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广新型实用技术 提高“千岛湖”品牌茧质量
2010-02-10徐向宏杨仁宽徐新权章朝凯潘美良陈田飞张建华
徐向宏 杨仁宽 徐新权 章朝凯 潘美良 陈田飞 张建华
(1淳安县茧丝绸总公司,浙江淳安 311700; 2浙江省农业厅经济作物管理局,浙江杭州 310020)
淳安县地处浙江省西部,浙皖交界处,属中亚热带气候,雨量充沛、光照充足、温暖湿润、宜桑宜蚕,是《浙江省特色优势农产品区域布局规划》优质蚕茧的重点产区和浙江省实施“蚕桑西进”的重点县(市)。2009年全县饲养蚕种 17.77万盒,生产蚕茧8778t,蚕茧产值 1.96亿元。蚕茧产量占浙江省的16%左右,在全省具有典型示范作用。2000年以来,淳安县是三任浙江省委书记新农村建设联系县。目前淳安县有 2.9万户栽桑养蚕农民,8家缫丝加工企业,受益农业人口达 9.3万人,约占全县农业总人口的 1/4,蚕桑产业已成为淳安县农村经济最具优势的主导产业。近年来,淳安县坚持以市场为导向,以科技进步为依托,以产业建设为载体,以提高蚕茧单产、茧质为重点,实施“千岛湖”蚕茧品牌战略;在省、市、县各级农业、科技等部门的大力扶持下,以科技创新为动力,加快省级蚕桑产业科技创新中心建设,构建起一条“研发—成果孵化—产业化”的技术创新体系,大力推广应用蚕桑先进生产技术,努力提高蚕桑经济效益,促进茧丝绸行业的可持续发展。
1 桑园培管 实施测土配方施肥技术
淳安县已建有省级“千亩”现代蚕桑示范园区 2个、市级“千亩”蚕桑示范园区 9个,示范园区总面积 866.7hm2,全部实施桑园基地标准化建设,建有主干道、排水渠,安装有电子杀虫灯,全部栽种农桑12、农桑 14号等优良桑品种。蚕桑示范园区沟渠相连、能排能灌,达到了旱涝保收的要求,为桑叶的优质、高产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桑园培管以增施有机肥和推广桑树专用肥为重点。新一代桑树专用肥是依托浙江省农业科学院蚕桑研究所、土壤肥料所的技术力量,对淳安县的主要桑园进行测土而提供系列配方[1]。根据桑园土壤测试结果提出施肥方法:一是在作春肥时,分 2次施入,第 1次在 3月中旬施入,施肥量为每 667m2桑园施 40kg桑树专用肥;第 2次在 4月中旬施入,施肥量为每 667m2桑园施 50kg碳铵。二是在作夏肥时,分 2次施入,第 1次在夏伐后立即施入,施肥量为每 667m2桑园施 40kg桑树专用肥;第 2次在 6月下旬至 7月初施入,施肥量为每 667m2桑园施50kg碳铵。桑树管理要抓好春季摘芯、及时夏伐、合理留条和适时剪梢等工作。
2 精心饲养小蚕 推广小蚕共育自动控温技术
小蚕饲养必须针对小蚕的生理特点,从蚕种补催青和小蚕标准化饲养入手,创造良好的环境条件,规范操作技术,以确保小蚕发育整齐、体质强健,为蚕茧优质高产打下坚实的基础[2]。
2.1 做好蚕种补催青 提高一日孵化率
2.1.1 领种 用红纸、黑布包种遮光,严防日晒、雨淋、振荡和挤压,避免接触有毒物、不良气体和高温。
2.1.2 补催青 领种前夜加温到 24.0℃;蚕种到共育室后及时摊种(蚕匾 +防干纸 +白纸 +蚕卵 +压卵网 +蚕匾),每盒蚕种的摊种面积为 30cm×35cm,在温度 24.0℃,干湿差 l.0~2.0℃,黑暗环境下保护,收蚁前夜温度升高至 25.5℃,注意做好共育室的补湿工作。
