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重基础 强化能力 凸现积极的地理教学导向——2010年上海市普通高中地理学业水平考试简析
2010-02-08华东师范大学地理系200062陈昌文
华东师范大学地理系(200062) 陈昌文
高中地理学业水平考试作为目标参照考试,既是对每一个高中学生地理学习水平的测试,也可以在一定程度上考量地理教师的教学水平,并在客观上对高中地理教什么和怎么教起到方向标的作用。2010年推出的上海市普通高中地理学业水平考试,以《上海市中学地理课程标准(试行稿)》为命题依据,遵循《2010年上海市普通高中学业水平考试地理学科考试大纲》所确定的测量目标和内容要求,注重考查考生地理课程标准规定的地理学科基础知识,地理基本技能和方法,可持续发展观念和全球意识等基本的地理科学素养和人文素养,在发挥学业水平考试对高中地理教学积极导向作用方面进行了新的积极探索。
一、引导考生注重对高中地理基本概念和基本原理的学习
作为衡量普通高中毕业生地理课程学业的水平考试,与作为选拔性考试的高考比较,无疑需要更加贴近中学地理课程标准和本市高中地理教学的实际。因此,2010年学业水平考试命题严格遵循了考试大纲所确定的测量目标和内容要求,注重对高中地理基本概念和基本原理的考查。据统计,地理基础知识、地理基本技能和方法、可持续发展观念和全球意识三个部分在试卷中的占分比例分别为63.33%、23.33%和13.33%。四个具体内容领域在试卷中的实际占分比例与考纲规定比例比较见下表。
内容领域 占分比例(2010年)试卷统计结果 考试大纲规定宇宙与地球 13.33% 10~15%自然地理环境与人类活动 43.33% 40~45%人文地理环境 41.67% 40~45%地理信息技术的应用 1.67% 1~5%
试卷测试知识点覆盖了考纲规定的十五个主题,涉及的地理基本原理包括了地球运动及其地理意义、太阳直射点的移动规律、月相演变的规律、三大类岩石的成因、流水地貌的作用方式、地貌对经济建设的影响、天气系统活动规律、海平面等压线分布特点、洋流对环境的影响、产业布局的区位因素、产业结构优化原理、城市土地利用结构及其与土地利用效益的关系、自然条件和社会经济条件对人口分布的影响等多个不同侧面。经对照,这些知识点和原理的考查要求与课程标准认知要求的一致性,达到83%。
对地理基本概念和基本原理的考查,不是要求考生复述、默写教材上语句段落,而是渗透在试题创设的贴近社会、贴近生活的新情景中,让考生通过分析、比较、解释、评价、建议和推论等过程来完成的。例如,考查地中海气候的分布、特点和成因,通过让考生分析在开普敦举办的第19届世界杯足球赛可能会在雨中进行的原因来完成的;考查“影响农业区位的社会经济因素”的内容,通过让考生了解海南省已经成为全国最大的冬季菜篮子基地,思考“为进一步建设好菜篮子基地,……海南省可以采取哪些举措”来完成的。试题的构思立意力图重申,高中地理课程中重要的地理事实、地理概念和地理原理,主要的地理规律和地理特征,还有一些重要的地图、表格与图象,都有内在的逻辑联系,它们是形成地理学科综合能力的基础,也是形成地理观点和地理理论的依据,并影响对新情境中的地理现象和问题的认识和理解。如果地理概念模糊、原理不清,就无法运用它们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正如考试结束后媒体报道的考生感言一样,“这张试卷,靠死记硬背肯定是不行的,理解、学透了才能得心应手。”
二、引导考生加强对高中地理学习基本能力的培养
学会如何学习(learn how to learn)比学会事实(learn to know)更为重要,考试命题需要在从“知识立意”转向“能力立意”方面下力,已经成为时代的共识。当今世界各国学业水平考试的一个共同点就是“强调对学生基础知识和技能之外的相关能力的考察。如美国强调必须着重考察学生在学科学习中获得的思维方式、学习方式、交流、推理、探究以及重要的学科思想观念”(杨向东、崔允漷:关于高中学业水平考试的比较研究,全球教育展望,2010年第4期)。因此,上海新的高中地理学业水平考试的命题,必须与正在实施的教学理念和课改目标一致,把对高中地理学习基本能力的考查放在突出的位置。作为高中地理学习基本能力的基本组成部分——通过图表文字材料获取地理信息的能力、判断和评价地理信息的能力、运用所学地理知识分析和解决地理问题的能力、表达地理思维过程和结果的能力,既已日渐体现在部分优秀高中地理教师的课堂教学上,也理应逐步反映在学业水平考试命题设计中,并且通过学业考试把这一理念和要求传递给更多的教师和学生。
