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宗教社会学的范式转换及其影响

2010-02-09魏德东

中国人民大学学报 2010年3期
关键词:达克世俗化伯格

魏德东

宗教社会学的范式转换及其影响

魏德东

世俗化理论植根于具有国教传统的欧洲宗教实践,宗教市场论脱胎于政教分离传统下的美国社会,它们构成了当代宗教社会学的两大理论范式。从以世俗化理论为主导到宗教市场论的繁荣,宗教社会学研究发生了范式转换。各国学者从不同的宗教经验与实践出发,在对话中延展了两大理论范式,其中也包含了中国学者的理论创新。

宗教社会学;范式转换;世俗化理论;宗教市场论;宗教三色市场

进入新世纪以来,中国宗教学研究的一个重要特征,就是广义的宗教社会学或称宗教社会科学的崛起。在方兴未艾的大陆宗教社会学界,哪些理论范式最具影响力?中国学者又作出了怎样的理论贡献?本文认为,20世纪60年代以后,国际宗教社会学进入了当代时期,历经大浪淘沙,有两大研究范式成为当代宗教社会学的主要流派,它们也是对中国宗教社会学影响最大的流派:一是以彼得·伯格(Peter L.Berger)为代表的世俗化理论范式;二是以罗德尼·斯达克(Rodney Stark)为代表的宗教市场论范式。从20世纪60年代以世俗化理论为主导,到20世纪90年代以后宗教市场论的繁荣,国际宗教社会学研究出现了所谓的范式转换(Paradigm Shift)。在对两大理论范式的引进、运用过程中,中国学者结合中国的宗教经验与实践,提出了宗教三色市场理论,丰富与发展了源于西方的宗教社会学范式,体现了中国学者的理论创造。

一、彼得·伯格及其世俗化理论范式

彼得·伯格1929年生于奥地利,第二次世界大战后移居美国,现任波士顿大学社会学与神学名誉教授。在近半个世纪的时间里,伯格教授出版了40多部著作。他所创立或提倡的社会实在、世俗化、多元化、现代性等概念,对于当代的社会学与宗教学研究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1969年,在美国“反战运动”和“反正统文化运动”的时代背景下,彼得·伯格的代表作《神圣的帷幕——宗教社会学理论之要素》出版。该书一方面从元理论的高度,探讨了社会实在以及宗教的含义,同时从实证材料出发,对宗教与现代化的关系作了概括。其核心论点是:现代化必然导致宗教多元化,宗教多元化会瓦解稳定的宗教信仰,进而导致宗教衰亡。这构成了世俗化理论的基石。伯格认为:“我们所谓世俗化,意指这样一种过程,通过这种过程,社会和文化的一些部分摆脱了宗教制度和宗教象征的控制。”[1](P128)对于宗教来说,世俗化意味着失败、权力的削弱;而对于世俗社会来说,例如对于18、19世纪的无神论者、马克思主义者、启蒙思想家来说,世俗化则意味着人类与社会的解放。这是一个事物的两个方面。

世俗化理论的产生与欧洲有直接关系。欧洲有过被一种宗教(天主教)控制的时代,新教的产生就是对这种宗教控制的瓦解。欧洲通过启蒙运动、人文主义以及理性主义运动,打破了宗教对社会的全面束缚,这就是所谓的世俗化过程。总起来说,世俗化以及在这个过程中产生的世俗化理论具有很强的欧洲背景。

客观地看,世俗化包括两个方面:社会的世俗化与宗教自身的世俗化。社会的世俗化指“社会逐步摆脱教会的控制”:(1)经济与宗教分离,教会止步于工厂门前;(2)政府与宗教分离,政府脱离教会的控制;(3)教育与宗教分离,世俗教育成为主导;(4)文化与宗教分离,世俗文化成为主流。宗教自身的世俗化则指宗教神圣性的降低:(1)宗教组织的官僚化,出现了现代科层制的教会组织。(2)宗教产品的大众化、标准化,如中国的少林功夫就是一种典型的大众化宗教产品,在全世界有许多道场,使很多没有佛教信仰的人借此接触到禅文化和中国佛教。显然,这个意义上的宗教世俗化是一把双刃剑,在扩大自己影响的同时也可能导致神圣性的降低。(3)宗教信仰的淡化。这就是主观的世俗化。伯格说:“这意味着现代西方社会造成了这么一批数目不断增加的个人,他们在看待世界和自己的生活时根本不需要宗教解释的帮助。”[2](P128)

