代谢综合征的药物治疗进展与药学监护——心脑血管系统合理用药专家圆桌会议纪要
2010-02-10张石革整理北京大学第四临床医学院北京积水潭医院北京100035
张石革整理(北京大学第四临床医学院,北京积水潭医院,北京 100035)
孙忠实审校(解放军海军总医院,北京 100034)
编者按:花非花艳雾非雾,来夜半,天明去,一廉秋梦不多时,却似几经徘路。代谢综合征(metabolism syndrome)是一较为新颖的概念,含盖高体质量(肥胖)、高血糖、高血压、高血脂和高尿酸血症(或诊断为痛风者),成为心脑血管事件的高危链,严重威胁人类的健康和影响人群的生活质量。“四高症”患者人数众多,同时患者的知晓率、治疗率和达标率极低,导致极高的心血管事件发生率和全因死亡率,成为21世纪最大的“无声杀手”。为传播药物治疗的最新理念,由王文、毛节明、吕肖锋、孙忠实、黄仲义、张石革等医药专家分别就“四高症”的最新进展和药学监护要点发表论述,本刊整理记要总结如下,一是作为合理用药提示,二是延续本刊倡导的永不言衰主题。
1 王文:《中国高血压防治指南(2009年基层版)》制定的背景和要点
1.1 《中国高血压防治指南(2009年基层版)》的基础
深化医改的措施要坚持“保基本、强基层、建机制”,为此,高血压作为慢性乃至终身疾病,其防治侧重于基层。主要缘于:(1)目前,我国有2亿多高血压患者(每10个成人中有2人患高血压),其中90%分布在基层,新医改将高血压纳入社区卫生服务之中。(2)全国每年新增高血压1 000万例,但人群中的“三率”极低,依据2002年统计,知晓率、治疗率和达标率分别为30.2%、24.7%和6.1%,居我国城市居民主要疾病死因之首。(3)全国每年由血压升高而过早死亡150万人;每年300万人死于心血管病,其中半数与高血压有关;亚太队列表明66%心脑血管病发生与高血压有关。(4)国家每年为高血压支出的医药费约 400亿元人民币。(5)高血压占慢性病门诊就诊人数的41%,居首位计划培训社区医生来管理高血压患者,实践证明由于社区医师管理患者约100万例,计划管理1年后,血压达标率大于50%,因此,高血压的防治重点在于基层。(6)目前,中国高血压联盟已培训21地区2 000个社区机构3万名社区医生,共管理30万例患者,扩大管理40万例。上述结果证实基层(社区和乡村)是高血压防治的主战场,基层医师是防治高血压的主力军。
1.2 《中国高血压防治指南(2009年基层版)》的精髓
《中国高血压防治指南(2009年基层版)》倡导提高人群对高血压的知晓率、治疗率和控制率,降压治疗要达标;主要目标是减少心脑血管病的发生和死亡。高血压防治是社会工程,政府主导,媒体宣传教育,专家指导培训,企业支持参与,基层实施落实。其主要精髓在于:(1)确立高血压的一线用药:包括钙通道阻滞剂(CCB)、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ACEI)、血管紧张素Ⅱ受体拮抗剂(ARB)、利尿药、β受体拮抗剂(β-B)和低剂量的复方制剂。(2)确立目标血压:普通高血压患者血压降至140/90 mmHg以下;老年(≥65岁)患者的收缩压降至150 mmHg以下;年轻人或糖尿病及肾病、冠心病、脑卒中后患者降至130/80 mmHg以下;如能耐受,所有患者的血压还可进一步降低。但冠心病患者舒张压低于60 mmHg时应引起关注。在治疗高血压的同时,干预患者检查出来的所有危险因素,并适当处理患者同时存在的各种临床情况。