上海的高中学业水平考试还将作为高校招生录取的重要参考依据。
为兼顾各类高校招生的要求,水平考试“合格”的成绩需要呈现出一定梯度,加以区分。根据2009年9月30日上海市教委颁布的《上海市普通高中学业水平考试实施细则(试行)》的要求,学业水平“考试成绩分‘合格’、‘不合格’两类;‘合格’成绩再分为A、B、C、D等四个等第”。
为此,2010年高中地理学业水平考试大纲对A、B、C、D等四个等第已从能力的角度进行了比较具体的描述。这样的规定和等第描述,同时意味着考试命题必须考虑对合格线以上水平的区分度,并设计对应的以能力变化梯度为主线的试题。一般而言,在“综合分析题”一个大题中的各个小题之间,选择题、填空题、问答题或论述题不同题型的演替,也可以显现对考生能力要求的提升。在这些题型中,论述题最有利于充分展现考生的问题理解深度和分析能力。
浏览2010年高中地理学业水平考试卷可以发现,无论是让学生有似曾相识感觉的试题,还是从图文表格到设问都全新的试题,作答都不能只凭记忆填写,而必须从认真审题开始。例如,有的试题要求根据非洲气候类型图,分析第19届世界杯足球赛期间约翰内斯堡和开普敦的不同天气特征和成因;有的试题要求从城市土地利用效益和地租支付能力的角度,分析“在世博会结束后将园区开发成高级商务区”观点的合理性;有的试题要求根据图表资料结合海南省的海洋资源优势,分析说明海南省优化产业结构可以采取的措施和意义;有的试题要求推断在黄赤交角变小的情况下河南登封观星台上的横梁正午投影的位置变化,并说明“为什么”;等等。考生只有在理解题意、筛选有用信息的基础上思考、比较和辨析,尤其是通过合乎地理学科逻辑的阐述才能得分。
以“综合分析题”中第七大题“读‘2005年A、B、C三国人口、社会和经济指标’表格(见下表)资料,回答问题”一题为例。
出生率(‰)死亡率(‰)≥65岁(%)A国 9 10 15 18 88 0.2 27460 B国 25 8 36 4 28 3.3 2800 C国 41 16 44 3 16 5.3 710 0~14岁(%)人口年龄构成 城市人口比重(%)人口/每公顷耕地人均GDP(美元)
该题先要求考生分别判断A、B、C三国中人口自然增长率最低的国家、城市化水平最高的国家、人均耕地资源最丰富的国家,而表格并未直接提供A、B、C三国人口自然增长率、城市化水平、人均耕地资源的数据资料,考生必须在理解人口自然增长率、城市化水平、人均耕地三个概念的确切含义的基础上,通过读取表中“出生率”、“死亡率”、“城市人口比重”、“人口/每公顷耕地”的数据,经简单计算、转化、比较才能正确填写。
随后,试题要求“根据图表资料说明人均GDP与城市化水平以及人口自然增长率之间的关系”,这里需要说明的“关系”,在课标中没有专门的要求,课本中也没有现成的陈述,需要考生在正确回答先前三个国家之“最”的基础上,对表格数据进行横向、纵向的比较,并归纳概括表达,即“人均GDP越高,城市化水平越高,人口自然增长率越低”。
然后,试题介绍表示青壮年负担状况的指标“老年人口抚养比(ODR)”及计算公式,要求计算A国的ODR。ODR虽然是一个现行教材中没有的概念,却是一个常见的人口研究指标,和教材提及的人口老龄化问题直接有关。值得注意的是,表格给出的只是两个年龄段的人口比重,并未直接告知按公式计算需要的人口数,如果考生不知这一公式的变通运用就不能正确作答。因此,本小题继续凸显了“能力立意”的设计思路,这里考查的是学生“获取和处理地理信息”的能力。
在了解和计算“老年人口抚养比(ODR)”后,试题再进一步要求考生读表比较A、C两国,分析影响一个国家青壮年负担状况的除老年人口抚养比外的因素。如果仅仅从表层的人口地理知识的角度看,本题的考查要求似乎又一次超越了学生平日的学习范畴,但其实这一设问与考纲“人口与环境人口容量”主题中“分析不同区域人口容量差异的社会经济因素”的考试要求可谓异曲同工。读表可以看到,A国65岁及以上的老年人口比重虽然超C国15个百分点,但0~14岁人口比重比C国低29个百分点,人均GDP更是高出近40倍。这样,影响一个国家青壮年负担状况的因素,除老年人口抚养比外,还和该国人均GDP高低、少年儿童比重大小有关。得出这一结论,需要考生充分理解人类发展和地理环境之间关系的基本原理,养成运用相互联系、相互制约的地理视角分析问题的思维习惯。因此,这里考查的不单纯是读取数据、获取信息的能力,更重要的是一种地理思维品质。
