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止嗽散加减治疗感冒后咳嗽2例

2010-02-09干静云刘汉宗安徽泾县中医院242500

中国乡村医药 2010年12期
关键词:牛蒡子浙贝母僵蚕

干静云 刘汉宗 (安徽泾县中医院 242500)

在呼吸科门诊工作中,经常见到感冒之后咳嗽迁延不愈的患者,多表现为刺激性干咳或咳少量白色黏液痰,可以持续3~8周,甚至更长时间。行血常规和全胸X线片检查无异常发现,使用抗生素、镇咳化痰药以及中枢镇咳药等治疗效果不明显,严重影响患者的生活、工作,与慢性支气管炎的发病也密切相关。根据中华医学会呼吸病学分会哮喘学组制定的《咳嗽的诊断与治疗指南(草案)》,此类患者临床诊断为感冒后咳嗽。中医认为,此症属于“咳嗽”之“外感咳嗽”范畴。病机为外邪留恋不去,内伏于肺。感冒初起,因“风、寒、暑、湿、燥、火”六淫之气由口鼻、皮毛而入,侵袭人体肺卫,卫表不和则出现恶寒、发热、头痛、身疼症状;肺失宣肃则出现鼻塞、流涕、咽痛、咽痒、咳嗽、咳痰症状。给予解表治疗,即可痊愈,或邪气轻浅而自愈。邪气深重或失于解表,外邪由皮毛而深入于肺,留恋不去,此时,恶寒、发热、头痛、身疼、鼻塞、流涕、咽痛症状消失,咳嗽、咳痰迁延不愈。

根据病因病机我们确定该病以疏解外表为治则,通过发汗、开泄腠理、逐邪外出而达到治愈咳嗽的目的。我们选用程国彭《医学心悟》所记载的方剂止嗽散。原方:桔梗(炒)、荆芥、紫菀(蒸)、百部(蒸)、白前(蒸)各1000g、甘草(炒)375g(12两)、陈皮(水洗去白)500g。以上药物共为末,每服10g(3钱),开水调下,食后临卧服。初感风寒,生姜汤调下。临床使用时改散剂为汤剂煎服。

自2007年起我院用止嗽散为基本方,加减使用,共治疗感冒后咳嗽150余例,其中90%的患者治愈。现举2例典型病案以详细说明。

例1 患者男,33岁,咳嗽4周入门诊求治。初起时感冒,经服抗感冒药而感冒症状消失但咳嗽不止。2周前曾静脉滴注头孢类抗生素(药名具体不详)治疗1周。现咳嗽、干咳无痰,咽痒症状突出,咳嗽前必有咽痒症状。查血常规及全胸X线片皆无异常。给予止嗽散加牛蒡子、僵蚕、蝉蜕、浙贝母、瓜蒌仁、柏子仁、知母治疗,1周后复诊诉咽痒好转,咳嗽次数显著减少;给予止嗽散加牛蒡子、僵蚕、蝉蜕、浙贝母、知母、北沙参、麦冬、玉竹继服1周,电话随访痊愈。

分析:临床观察到咳嗽伴有咽痒者十之八九,且咽痒发作则咳嗽不已,无咽痒则无咳嗽。现代医家安徽中医学院胡国俊认为,咽痒为风邪表现,喜用牛蒡子、僵蚕、蝉蜕祛风止痒,疗效确切。本例患者,咽痒不已,痒甚则咳,故加用之。干咳者,六淫中符合燥邪的表现;故首诊时加用浙贝母、瓜蒌仁、柏子仁、知母以润肺止咳;二诊时因咳嗽时间过长,肺阴受伤,加用北沙参、麦冬、玉竹。

例2 患者女,58岁。咳嗽两个半月来诊。初发病时,有恶寒、发热、头痛、身疼、鼻塞、流涕、咽痛典型的感冒症状,经过治疗,感冒愈而咳嗽不止。现咽痒、咳嗽、咳痰,痰液质地清稀,其中夹杂泡沫,不思饮食,咳甚则小便自行流出。来诊前已经过多方诊治,先后两次X线胸片检查正常,用过多种抗生素无效,复查血常规正常。首次,处方给予止嗽散加牛蒡子、僵蚕、蝉蜕、干姜、半夏、茯苓、五味子、细辛、陈皮、红参、白术、茯苓、甘草,共5剂。二诊时,患者诉咳甚遗溺症状消失,咳嗽次数减少,痰量减少,食欲恢复。给予止嗽散加牛蒡子、僵蚕、蝉蜕、干姜、半夏、茯苓、五味子、细辛,共7剂。7剂服完,痊愈。

分析:咳嗽,咳痰,痰液质地清稀,其中夹杂泡沫,辨证属痰饮证。张仲景《金匮要略》曰:“病痰饮者,当以温药和之”,故处方时合用苓夏五味姜辛汤,该方作用:温肺化饮。咳甚遗溺,据《黄帝内经》:“脏咳不已,则移于六腑”,判定邪气移于膀胱腑,故合用半夏、茯苓。纳差,不思饮食,乃脾土受伤。五行理论:肺属金,脾属土,土生金而脾为肺之母。咳嗽而纳差,为“子病及母”,故合用五味异功散,五味异功散由四君子汤加陈皮而成,可培土生金。

除上所述,还有其他一些注意事项:①极少数的患者表现为咽痒、咳嗽、咳痰质稠色黄者,辨证为痰热证,用止嗽散加牛蒡子、僵蚕、蝉蜕、胆南星、瓜蒌仁、川贝母、黄芩,疗效亦佳。②咳嗽病程超过3个月者,易发展成慢性支气管炎等疾病。此时,为患者扶助元气,加用扶正药,可以选用鹿角霜、紫河车、红参、琥珀、三七等。③根据《黄帝内经》“形寒饮冷则伤肺”理论,在治疗过程中嘱患者饮食不可寒凉,不可形体受凉。

猜你喜欢

牛蒡子浙贝母僵蚕
降低体表孢子含量对僵蚕总灰分的影响
不同重量僵蚕总灰分含量的比较研究
规模化养殖中降低僵蚕灰分含量的方法
微波消解-ICP-MS法同时测定牛蒡子中8种重金属元素
浙贝母花总生物碱微波提取工艺的优化
浙贝母花与宁海白枇杷花配伍的抗炎及抗菌作用
浙贝母花配伍宁海白枇杷花的止咳化痰作用
僵蚕总黄酮超声提取工艺的优化
牛蒡子炒制过程中脂肪油成分的变化
浙贝母超微粉、粗粉和饮片中3 种生物碱体外溶出度的比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