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英汉习语的翻译*
2010-02-09吕文涛
吕文涛
(中北大学人文社会科学学院,山西太原 030051)
论英汉习语的翻译*
吕文涛
(中北大学人文社会科学学院,山西太原 030051)
语言不仅是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而且也是文化的一种载体。不同的民族有着自己独特且又丰富的文化宝藏;要充分了解一个民族的文化,就必须要深刻把握该民族所操的语言。习语是语言在长期发展演变过程中形成的历史沉淀,是人们在生产实践过程中创造出的独立固定的语言表达方式,是语言中最为精华的部分。要进一步弘扬华夏文化,充分了解学习英语国家的文化,应从英汉习语的翻译为切口。对于英汉习语的翻译,则应从其来源入手,分析其特点,结合语言转换和文化移植进行。
习语;语言转换;文化移植;翻译技巧
0 引 言
“文化”一词有广义和狭义之分。“广义的文化指人类社会历史实践过程中所创造的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的总和。狭义的文化指社会的意识形态,包括宗教信仰、价值观念、传统习俗、文学艺术、科学教育以及与之相适应的制度和组织结构等等”[1]。因此,文化既是一种社会现象,又是一种历史现象,是人类长期生产实践活动的产物,是人类历史长河形成的一种积淀。语言作为人们表达感情、交流信息的一种工具,同文化的关系密不可分,就其本身而言是一种原始的文化,是文化的组成部分;同时,文化的创造离不开语言,无论是精神的文化,还是实体的文化,人类对其进行表述、传承和发扬同样都离不开语言。反之,语言(包括其使用方式在内)不能独立存在于文化之外,因为“文化的发展能够推动和促进语言的发展;同样,语言的发达和丰富,也是整个文化发展的必要前提”[2]。正因为语言和文化之间有着如此密切的关系,人们通常把语言比作是文化的一面镜子和一种载体。
“习语”包括成语(set phrase)、典故(allusion)、谚语(proverb)、格言(saying)、俗语(colloquialism)和俚语(slang),以及汉语中所独有的歇后语。它不仅是语言的精华,而且也是语言的缩影,是语言特征的集中反映。大部分习语是普通百姓在生产实践和日常生活中所创造出的具有独立、固定特点的语言表达方式。由于习语不仅包含着丰富形象的客观物质,而且承载着多彩的民族情感和鲜明的民族特色,因此习语对于增进不同文化、不同民族的相互了解和彼此沟通,共建人类和谐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可见,在改革开放30年后的今天,在世界日益紧密联系的今天,研究英汉两种习语的翻译不仅能够进一步增强我国同英语国家的相互了解,更重要的是还可以将英语国家文化中的有益部分融入到我国文化之中,进一步丰富我国文化,从而丰富汉语词汇,推动汉语发展。譬如dark horse“黑马”一词,现在已为我们所接受。
由于语言是文化的载体和组成部分,所以语言的翻译过程不应该仅仅只是语际的简单转换,除了要遵循翻译的基本原则之外,还应该包括文化的一个移植过程。对于承载着文化和语言精髓部分的习语,它的翻译更应该遵循这一原则。但是,由于习语的产生受地理环境、民族心理、风俗习惯、宗教信仰以及社会历史背景等因素的影响,在人们相互交流时不易被理解。因此,本文拟从习语的来源入手,探讨分析习语的特点,根据翻译的基本原则和翻译技巧,同时结合文化移植,对英汉两种习语的翻译进行探讨。
1 习语的来源
1.1 源自特定的地理环境
自然地理环境对一个民族的心理有着极其重要的影响作用,因而,人们由于所处的地理环境不同,由此形成的文化也被打上了深深的地域烙印。在中国,人们用想象中的龙象征养育我们中华文明的黄河,形容她的蜿蜒曲折和气势磅礴。有关龙的习语也给人一种生气勃勃的感觉,如:龙马精神(to show one’s best)、龙腾虎跃 (dragons roving and tigers leaping)等。
在英美国家,特别是在英国,由于内陆河网密布,水量平稳,且具有冬不结冰的特点,所以航海业和渔业特别发达,因此便产生了许多关于航海和水产的习语,并且很具有代表性,如:
1)Teach fish to swim班门弄斧;
2)Keep one’s head above water奋力图存。
1.2 源自人们的宗教信仰
