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师方法:“钥匙”抑或“锁链”
2010-02-08武汉市黄陂区第六中学430300冯青林
武汉市黄陂区第六中学(430300) 冯青林
要把知识有效地教给学生,教师当然要考虑“怎么教”、“再怎么教”的方法问题了。但是在探求方法时,我们千万不能迷失方向。
日前,笔者听了一节高三二轮复习备考课——区域定位。一开始,授课教师便直入主题,呈现出“区域定位”的七种方法——经纬网定位法、轮廓辨认法、景观判读法、时区编码定位法、海陆定位法、统计表法。接着,教师简单介绍这几种区域定位方法后,重点讲解自己总结的“时区编码定位法”。何谓时区编码定位法?带着好奇,我静静地期待着。
授课教师先让两个学生上台在黑板上演示:用数轴表示时区,并在数轴上分别用一个字(城市或地区的简称)表示出东西十二区所对应的代表性的城市或地区。然后教师就“时区编码定位法”进行小结。“难道一个时区就只对应一个城市或地区,这种以偏概全的时区编码定位意义何在?”就在我疑惑不解之际,教学转入第二板块学习——具体应用。原以为教师会利用具体的区域定位法进行实战性训练,不料接下来的内容却是利用地球运动、光照图和气候相关知识进行区域定位,这些内容或被教师编成了口诀或是分类整理成条,方法可谓林林总总,但就是不见区域的影子。教师这样做的目的可能是为了突出地理综合性特点,培养学生知识迁移能力,但是由于模糊了主题内容,整节课给人的印象是“一盘方法的大杂烩”——散、零、乱。
课后与学生交流,学生们说地理老师总结了很多方法,也编了许多口诀,自己到也能记住,但是一遇到具体的问题就没有办法,感觉地理越学越难,真的好害怕。为什么会出现这样的状况?原因就在于这些方法、技巧仅仅是教师的教学研究心得,而不是学生的学习体会,没有内化为学生的知识结构,学生当然只能依葫芦画瓢,机械套用了。
其实,方法也好,手段也罢,都只有一个目的——那就是为了学生更好地学。熟话说,鞋合不合脚,只有脚知道。教师的方法适不适用,也只有学生最清楚。教师归纳总结的方法只有有助于学生的学才是好方法,如果不能促进学生的学,甚至阻碍学生的学,那么教师的方法越是精妙,越是南辕北辙,适得其反。王荣生教授一再告诫我们:“教学方法的问题,实质是教学内容的问题。”教学方法的努力,是为了更有效地实现教学内容,先进的理念首先关乎教学内容,首先要落实到“教什么”上。“是教学目的和内容‘选择’方法,而不是其相反”,巴班斯基也这样谆谆教诲我们。如果教师备课不去研究教学内容,不去深入挖掘学科思想,在“教什么”还拿捏不准的时候,一心去设计有新意的“怎么教”——怎么导入,怎么创设情境,怎么出新,怎么……只在具体的方法上打转转,即便不是缘木求鱼,也一定是“越研究越糊涂”,越糊涂越费事,到头来教师的方法反而会成为禁锢学生思维的锁链。
诚然,任何地理事物都有其具体的空间位置,如果学生没有很强的空间概念,不能明确图示区域的空间分布和图中地理事物之间的相对位置和空间结构,要深入答题就显得困难了。只有首先掌握区域空间定位的基本方法,建立牢固的空问概念,才能在高考中得心应手。然而区域定位仅仅是为了了解区域的位置吗?区域定位的最终目的是什么?为什么要进行区域定位?对这些问题教师却思考得不多,也不深入。其实,区域定位的目的就是要根据区域的具体位置进行区域特征认定。其核心就是利用纬度位置、地形因素以及大气环流知识等展开逻辑推理,一旦有了区域的纬度位置和经度位置(海陆位置),就能确定这个地区热量带,控制这个地区的气压带和风带,结合地形特征(等高线),就可以根据其海陆位置,了解该地区的气候特征。进而根据逻辑推理得知该地区的水分状况、植被状况、土壤状况,分析得出该地区适宜发展的农牧业等。
长期以来,我们由于受教辅资料和调考试题的影响,很多时候“区域定位”仅仅是为定位而定位,将学生的地理思维训练禁锢在对经纬网、轮廓形状、地名等的识记上。“区域定位”已经到了一个很极端的状态,远远偏离了它本来的意义,大大偏出了高考的要求。纵观近年来高考试题的变化,我们可以明显地看出,对“区域定位”的要求是越来越低,更加注重地理思维能力的考查。近年来高考试题中的区域图,除了经纬线外,一般还有海陆轮廓、或者省界、或者重要的山脉、河流,或者地名什么的,从多角度提示学生进行定位。如:2009年全国文综卷Ⅱ36题(图4),宁夏卷6—8题(图2),图中给出了很多的信息,以便学生能够正确地进行定位。
图1
图2
图4
再如图1,给出了经纬线,让考生定位该地区在河西走廊,或者说定位这里深居内陆。考生如果通过经纬线还不能确定,没关系,这里还有祁连山、敦煌、酒泉等地名提示,实在连这几个地名也不知道,那也没有关系,不是还在图例里提示这里有大片沙漠吗,沙漠地区一定是降水少,知道这里降水少,就不影响做题了。从命题人的心理来看,调考试卷和教辅资料上的很多试题“就怕学生知道这地方是哪里。”而高考试题中的区域图是“就怕学生不知道这地方是哪里”,从而影响到学生地理思维能力的发挥。
因此,一个教师只有深刻理解了教学内容、学科思想,才能将方法、技巧变成开启学生思维的金钥匙,使学生在复杂多变的问题中,形成立体的思维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