与世俗化密切相关的几个概念是多元化、市场化与个人化,它们一并架构起了世俗化理论的大厦。

(一)世俗化与多元化化

宗教的多元化是理解伯格理论体系的关键概念之一。随着近代政教分离原则的确立,欧洲国家传统上一教独大、独尊国教的局面被打破,出现了多种宗教并存的局面。宗教多元造成的直接后果是,在表面上,似乎是人选择神而非神拣选人。由于是人在选择宗教,因此,宗教信仰的神圣性降低了。伯格认为,从广义上看,多元化的内涵还要包括其他可以解释世界的非宗教团体,如各种主义和世俗信仰团体等。在世俗化理论看来,宗教的多元化毫无疑问将导致解魅,最终导致宗教的衰弱。

(二)世俗化与市场化

伯格是较早提出宗教市场化理念的学者。在《神圣的帷幕》一书中,他将市场论的所有元素都提到了。伯格说:“多元主义的环境首先是一种市场环境。在这种环境中,宗教机构变成了交易所,宗教传统变成了消费商品。总之,在这种环境中的大量宗教活动,逐渐被市场经济的逻辑所支配。”[3](P163)他认为这是一种世俗化。这种现象目前在中国内地极其常见,如绝大多数的佛教、道教等宗教场所,都在出售门票,这与剧场有何区别?伯格进一步指出,多元会造成竞争。显然,后来的宗教市场论范式是照着伯格的思路发展出来的,虽然他们现在很少提到这一点。伯格进一步认为,竞争的结果是改变神学的内容,创造新的适应需要的产品。以当代中国的案例来看,例如赵州柏林禅寺的生活禅夏令营,就是一种成功的新的佛教产品。[4](P160-180)新的宗教产品的出现,可以使“消费”宗教成为“时尚”。需要提醒注意的是,在伯格看来,宗教因市场化而变得不那么纯洁了,因此,会导致宗教的消亡,而这正是后来的宗教市场论与世俗化理论分道扬镳之处。

(三)世俗化与个人化

伯格认为,世俗化会导致宗教的个人化。“在人类的大部分历史中,各种宗教机构一直作为社会中的垄断者而存在。”[5](P160)现在,面对有着宗教信仰自由的顾客,宗教被迫以一种供选择的身份出现。人们对于某种宗教的喜好不再具有普遍性,完全根植于个体对该宗教的认识。宗教不再是公共领域的强制制度,而是私人的爱好与信仰。伯格因此说:“宗教表现为公共领域的修饰和私人领域的德行。”[6](P159)要理解这一点,可以看一看今天中国内地的圣诞节,满街的圣诞树几乎都作为公共领域的装饰,点缀在商场、饭店及其他公共场合,其实并不具有多少宗教性的含义。

通过对世俗化过程中出现的宗教多元化、市场化和个人化的分析,伯格提出了一个重要判断,即宗教将随着社会的现代化而逐渐衰亡。1968年4月25日,美国《时代》杂志第3期刊载了对伯格的采访,在询问他对于宗教未来的看法时,伯格回答说:“21世纪,宗教信徒可能只在极端小教派中才能找到。这种小教派挤在一起以抵抗一个世界范围的世俗文化。”[7]

二、罗德尼·斯达克及其宗教市场论范式

宗教的发展并没有朝着彼得·伯格判断的方向发展。首先是所谓的美国例外论。美国不同于欧洲,它没有经过天主教一统天下的时代,宪法从一开始就规定了政教分离,因此,美国宗教先天就是多元的,充满激烈的市场竞争。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后,美国成为世界上最现代化的国家,但美国人参与宗教活动的各项指标,如宗教皈依者的比例、教堂出席率、宗教组织的数量、宗教捐款等,都一直居高不下。20世纪70年代,美国学术界开始出现对世俗化理论质疑的碎片;80年代,这些碎片开始聚集;90年代,碎片逐渐系统化,形成了所谓的新研究范式,这就是宗教市场论,或曰宗教经济学理论(Economics of Religion)。1993年,斯蒂芬·沃讷(Stephen R.Warner)发表了《范式转换:美国宗教社会学的研究走向》一文,为新研究范式颁发了出生证。

新范式的出现与美国社会的演变密切相关。20世纪70年代,美国开始出现基督教福音派的复兴,试图改变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后美国社会道德下滑的局面。80年代以后,美国宗教保守派的力量日益加强。进入新世纪,连任第54、55届总统的乔治·沃克·布什被一些人认为是美国100多年来最具宗教性的总统,满口圣经语言,自称是得救的基督徒。从整个美国社会来看,各种宗教在美国百花齐放,和而不同,各美其美,美美与共,没有呈现出衰弱的迹象。这是世俗化理论遭到质疑、新范式兴起的直接社会根源。