宗教作为一种人类特有的社会现象,是人类社会生活和思想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广泛而深刻地影响着社会习俗、风俗习惯和文学艺术等方面。在英美国家,大多数人信仰基督教,深受《圣经》的影响;在我国最为盛行的是佛教和道教,信仰佛教和道教的人确信世间有“佛”和“神仙”在掌控人世的一切,由此便产生了许多反映宗教信仰的习语,最为常见的有两类:
1.2.1 由宗教中的人名和地名形成的习语
《圣经》中记载的许多古代故事在英美国家广为流传。故事中的人名和地名已不再是简单的人名和地名,而是被赋予了特定的文化内涵,具有鲜明的比喻和象征意义,比如:Doubting Thomas(怀疑的托马斯,指代那些“不肯轻易相信别人的人”)、Go to Jericho(到耶利哥去,指代“遥远的地方、遥远的流放地或隐居处”)。在汉语习语中,由于受佛教和道教中记载的故事的影响,此类情况同样存在,比如:“唐僧”(Monk Tang,比喻说话口罗嗦的人)、“蓬莱仙岛”(Treasure Island,指代生活非常逍遥自在的地方)。
1.2.2 由宗教中的短语和句子产生的习语
此类情况无论是在中国的佛教和道教,还是在英美国家的基督教中都比较多见,英语的比如:
1)My God!天哪!
2)God Knows!天知道!
汉语的比如:
1)救人一命,胜造七级浮屠Better save one life than build a seven storied pagoda;
2)借花献佛 to present Buddha with borrowed flowers;to make a present provided by somebody else.
1.3 源于民族的风俗习惯
风俗习惯作为一种社会现象,涉及到人们生活的各个领域,能够反映出生活在特定地区的人的生活方式。语言作为文化的载体和重要组成部分,必然会反映出民族的风俗习惯。因此,有关风俗习惯的习语也非常多见。下面以中国和英美国家的饮食和社会习俗对此加以解释。
1.3.1 饮食习惯
在中国,我们的一日三餐都叫“吃饭”,甚至见面打招呼都是“你吃饭了吗?”。因此,在汉语中由“饭”引申出的习语随处可见:
1)饭碗A rice bowel(比喻人们从事的职业);
2)鱼米之乡A land flowing with milk and honey(比喻富饶的地方)。
而在英美国家,人们的主食是牛奶和面包,所以出现了许多关于牛奶和面包的习语,比如:
1)Take the bread out of somebody’s mouth 抢走某人的饭碗;
2)Earn one’s bread养家糊口。
1.3.2 社会习俗
“语言是约定俗成的,也就是说它是使用这一语言的社会成员的生活经验和风俗习惯的产物”[2]。人们在认识自然和改造自然的过程中,由于受价值取向和审美观念的影响,和一些动物产生了不解之缘。
譬如,在英汉两种文化中有许多关于“狗”的习语,只不过在传统的汉语文化中关于狗的习语多数含有贬义色彩,如:“狗仗人势”(be a bully under the protection of a powerful person)、“走狗”(hatchet man)等。而在英语文化中,关于狗的习语普遍含有褒义,最为常见的如:lucky dog(比喻幸运的人);love me,love my dog(爱屋及乌);old dogs will learn no new tricks(比喻老年人学不了新东西)等。
1.4 源于历史典故
社会历史的发展对语言的发展起着巨大的促进作用。随着社会历史的不断发展,旧的语言逐渐消亡,新的富有活力的语言不断产生。“在语言的发展过程中,历史文化的痕迹主要残留在习语当中”[3]。
无论是在汉语文化,还是在英语文化当中,有许多源于历史典故的习语。此类例子枚不胜举,汉语的如:“司马昭之心,路人皆知”(this Szuma Chao trick is obvious to every man in the street),源于三国时期魏国的丞相司马昭,因其久有谋篡之心,被魏国国君发觉,并称其心思为“路人皆知”。
英语文化中出自历史典故的习语如:“the die is cast”(决心已下)和“burn one’s boat(破釜沉舟)”出自公元前49年,罗马大帝恺撒(Caesar)率军渡过卢比根河(Rubicon)与罗马执政庞贝决战的历史事件。
1.5 源自文学艺术作品
文学是人们以语言为工具形象地反映社会生活、表达思想感情的一种艺术,包括:小说、散文、诗歌、民间传说、寓言、神话、剧本、史书、经传、影视作品等等。汉语的如:
1)“愚公移山”出自寓言《列子-汤问》;
2)“人仰马翻”、“入不敷出”源于我国古典名著《红楼梦》。
英语的如:
1)Nurse a viper in one’s bosom(把蛇放在怀里),源自《伊索寓言》里“农夫和蛇”的故事;
2)“Die in harness”(套着马具死去),源自莎士比亚剧本《麦克佩斯》,喻指因公殉职。
2 习语的特点
作为语言中的精华和缩影,习语是人民群众在社会生产实践和日常生活中所创造出的独立的、形式固定、简洁明快、喻意深刻的语言表达方式。习语集中反映着语言的特征,除了含着丰富形象的客观物质之外,还承载着多彩的民族情感和鲜明的民族特色[4]。因此,习语具有民族性、形象性、和谐性、整体性以及稳固性等特点。
2.1 民族性
语言是人类社会生产实践活动的产物,人们在征服自然、改造自然的过程中有些经验和认知是相似的。然而各民族由于所处的自然地理环境不同,民族心理、风俗习惯、宗教信仰以及社会历史背景的不同,英汉两种习语当中表现出的民族形式也会不同:
1)喻意相同,喻体不同:例如,汉语中的“班门弄斧”,在英语中对应的习语为“teach a fish to swim”;“雨后竹笋”在英语中对应的为“like mushrooms”,因为英语中的bamboo(竹子)一词来自马来西亚语。类似此类的情况还有很多,不再赘述。
2)喻体相同,喻意不同或不完全相同:此类情况虽然不多见,但是如果不区分清楚的话很容易造成误解。例如,前文提到的英汉有关“狗”的习语。汉语习语“怒发冲冠”表示人由于愤怒头发都气得竖立起来,但是英语习语“make one’s hair stand on end”则是形容人非常害怕,相当于汉语里的毛骨悚然[5]。
2.2 形象性
习语是民族文化中最为绚丽的瑰宝。人们用习语来比喻事物、阐明事理,既生动达意,又常常能引起人们丰富的联想。汉语的如:“一箭双雕”、“如履薄冰”、“画蛇添足”等等。英语的如:carry coals to Newcastle(多此一举),Homer sometimes nods(智者千虑,必有一失),a storm in a teacup(小题大做、大惊小怪)等等。
2.3 和谐性
人们在社会生产实践过程中为了使习语易懂好记、顺口入耳,常常利用韵脚(Rhyme)等手段来增加习语的和谐性(Euphony)和美感。如汉语中的“狗咬吕洞宾,不识好人心”、“三个臭皮匠,顶个诸葛亮”;英语中的“as dead as a doornail(必死无疑)”,“Out of sight,out of mind(眼不见,心不烦)等等。
2.4 整体性
习语是语言中独立、固定的部分,是一个不可分割的整体。尽管习语中的每个单词有其本身的完整性,但是并不能拆开,随意更换和变换位置,否则习语的意义就无法理解。例如,英语习语to rain cats and dogs其义不是“下雨时下猫下狗”,而是“下倾盆大雨”;neither flesh nor fish(非肉非鱼),不能改成neither fish nor flesh,也不能更换为 neither donkey nor horse,尽管汉语中有个对应的习语“非驴非马”。汉语习语中的“胸有成竹”是指做事之前已经有通盘的考虑,而不是胸中有根竹子;“三头六臂”不能改成“六臂三头”,也不能更换为别的“三×六×”,否则要么不可理解,要么原有的意义就会发生改变。
3 习语的翻译
既然翻译离不开文化,文化也离不开翻译,那么,对于蕴藏着丰富的文化信息和承载着民族情感及民族特色的习语在翻译时,不仅要翻译出习语在原语里的含义,还要翻译出其承载的文化和民族特色,最大限度地与原语中的习语保持一致。
3.1 对等习语套用法
由于人们在社会生产实践过程中,有的社会阅历和经验是相同的,这就为民族文化的共性提供了可能。事实上,在英汉两种语言当中,存在着许多在内容、形式、比喻形象、文化特征相同或对应的习语。墩于此类习语,我们可以采用对等习语套用的方法对其进行翻译。如:
1)趁热打铁 Strike while tie!iron is hot;
2)谋事在人,成事在天 Man proposes,God disposes;
3)Birds of a feather flock together.物以类聚,人以群分;
4)He is now holding a wolf by the ear .他现在正骑虎难下。