(3)确立可行的价格低廉药物的组合方案和价格中上药物的组合方案。(4)确立给药原则:宜从小剂量开始;多数终身治疗、避免频繁换药;合理联合、兼顾合并症;24 h平稳降压,尽量用长效药;坚持个体化治疗。(5)提倡联合用药,在我国完成的Syst-China、STONE、CINT、FEVER大型试验证据分别用尼群地平、硝苯低平、硝苯地平、非洛地平治疗高血压患者,可降低脑卒中风险;PATS研究中应用吲哒帕胺治疗脑血管病患者,可降低卒中再发危险。另外,CHIEF研究提示初始小剂量氨氯地平+替米沙坦或+复方阿米洛利治疗高血压,可明显改善血压控制率。
2 孙忠实:药物降压治疗新潮流——固定剂量联合用药与血压变异性
2.1 循证表明药物降压治疗获益显著
大量的临床研究证实:收缩压每升高10 mmHg,舒张压每升高5 mmHg,可使脑卒中危险分别增加50%和46%;冠心病均增加40%。血压平均升高20/10 mmHg可使心血管事件的死亡率增加1倍。而平稳、有效地降压能使高血压合并症的发病率下降,其中脑卒中下降35% ~45%,心肌梗死下降20% ~25%,心力衰竭下降50%以上,终末肾病下降25%,全因死亡下降22%。SBP每降低10 mmHg可使心血管事件的风险至少减少30%。因此,对降低每1 mmHg都须重视,一定要把血压降下来!
2.2 联合治疗的必要性
为增加降压效果而减少不良反应,对采用低剂量单药治疗效果不满意的患者,可采用两种或多种作用机制不同的抗高血压药联合治疗。1种抗高血压药往往只针对一种发病机制进行调整,单药治疗的有效率仅为40% ~60%;联合治疗可使作用协同和互补,增强降压效果;抵销彼此的不良反应;利于重要器官的保护;降低各药剂量;方便服用,提高用药依从性。因此,2级以上高血压为达到目标血压常需联合治疗。
HOT研究证明欲达标必需联合用药。美国JNC-7指南(美国高血压预防、检测、评估和治疗联合委员会第七份报告,2003年)的要点指出:(1)年龄在50岁以上者,较舒张压而言,收缩压大于140 mmHg是更为重要的心血管事件(CVD)的危险因素。(2)当血压为115/175 mmHg时即存在CVD的危险,血压每增加20/10 mmHg,CVD的危险将增加1倍。年龄为55岁的血压正常者,其在剩余生存期内发展为高血压的危险性为90%。(3)对多数无并发症的高血压患者,应使用噻嗪类利尿剂治疗,可单用或与其他抗高血压药联用。某些高危情况是治疗初始即须并用其他抗高血压药(ACEI、ARB、β-B、CCB)的强制性适应证。(4)多数患者需联用2种或2种以上的抗高血压药,以达到降压目标。(5)若血压超过目标血压20/10 mmHg,应在治疗初始即联合使用2种药物,其中之一通常为噻嗪类利尿剂。(6)2/3以上患者需用2种或2种以上抗高血压药联合治疗。
联合用药一般分为临时组合(free)或固定组合(fixed)。后者常用的有赖诺噻嗪(赖诺普利 +氢氯噻嗪)、氯沙坦氢氯噻嗪(氯沙坦钾+氢氯噻嗪)、厄贝沙坦氢氯噻嗪(厄贝沙坦+氢氯噻嗪)、缬沙坦氢氯噻嗪(缬沙坦 +氢氯噻嗪)、赖诺普利替米沙坦(替米沙坦+赖诺普利)、美托洛尔氢氯噻嗪(美托洛尔+氢氯噻嗪)、利血平氨苯蝶啶(利血平 +氨苯蝶啶)等。近期,美国新FDCs-Single pill组合(CCB+ACEI+ARB)疗效极佳;同时由阿司匹林(75 mg)+叶酸(0.8 mg)+阿托伐他汀(20 mg)+氢氯噻嗪(12.5 mg)+阿替洛尔(25 mg)+依那普利(2.5 mg)组成的“神奇药丸”获益突出,可降低88%的心肌梗死和脑卒中发作。