宗教社会学研究的范式转换体现了一代学者的努力,代表性人物是罗德尼·斯达克。2000年,他的代表作《信仰的法则——解释宗教之人的方面》出版,现已被译成近30种文字;2004年,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出版了该书的中文版。此书的副标题为“解释宗教之人的方面”,颇具微言大义。这表明斯达克不是从神的方面来理解宗教,由此与宗教的神学研究划清了界限;同时,他也不是用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来解释宗教,不认为宗教仅仅是经济基础的副产品。斯达克强调宗教的信仰者和潜在信仰者,也就是人的作用,主张透过宗教主体的活动来解释宗教的发展。在宗教市场论中,宗教自身往往就是一个决定社会其他要素的自变量。这很像中国古人所说,人能弘道,非道弘人。可以说,宗教市场论是强调宗教主体性的理论。

斯达克认为,宗教行为是理性的。人们“在其信息和理解的局限之内,在可行的选择的制约下,在其喜好和趣味的引导下,总是试图作出理性选择”。[8](P46)在他看来,宗教消费是权衡代价和利益之后的结果。单个人可能是非理性的,但是任何大的宗教运动都是理性的。因此,这一学说又经常被称为理性选择理论(Rational Choice Theory)。

因为宗教信仰是人们理性选择的结果,宗教活动于是也就构成了一个市场,可以用经济学原理予以解析。斯达克认为,同任何市场一样,宗教市场也包含三个元素:宗教产品的需求者——信徒或潜在的信徒;宗教产品的供给者——和尚、牧师、神甫等专业教职人员;宗教产品——各式各样的宗教活动。他认为,如果宗教市场是无管制的,宗教是自由的,那么宗教就一定是多元的,并形成竞争。伯格也说过,宗教多元一定会产生竞争,竞争会迫使教会提供新的宗教产品,形成宗教的消费市场。在这一点上,斯达克与伯格的观点是一致的。两人的分歧在于:斯达克认为,竞争将迫使教会提供高性价比的产品,其结果是促进了宗教的繁荣,而不是伯格所说的宗教衰亡。在竞争中,不仅会产生标准化的、低信仰虔诚度的大众产品,如伯格所看到的那样,竞争也会造就高虔诚度的、保守性的宗教产品。以美国经验为例,一方面,几乎所有世俗化的开放派教会都在走下坡路,但这并不是现代化的全部;另一方面,几乎所有保守性的教会,如基督教福音派,都在持续增长,当代宗教不曾有衰亡的迹象。

斯蒂芬·沃讷(Stephen Warner)分析了世俗化理论与宗教市场论的社会背景差异。他说,美国之所以不同于欧洲,其根本原因在于美国没有欧洲那样的国教传统。“不同于欧洲宗教中若隐若现的国教传统,美国从一开始就废除了国教,这使美国宗教能够适应文化的多元主义。两个世纪以来,由于本质上的政教分离,美国宗教作为一种大众社会组织获得了繁荣发展。”[9](P34)

罗德尼·斯达克从理论上说明了美国宗教繁荣的根源。“如果宗教经济是无管制的和有竞争的,宗教参与总体程度会高。”[10](P247)竞争或许造成具体教会有兴有衰,但在总体上必定提高全社会的宗教消费水平,促进宗教的繁荣。相反,如果宗教市场由国家垄断,像欧洲那样,就必定产生懒惰的宗教供应商和无效的宗教产品,进而降低宗教的消费水平,导致宗教的衰弱。

我曾将这一“范式转换”称为宗教社会学研究范式的“哥白尼革命”。[11](P325)这一提法与沃讷教授不谋而合。沃讷说:“范式是比基本理论更复杂、更特别的概念结构,就像托马斯 ·库恩(Thomas Kuhn)所提出的:一个范式是一个‘格式塔’、一条看世界的道路、一种表达、一幅图画,或者对实在的基本性质的叙述。”[12](P35)旧范式假定,宗教自身是一成不变的,影响宗教发展的是人们宗教需求的变化。新范式则假设,人们的宗教需求是相对稳定的,对当代宗教起决定作用的是宗教供给的变化。所谓范式转换,其根本点就是宗教市场由需求决定转向由供给决定。

新范式有很多名称,如宗教经济学、宗教市场论,其中流传广泛的是理性选择理论。2008年5月15日,笔者在对罗德尼·斯达克教授的访谈中提到:“许多人,听说也包括您自己都不太喜欢上述名称,如果要选一个词,您最喜欢用哪个概念来表达新范式?”斯达克凝神沉思片刻,说:“我的确不喜欢这些概念,主要有两个原因。首先,理性选择这个名字很容易成为一些社会学家批评的靶子,因为他们认为理性选择是个充满罪恶的经济学术语,是资本主义的代名词。其次,理性选择这个词比较狭窄。理性选择强调非理性的选择是不存在的,但很多社会学家认为人的行为有时是没有理性的,甚至是疯狂的。用什么概念来表达新范式最为恰当呢?如果要选一个其他的名词,我想就叫做宗教人本理论(Humanistic Theory)吧。我们把人当做最根本的。理性选择有经济学的寓意,而人本理论强调的是,人们清楚自己在干什么。在这个意义上,你也可以把它叫做‘意向性理论’(Intentional Theory)。”[13]

