译者主体性的彰显*
——从韦努蒂的《译者的隐身》谈起
2010-02-09温育仙
温育仙
(太原科技大学外语系,山西太原 030024)
译者主体性的彰显*
——从韦努蒂的《译者的隐身》谈起
温育仙
(太原科技大学外语系,山西太原 030024)
本文主要借用韦努蒂在其《译者的隐身》中的观点,来阐述解构主义思潮对翻译研究的影响和启示,从而对于提高译者的地位产生了巨大的作用,使译者经历了从幕后到幕前,从隐形人到主体的转变,为翻译研究开拓了广阔的研究空间。
解构主义;译者主体性;隐身
0 引 言
翻译在文化交流中发挥着巨大的作用,但是长期以来人们却忽视了译者在其中所扮演的重要角色,没有给译者正确合理的身份定位。究其原因,这主要是在传统翻译观观照下,必然会出现的结果。随着解构主义思潮在西方的兴起,给翻译研究带来了巨大的冲击,同时也拓宽了研究视野,其中一个重要的贡献就是提高了译者的身份地位,彻底改变了长期以来人们对于译者的看法,使其主体性得到彰显,获得应有的评价。
1 传统翻译观观照下的译者身份
传统的翻译观诸如语文学派、语言学派等在对翻译的认识上将其局限在语言层面上,认为翻译就是将一种语言表达的东西用另一种语言表达出来,所以一直以来都将“信、达、雅”奉为圭臬,强调译文应该忠实于原文,“忠实”、“客观”就成了基本准则。译者在翻译时,面对原文和原作者应该保持绝对的服从,亦即原文怎么说,译文也应怎么说。译者不能够表达自己的想法,应完全客观地尽力将原文在译语中再现出来,在地位上处于附属、从属的位置,自然原作和原作者就是至高无上的。既然将翻译看成是语言层面的转换,那么长期以来译者就被定位于“仆人”这个传统角色上,是对原作者的忠实的“仆人”。“这些关于译者形象的比喻,既在一定程度上喻指了翻译的特点和困难,同时也隐含了翻译和译者的价值评价。[1]”
这种传统的“仆人”观念深深地扎根于人们的头脑之中,对翻译工作者起着潜移默化的作用。在翻译时,译者将自己定位在“仆人”的位置,对原作以及原作者亦步亦趋,一切服从,毫无创造性和主体性可言。同时,译者的职责是人们所普遍认同的,异域读者要通过译者和译文来认识、了解原文和原作者。这就要求译者在翻译时要放弃个人的个性、风格、主观色彩,以及个人主张等,在译文中不留任何翻译的痕迹,绝对再现原作的精神风貌,使广大读者在译文中根本感觉不到译者的存在,这就使得译者的“仆人”身份更加合理化。因此,长久以来,“译者一直生活在原文作者的阴影之中,努力使自己做‘隐形人’,介于余光中所说的‘神人之间’,‘左右为巫难’”[2],地位极其尴尬,同时译者的主体性被遮蔽,使其地位边缘化,无法真正彰显其创造性。
而随着翻译研究的深化,译者的“仆人”角色受到越来越多的质疑与批判。因此,从不同的角度来研究翻译,译者主体性才能从新的角度加以考察。解构主义思潮便提供了这样一种契机。
2 解构主义的翻译观使译者从隐形人到主体转变
解构主义是20世纪60年代中期从法国动荡社会中兴盛起来的一股后现代主义思潮。它产生于西方文艺批评理论界对结构主义的反驳,以消解为主要特征,系统地消解了以逻各斯中心主义为理论基础的结构主义关于结构和意义等重要概念,故称“解构主义”(Deconstruction),又名“后结构主义”(Post-structuralism)。翻译研究作为一种开放性的体系,不可避免地受到解构主义的冲击和渗透。翻译理论家们以解构主义思想为核心反思传统的翻译研究,翻译理论研究领域得到拓展,从一般语言文字层面提升到文化、历史、哲学等层面。首先来看一下美籍意大利学者劳伦斯·韦努蒂对于译者地位的提升所做出的贡献。他是一位解构主义翻译思想的积极倡导者,他的观点主要在他的著作《译者的隐身》(Translator’s invisibility:Ahistory of translation)和《对翻译的再思考》(Rethinking of translation:discourse,subjectivity,ideology)及其近著《不光彩的翻译》(The Scandal of Translation)里。