2.3 血压变异性——更强效的卒中风险预测因子
近年来,大规模临床试验显示血压变异性(blood pressure variability,BPV)与脑卒中的发生密切关联,已成为当今防治高血压的新靶点或新热点。血压变异性是指一定时间内血压波动的程度,其检测指标仍在探索之中,通常以不同时间多次血压连续读数的标准差(SD)、变异系数(CV)、两个相邻血压读数绝对差的平均值(ASV)等来表示。根据观察周期的长短,血压变异又分为短时血压变异和长时血压变异,前者指24 h内的BPV,后者指数天或数周甚至数月、数年内的BPV。ASCOT试验最新结果显示,接受高血压治疗的患者相邻2次就诊间的诊室血压波动对卒中和冠状动脉事件的预测力远远优于平均血压。专家指出一个关键信息是,假如你在接受治疗,就结局而言,血压较高而波动较小者远胜于血压较低而波动较大者,此状况令人堪忧。大量循证表明,不论何种抗高血压药都应增加对治疗期间血压控制稳定性的重视。现有结果提示,长效CCB如氨氯地平、左氨氯地平对于患者长期血压变异性的良好控制是其更有效减少脑卒中的重要原因[1]。CCB对血压变异有最好的降低作用,在常用5类抗高血压药中 CCB降低血压变异性最佳。
3 毛节明:高血脂症的药物治疗
3.1 动脉粥样硬化斑块的不定时破裂——动脉粥样硬化真正的危害
血管内壁斑块进展的终点与心血管事件的发生密切相关,其中不稳定斑快的破裂为不稳定心绞痛、心肌梗死、卒中、猝死的主要致病原因。常见不稳定(易损)斑块的特征为:纤维帽薄;大量巨噬细胞浸润;平滑肌细胞稀少,脂质核大;无明显血管管腔狭窄。而低密度脂蛋白(LDL-ch)在动脉粥样硬化启始、进展、并发症等阶段均起着重要的作用。为此,尽量稳定斑块,抑制LDL-ch的氧化修饰,减少泡沫细胞生成,抑制血管内皮细胞增殖、退化和纤维化,成为对抗血管平滑肌硬化的主要决策。他汀类调节血脂药可延缓、阻止斑块进展。对他汀类药15年的不懈探索,奠定了其抗动脉粥样硬化的重要地位。2006年SPARCL、ASTEROID和 2009年 COSMOS研究证实了他汀类药在脑卒中二级预防的作用,首次证实了他汀治疗可以逆转斑块,使 LDL-ch保持在100 mg·dL-1以下,胆固醇不易于进入血管壁。2004年新英格兰医学杂志发表述评(心血管疾病防治的潮流趋势)指出:在治疗动脉粥样硬化疾病时,他汀类药减少主要心血管事件,如死亡、心肌梗死和卒中的疗效已超越所有其他类药物[2]。
3.2 2型糖尿病患者的大血管剩留风险
STENO-2研究证实,尽管应用口服降糖药、抗高血压药、调节血脂药和改变饮食生活方式等加强治疗,平均随访13.3年的结果发现,仍有51%的网膜病变进展,25%肾脏病变发生和55%外周神经病变进展,导致此结果主要缘于非血脂相关的风险。其中甘油三酯也为重要原因之一。PROVE IT-TIMI 22研究发现:尽管他汀类药使 LDL-ch<70 mg·dL-1,但 TG≥200 mg·dL-1的患者,死亡、MI或 ACS的风险仍增加了56%。此外,HDL-ch水平与CHD发生率呈负相关性。有鉴于此,导致动脉粥样硬化性血脂异常以TG升高和HDL-ch降低为特征,是一个重要的心血管疾病危险因子。50%心血管疾病、糖尿病或代谢综合征的成年患者具有高TG和(或)低HDL-ch。