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曹务乡马铃薯良种繁育基地建设总结

2010-02-09刘小平王芳丽周尚锋

种子科技 2010年8期
关键词:防虫网管理站原种

郭 琼,刘小平,王芳丽,周尚锋

(静宁县种子管理站,甘肃静宁 743400)

曹务乡位于静宁县东部,耕地面积5.7万亩。该乡气温冷凉,马铃薯病害发生轻,传播病毒媒介昆虫少,自然隔离条件较好,农业基础设施和农业技术水平较高,是马铃薯原种、一级种繁育及优质商品薯生产的理想区域。自2006年以来,县种子管理站在该乡建立马铃薯脱毒种薯繁育基地,该基地是集脱毒种薯繁育、新品种引进试验示范、良种良法配套集中示范为一体的马铃薯综合示范基地,建设规模逐年扩大,繁种设施不断完善,群众基础良好,已成为我县稳定的马铃薯繁育基地。

1 繁育体系逐步完善,繁育规模逐年增大

为了充分发挥地域优势,发展壮大马铃薯产业,实现马铃薯产业的提质增效,2006年以来,曹务乡党委、乡政府在产业结构调整上向马铃薯种薯产业倾斜,同县种子管理站协商全面进行马铃薯原种和一级种的繁育,进一步完善马铃薯种薯基础设施建设。2009年在曹务乡田沟村建设马铃薯脱毒原种种薯繁育钢架防虫网棚100亩(100座),从庄浪陇源马铃薯薯业有限公司调运原原种50万粒,繁育脱毒种薯品种6个,建立一级种繁育基地3000亩,并严格按照规模化、集约化和规范化的要求,建设标准化的马铃薯良种繁育体系,进一步改善了良繁基地生产条件,提高了马铃薯种薯质量,稳定繁种基地规模。

曹务乡在配套设施、完善体系的同时,逐年扩大繁育规模。以高淀粉加工型品种为主栽品种,以早熟市场型品种为搭配品种,不断优化品种布局,不断增加种植面积,单产不断提升,品质不断优化,年产种量不断增加,收到了显著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马铃薯种植面积由2006年2万多亩增加到2008年的2.6万亩,占粮食作物播种面积的比率由40.8%上升到47.2%,总产量由3004吨上升到4160吨,人均纯收入也由926元上升到1223元。经过多年发展,马铃薯种薯产业已发展成为当地的主要支柱产业,马铃薯产种收入已逐渐成为当地农民的主要经济来源。

2 开展大量的试验示范研究工作

静宁县种子管理站为了进一步探究适宜我县栽培的马铃薯新品种,探究适宜当地的栽培方式和丰产栽培方案,在曹务乡田沟村建立了马铃薯试验示范5项:

一是设置马铃薯新品种试验3项,引进马铃薯新优品种37个。其中,甘肃省马铃薯品种区域试验A,参试品种14个,表现较好的品种有L0321-4、L0323-13、天2002-3-4、L0426-3;甘肃省马铃薯品种区域试验B,参试品种6个,表现较好的品种有02161-283、02175-200;静宁县马铃薯新品种比较试验,参试品种7个,表现较好的品种有L0031-17、临9706-2。

二是设置马铃薯不同播种方式试验1项。设全膜双垄栽培、半膜覆盖栽培、膜侧栽培、坑种栽培及常规栽培五种不同播种方式。通过初步观察,全膜双垄沟播栽培方式表现较好,预计亩产1500公斤左右。

三是建立马铃薯一级种薯繁育基地3000亩。主要品种为青薯168、庄薯3号、富薯3号、LK99等,预计亩产种1500千克左右。

通过试验示范研究,逐步提升了马铃薯繁育基地科技含量,筛选出更多的适宜我县栽培的马铃薯新品种,不断提供有价值的符合生产实际的丰产栽培技术方案,进一步促进了马铃薯种薯基地的发展壮大。

3 大面积良种良法配套示范

该基地在繁育脱毒优质马铃薯种薯的同时,根据繁育品种的特征特性,采用防虫网棚及高山隔离繁种技术、全膜双垄沟播技术、坑种技术、单垄双行种植技术、侧膜覆盖种植技术等马铃薯繁种技术,并对种薯繁育基地全面实施测土配方施肥、病虫综合防治、叶面喷肥等技术,在生产上达到规范化和标准化种植,良种良法配套技术日趋完善。2009年,建立马铃薯丰产栽培方式示范样板田4880亩,其中防虫网棚100亩,全膜双垄沟播2000亩,坑种400亩,垄种360亩,侧膜种植2020亩,并形成了一整套不同的栽培技术方案。