韦努蒂曾直言不讳地说:“写《译者的隐身》的目的就是要反传统而行之——在译文中看得见译者(visible)……并且提出把译文看作译文,把译文看作有自己独立性的理论依据。[3]”译者的隐身,就是指读者觉察不出这是一篇译文,当然也感觉不到译者的存在,即不可见性(Invisibility)。韦努蒂的“不可见性”,实际上指的就是译者在翻译中没有自己的主张,不加入自己的主观理解,失去了个性,一切以原文为中心,译者要把原作原汁原味地传达给读者,读者就像在读原文一样。现在看来,那根本就是一种幻想,就是想要掩盖译者的主体性,这是不可能实现的。在这里有必要对译者主体性内涵进行界定,以期作为佐证。
所谓译者主体性,是指译者在翻译过程中也是一个独立的个体,处在与原作者不同的生活环境中,有不同的生活经验,对社会现实有不同的理解,对原文有自己主观上的理解,因此在翻译时会不自觉地将这种理解带到译文中来的一种主体意识。可见,译者主体性是一个不可避免的客观事实。译者主体性会贯穿于翻译活动的全过程,包括对文本的选择、理解以及再现上。而韦努蒂则用解构主义的观点说明这一点:“作品的意义是多元的。一个译本只是临时固定了作品的一种意义,而且,这种意义的固定(亦即翻译)是在不同的文化假设和解释选择的基础上形成的,并受到特定社会形势和不同的历史时代的制约。意义是一种多元的、不定的关系,而不是一成不变的、统一的整体。因此,翻译不能用数学概念那种意义对等或一对一的对应来衡量。而所谓确切翻译的规范,所谓‘忠实’和‘自由’的概念,都是由历史决定的范畴。[4]”这在一定程度上就说明了,译作是译者主体性发挥的结果。既然作品的意义是多元的,也就是作品的意义存在着“空白”和“不确定性”,“各语义单位之间也存在着连接的空缺”[5]。而作为特殊读者的译者,也不是带着一片空白进入新的文本,他有先有和先在的知识结构,会调动自己的生活经验和审美经验积累将作品中的“未定点”和“空白点”具体化和形象化。这也是传统的翻译观所忽视的一点,它导致对译者主体性的遮蔽。
其实这与解构主义其他代表的观点是一脉相承的。解构主义的另一代表人物德里达提出了“延异”(différance)的概念,即“符号的意义只不过是在文本网络中暂时得以确定,但随着不断产生的空间上的区分和时间上的延搁,意义不断变化,会出现许许多多的可能性,因而任何词语都没有终极意义。词的意义一旦不能最终确定,那么句、段、章乃至整个文本就不能最终确定,文本也失去终极意义。[6]”文本意义的确定性被抹杀,不同的译者就会产生不同的解释,就会有不同的译本,所以译者才是这个过程中的主体性因素。此时,作者的权威性已经遭到了质疑和挑战。随着罗兰·巴尔特的宣称“作者死了”,读者被赋予了前所未有的阐释权。而作为外语文本的第一读者的译者,也因此获得了空前的自主权,不用再苦苦追寻作者的创作意图,长期生活在作者的阴影里。在解构主义思想的关照下,译者的角色和地位都发生了巨大的变化,摇身变成了与作者一样的创作主体,与作者平起平坐,建立了译者自己的权威性。也就是说,解构主义认为一切文本都有“互文性”,它否定了原作的权威性和创造性,这又从另一个方面提高了译者的地位和身份。
韦努蒂在其著作中也提出了一种“抵抗式”的翻译策略。这种翻译策略主张异化的翻译,旨在追求文化差异和文化的多样性。所有的这些都需要译者主观能动性的发挥,需要译者对源语文化和译语文化有一定的了解,并在此基础上作出阐释。由此可见,韦努蒂的解构主义思想对于译者主体性的彰显,译者地位的提高产生了巨大的作用,使译学界充分认识到了这一译学研究中不可忽视的领域。也正如袁莉所说的,“当我们不再把对翻译的理解停留在字词的层面上,不再试图去寻找与原文本对等的影子,而是把翻译文本看作经过变形和改造,融入译者主观审美和历史存在的一种自足的艺术创造产物时,立刻就意味着我们必须面临关于翻译主体性及其能动空间的提问。[7]”