另FIELD研究亚组分析结果显示,伴致动脉粥样硬化性血脂异常的2型糖尿病患者发生心血管事件的风险最大,而非诺贝特对此类高风险人群的治疗益处最大,5年心血管事件相对风险减少27%(P=0.005);非诺贝特能使2型糖尿病患者5年心血管疾病风险下降(NNT=23),这和他汀在既往里程碑性研究中所显示的疗效相当。因此,在血糖控制良好的情况下,评估与单用他汀降低LDL-ch的治疗相比,联合应用贝丁酸类药治疗以增加HDL-ch和降低TG水平,是否可进一步减少大血管事件和微血管并发症的发生率。但他汀类药可引起肌病,包括肌痛(腰肩、胸背、四肢、乳房)、肌炎和横纹肌溶解症。若他汀类和贝丁酸类药合用可能会增加发生肌病的危险。此外,贝丁酸类药单用也可发生肌病,应用时必须监测肝毒性和肌毒性,定期监测肝功能(AST、ALT)、血钙、碱性磷酸酶(AP)、肌酸激酶(CPK)、肌红蛋白(Mb)水平,如血清 AST及 ALT高于正常上限 3倍(120 U)、CPK高于正常值10倍(250~2 000 U·L-1)以上,Mb高于正常值3倍(210 ng·mL-1),并有弥散性的肌痛、肌软弱、赤褐色尿等情况时应考虑为肌病,须即停药,并对异常指标应跟踪观察。
4 吕肖锋:糖尿病和降糖药治疗现况
4.1 美国ADA2010年临床推荐指南的精髓
(1)增加HbA1c作为糖尿病诊断标准(6.5%)。(2)取消“糖尿病前期”的名称,代之于“糖尿病危险增高类型”,包括IFG、IGT,相应增加了HbA1c 5.7% ~6.4%的人群。强调 ADA正与美国产科组织讨论采用国际糖尿病妊娠研究会协会(IADPSG)的标准进行妊娠糖尿病的筛查和诊断。IADPSG的诊断标准为75 g口服葡萄糖耐量(OGTT)中初始血糖5.1 mmol·L-1,1 h 血糖10 mmol·L-1,2 h 血糖 8.5 mmol·L-1,其中任意点血糖值异常即可诊断为妊娠糖尿病(HAPO)。(3)目标设定按照以下因素个体化(糖尿病病史、年龄/预期寿命、共存疾病、已知冠心病或严重微血管并发症、低血糖昏迷、患者具体情况)去设定。(4)更严格或者宽松的血糖控制目标,适用于个体化的患者。
4.2 强化降糖的启示
从强化降糖治疗中受益最多的患者应具备以下特征:较低的基线HbA1c、较短的糖尿病病程、无心血管疾病。对于大部分新诊断患者而言,强化降糖治疗应尽早开始,并尽量作到:(1)进一步证明早期诊断、早期治疗达标的重要性,糖尿病患者在诊断后尽早治疗达标可能获得更大的益处。(2)强化血糖治疗在短时期(10年内)不会导致大血管病变和死亡的下降,但强化血糖治疗可能带来长期的心血管益处。(3)血糖控制达标的目标为HbA1c 7%较为合理。进一步降低HbA1c至6.5%以下或接近正常6.0%的临床益处并不明显(ADVANCE、VADT)甚至有害(ACCORD)。降糖的目的是防止和延缓并发症,提高生活质量和减少死亡。
4.3 降糖药的新进展
近年来,伴随对糖尿病的病生理的深入研究,促使人们发现越来越多的机制参与了糖尿病的发生[3],除原有共知的病因如胰岛β细胞分泌功能衰竭、肝糖原不适当的输出、组织对胰岛素产生抵抗等外,包括脂肪组织脂解增加、肠促泌素水平降低、胰腺α细胞高糖素分泌增加、中枢神经递质紊乱等因素也囊括其中。促使传统的降糖药和抗糖尿病药包括胰岛素、胰岛素类似物、磺酰脲类、具氨基酸结构的非磺酰脲类、双胍类、噻唑烷二酮类胰岛素增敏剂、α-糖苷酶抑制剂等范畴不断扩大,为控制血糖和减缓靶器官的损伤,成为临床应用的一线药。其中,部分新颖的作用途径和剂型改进正成为研发的热点:(1)二肽基肽酶-4抑制剂(dipeptidyl peptidase-4 inhibitor):其作用途径迂回在胰岛β细胞和胰岛素之外,仅可减缓内源性胰高血糖素样肽1的降解。