最后一小题的能力考查目标是按考纲的第十项测量目标设计的,即考查考生能否“以科学的人口观、资源观、环境观,提出解决地理问题的基本思路”,试题的具体要求是“分析C国人口年龄构成特点和人口发展趋势,对该国的人口发展与社会经济发展提出建议”。与前一小题相比,本题的能力考查再延伸一步,重点是在分析问题的基础上提出解决问题的思路。从表面上看,试题没有直接要求分析C国人口年龄构成特点和人口发展趋势将会面临的问题,但考生答题却不能忽视对这一问题的思考,只有在“分析C国人口年龄构成特点和人口发展趋势”的同时,既看到C国在三国中出生率最高、死亡率最高、人口自然增长率最高、人均GDP最低,又意识到C国由于人口年龄构成的特点将会陷入人口发展和经济发展的恶性循环,并以此为基础聚焦于人口发展与社会经济发展相互关系的理性思考,才能对C国的人口发展与社会经济发展提出有针对性的合理建议。
通过2010年上海高中地理学业水平试卷中有关试题的解析,可以看到这些考查高中地理学习基本能力为主的试题在宏观构思上的着眼点:
一是以现行的中学地理课程标准为依据,二是与当前中学地理课改的指导思想和教学实践呼应,三是体现地理学科跨越自然和人文科学两大领域、紧密联系社会现实的思维特色和价值取向。
这些命题的宏观构思体现在具体试题微观设计上的特点可以概括为:
一是与现实生活和社会发展的新情景相关联,二是围绕主题配置相应的题型、由低到高提升和深化能力考查的层次。
三、引导考生加深对人类发展和地理环境之间相互关系的理解
众所周知,高中地理内容侧重从系统地理的角度,引导学生正确认识人类发展和地理环境之间的相互关系。然而,系统地理从现代地理的视角看,已不再是以区别并对应于将地球表面划分成若干区域加以研究的区域地理学、按专题对整个地球表面进行系统探索的内容体系,而是运用系统观念、系统理论和系统方法,研究地理事物、地理现象、地理属性、地理过程乃至地理区域的一个地理学现代分支学科。其基本特征是着眼于地理系统的整体性研究,强调地理系统动态行为的解析,揭示地理系统空间有序和结构关系的实质,解析与判别地理空间分布与时间过程的共同表现,并在更综合的层次上,开辟地理系统的可比较性、可量测性、可调控性以及定量化的途径。总体而言,系统地理是把层次、行为、结构、功能、物质运动、能量交换、信息传输、反馈、稳定性等基本概念,合理地转化为具体的地理内容、地理属性、地理过程和地理区域;把散乱的、联系较浅的地理事物,转化为较深的、可进行设计的地理系统工程;把原先不可比较的、不可定量识别的地理现象,统一到更加深刻和更为本质的内核中去。
但是,长期以来高中地理学科多是按照“天—地—人”的顺序,将宇宙环境、自然地理、人文地理等不同地理要素分成不同单元编写教材、组织教学,这种传统从某种程度上说,虽有一定的有利于教和学的优势,但固定成为教材模式和相应的教学经验,必定会与现代地理学的主旨背道而驰,陷入“只见树木、不见森林”的深壑。对此,上海新的高中教材采用以专题为中心组织串联教材的编写方式,从指导思想上看无疑是一种值得肯定的积极尝试。
需要指出的是,现今很多地理课堂的实际情况依然不容乐观,一些教师就概念讲概念,不屑于概念与概念、要素与要素、理论与实际、课本与生活的有机联系,教师布置学生做的模拟卷及测试题虽然也有以图为中心设问的,但多缺乏主题引领,仅考查了散乱、孤立的地理事实,受之影响的学生答题惯于以背记应对,指望“依葫芦画瓢”得分,思维不敢发散、不会融会贯通,忽视地理知识之间的迁移和内在联系,更惧怕结合原理分析新情景中的问题。
为改变这一面貌,2010年的学业水平测试一方面意图强化试题导语在概述主题情景立意方面的作用。例如,综合分析题第二题“读某月海平面及地面等压线分布图”的导语是“海洋与大气的相互作用是维持人类生存环境的因素之一,海气之间的物质、能量交换极大地影响着地球的气候变化和海水的运动”,第七题“读人口有关表格资料”的导语是“人口增长、人口构成一定程度上反映出一个国家人口发展和社会经济发展所处的阶段,也折射出一个国家可能面临的人口问题,需要我们去思考,去行动”,这些导语的作用既是为了点明试题的主题,也是为了向考生揭示主题包含的地理要素之间的相互关系以及与人类发展密切联系,以便使考生站在理性的高度并以人地关系的视角,理解或思考试题内容背后的相互联系和地理意义。这种高度和视角不仅是地理学习的重点,而且也应该是地理学业水平测试的重点。因此,相信这样的导语可以产生相应的教学导向,就是日常的高中地理教学不能“只见树木、不见森林”,而必须有助于学生逐步建构系统地理的现代视角,始终用互相联系、互相影响、互相制约的思路,阐释和思考地理对象的内在关联和整体效应,构筑对地理环境和人类发展之间的整体认识,使之成为现代公民必备的地理素养。