在汉语学界,除了较早使用的“理性选择理论”这个名称外,目前应用最广的可能是“宗教市场论”。2004年底,当《信仰的法则》中文版将出之际,我决定为汉译本写一篇导读。以什么概念来表达斯达克的理论最为恰当呢?我决定用“宗教市场论”。因为如果用英语中惯常的“宗教经济学”,在中文中很容易混同于有关寺院经济、教会产业的研究,远离新范式的本意。而宗教市场论,望文生义就是谈论宗教市场的理论,也就是将宗教看做是一个市场。[14](P325)从后来的发展看,“宗教市场论”这一说法很快就流行开来,成为汉语学界表示新范式的最常用词汇。不过,“宗教市场论”这一中文说法同样也引起了一些宗教徒和学者的误读和反感,认为这个概念至少对宗教不够尊重,甚至会误导宗教的市场化。很显然,在这一点上,中外宗教社会学家面临着相似的困境。我赞同斯达克的说法,“宗教人本理论”应该是新范式一个更好的表达。不过,很可能像在英语世界“宗教人本理论”这一概念石沉大海一样,汉语中的“宗教市场论”也将因其通俗与犀利而继续流行。

近十几年来,宗教市场论在美国宗教社会学界显现出较大的影响力,出现了一批杰出的学者。宾夕法尼亚大学的罗杰·芬克(Roger Finke),伊利诺伊州立大学芝加哥分校的斯蒂芬·沃讷,《宗教经济学》一书的作者艾孔纳(Laurence R.Iannaccone),意大利学者英特罗维吉(Massimo Introvigne),等等,都为这一理论的发展作出了贡献。

三、世俗化理论与宗教市场论的对话

从1969年彼得·伯格《神圣的帷幕》的出版,到2000年罗德尼·斯达克《信仰的法则》问世,宗教社会学大致完成了由世俗化理论到宗教市场论的范式转换。不过,在社会科学领域,范式转换并不意味着简单的替代。国际宗教社会学界似乎形成了两大阵营,充满了对话与相互批评。一般来说,世俗化理论是以欧洲的宗教与社会发展为背景而产生的,宗教市场论则是美国宗教文化的产物。因此,似乎欧洲学者更加倾向世俗化理论以及由此引发的延伸与修正,如多元的现代性理论等,欧洲主流宗教至今也仍然处于世俗化的重压之下;美国也有极少部分学者依然坚持世俗化理论,但更多的学者,包括彼得·伯格在内,似乎都已经接受、至少不排斥宗教市场论的基本观点。

(一)宗教市场论者对世俗化理论的批评

以罗德尼·斯达克为代表,宗教市场论范式就是在批判世俗化理论中产生的,学者们表现出较强的批判性。《信仰的法则》一书的第三章就叫“安息吧,世俗化!”斯达克从现代化、政教分离、科学发展、历史进程和全球性五个方面,逐一驳斥了世俗化理论关于宗教消亡的断言,认为这只是一个“愿望”,即便宗教终有一天消失,那也与世俗化理论设定的过程毫不相干。“时辰已到,应该把世俗化教条抬到失败理论之墓地去。”[15](P97)

斯达克本人对伯格的批评也直截了当。斯达克说:“美国的经验是宗教与现代化共同繁荣。我自己从小生长在美国的一个小城镇,那里大概有50个教堂,每个教堂都需要会员。处在那样的情境下,我很容易就观察到当地的宗教市场和宗教公司是如何运行的。在19世纪,每个美国人都非常了解什么是宗教市场和竞争。但有意思的是,在20世纪,那些来到美国的欧洲学者,例如彼得·伯格,本身对这些情况并不十分熟悉,所以才提出宗教竞争导致宗教衰亡的观点。可这并不是事实。”[16]

很显然,斯达克认为伯格和他的世俗化理论都是欧洲文化的产物,不能解释美国的宗教现象。宗教的多元化与竞争不会导致宗教的衰弱,而是促进宗教的繁荣。

(二)世俗化理论的自我修正与坚持

面对新范式的挑战,世俗化理论的提倡者持怎样的立场呢?主要可以分为三种:一是以彼得·伯格为代表,承认世俗化理论基本上是错误的,但其中蕴含着一些有价值的论点,这种立场具有较强的代表性;二是以史蒂夫·布鲁斯(Steve Bruce)为代表,坚持世俗化理论的基本立场,认为宗教在美国的繁荣只是回光返照,世界终究会世俗化,持这种观点的学者已经凤毛麟角;三是以格瑞斯·戴维(Grace Davie)为代表,反对宗教市场论,并以多元的现代性理论等进一步发展、延伸世俗化理论,成为“新世俗化理论”,这在欧洲学者中较为常见。