且当胰腺β细胞出现功能障碍而引起胰岛素水平降低或α、β细胞的功能障碍使得肝糖产生增加时,才通过抑制二肽基肽酶-4(DPP-4)产生作用,因此,不易产生胰岛素和口服降糖药所致的低血糖反应[4]。(2)肠促泌素胰高糖样素-1(glicagon like peptide-1)类似物:其作用途径迂回在胰岛β细胞和胰岛素之外,可提高血浆胰高血糖素样肽1的浓度,延长作用时间[5],成为众多抗糖尿病药中的一朵奇葩。(3)表壳剂型(不溶解表层、可渗透表层)-药物延迟释放。(4)动力渗透系统(由动力泵控制的释放系统)-药物恒定释放(胃肠道治疗系统-格列吡嗪控制释放技术)。(5)基质剂型(惰性基质、亲水基质、亲脂基质)-药物可调节释放(格列齐特缓释片)。
5 黄仲义:糖尿病的治疗监护
5.1 药学监护的职责
药师在监护中应承担着宣传员(讲解糖尿病相关知识)、教练员(辅导病员进行自我监护)和调剂员(为患者提供治疗所需单剂量药品)的职责,其目标与责任为:(1)评估糖尿病患者病情发展程度与危险性;(2)使患者感觉良好与舒适;(3)设计有效整体策略,以达到在介入监护初期就与患者建立良好合作专业医疗关系。
5.2 药学监护的程序
5.2.1 一般资料收集与评估:(1)收集患者一般资料如病史、病程、家族史、身高、体重、重要基本生命体征诸如血压、呼吸、心率等。(2)按患者情况收集与本人相关糖尿病并发症的相关资料,以预防与检测并发症发生及发展。(3)按患者状态对病员进行分类管理。(4)掌握重要生命体征和一些糖尿病相关体征检查操作技术。(5)评价患者一般情况。
5.2.2 实验室资料收集与评估:向患者说明需收集资料内容与解释这些资料临床意义;向患者解释进行这些实验室数据测定要求与注意点、测定结果正确性、可靠性及重复测定问题;掌握使用与维修各种家用血糖测定仪技术,向患者传授,并协助患者进行日常维护与检修;建立各种实验室数据汇总表,并对实验室数据进行总体评估。
5.2.3 制定系统资料文件:(1)为文件确定与选择治疗监护计划中所需各项要素。(2)设计与制备各种资料汇总表。最终文件应易于观察、评估及更新(定期,即刻),并应有助于选择监护计划。
5.2.4 评估现行抗糖尿病药治疗与相关药物治疗:评估药物选择正确性、剂量与给药方案合适性、有无不良反应或事件(包括已有与潜在)、有无相互作用存在(药-药、药-病、药-营养、药-实验室检查)、患者依从性与经济合理性及可承担性、各种特殊人群适合性(妊娠、年龄等)和生活质量改善程度等,达到指出当前治疗存在问题和提出患者治疗需求的目的。
5.2.5 确立患者所需的监护:从对现行治疗评估中所列出问题来确立患者所需的监护:(1)从整体考虑患者健康监护的需要。(2)与其他医务人员通力合作提供联合(整体)的治疗。(3)基本策略,应从下列3大方面考虑监护需要:发现与识别病者当前治疗中主要问题(包括显现的和潜在的);缓解患者现有症状,防止疾病发展与改善提高生活质量;避免任何可能因治疗带来新问题。
5.2.6 确立糖尿病治疗中问题:(1)各种慢性、复杂性并发症治疗与预防,诸如血脂代谢紊乱纠正。(2)肾功能保护,血管性疾病预防与治疗,阻断神经病变发展。(3)各种与前述慢性,复杂性并发症危险因素预防与纠正,如饮食、吸烟、运动等因素教育。(4)药物治疗与非药物治疗合理安排。(5)患者的自我护理安排与教育,如血糖、血压的自行监控等。
