旺盛的经气通过手足阴阳表里经而逐经相传,内到脏腑,外达肌表,更有利于促进气血流畅;③张剑飞等[12]通过对原、络穴的导电量的测定,发现其与经络脏腑功能的不同生理和(或)病理状态存在某种联系;④亦有学者[13,14]认为原络穴大多在四肢肘膝以下,因其运动多、灵活性强、感觉敏锐,故在大脑皮层投影区大,皮层区神经元数量多,且针刺后,通过外周穴位附近的神经末梢的刺激,激发了所属经脉及脏腑,改善了局部乃至相关脏腑的功能状态,提高大脑皮层的兴奋性,促进了局部血液循环与代谢,增强了减退的大脑神经元的能量代谢。

3 原络配穴法的临床应用

现代临床常见的原络配穴方法有以下 3种:①表里经原络配穴法,即本经的原穴与表里经的络穴相配,适用于表里经有病者,相表里脏腑经络同病,先病者为主,取本经原穴(主穴),后病者为客,取相表里经脉络穴(客穴);②本经原络配穴法,即本经的原穴与络穴相配,适用于由内伤、外感迁延而成的多种慢性疾病;③异经原络配穴法,即异经原穴与络穴相配。

3.1 表里经原络配穴法

田秉星[15]取丘墟、蠡沟、百会、太阳治疗头痛,其中丘墟(原穴)、蠡沟(络穴)用电针 15 min。以后 1次 /天,连续针刺 3次,疼痛全除。郑建宇[16]认为慢性疼痛大都具有病程长、缠绵难愈的特点,通过畅达三焦原气、调整脏腑功能,可以改善疼痛恶性循环过程中产生的一系列变化。以此法治疗慢性疼痛 150例,先病经取其原穴,后病经取其络穴,施行提插捻转补泻手法,留针 30 min,每隔 5 min行针 1次。 1次 /天,10天为 1个疗程,疗效满意。胡慧等[17]治疗视疲劳综合征60例,取胆经络穴光明与肝经原穴太冲相配为主穴,以调理肝胆、通经明目开窍,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3.3%。王森等[18]取胃经原穴冲阳配脾经络穴公孙,观察针刺对消化性溃疡患者的血浆神经降压素(NT)的影响。结果显示:治疗前 NT为(48.18±5.63)ng/L,治疗后为(65.74±6.33)ng/L,治疗前后自身比较,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果表明原络配穴法可以减少胃酸分泌,增强胃黏膜细胞保护作用,使损伤的胃壁逐渐趋向恢复。华金双[19]取脾经原穴太白、胃经络穴丰隆,配合百会、大椎、关元、风池、本神、太溪、飞扬、神门、太冲、丰隆、曲池等治疗血管性痴呆,平补平泻,留针 30 min,60次为一疗程。20例患者中,显效 6例,有效 l2例,无效 2例。说明原络通经针法治疗血管性痴呆疗效较好。

3.2 本经原络配穴法

施佳等[20]取肝、胆经原络穴(太冲、蠡沟 、丘墟、光明)治疗口苦患者 60例,施以泻法,针刺后留针 30 min,1次 /天,经治疗 2~6次后,60例患者口苦症状均消除。田秉星[15]取太渊、列缺、丰隆、肺俞治疗咳喘,治以调益肺肾,标本同治。针后配合拔罐,1次 /天,连续针刺 3次,有效率达 92%。李珍杰[21]根据不同时间段针刺病经原络穴治疗临床各科常见病 306例,其中显效 162例,有效 129例,总有效率为 95%,并发现本法镇痛作用尤为显著。邹宝胜等[22]用取鲜生姜片(约 2 cm2)2片,锡类散 0.3 g拌粘均匀,外贴手厥阴心包经之原穴大陵和络穴内关,外用绷带等固定治疗婴幼儿吐泻 72例,总有效率为 95.8%。