3.1 防虫网棚及高山隔离繁种技术

3.1.1 播前准备:该乡高山地区气候冷凉,年平均气温在7℃以下,海拔高,隔离条件好,可选交通条件好的地块进行高山繁种。在沟谷、湾滩没有自然隔离条件的地方,选择水肥条件好的地块采取防虫网棚繁种。适宜与禾谷类作物轮作,前茬以麦类、谷子、玉米等作物为好。前作收获后及时深耕纳墒,并在地下害虫和鼠害严重地块结合耕地亩施300~500克辛硫磷毒土防治。种薯选择已通过休眠期(开始露芽)、粒重1.5克以上的无病毒和其他病害的原原种,适宜当地的品种为庄薯3号、青薯168、克新4号、大西洋等。

3.1.2 科学施肥:施肥以农家肥为主,氮、磷、钾配合,结合秋末浅耕一次性施入。亩施腐熟有机肥5000千克,尿素8~10千克,过磷酸钙30~50千克,钾肥20~30千克。

3.1.3 精细播种:播种期以10厘米地温稳定通过8~10℃为宜,每亩适宜栽植5000株左右。实行双行垄作种植,即每垄种两行,垄幅宽80厘米,垄高20厘米左右。垄上行距30厘米,以垄中线为界等距种植,株距50厘米。播种深度10~12厘米,采用开穴点播或机械种植方式,并垄上覆膜。

3.1.4 田间管理:出苗后及时查苗补苗,保证全苗。现蕾前(苗高16~20厘米)中耕10~13厘米,现蕾期浅耕6~10厘米,起到松土、除草、保墒的作用。现蕾期从垄的两侧各取5~6厘米的土,从垄沟取6~8厘米的土培放在垄面,使之形成18~20厘米高的垄,结合培土亩施尿素15千克。要求每隔7~10天交替喷施宝大森、代森锰锌、甲霜灵锰锌、霜毒疫净、杀毒矾、克锰、安泰生、雷多米尔等农药;如果雨水多、湿度大,要求每周喷一次。由于当地海拔高,没有绝对无霜期,种植马铃薯在苗期注意防霜冻,特别是地膜覆盖种植更为重要,方法为烟雾法。苗出全和现蕾后各补灌一次水,注意不能积水,要求灌过水。

3.1.5 收获与贮藏:茎叶呈黄色、中基部叶片枯萎、薯皮老化、薯块易从脐部脱落时及时收获。

3.2 马铃薯全膜双垄沟播栽培技术

选择土层深厚、土质疏松、肥力中上的旱川地或梯田地,前茬作物收获后和播种前深耕25厘米以上,耙耱平整。起垄先用划行器在距地边25厘米处划行,大行70厘米靠地边,小行40厘米,然后亩施优质农家肥5000千克、马铃薯复混型专用肥50~60千克或尿素20~30千克、过磷酸钙60~80千克、硫酸钾20千克,三肥混合均匀,分别撒在宽行内作底肥。然后用畜力沿大行线向中间来回翻耕起垄,垄高15~20厘米,将起大垄时形成的犁沟沿土刮至小垄中间形成小弓形垄,然后覆膜。膜与膜之间不留空隙,相接处必须在小垄中间,并用细土压实地膜,每隔3~5米压一土腰带,覆膜后一周左右待膜紧贴垄面后在垄沟每隔1米打一小孔,在4月下旬至5月下旬在大垄两侧用点播器打一播种孔,孔内点籽,用第二个孔的土覆盖第一个孔口。株距40厘米左右,亩保苗3300~3500株。盛花期后,结合有效降雨揭膜,每亩追施尿素10~15千克。