在另一方面,试卷突出了对将人地关系的一般知识和原理运用于分析解决具体区域和具体地理问题的能力的考查。例如,上文已经提及的“分析C国人口年龄构成特点和人口发展趋势,对该国的人口发展与社会经济发展提出建议”一题的回答,就不能在一般意义上就人口说人口,而必须结合C国人均GDP水平较低的特点来提建议。再如,“结合海南省的海洋资源优势,分析说明海南省优化产业结构可以采取的措施和意义”一题的回答,需要把产业结构优化的基本原理和海南省的海洋资源优势结合起来分析,才能写出具体的海洋产业,以此作为支柱产业。考生如果考后有机会仔细阅读试题参考答案还可以发现,答案中所列的“海洋捕鱼业、海水养殖业”属于第一产业,“石油天然气化工、海洋生物制药”属于第二产业,“滨海旅游业、海洋交通运输业”属于第三产业,虽然这不是本试题的评分点,但是同样表明考查考生能否结合具体地区特殊的人地关系或矛盾来分析和思考地理问题以及对策,或简言之是否具有因地制宜的视角,始终是地理考试的主题所在,其必要性毋庸置疑。
此外,还有说明黄河下游地区缺水的人为原因一题,参考答案列出三个方面“生产生活需水量供不应求、水污染严重、水资源浪费严重”,评分标准要求至少答两点,但评分标准同时规定遗漏“生产生活需水量大,供不应求”则扣1 分,其用意就在于强调“生产生活需水量大,供不应求”是黄河下游地区缺水的主要人为原因,是否认识这一点,是考生能否认识黄河下游地区缺水原因的地区特殊性、即从区域的观念出发深刻认识人类发展和地理环境之间的相互关系的标志。
这些试题从导语、设问到评分细则的种种设计,意在展示地理学研究的核心内容和目的:一方面考察各种不同的地理事物和现象是怎样聚合到一个地域并共同起作用,进而决定地域的特征并构成人类生活的基础;另一方面考察所研究的地理事物和现象怎样在不同的地域有所不同,进而造成地区和地区的差别,并成为人类不断发展的基础。其对日常高中地理教学的导向可以归结为一句话,正确理解人类发展和地理环境之间的相互关系,必须具有整体性、区域性和发展性的哲学视角。
综上所述,2010年上海高中地理学业水平试卷凝聚了对当前中学课程改革核心目标的把握、上海高中地理教学现状的分析、教育测量理论新进展的学习、地理学科基本特征和现代观念的思考。从考试结束以后的媒体报道来看,不管是不少学生直呼“出乎意料”,反映此次试题与平时训练题有较大不同,原以为“地理考试简单背背就能应付过去”,还是有教师认为这场考试“给人一种前所未有的新鲜感,对学生学习和教师教学将产生积极的引导作用”(2010年7月3日《解放日报》),都值得我们深思。
上海二期课改启动至今已近十年,为什么依然有不少学生以为“地理考试简单背背就能应付过去”,是因为平日的地理教学和测评依然在“穿新鞋走老路”么?是否惟有统一的学业水平考试才能让学生心目中的地理学科“旧貌换新颜”呢?就教师而言,中学地理新课标对教学的积极指导作用究竟有多大?究竟有多少教师是在凭借考试的“指挥棒”而不是凭借对课标的领悟、地理学科的理解和学生的了解在设计和实施教学?无论是肯定这场学业水平考试释放的“鼓励学以致用”的信号,愿意悉心揣摩其对教学警示和提醒;还是心有抵触乃至质疑,是否是因为考试对教学的“指挥棒”作用不容置疑;还是因为至今对教师的评价依然维系在对学生的测试结果上?如果评价机制始终不能保障教师有效发挥教学的主动性和主体性,那么课程标准规定的而水平考试难以检测的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谁来关照和落实?
基于当下的教育教学氛围和条件,学业水平考试对教学的“指挥棒”作用注定还将继续存在。作为目标参照考试,高中地理学业水平考试的目标、内容和形式自然要相对稳定,但是这种稳定终究是相对的。由于种种原因,当前上海高中地理教学形势如前所述,不容乐观。上海高中地理学业水平考试命题既不能无视教学现状、脱离教学实际,也不能放弃发挥“指挥棒”自身有限的积极作用。借用“最近发展区”的原则,不断探索和改进水平考试内容和形式,有助于促进教师教学行为的改善,促进上海高中地理教育水平的整体提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