伯格关于世俗化理论与宗教市场论的关系有三个主要论点。

第一,宗教将随着现代化的发展而消亡的观点是错误的。这是世俗化理论的根本失误。1997年,伯格在回答记者采访时说:“我想我和大多数其他宗教学家在20世纪60年代就世俗化所写的是个错误。我们的潜在论述说世俗化和现代性携手并行,越现代化就越世俗化。它虽然并不是个荒诞的理论,是有些支持的证据的,但是我想它基本上是错误的。今日世界上大部分国家确实不是世俗化的,而是非常宗教的。”[17]

2008年5月29日,彼得·伯格教授在中国人民大学发表了演讲。来自世界各地的学者云集中国人民大学,很多人都很想亲耳聆听伯格对新旧范式的评价。伯格没有丝毫的回避,侃侃而谈。他提出必须全面地理解世俗化理论:“如果假设世俗化是指现代性与宗教完全无法共融的话,那么这个理论是站不住脚的,需要完全放弃。但另一方面,世俗化是一种现象,是在世界各地可以看到的事实。倘若将世俗化理论看做是解释世俗化现象如何产生和发展的,那么这一理论可能也还有意义。不过必须承认的是,现代性的发展并不代表宗教的消亡。”[18]许多伯格的同盟军都还在坚持世俗化理论,伯格也是可以固执己见的,但他选择了尊重事实。后来,伯格编辑了《世界的非世俗化:复兴的宗教及全球政治》一书,系统阐述了他的新看法。此书的中文版已由上海古籍出版社出版。彼得·伯格对于世俗化理论中有关宗教消亡理论的修正,可以看做是对世俗化理论范式的清醒反思。

第二,对于世俗化理论,伯格在修正宗教消亡这一结论的同时,对于其中的一些理论环节,如对世俗化现象的解释、宗教的多元化理论等,都予以了肯定。在笔者看来,这或许反映了世俗化理论中的普遍价值,对于研究当代的世界宗教和中国宗教,也仍然有指导意义。2001年,在《彼得·伯格与宗教研究》这部纪念文集中,伯格再次说:“如果要我回顾早期的工作,我想说我对世俗化的理解是错误的,但对多元化的理解是正确的。我误解了这两个概念之间的关系:多元化并不一定必然导致世俗化。……多元化会影响宗教信仰的方式,但不必然地决定信仰的内容。”[19]

第三,对于宗教市场论,伯格既肯定了其理论价值,也指出了其缺陷,即不是所有的宗教行为都可以用成本与收益来理解。伯格说:“理性选择理论是经济学理论在宗教领域的应用。因为存在一个宗教市场,所以这一框架是有价值的。我个人非常尊重罗德尼·斯达克及其同事所作的研究,但这一理论也存在很多问题。最重要的问题是,不是所有的行为都可以用理性选择来解释的,比如对于伊斯兰教极端分子的自杀性爆炸,就很难说是理性选择的结果。这一理论关于成本的分析,在宗教领域也难以令人满意。宗教行为不能完全用成本和收益来解释。”[20]

用伊斯兰教极端主义分子的自杀性爆炸论证理性选择理论的失效,是彼得·伯格反复使用的例证。不过,罗德尼·斯达克必定不会接受这一批评,他在《信仰的法则》中写道:“并不需要假设父母冲进燃烧着的房子的行为违背了他的自身利益。我们要认识到,人们把孩子的存活看做是比自己的存活更大的回报……我们有能力在我们的梦想、希望、爱情和理想中发现回报。”[21](P48-49)关于伊斯兰教,斯达克引用了托里的话:“安拉跟每个人都有一本账。每一件善行都记作对这人有利,而每次恶行都是欠债。这本账一般会一生计算,但必须有最后的结算,要付清全部的余款欠款……安拉当然是最熟练的计算者,他不仅把每个人的账都最精确地记录,为审判之日作准备,而且他随时可以面对信徒或非信徒报出其账目。”[22]基于这一思路,穆斯林所有的行为都是为了应对安拉的结算,他当然可以为此祈祷、奉献、禁欲、苦行,直至殉道牺牲。其他宗教也莫不如是。外人当然难以理解为宗教信仰而牺牲,但如果有人相信神灵会奖赏其牺牲,那对他们来说,牺牲行为就是完全理性的。

