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15例胸腹主动脉瘤的CT诊断价值和分析

2010-02-10农剑波李耀波

中国医药导报 2010年35期
关键词:胸腹主动脉准确率

农剑波,李耀波

(广西壮族自治区南宁市第一人民医院放射科CT室,广西南宁 530022)

胸腹主动脉瘤主要指同时涉及胸腔段和腹腔段主动脉的动脉瘤或者侵犯到内脏动脉的腹主动脉瘤。由于胸腹主动脉瘤病变范围广、病情进展快以及病理部位特殊等特点,同时目前胸腹主动脉瘤的致死率高达30%左右[1],使得胸腹主动脉瘤的早期鉴别与诊断具有极其重要的意义。

CT 以其大大高于一般X 线机的准确率和分辨率突出优势,在包括胸腹主动脉瘤在内的许多疾病的临床诊断中都发挥着重要的作用。它对胸腹主动脉瘤的早期诊断及鉴别比X线胸片更加可靠、可信,已成为胸腹主动脉瘤诊断中不可或缺的方法。本文就我院2005年5月~2010年6月收治的15例胸腹主动脉瘤进行CT 诊断,记录诊断结果,并对结果进行统计分析。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15例胸腹主动脉瘤患者中,男12例,女3例;年龄最大85岁,最小 42岁。其中,42~52岁 9例,占 60%;53~72岁3例,占 20%;73~85岁 3例,占 20%。

1.2 方法

我院使用PHILIPS MX8000 多排螺旋CT 扫描,层厚3.0 mm,采用高压注射器静脉团注对比剂碘普罗胺注射液(优维显)300 mgI/ml,注射流速3.0 ml/s,注射对比剂后17 s动脉期扫描。本次采用常规性横断平扫,所有患者均行平扫加增强扫描,范围自胸廓入口至相当于S3水平(当然不是所有病例都要如此长距离扫描,可依据临床要求选择性行胸段、腹段或胸腹段扫描),数据传入工作站,以0.6 mm 重建,并进行多平面重组(multiplanar reformation,MPR)及 4-D 图像重建并拍摄胸腹CT 片。

1.3 统计学处理

采用SPSS 15.0 软件进行处理,计数资料采用χ2 检验,P<0.05 表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15例胸腹主动脉瘤患者中,11例可见胸腹主动脉,平扫时有6例可以见到剥离内膜,增强扫描之后有12例能够辨认。CT 均未显示内膜的破口。将胸腹主动脉瘤的长度、最宽径和胸腹主动脉瘤的最大横径的CT 检测结果和MRI 及UCG 测量的结果比较,三者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3 讨论

CT 具有很好的分辨率,尤其重建图像可以清楚地显示瘤体大小及瘤体与周围血管的关系,能够显示出所有的胸腹主动脉,增强了CT 的显示效果。主动脉中某一段异常扩张,超过了正常的范围形成了主动脉瘤,这是胸腹主动脉瘤的主要成病过程。根据国内几组权威的资料显示,CT 对胸腹主动脉瘤的诊断阳性率在80%以上[2-3]。本研究中CT 对内膜破口的检查准确率偏低:无论是平扫还是加强,本组中无一例显示出内膜破口。不过钙化内膜和胸腹主动脉外壁相分离,这有助于胸腹主动脉瘤的诊断和鉴别。

CT 对胸腹主动脉瘤有很好的诊断效果,能够准确地判断出胸腹主动脉瘤的位置、大小以及和分支血管的关系。对动脉瘤的钙化研究报道显示,胸腹主动脉瘤组的钙化率要高于正常人且严重。此外,CT 还可以做薄层扫描,因此,在一般情况下它能够很好地显示出主动脉的位置。在对动脉瘤的大小测定上,CT和MRI 及UCG 三者的测量结果相似,没有显著差异。陈福真等[4]研究显示,CT 对胸腹主动脉瘤大小的测量准确率高达96%,而主动脉造影对胸腹主动脉瘤大小的测量准确率仅为45%,两者差距很大,CT 远优于主动脉造影技术。

CT 对胸腹主动脉瘤的诊断还具有很高的实用价值。同样是受切层方向的限制,CT 对胸腹主动脉瘤整体状况和血管走向的观察虽然不如MRI,但是在对胸腹主动脉瘤大小的测量上,CT和MRI 所测出来的结果没有明显差别,它们具有很高的一致性和相关性。

用X 线胸片和断层检查诊断胸腹主动脉瘤,由于受纵隔、横膈等因素的影响,一些小的隐蔽部位的较小病灶一般不容易发现。但是CT 扫描可以显示出胸腹主动脉薄层横断面图像,因此断面中的隐蔽部位及组织结构的病灶都可以清楚地显示出来。此外,CT分辨率高,还可以显示出胸片所不能显示的主动脉内的小瘤灶以及轻微阻塞性病变,甚至对2~3 mm 的微小病灶也能清晰地显示[5]。本组病例中隐蔽部位的微小的胸腹主动脉瘤都被及时地发现并且诊断。如果主动脉病灶过于微小无法定性,或者位置过深并且肿块邻近大血管,这样就无法在透视情况下做针吸活检,此时可以通过CT引导进行针吸活检,这种方法刺中率高且吸取组织准确,是胸腹主动脉瘤早期诊断的重要方法之一。最后,CT 可以为各类胸腹主动脉瘤诊断提供可依循的征象,特别是为胸腹主动脉瘤的早期发现和诊断提供了切实、可靠的依据,其在胸腹主动脉瘤诊断上具有重要的应用价值。随着CT 技术的改进,胸腹主动脉瘤必定能够很好地被控制,其发病率和致死率一定会不断下降,希望在不久的将来可以形成更加规范和科学的CT 胸腹主动脉瘤技术体系。

[1]王占立.腹主动脉瘤的CT 诊断[J].中华老年医学杂志,2005.6(5):218.

[2]陈祖望.CT 在腹主动脉瘤诊断中的价值[J].中华心血管杂志,2006,20(6):362.

[3]周康荣.血管造影在腹主动脉瘤术前处理中作用的评价[J].中华心血管病杂志,2007,5(7):235.

[4]陈福真,王玉琦.外科治疗腹主动脉瘤482例[J].中华外科杂志,2006,39(11):128.

[5]陈国锐,林勇杰.腹主动脉瘤100例外科治疗分析[J].中华普通外科杂志,2003,16(5):98.

猜你喜欢

胸腹主动脉准确率
乳腺超声检查诊断乳腺肿瘤的特异度及准确率分析
不同序列磁共振成像诊断脊柱损伤的临床准确率比较探讨
2015—2017 年宁夏各天气预报参考产品质量检验分析
GDFT联合小剂量甲氧明在胸腹联合腔镜食管癌根治术中的应用
Stanford A型主动脉夹层手术中主动脉假腔插管的应用
高速公路车牌识别标识站准确率验证法
护理干预预防主动脉夹层介入治疗术后并发症
胸腹主动脉置换术后感染并发症救治一例
数学模型在鉴别诊断恶性胸腹水中的应用
六项指标检测在鉴别良恶性胸腹水中的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