3.3 马铃薯坑种栽培技术

所用地块在冬前和春季播前深耕翻,深度达到25厘米。以70厘米 ×90厘米或80厘米 ×80厘米的穴距,挖深40厘米、直径40厘米的坑穴,亩挖穴1050个左右,每穴三四株,每亩保苗3350~3500株。马铃薯是高产喜肥作物,对肥料极为敏感,挖坑前亩施优质农家肥3500~5000千克、复混型马铃薯专用肥40~50千克、磷二铵10~14千克、尿素15~20千克,将农家肥和化肥混合均匀,挖坑时分别集中翻施于坑穴内。在第一次压蔓时亩追尿素20千克或碳铵30千克。后期压蔓两次,第一次为孕蕾至开花初期(出苗后35~45天),先将密集茎蔓从中央压土分开,水平延伸,结合追肥从四周耙土压蔓,以埋没二三节地上茎节为宜;第二次在出苗后65~75天,适当压蔓,抑制徒长,回缩养分。随着压蔓次数增加而结薯层也相应增加,从而提高产量。

3.4 马铃薯垄种栽培技术

选择排灌方便、土壤深厚、肥力中等以上的沙质土种植,播前深耕25厘米以上,精细耙耱。先划宽60厘米、窄40厘米的行,亩施优质农家肥3500~5000千克、复混型马铃薯专用肥40~50千克,或施磷二铵10~14千克、尿素15~20千克,三肥混合均匀做底肥,分别撒在宽行内。用畜力起宽垄,垄高15~20厘米,以40厘米左右的株距点在垄的两边,亩保苗3300~3500株。块茎膨大期亩追尿素10~25千克,和磷酸二氢钾5千克。

3.5 马铃薯膜侧栽培技术

马铃薯膜侧栽培要选择地势平坦、保肥保水性能良好、土壤肥力较高的地块,前作收获后及时深耕整地,覆膜前精细整地,做到土绵墒足。起垄时亩施优质农家肥4000~5000千克,洋芋专用肥60~80千克,或尿素20~30千克、过磷酸钙60~80千克、硫酸钾20~25千克,或尿素17~22千克、二铵15~20千克、硫酸钾20~25千克,三肥混合均匀施入作底肥。整地施肥后,抢墒起垄覆膜,垄高15~20厘米,垄面成拱形,垄底宽30厘米,垄间距70厘米,然后覆膜。在距垄底30厘米处挖穴点播,株距40厘米,亩保苗3000~3500株,播种深度10厘米左右。孕蕾至现花初期,结合浅中耕培土,每亩追施尿素15~20千克,磷酸二氢钾5千克。

4 管理措施协调得当

为了进一步促进曹务乡马铃薯繁种基地建设,乡党委、乡政府与县种子管理站加强协作配合,狠抓基地落实和技术培训,主要抓了以下四点:

一是抓责任落实。乡政府每年委派一名副科级领导专门负责,驻村干部专抓该基地工作;县种子管理站每年确定一名副站长专门负责,并确定两名技术干部具体负责基地建设的技术指导工作。在县乡基地建设领导小组的直接领导下,村级干部积极配合,督促检查建设进度,协调解决马铃薯良种繁育基地建设中的具体问题,确保各项工作顺利实施。

二是抓宣传培训。每年春季,基地建设小组通过宣传动员、技术培训、示范展示等措施,使基地农户了解原种品种特性,掌握马铃薯原种及一级种栽培技术,思想上认识明确,技术水平逐年提升,落实面积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增强,技术入户率100%。

三是抓技术配套。采取良种良法相结合措施,主要繁育陇薯3号、庄薯3号、克新6号等马铃薯脱毒原种,大力推广全膜覆盖、膜侧种植、坑种、垄种等先进种植技术,良种普及率达100%。

四是抓物资供应。县种子管理站及早与种薯企业联系调备原原种、原种及一级种,配套钢架、防虫网及焊接工具,推行互助组联合种植方式,年建立互助组20个左右,保质保量抓好种薯调供、钢架搭建、覆防虫网及网棚管理工作,确保马铃薯种薯繁育基地建设有计划按步骤顺利实施。

猜你喜欢

防虫网管理站原种
“川山×蜀水”原种保种技术及效果
家蚕原种繁育微粒子病防控措施及成效
家蚕原原种“871”“872”种性变化分析
全方位管理 提高原种整体质量
防虫网作用大 种类多巧选择
宿迁市救助管理站:小团队如何撬动大社会
大连市救助管理站:多个“第一”背后的秘密
不同颜色防虫网下豇豆光合生理及叶绿素荧光参数分析
华南地区蔬菜防虫网覆盖栽培存在问题及技术改进
中国热科院专家研发新型简易防虫网种植蔬菜基本可以不打农药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