2.1.3 收蚁 早晨 5:00—6:00开始感光,光源1.5m,感光 2~ 3h,春蚕 8:00收蚁,夏秋蚕 7:00收蚁。未孵化的蚕卵按标准继续保护,第 2天再进行收蚁。收蚁方法有桃叶网收法和桑叶汁网收法。
2.2 精选良桑 控温保湿
2.2.1 精选良桑 收蚁当日用桑叶的叶色黄中带绿;1龄用叶为第 3叶位(最大叶上 1叶位),叶色绿中带黄;2龄用叶为最大叶,叶色正绿;3龄用叶为最大叶下 1叶位,叶色浓绿。桑叶要在早晚采摘,成熟度要一致,采 1次叶给 1次桑,尽量不要贮藏小蚕期桑叶。
2.2.2 控制合适的温湿度 1龄期饲养温度28.0℃、干湿差 0.5℃,2龄期饲养温度 27.0℃、干湿差 0.5℃,3龄期饲养温度 25.0~26.0℃、干湿差 1.0℃;达到 10d眠 3眠的要求。
2.2.3 采用防干育以保持叶质新鲜 用防干纸或打孔薄膜,1~2龄期上盖下垫,3龄期只盖不垫;给桑前 0.5h揭去薄膜,适当换气,各龄蚕见眠后不盖薄膜。
2.3 及时扩座匀座 确保发育齐一
小蚕发育快,在给桑前要及时扩座匀座,使蚕体在蚕座上分布均匀,有利于蚕儿食桑一致,发育整齐,以防蚕儿相互拥挤而抓伤蚕体,减少病原感染。
2.4 推广电子温湿自动控制器
小蚕共育电子温湿自动控制器是利用温度传感器采集室内温度和湿度信息送入控制电路,与预先设定并存储在该电路存储器内的温度和湿度进行比较,自动调控温湿度;由原来利用人工操作控制温湿度的方式变为用电子温湿自动控制器自动控制温湿度。目前,淳安县已推广电子温湿自动控制器 2200套,小蚕饲养使用比例达 30%左右。电子温湿自动控制器操作方便、实用性强,加温补湿快、控制性能好,空气新鲜、安全可靠,省工节本、桑叶保鲜,蚕体健壮,能达到高产优质的目的;对创新小蚕饲养加温模式、推广小蚕共育技术,促进茧丝绸行业的科技进步有重要的意义和实用价值。
3 重视眠起处理提高蚕体匀整度
3.1 眠前处理
适时加眠网,1~2龄加眠网宜早不宜迟;2龄发现将眠蚕时加眠网;4龄发现眠头时加眠网。控制眠前给桑量,并及时做好分批提青工作。
3.2 眠中保护
眠中温度要比饲养中低 0.5~1.0℃,眠中后期(见起蚕时)要避免过干,可结合地面、空中消毒进行补湿;蚕室光线宜暗,保持空气新鲜,促使感温均匀,起蚕齐一。
3.3 适时饷食
春蚕宜掌握在蚕全部蜕皮后饷食,饷食用桑应适熟偏嫩。
4 加强蚕期中的消毒防病工作
一是在蚕体易感期(蚁蚕、各龄起蚕、将眠蚕),撒 1层薄霜状的蚕座净或漂白粉防僵粉进行蚕体蚕座消毒。二是蚕室地面每天用消特灵(复合次氯酸钙粉Ⅰ型)药液(主剂 0.5%、辅剂 0.1%)消毒 1次。三是严格分批提青,及时隔离病弱小蚕,控制水平传染。四是建立严格的防病卫生制度。小蚕期要求进出蚕室换鞋;给桑前、除沙后要洗手;未经消毒的蚕具严禁带入蚕室;除沙后蚕网、蚕匾要曝晒;淘汰的病弱蚕应丢入石灰盆中,等等。
5 科学上蔟 使用 6连片方格蔟营茧技术
淳安县 23个乡(镇)共有 335个村 2.9万户农民栽桑养蚕,方格蔟营茧率达到 99%。淳安县茧丝绸总公司还出台政策,对规范使用方格蔟营茧的蚕农,根据其茧质情况实行每50kg蚕茧奖励50~70元。
5.1 规范室外预上蔟 坚持室内结茧
室外预上蔟 8h左右,当 80%熟蚕进孔时,及时将 6连片方格蔟移至室内。挂蔟时离地 50cm、上下层间 70~80cm、蔟与蔟间距 12~15cm,上下对齐、前后对直。
5.2 适熟适密 分批上蔟