6 张石革:痛风的药物治疗监护
6.1 有关痛风的概述
痛风(gout)由体内嘌呤代谢异常所致。正常人血浆中尿酸含量为 120 ~360 μmol·L-1(2 ~ 6 mg·dL-1),当血尿酸超过480 μmol·L-1(8 mg·dL-1)时,尿酸钠盐将过饱合而形成结晶体,沉积于关节、软组织、软骨及肾等体温较低的部位,而致关节炎、尿路结石及肾疾患,称为痛风。痛风的高危因素有:酗酒、进食高嘌呤饮食等;家族遗传史及肥胖者;共患高血压、高血脂、动脉硬化、冠心病、糖尿病、肥胖症;服用噻嗪类利尿剂、胰岛素、青霉素、环孢素、阿司匹林等药;创伤与手术。高尿酸血症和痛风与心血管不良事件、高血压、糖尿病、脑卒中密切相关,尿酸是高血压发病和长期血压变化的独立预测因素;同时,高尿酸血症可损伤胰岛β细胞功能,加重胰岛素抵抗状态,导致糖耐量异常和糖尿病。
6.2 痛风的药物治疗
6.2.1 急性发作期:以控制关节炎症(红肿、疼痛)为目的,尽早使用抗炎药。首选秋水仙碱首剂0.5~1 mg顿服,以后每隔2 h给予0.5 mg,至疼痛缓解为止或第1 d给予1次1 mg,1日3次,第2~3 d改为1次 1 mg,1日 2次,第4 d及以后 1次1 mg,1日1次,于睡前服用;或出现胃肠道反应不能耐受时,减量为1次0.5 mg,1日1~3次。对剧痛者首选对乙酰氨基酚、吲哚美辛、尼美舒利,次选布洛芬。吲哚美辛等不但抑制前列腺素的合成,镇痛和抗炎,且能抑制尿酸盐结晶的吞噬,可作为急性期的基本用药,或在秋水仙碱疗效不好时作为替代药。糖皮质激素能使症状迅速绥解,但停药后易复发,仅在上述药无效时才使用,可服用泼尼松1次10 mg,1日3~4次,症状缓解后逐渐减量停药。
6.2.2 发作间歇期:发生于急性期之后,可反复发作,对未治疗或治疗不彻底者,可表现为多关节受累,仅表现为血尿酸浓度增高,无明显临床症状、无疼痛、无炎症。此期应有效控制血尿酸浓度、排酸,预防尿酸盐沉积,保护肾脏,减少和预防急性痛风发作次数。需使用排除尿酸药或抑制尿酸生成的药物,使血尿酸维持在正常范围,预防急性期的发作及防止痛风石的形成。排除尿酸药能阻止肾小管对尿酸盐的重吸收,增加尿酸排出,适用于肾功能良好者,如肌酐清除率 <80 mL·min-1),疗效降低,达30 mL·min-1时无效;已有尿酸结石形成或1日尿中尿酸>540 μmol(900 mg)者不宜使用。常用促尿酸排泄药苯溴马隆(痛风利仙)1次25~100 mg,最大剂量可用至200 mg,1日1次,餐后服用,连续36个月。丙磺舒初始剂量1次0.25 g,1日1~2次,在2周内渐增至0.5 g,1日2~4次,最大剂量1日3 g。
6.2.3 慢性痛风和痛风性肾病:可用别嘌醇,1次100~200 mg、1日2~3次或1次300 mg、1日1次。为减少急性痛风发作,初始剂量为1日100 mg,渐增剂量,1周后每周增加 100 mg,严重者可增至1日700~900 mg,直到血浆尿酸水平正常或接近正常,肝、肾功能不良者剂量酌减。维持量1日100~200 mg,儿童 8 mg·kg-1·d-1)。用于继发性高尿酸血症,成人1日100~200 mg,极量1日800 mg;6~10岁儿童1日300 mg,6岁以下儿童1日150 mg。
6.3 痛风药物治疗的监护要点