但是,在运用对等习语套用法进行翻译时,不能随意对等。因为,在英汉两类习语当中有许多貌似对等,但其附加意义和感情色彩并不对等。如:“to lock the stable door when the horse has bolted.”尽管汉语中有“亡羊补牢”这一习语,但是前者意指受到损失后采取的一种补救措施,含消极意义;而后者旨在受到损失后及时采取办法补救,以防再次受损 ,具有积极意义。“to eat one’s words”指收回某人说过的话,并不等于汉语中的“食言”。
3.2 直译法
所谓直译法,是指在按照字面意思直接转达原语习语意思的时候,在不违背译文语言规范和不引起错误联想的条件下,使原语习语在译文中保留其比喻、形象和民族、地方色彩的方法。采用直译法不仅可以使译入语读者能够了解到原语文化的有关知识,而且还可以把从原语中翻译过来的文化概念加以吸收,起到丰富译入语文化及语言表现手法的作用[6-7]。英译汉的例子如:
1)To break the record打破纪录;
2)Packed like sardines挤得像罐头沙丁鱼;
3)A gentleman’s agreement君子协定;
4)Shuttle diplomacy穿梭外交。
汉译英的如:
1)雪中送炭 To offer fuel in snowy weather;
2)空中阁楼 Castle in the air;
3)了如指掌 To know something well like the palm or back of one’s hand;
4)火上浇油 To pour oil on the flame。
3.3 音译、直译加注法
在翻译民族、地方文化性很强或在译入语文化中无法找到对应的习语时(如术语、人名、地名时),往往可以采用音译、直译加注的方法。采用音译、直译加注法对保留原语习语的比喻义,所用形象的文化内涵的表达方面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同时,也加强了直译习语在促进文化交流方面的优势。例如:
1)Achilles Heel阿基利斯的脚踵——比喻人的致命弱点。(注:源自荷马史诗,阿基利斯的妈妈在冥河给刚出生的阿基利斯沐浴,为的是让他能像神一样永生,但是她握着阿基利斯的脚踵,因而有一部分没有被浸湿。于是脚踵成了阿基利斯的致命弱点。后来在特洛伊战争中阿基利斯被人用箭从脚踵刺入杀死。)
2)All are not maidens that wear bare hair不戴帽子的未必都是少女。(注:源于西方风俗,在西方,成年妇女一般出门都戴着帽子,而少女一般都不戴帽子,其寓意是告诫人们看事物不能只看事物的表面。)
3)三个臭皮匠,胜过一个诸葛亮。Three cobblers with their wits combined surpass Zhuge Liang the ancient master mind.(Zhuge Liang:a statesman and strategist in the history of the Three Kingdoms,who became a symbol of resourcefulness and wisdom in China.)
4)东施效颦 Tung shih imitates Hsi shih.(Hsi shih was a famous beauty in the ancient Kingdom of Yue.Tung shih was an ugly girl who tried to imitate Hsi shih’s ways of action.)
3.4 意译法
有些习语因为其具有独特的原语文化特征,在翻译时采用直译法不可能保留其原语习语的比喻形象或无法准确传递原语文化内涵时,并且在译入语中也找不到合适的同义习语可供套用,或套用时易将译入语的文化色彩强加入原语文化中去,不妨用用意译法进行翻译,用译文的习惯表达形式根据原语习语的语境把原语习语的意蕴再现出来。如:
1)Justice has long arms.天网恢恢,疏而不漏。
2)But next year’s national elections could be the mayor’s ace in the hole.可是明年的全国大选可能是市长的杀手锏。
3)望子成龙 To expect one’s son to become an outstanding personage.
4)这个摊贩叫卖道:“快来买呀,过了这个村可没这个店啦。”The street peddler hawked:“Now or never!”