世俗化理论最坚定的捍卫者或许当属史蒂夫·布鲁斯教授。直到2002年,他还出版了《上帝死了:世俗化在西方》一书,坚持世俗化导致宗教消亡的观点。[23]至于为什么美国宗教没有衰退,布鲁斯认为这是宗教的回光返照。2001年,在伯格纪念文集《彼得·伯格与宗教研究》中,布鲁斯将伯格的思想分为两个阶段,即“早期的伯格”和“晚期的伯格”,认为两者是互相矛盾的,而且早期的伯格更加合理,就像早期的卡尔·马克思一样。[24]不过,彼得·伯格对布鲁斯并不领情,他说这一观点只代表布鲁斯自己。

英国学者格瑞斯·戴维等人以“多元的现代性理论”回应宗教市场论及其对世俗化理论的攻击。她认为,世俗化是欧洲的历史事实,但这并不意味着欧洲人就没有了信仰,相反,在英国等地普遍存在着“信仰而不归属”(Believing without Belonging)的状况,即制度性的宗教衰退,个人化的信仰增长,这依然在验证着世俗化理论的基本立场。2007年7月,在第4届中美欧暑期宗教学高级研讨班上,戴维激烈地批评了宗教市场论。她特别强调,在后现代,并不存在一个统一的范式,不同的地区有自己不同的现代性,因此,也应有不同的社会解释模式,这就是所谓的多元的现代性。

(三)宗教市场论遇到的新挑战

在某种程度上,宗教世俗化理论与宗教市场论是建立在欧美不同宗教经验之上的。简单地说,欧洲因为有国教传统,宗教不曾展开充分的多元与竞争,由此出现主流宗教的衰退;美国从一开始就实行政教分离的原则,出现了空前多元、竞争激烈的宗教市场,造成了美国宗教的繁荣。正如沃讷所说:“大部分学者,无论是否使用‘新范式’这个概念,都逐渐同意宗教在美国与在欧洲有根本的不同,而后者正是宗教社会学旧的占统治地位的范式的来源。”[25](P34)而所谓的美国例外论,则是新范式出现的社会根源。

然而,2009年3月,美国基督教“三一学院”发布的“2008年美国宗教认同调查”(American Religious Identification Survey 2008,ARIS 2008),给美国例外论及宗教市场论者以新的挑战:一系列重要数据都显示了美国宗教的衰退。这次调查的时间是2008年的2月到11月,回答者的数量高达54 461人。[26]

首先,美国基督徒的比例出现明显衰退。美国一直被认为是基督教立国的国家,因此,基督徒的数量问题是美国宗教调查的首要问题。调查显示,2008年,76%的美国成年人自认是基督徒;而在1990年,这一比例是86%。换句话说,在过去的18年,美国基督徒在人口中的比例下降了10%。

调查者进一步预计,紧接着主流教会的全面衰退,在十年内,福音主义基督教将面临崩溃的命运。这个变化将会彻底改变西方宗教和文化的面貌。发生这一变化的原因,在于过去的半个世纪,福音运动将自己等同于政治上的保守主义,产生了所谓文化战争,福音主义在道德、社会和政治议题上耗尽了资源,却没有产生真正服务于时代的福音神学。

其次,很多美国人排斥制度化宗教。有30%的美国人认同自己有“灵性追求”,而无“宗教追求”。灵性追求大致等同于终极关怀,换言之,接近3成的美国人承认自己有信仰层面的终极追求,但并不将其归于宗教。与此类似的是,在基督徒中,所有的宗派性教会都在衰退,而无宗派的基督教会则有所增长。这也许意味着美国人对于制度化、排他性较强的教会正在发生抵触。这似乎以最新数据印证着宗教世俗化理论的一个重要观点,即宗教信仰日益成为个人的私事。

再次,美国的无信仰者比例增长很快。所谓无信仰者,包括无宗教喜好者、无神论者和不可知论者。这部分人的比例,1990年占总人口的8.2%,2001年则急速增长到14.1%,这次调查则已经达到人口的15%。无宗教信仰者的地理分布也在扩展,由传统上的美国西北部,延伸到拥有深厚基督教文化传统的东北部。与这一发现相呼应的一个数据是,27%的美国人并不期望在他们死后有一个宗教葬礼。在日常生活中,出生与死亡是最体现宗教习俗的场所,四分之一以上的美国人不再期望死后有个宗教仪式,令人震惊。

基督徒比例降低、制度性宗教衰退、无信仰者增加,这不恰恰是世俗化理论所描述的宗教走向消亡的图景吗?这些调查数据是否意味着现代化条件下的美国宗教繁荣已经达到了拐点,是否意味着美国宗教和社会正进入一个新的世俗化周期?凡此种种,都向宗教社会学家提出了新的挑战。