地蚕、蚕台育提倡自动上蔟,上蔟前 2餐,改喂芽叶,春蚕见熟 10%、夏秋 5%左右时,添食蜕皮激素后进行自动上蔟;先熟先上,分批上蔟。上蔟密度:按每片蔟(156个孔)90%的入孔率计,每片蔟放熟蚕 140头左右。
5.3 加强蔟中管理
一是及时清场。春蚕上蔟后 20~24h、夏秋蚕上蔟后16~20h,初具茧形,蚕茧见白后,清理蔟室场地。二是通风排湿。上蔟初期,需要一定的湿度,适当关闭门窗,上蔟 ld后开门开窗、加强通风排湿;高温闷热和阴雨多湿天气,可用电风扇微风面墙而吹。三是控制蔟室温度。上蔟初期控制在 25.0℃左右,1d后控制在 24.0℃,当温度低于 22.0℃时要用微火加温;晚秋夜间,要防止温度过低。四是光线。室外预上蔟就是利用熟蚕的逆光性,促使熟蚕进孔营茧;而结茧期间,要求光线偏暗、均匀,避免强光直射[3]。
6 适时采茧、严格选茧、分类投售
一是适时采茧,提高好蛹率。蚕做茧结束后,当群体全部化蛹,蛹体呈黄褐色时,一般春蚕 7~8d,夏秋蚕 5~6d时可以采茧。二是严格选茧,提高上车茧率。采茧时要边采茧边选茧,每只蔟片要先采次、下茧,再采好茧,不同类别的茧要分开放置。三是松装快运,分类投售。要用竹篓、箩筐等通气性好的工具装茧,严禁用布袋、蛇皮袋装茧,要求松装快运,不堆压,防止蒸热。四是分类投售,不卖统茧。
7 预防病虫害 推行综合防治技术
7.1 桑树病虫害防治
桑树病虫害防治要贯彻“预防为主,综合防治”的方针,根据桑树病虫预测预报,以药剂防治为主,人工防治为辅,安全有效地控制病虫危害[4]。
桑芽萌发时要及时捕捉桑尺蠖、蜗牛等害虫,摘除群集危害的幼龄虫叶和卵块叶;春季桑树及时摘芯防治桑瘿蚊。3月上中旬,选用 40%辛硫磷乳剂1500倍液加 80%敌敌畏乳剂 1000倍液混用,主要防治桑尺蠖、桑毛虫、桑象虫。桑树夏伐后 3~7d内立即用 40%保桑灵 1800倍液进行防治;春伐桑用 40%桑宝乳油 3700倍液防治害虫。晚秋结束后冬季封园,用 20%杀灭菊酯 6000倍液,喷布所有余叶、枝条、田间杂草、蚕室周围。
7.2 蚕病的综合防治
一是春蚕前、早中秋前进行 2次全村大环境消毒,在清除垃圾、铲除杂草、疏通阴沟的基础上,用含0.3%有效氯的消特灵液喷雾消毒,并用新鲜石灰进行全面撒消 1遍。二是大力推广以消特灵、“农家得宝”等为主的新型消毒药品。蚕具要“一洗二晒三消毒”,蚕匾等用具要在配好含 0.3%有效氯的消特灵液的消毒池中浸渍 5min后,放在密闭的蚕室内保湿 0.5h。农家得宝是纯中药蚕体蚕座消毒剂,为土黄色的粉末,该品是替代大小蚕防病一号的无甲醛含量的环保药品;使用方法是在蚁蚕、各龄起蚕及熟蚕体表,各均匀撒 1层薄霜状的药粉;如发现僵病时则需每天消毒 1次,撒药后即可给桑。三是蚕室消毒由原来的消特灵药液 1次消毒(主剂 0.5%、辅剂 0.1%)改为分别用消特灵药液、928熏烟剂进行 2次消毒。四是大蚕期时在晴天中午用消特灵主剂 400倍溶液,对蚕体蚕座进行喷雾消毒。五是加强农田治虫的信息沟通,分片分块合理选择残效期不同的农药;对靠近农田的桑叶要先进行试喂,确认无毒后再用叶;发生农药中毒后,要立即采取隔离措施,给以新鲜无毒桑叶,并积极分析中毒原因并有针对性地进行处理,对被农药污染的蚕具要用碱水清洗后曝晒。
8 蚕茧收烘 引进自动循环热风烘茧技术