3.3 异经原络配穴法

赵惠等[23]依据“心主神明,主血脉”、“肝主疏泄”、“肾主生髓,通于脑”以及 “脾主运化,为后天之本”的传统中医理论,选取神门、太冲、太溪、飞扬、太白、丰隆,配合一定的针刺补泻手法。治疗血管性痴呆有效率达 85.3%,优于对照组62.5%(P<0.05)。邓柏颖等[24]以子午流注原络配穴法对 30例运动性损伤患者进行了治疗观察。具体方法:取与病变经脉相对应的健侧经脉的原、络穴(手少阴心经与足少阳胆经、足厥阴肝经与手太阳小肠经、手太阴肺经与足太阳膀胱经、手阳明大肠经与足少阴肾经、足阳明胃经与手厥阴心包经、足太阴脾经与手少阳三焦经各两两相对)。如损伤经脉为左侧足太阳膀胱经,取右侧手太阴肺经的列缺、太渊,其余同理。得气后留针 30 min,每隔 10 min行针 1次,1次 /天,3次为 1个疗程。其临床疗效优于常规取穴组及药物(万花油)外用组。朱振富[25]采用通天刺结合原络配穴治疗 76例眩晕,选取穴位为督脉的神庭、上星、囟会、前顶、百会,共 5穴;原络配穴主要选取脾经的原穴太白、三焦经的原穴阳池、心包经的络穴内关。76例中治愈 42例,占 55.3%;显效 34例,占 44.7%。刘克俭[11]根据不同时间选择相应气血流注旺盛经脉对 34例疼痛性疾病患者针刺病经原穴和络穴治疗,均取得较好效果。

4 结语

综上所述,关于原络配穴法的研究已较为深入,但是,临床和研究尚存在一些问题:①当前研究多着眼于血液循环,即原络相配可促进气血流畅从而调整脏腑功能,尚未见更深入的发掘;②很多临床工作者运用原络配穴法时多辅以其他穴位,因此,其作用不能够得到很好的体现;③原络配穴疗效的评价标准不一,临床报道常体现“原络配穴法”优于“其他疗法”,“新疗法”优于“旧疗法”,部分临床报道没有设对照组,其结果或许存在偏颇;④是穴位本身的作用,还是配伍的作用,或者各占多少,在文献中表达不明确。

现代临床中原络配穴法的应用,在依据经络腧穴基本理论、表里经配穴法的基础上,出现了很多新的针灸组方,对原穴与络穴进行巧妙配合与应用,而不再拘泥于表里经或本经配穴。这使得原络配穴法主治病候、适应范围更加广泛。从上述文献可发现,原络配穴法不仅可以调理经脉病症,还可以通过对全身气血流注的干预,调整全身阴阳的偏盛偏衰,具有行气活血、调整脏腑、平衡阴阳等作用。这为长期慢性病证所致的正气亏虚、体质虚弱以及疑难杂症等治疗开辟了一条新的路径。然而,根据《灵枢》、《难经》等文献及诸多实验研究的记载,原穴是脏腑原气经过和留止的腧穴,能反映五脏盛衰情况,临床上常作为脏病的主治穴位之一,但它与六腑却不具备显著的相关特异性,临床上也很少用原穴治疗腑病。络穴的主治特点在于治疗表里两经的病变。当原络配穴法不再“沟通表里”时,上述诸多新的原络配穴组方如何来调理脏腑、调整阴阳?如果仅是简单地将原穴和络穴罗列在一起,那这是否该称为原络配穴呢,这是否存在矛盾?这些都是值得商榷的。因此,今后应在临床诊断、疗效评价、配伍机理等方面以整体观念为指导进行更进一步的研究。