四、中国学术界的回应与发展

1991年,《神圣的帷幕》中文版问世,标志着世俗化理论正式进入中国;2004年,《信仰的法则》中文版出版,学术界开始全面了解宗教市场论。两大研究范式都对中国宗教的实证研究产生了深远影响。在借鉴、运用世俗化理论与宗教市场论的过程中,从中国宗教经验与实践出发,中国学者创造性地提出了三色市场理论,丰富与发展了宗教市场论。

关于世俗化理论对中国宗教研究的指导意义,或可包括几个层面。

第一,如果将世俗化过程解析为“社会的世俗化”与“宗教自身的世俗化”,那么,关于“中国社会的世俗化”部分,需要谨慎介入。因为中国社会基本没有被宗教控制过,所以也就没有欧洲意义上的摆脱宗教控制的问题。当然,如果要研究西藏等部分边疆地区的宗教与现代化的关系,世俗化理论有关社会世俗化的部分,自然具有指导意义。另外,如果把儒教纳入广义的宗教研究视野,探讨主流意识形态对社会的控制及失控,那么,晚清以后儒教在中国社会的全面退败以及由此引起的社会伦理秩序的混乱,堪称社会世俗化的典型之一。

第二,世俗化理论的另外一个重要方面,即“宗教自身的世俗化”,对于当代中国的宗教研究具有很强的指导意义。当代中国宗教在某些方面正在亦步亦趋地印证《神圣的帷幕》中的有关论述,这部反映20世纪60年代美欧宗教与社会的经典之作,其社会基础似乎正在中国重现。例如宗教组织的官僚化、宗教产品的大众化、信徒主观的世俗化等等命题,都无不得到当代中国宗教的印证。

第三,世俗化理论对中国宗教研究的借鉴意义。中国宗教历史的研究具有丰厚的史学、哲学传统,但对于社会科学方法的借鉴较为薄弱。中国宗教历史的一些重大课题,例如三武一宗灭佛、唐宋敦煌佛教、佛教遗骸崇拜、净土宗的崛起等,都与宗教自身的世俗化密切相关。

《信仰的法则》中文版第1次印刷5 000册,很快售罄;2007年第2次印刷。这在目前的宗教学理论著作中是罕见的。短短几年之内,出现了10数篇书评。众多硕博士论文将其作为新的理论形态予以运用,相关的课题研究亦纷纷出现。不仅在学术界,“宗教市场”实际上已经成为宗教界、政界以及媒体的流行词汇。同时,对这一理论范式的口头质疑从未停息,2008年,相关的讨论与批判文章正式出现。[27]《信仰的法则》及宗教市场论何以在大陆有如此显著的影响?

首先,宗教市场论正面地解读宗教的社会功能,以及宗教不会随现代化而衰亡的观点,实际上成为大陆各阶层读者解构传统宗教观的思想工具。在长达半个多世纪的时间里,大陆读者接受的是马克思主义宗教观。这一宗教观与世俗化理论的异曲同工之处在于,负面地理解宗教的社会价值,并预言宗教要消亡。进入21世纪,中国社会已经发生了巨大的变化,人民的宗教信仰日益自由,但如何在理论上重估宗教的价值,如何解读现代化与宗教携手并进,大陆知识界并没有为此提出系统的理论阐述。恰恰在这一点上,基于对世俗化理论的批判,《信仰的法则》系统地回答了这些问题,歪打正着,成为大陆宗教界、政界和学术界调整宗教认知,打破思想牢笼的利器。这或许是罗德尼·斯达克等人所料想不到的。

其次,宗教市场论使用了大陆知识界所熟知的经济学理论模型,简捷明朗,穿透力强。来自西方的理论体系汗牛充栋,多数最终都成为学人间的小众话题。宗教市场论能够被广大的读者群所接受,与该理论遭遇了大陆的经济学霸权时代有关。在大陆转型至市场经济的时代,经济学是最大的显学,经济学的基本理论和概念也为众多读者所熟知。宗教市场论将宗教存在比喻为市场,使人在理解宗教现象时有顺理成章之感。

再次,宗教市场论范式深层次地暗合了中国宗教的多元化特质。美国宗教具有建立在政教分离基础上的多元化,中国宗教则有和而不同传统上的多元化,在意蕴上或许有今古之别,但在宗教的多元这一点上,中美是具有相似性的。多元必导致竞争,竞争就会优胜劣汰;宗教需求是相对稳定的,决定宗教变化的是宗教供给。宗教市场论的这些基本法则,对于解释中国宗教的历史与现状,在许多方面都使人感到豁然冰释。中国宗教自古以来的多元结构是宗教市场论在中国得以发挥影响的根本原因。