3.5 意译加注
在翻译时,为了保留原语特有的文化背景,对于一些出自典故的习语,必须在意译的基础上加以注释,以明确原意。如:
1)The government’s plans have got the thumbs up from the trade unions.政府的计划得到工会的赞许。注:“thumps up”源自古罗马的奴隶角斗场。在奴隶们比武结束后,观看比武的观众被邀请做裁判来判决被击败的奴隶的生死。如果观众的大拇指向上翘(thumps up),就把失败者释放。
2)助纣为虐 Aided tyrant in his tyranny.(In China,Zhou is a tyrant in Shang Dynasty)
3.6 直译意译结合法
单纯的直译有时会降低译入语的可读性,单纯的意译有时会损害原语习语的独有的文化内涵,从而降低了汉英两种文化交流的有效程度和信息度。这时不妨用直译与意译相结合的方法来处理。如:
1)忍气吞声 Swallow one’s anger and hold tongue;
2)风餐露宿 To brave the wind and dew;
3)If you want the work done properly,never allow him to do it by himself—he hasn’t got enough sense to come in from the rain .如果你想做好这件事,千万不要让他单独去做,因为他是一个连下雨都不知道躲避的笨蛋。
4)One boy’s a boy,two boys are half a boy;three boys are no boy.一个孩子顶个干,两个孩子顶个半,三个孩子穷光蛋。
3.7 增译法
所谓增译法,同直译加注法一样,是指当直译不便于译入语读者的理解,而试图保留原语习语的文化色彩,此时可以在直译的基础上添加解释性词语,在译文中明确原语习语的文化内涵。增译法的优点在于既可以最大程度上保留原语习语的语言特征,又可以使译入语习语的文化含义加以明确,便于译入语读者的理解。如:
1)He has only untutored strength,like a bull in a china shop .他有力气,可是没有经过训练,象一头钻进瓷器店的牛,一动就闯祸。
2)It’s the old story of the stitch in time .还是那句老话:及时缝一针,可以省九针。
3)盲人骑瞎马A blind man on a blind horse—rushing headlong to disaster.
4)燕雀安知鸿鹄之志How could a sparrow understand the ambitions of a swan?—the lofty aims of the great are beyond the understanding of the lowly.
4 结束语
综上所述,文化的创造离不开语言,文化的发展能够推动和促进语言的发展。语言受文化的制约,是文化的载体和一面镜子,它的发达和丰富是文化发展的必要前提。习语作为语言的沉淀,必然受文化的制约,表现出各具特色的文化特征。因此,在习语的翻译实践过程中,不仅要熟练掌握翻译方法,更为重要的是要熟悉习语所蕴含的文化内涵,看到习语之间存在的文化差异,在翻译时尽量使译文高度接近原语习语,并能够为译入语读者所理解和接受。同时,对英语习语的汉译也有利于充分地借鉴和吸收英语文化的有益部分为汉语所用,丰富语言表达方法,从而推动汉文化的发展和进步。
[1]萧立明.新译学论稿[M].北京:中国对外翻译出版公司,2005.
[2]冯庆华.文体翻译论[M].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2002.
[3]平洪,张国扬.英语习语与英美文化[M].北京: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2001.
[4]何慧刚.英汉习语翻译与文化交流[J].武汉金专学报,1996(3):53-57.
[5]卢红梅.华夏文化与汉英翻译[M].武汉:武汉大学出版社,2007.
[6]宋天锡,袁江.翻译新概念英汉互译实用教程[M].北京:国防工业出版社,2001.
[7]张培基,喻云根.英汉翻译教程[M].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2005.
On the Translation of Chinese and English Idioms
LüWentao
(School of Social Science and Humanities,North University of China,Taiyuan 030051,China)
Langauge is an important part of culture,and also a carrier of culture.Since different ethnics have their own unique and abundant deposits of culture,it is essential to know their culture when leaning their languages.Created by people in the practice,idioms,independent and stable expressions,have become the most essential part of language and the historical deposit in the process of language development.Therefore,the translation of idioms should be taken as an effective way to know both English and Chinese cultures.This paper analyzes the origins,characteristics of idioms,and illustrates that their translation should be combined with the transformation of language and cultural transplantation.
idioms;language transformation;cultural transplantation;skills for translation
H315.9
A
10.3969/j.issn.1673-1646.2010.05.011
1673-1646(2010)05-0052-06
2009-12-06
吕文涛(1978-),男,讲师,硕士生,从事专业:翻译理论与实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