6.3.1 规避可致血尿酸水平升高的药物:对高尿酸血症和痛风者应规避应用下列药物:(1)非甾体抗炎药:阿司匹林、贝诺酯可引起尿酸升高。(2)利尿剂:氢氯噻嗪、甲氯噻嗪、贝美噻嗪、苄噻嗪等可增加近曲小管对尿酸的再吸收,减少肾小管对尿酸的分泌,可致高尿酸症,其他利尿剂阿佐塞米、托拉塞米、依他尼酸也有此反应。(3)抗高血压药:利血平、喷布洛尔、替米沙坦、氯沙坦、二氮嗪。(4)抗糖尿病药:胰岛素。(5)免疫抑制剂:环孢素、巯嘌呤、麦考酚吗乙酯、他克莫司、西罗莫司、巴利昔单抗(剂量相关效应)。(6)抗菌药物:青霉素、洛美沙星、莫西沙星;抗结核药吡嗪酰胺、乙胺丁醇等减少尿酸排泄而引起高尿酸血症。(7)维生素:维生素C、维生素B1。(8)抗肿瘤药:环磷酰胺、异环磷酰胺、白消安、塞替派、阿糖胞苷、硫鸟嘌呤、巯嘌呤、羟基脲、长春碱、长春新碱、长春地辛、门冬酰胺酶、培门冬酶、替尼泊苷、顺铂、卡铂、洛铂奈达铂、奥沙利铂等均可引起高尿酸血症,治疗时宜同时给予别嘌醇并碱化尿液。
6.3.2 在痛风急性期禁用别嘌醇:别嘌醇及其代谢物可抑制次黄嘌呤氧化酶活性,从而使尿酸生成减少,降低血尿酸浓度,减少尿酸盐在骨、关节及肾的沉积,有助于结石的溶解,促使痛风结节的消散。长期应用不仅可抑制痛风石的形成或增大,并使已形成的痛风石逐渐缩小和溶解。在急性期禁用抑制尿酸生成药,抑制尿酸生成药别嘌醇不仅无抗炎镇痛作用,且会使组织中的尿酸结晶减少和血尿酸下降过快,促使关节内痛风石表面溶解,形成不溶性结晶而加重炎症反应,引起痛风性关节炎急性发作。为避免上述情况,如治疗早期别嘌醇没有与丙磺舒和苯磺唑酮联合应用,则尽早服用秋水仙碱。
6.3.3 痛风急性期镇痛不能选服阿司匹林:阿司匹林可抑制肾小管的分泌转运而致尿酸在肾脏潴留;阿司匹林、贝诺酯等虽可缓解轻、中度关节痛,但可使血浆糖皮质激素浓度受到抑制、血浆胰岛素增高和血尿酸排泄减少,使尿酸在体内潴留,引起血尿酸水平升高。因此,痛风急性期不能选服阿司匹林。
[1] Peter MR.BP variation predicts stroke better than mean values[J].Lancet Neurod,2010,9(5):11.
[2] Eric Topol.In tensive statin therapy a sea change in cardiovascular prevention[J].N Engl J Med,2004,350(15):1562.
[3] Sladek R,Rocheleau G,Rung J,et al.A genpme-wide association study identifies novel risk loci for type 2 diabetes[J].Nature,2007,445(7130):881.
[4] McGill JB.Impact of incretin therapy on islet dysfunction:an underlying defect in the pathophysiology of type 2 diabetes[J].Postgrad Med,2009,121(1):46.
[5] Drucker DJ,Nauck MA.The incretin system:glucagonlike peptide-1 receptor agonists and dipepitidyl peptidase-4 inhibitors in type 2 diabetes[J].Lancet,2006,368(9548):169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