为解决蚕农售茧难等问题,淳安县茧丝绸总公司积极筹措资金,2007年初新建汾口、方宅 2个中心茧站,并首次引进了 2台川西牌 CL-120热风烘茧机,至 2009年底在汾口、方宅、浪川、郭村 4个茧站共引进推广了 8台自动循环热风烘茧机(其中 1台为创艺 8-15型热风烘茧机),使日烘茧能力达96t,占全县烘茧能力的 35%。自动循环热风烘茧机具有如下优点:第一,烘出的干茧适干率高。热风烘茧机是大面积送风,蚕茧在机内运行时又翻了 6次身(川西牌)或 8次身(创艺牌),受热均匀,适干率高。从全年公司进仓验收考核结果来看,烘茧机烘出的干茧蛹体干燥程度均匀,适干率达到98.6%,而同期五通灶烘出的干茧适干率仅达93.8%,干茧适干率提高了 4.8%。第二,烘出的干茧洁净好。热风烘茧机的热风是间接热,不受燃煤影响,人工操作水平对蚕茧质量影响小,特别是适干均匀和间接热有利于洁净指标的提高。从全年试样数据来看,烘茧机烘出的干茧平均洁净为 95分,而同期五通灶烘出的干茧平均洁净为 93分,干茧平均洁净提高了 2分[5];有利于缫丝厂提高生丝品质,提高了千岛湖品牌茧的市场竞争力。第三,烘出的干茧毛折低。主要体现在 2个方面:一方面是提高了上车率,降低了毛折。热风烘茧机机械化操作程度高,对蚕茧人为破坏少,减少了再生下茧(油茧、瘪茧),从而提高了上车茧率。从进仓考核结果来看,在 500g样茧中,热风烘茧机烘出的干茧,再生下茧平均为 5g,比五通灶的再生下茧 10g低 5g,降低了 1%;即,热风烘茧机烘出的干茧上车茧率比五通灶提高了 1%,换算到毛折约低1.4kg。另一个方面是烘出干茧的缫丝率得到提高,使光折降低,毛折也相应降低。从全年试样数据看,热风烘茧机烘出的干茧约比五通灶烘出的干茧缫丝率高 1%左右,即可以降低1.4kg左右毛折。综上 2个方面合计,用热风烘茧机烘出的干茧,约可比五通灶烘出的干茧毛折低 2.8kg。第四,烘出的干茧万米吊糙少。热风烘茧机烘出的干茧在灶内受热均匀,适干齐一,丝胶变性齐一,有利于缫丝厂煮熟齐一,万米吊糙少。从全年试样数据来看,热风烘茧机烘出的干茧平均万米吊糙为 2.2次,比五通灶的 3.3次,少 1.1次。有利于缫丝厂加快缫丝速度,降低缫丝成本。第五,热风烘茧机的烘茧工艺操作方便。热风烘茧机只要设定好铺茧厚度、温度、网速后,出来的蚕茧干燥成数齐一,按规程操作即可,不需要经常变动,降低了对关键岗位工作人员的依赖性,降低了工作人员的劳动强度。且用工少,比五通灶节省 1/3左右的劳动力。第六,热风烘茧机烘力大,需要的烘茧场地小。1付热风烘茧机超过 5付五通灶的烘力,而需要的场地仅需5付五通灶的75%。
近年来,淳安县茧丝绸总公司通过大力推广测土配方施肥、小蚕共育自动控温、6连片方格蔟营茧、病虫害综合防治、自动循环热风烘茧等新型实用技术,保证了蚕茧的稳产高产;由于蚕茧茧质的提高,淳安县近几年蚕茧的平均收购价格,均比周边县(市)高出 4~6元/kg,蚕茧等级达 4A级以上,为淳安县蚕农、缫丝企业增加了显著的经济效益,促进了茧丝绸行业的可持续发展。
[1]于翠,胡兴明,邓文,等.植物测土配方施肥及其在桑树上的应用进展[J].中国蚕业,2010,31(2):1-4.
[2]徐向宏,方树友.推广小蚕共育技术 提高养蚕经济效益[J].江苏蚕业,2008,30(2):20-22.
[3]方林儿,邵国庆,张姣萍,等.实施桑蚕茧标准化生产技术成效显著[J].中国蚕业,2006,27(1):60-62.
[4]王夏英,汪亚平,鲁建根,等.2008年淳安县桑树害虫暴发情况调查分析[J].中国蚕业,2009,30(2):76-78.
[5]许冠钧,刘明,方树友,等.热风烘茧机烘茧的性能与烘茧效果比较[J].中国蚕业,2008,29(1):90-9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