或许正因为如此,中国学者在学习宗教市场论后,很快就根据中国宗教的实际,对其作出了丰富与发展。2006年,美籍华裔学者杨凤岗博士发表了《中国宗教的三色市场》一文,获得了美国社会学会宗教社会学分会年度杰出论文奖。[28]该文中文版在《中国人民大学学报》发表后[29],不仅影响了中国的宗教社会学界,也受到政府众多部门的关注。三色市场模型的灵感来自中国宗教,但三色市场的存在是全球性、普遍性的,只是随着环境的不同而呈现不同的特色而已。近年来,这一模型正走出中、美,得到欧洲、南美等地学者的重视。

以上简要概括了世俗化理论与宗教市场论之间的范式转换以及对中国宗教研究的影响和中国学者的贡献,可以看出,这两种理论范式在中国都具有很强的生命力。世俗化理论对理解当代中国宗教的发展现状很有助益,而宗教市场论则对解释中国宗教的复兴和增长具有强大的解释力。对于中国学者来说,不应囿于一种理论或方法,而应根据中国宗教的实际,不断总结出具有普遍价值的宗教学命题与范式。

[1][2][3][5][6]彼得·伯格:《神圣的帷幕:宗教社会学理论之要素》,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91。

[4]魏德东:《当代中国宗教红市的发展——以生活禅夏令营为中心》,载《宗教社会科学》总第1期,第160-180页,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8。

[7]Peter L.Berger.A Bleak Outlook Is Seen for Religion.New York Times,April 25,1968.

[8][10][15][21]罗德尼·斯达克、罗杰·芬克:《信仰的法则——解释宗教之人的方面》,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4。

[9][12][25]斯蒂芬·沃讷:《宗教社会学范式及理论的新进展》,载《中国人民大学学报》,2006(6)。

[11][14]魏德东:《宗教市场论——初读〈信仰的法则〉》,载《宗教研究》第1期,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4。

[13][16]魏德东、刘洋:《宗教研究的人本理论——访宗教社会学家罗德尼·斯达克教授》,载《中国民族报》,2008-10-07。

[17]Berger,Peter.Epistemological Modesty:An Interview with Peter Berger.Christian Century114(October 29.)1997:974.

[18][20]黄剑波、魏德东:《宗教社会学研究的八大课题》,载《中国民族报》,2008-06-03。

[19]Paul Heelas,David Martin and Linda Woodhead(editor).Peter Berger and the Study ofReligion.Routledge,2001.

[22]Charles C.Torrey.The Commercial-Theological Terms in the Koran.Leyden:E.J.Brill.1892:8,12.

[23]Steve Bruce.God is Dead:Secularization in the West.Malden,MA:Blackwell,2002.

[24]Steve Bruce.“The Curious Case of the Unnecessary Recantation:Berger and Secularization”.Peter Berger and the Study of Religion,edited by Paul Heelas,David Martin,Linda Woodhead.Routledge 2001.

[26]魏德东:《美国宗教在衰退?》,载《中国民族报》,2009-09-08。

[27]汲喆:《如何超越经典世俗化理论?——评宗教社会学的三种后世俗化论述》,载《社会学研究》,2008(4);范丽珠:《现代宗教是理性选择的吗?质疑宗教的理性选择研究范式》,载《社会》,2008(6)。

[28]Fenggang Yang.“The Red,Black,and Gray Markets of Religion in China”.The Sociological Quarterly,2006(47):93-122.

[29]杨凤岗:《中国宗教的三色市场》,载《中国人民大学学报》,2006(5)。

The Paradigm Shift in Sociology of Religion and Its Development

WEI De-dong
(Institute for the Studies of Buddhism and Religious Theory,Renmin University of China,Beijing 100872)

Secularization Theory rooted in the Europe religious practice under the tradition of established religion,Religious Market Theory originated from the American society in which tradition is the separation of church and state,they constitute the two main research paradigms in contemporary sociology of religion.From the leading position of Secularization Theory to the prosperity of Religious Market Theory,a paradigm shift happened in the study of Sociology of Religion.According to different religious experience and practice,the scholars developed the two paradigms,including the works of Chinese scholars.

Sociology of Religion;paradigm shift;secularization theory;religious market theory;the three color market theory

魏德东:中国人民大学佛教与宗教学理论研究所副教授(北京100872)

(责任编辑 李 理)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资助项目(70973132)

猜你喜欢

达克世俗化伯格
我的爸爸叫焦尼
No.5扎克伯格又抛股票
“我”来了
为什么是他设计了那么多上海地标建筑?
扎克伯格赴欧洲议会道歉
论高科技时代的佛教
论佛教的与时俱进
从福柯“权力话语”视角解读清前期西藏世俗掌政人物传记世俗化倾向
鸭子达克修房子
鸭子达克变超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