另外,绝大多数异域读者还是通过译文去认识原文作者的,如法国的巴尔扎克,英国的莎士比亚等等。译者在翻译时将自己的生活阅历、自己的理解融入了译文当中,并将原文创造性地再现在译语中,延续了原作的生命,使它们时代相传,才使得广大异域读者能够在彼时他处欣赏到那些异域的文化瑰宝,促进各文化间的交流。实际上,此时的译文已不同于原文,它里面必定融入了译者的创造成分,译者的价值观、人生观、生活体验及审美情趣等是其发挥主观能动性的结晶。因此,解构主义的“译文是原文的来世,原文靠译文存活”这一观点从根本上提高了译者和译作的地位。
3 结束语
在翻译这种跨文化交际活动中,译者的作用以及其主体性已是一不争之事实。解构主义思想对译者地位的提升无疑起到了不可估量的推动作用。文本呈开放系统,意义被延异,被播撒,一切都有赖于读者的参与时,译者得到了解放。作为一个译者,他终于可以摆脱仆人的地位,获得重建原作意义的自由。译者不仅走到了台前,还摆脱了“仆人”身份的束缚,担任起主体的角色,其主体性得到彰显。同时,解构主义也唤醒了译学界对译者主体性的意识,开拓了对这一领域的深入研究。
[1]查明建,田雨.论译者主体性——从译者文化地位边缘化谈起[J].中国翻译,2003(1):20-22.
[2]许钧.“创造性叛逆”和翻译主体性的确立[J].中国翻译,2003(1):6.
[3]郭建中.韦努蒂及其解构主义的翻译策略[J].中国翻译,2000(1):49-50.
[4]谢天振.翻译研究新视野[M].青岛:青岛出版社,2003:225-226.
[5]杨青,耿延宏.译者参与文本艺术价值的审美创造——关于翻译文学归属及译者身份的思考[J].燕山大学学报,2003(3):44.
[6]廖七一.当代西方翻译理论探索[M].南京:译林出版社,2000:76.
[7]袁莉.关于翻译主体研究的构想[G]//张柏然,许钧.面向 21世纪的译学研究.北京:商务印书馆,2002:402.
Manifestation of Translators’Subjectivity
WENYuxian
(Dept.of Foreign Language,Taiyuan University of Science and Technology,Taiyuan 030024,China)
By aids of viewpoint ofThe Translator’s Invisibilitywritten by Lawrence Venuti,this paper elaborates the effect and enlightenment of Deconstruction on translation studies.Deconstruction has a great influence on improving the status of translators and making translators experience transformation from being backstage to being proscenium and from invisibility to subjectivity so that it brings translation studies into a more extensive space.
deconstruction;subjectivity;invisibility
H315.9
A
10.3969/j.issn.1673-1646.2010.05.006
1673-1646(2010)05-0033-03
2010-01-12
温育仙(1979-),女,讲师,硕士,从事专业:翻译理论及实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