[1] 巍振义,张小黎.针刺原穴引起肢体温度变化的观察[J].针灸临床杂志,1995,11(4):23-25

[2] 李磊,任璐蓓,刘世敏,等.不同时辰电针十二经原穴对正常人血浆 cAMP、cGMP及其比值的影响[J].安徽中医学院学报,1998,17(3):36-39

[3] 李磊,王静.不同时辰电针十二经原穴对正常人甲状腺功能的影响[J].湖南中医学院学报,1998,18(3):54-55

[4] 李忠仁.实验针灸学[M].北京:中国中医药出版社,2003:29

[5] 石现,丁宇,张减.原穴的伏安特性与寒热辨证量化关系研究[J].中国针灸,2002,22(2):103-104

[6] 辜孔进.络穴的临床应用[J].四川中医,2008,26(11):107-108

[7] 赵京生.论十五络脉的实际意义[J].南京中医药大学学报,1998,14(5):289-290

[8] 李磊,刘世敏,任璐蓓,等.不同时辰电针十二经络穴对正常人血浆 cAMP、cGMP及其比值的影响[J].浙江中医学院学报,1999,23(6):49-50

[9] 颜乾麟,王宇锋.络病证治探析[J].中国中医药信息杂志,2004,11(8):739-740

[10] 董宝强,戴俭宇,王富龙.原络配穴与气血流注[J].中华中医药杂志,2006,21(5):315-316

[11] 刘克俭.按时针刺原穴和络穴治疗疼痛性疾病 54例[J].医学理论与实践,1992,5(6):30

[12] 张剑飞,邓柏颖,粟胜勇.45例急性运动性外踝关节损伤患者经络状态浅析[J].针刺研究,2007,32(1):62-66

[13] 王东岩,孙忠人,孙远征,等.原络通经针法治疗血管性痴呆的临床应用与思考[J].中医药信息,2003,23(3):31-32

[14] 王春霞,孙远征.原络通经针法治疗皮质下动脉硬化性脑病的研究[J].针灸临床杂志,2006,22(3):7-8

[15] 田秉星.运用原络配穴法临床治验举隅[J].针灸临床杂志,2001,17(8):50-51

[16] 郑建宇.“主客原络配穴”法治疗慢性疼痛 150例效果观察[J].右江民族医学院学报,1998,22(2):333-335

[17] 胡慧,周丽,俞兴源,等.针刺治疗视疲劳综合征的临床研究[J].北京中医药大学学报◦中医临床版,2006,13(2):11-13

[18] 王森,唐勇,罗海鸥,等,俞募与原络配伍针刺对消化性溃疡患者血浆神经降压素的影响[J].中医研究,2003,16(5):53-54

[19] 华金双.原络通经针法治疗 20例血管性痴呆临床观察[J].中医药学报,2003,31(1):35

[20] 施佳,冯玲媚.针刺肝、胆经原络穴治疗口苦 60例临床观察[J].中华实用中西医杂志,2008,21(17):1360

[21] 李珍杰.不同时辰针刺原络穴有良效[J].新中医,1989,21(8):28

[22] 邹宝胜,李祥庭.鲜姜粘锡类散外贴原络穴治疗婴幼儿吐泻 72例[J].浙江中医杂志,1996,31(1):18

[23] 赵惠,阎成海,孙忠人.原络配穴为主治疗血管性痴呆临床观察[J].中国初级卫生保健,2009,23(5):96-97

[24] 邓柏颖,张剑飞,罗敏然,等.子午流注原络配穴法治疗运动性损伤及对经络状态的影响[J].中国针灸,2006,26(10):707-709

[25] 朱振富.通天刺结合原络配穴治疗眩晕[J].四川中医,2009,27(4):122-123

猜你喜欢

原穴表里经脉
从出土经脉类文献看手三阳脉的循行与证候演变❋
从原穴角度探讨经脉脏腑相关的研究思路
山河“表里”——潼关,岂止是一个地理的“关”
曹永华
按压神门穴安神
老官山汉简《经脉书》初探
浅议原穴理论及临床应用
从肺肠ERK信号转导通路的变化探讨“肺与大肠相表里”
从“猿提”和“虎举”说起
反讽:基于表里内外语境的“佯装”、“歪曲”:张力诗语探究之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