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近 15年间急性心肌梗死患者的性别年龄演变趋势

2010-02-03郑昕李建军杨跃进陈纪林袁晋青陈纪春吴永健秦学文郭远林高展华倚虹慕朝伟高润霖

中国循环杂志 2010年6期
关键词:平均年龄时间段年龄段

郑昕,李建军,杨跃进,陈纪林,袁晋青,陈纪春,吴永健,秦学文,郭远林,高展,华倚虹,慕朝伟,高润霖

近 15年间急性心肌梗死患者的性别年龄演变趋势

郑昕,李建军,杨跃进,陈纪林,袁晋青,陈纪春,吴永健,秦学文,郭远林,高展,华倚虹,慕朝伟,高润霖*

目的:了解阜外心血管病医院 1994年~2008年急性心肌梗死患者性别和年龄演变趋势。

方法:回顾 1994年~2008年出院诊断为急性心肌梗死的病历,根据时间段、首发和再发病例以及性别分别计算发病平均年龄、高峰发病年龄段和女性患者的比例,并进行统计学分析。

结果:1994年至 2008年期间,共收住 11 859例,首发病例 9 737例,再发病例2 122例。每年收治病例数呈上升趋势(P<0.00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首发和再发病例中女性患者比例分别为 22.0%和 20.5%。女性患者比例随时间增加未见显著变化。首发病例中男性平均年龄随年度增加总体呈下降趋势(P<0.0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首发病例中女性平均年龄随年度增加未见显著变化。再发病例中男性平均年龄随年度增加总体呈下降趋势(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再发病例中女性平均年龄随年度增加总体呈上升趋势(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首发病例中男性高峰发病年龄段 2000年 ~2008年稳定在 45~54岁;女性患者高峰发病年龄段 1997年 ~2008年稳定在 65~74岁。

结论:急性心肌梗死男性患者发病有年轻化趋势,发病患者中女性的比例保持稳定。男性和女性患者高峰发病年龄段基本保持稳定。

心肌梗死;性别;年龄;趋势

Objectives:To analyze the gender and age difference in trends of acute myocardial infarction(AMI)events in recent 15 years.

Methods:We retrospectively reviewed themedical records of 11 859 patientswith the discharge diagnosis of acutemyocardial infarction(AMI)from 1994 to 2008 in our hospital,and statistically analyzed themean age of AMI,the peak of onsetage and the proportion of female gender according to the time period,firstand recurrent events of AMI.

Results:There were 9737 patientswith the first AMIattack and 2122with recurrent AMI.The number of patientswere increasing each year(P<0.001).For the first and recurrent AMIevents,female were 22.0%and 20.5%respectively while the proportion of female patient was similar during 15 years of time.For the fist AMIattack,themean age ofmale patients had the decreasing trend each year(P<0.01),while themean age of female patients had no significant changes over the years.In recurrent AMI,the mean age ofmale patients showed a decreasing linear trend over 15 years(P<0.05),while themean age of female patients indicated an increasing linear trend over 15 years(P<0.05).The peak of the first AMIonset age in male patients was stab le between 45~54 years from 2000 to 2008,while in female patients was stablle between 65~74 years from 1997 to 2008.

Conclusion:The age of AMIevents in male patients was getting younger,and the proportion of female patients was stab le in recent 15 years.The peak of the firstonsetage in bothmale and female patientswas stable basically.Key words Acutemyocardial infarction;Gender;Age;Trends

(Chinese Circu lation Journal,2010,25:441.)

冠心病是国人心血管病死亡的第二位原因。急性心肌梗死是缺血性心脏病最常见的死因,也是西方国家死亡的首要死因。根据 Monica研究结果,北京是 21个国家中冠状动脉事件发生率最低的 37个中心之一。然而,北京也位于冠状动脉事件呈上升趋势的少数几个中心之列。Sino-Monica研究显示,1984年至 1997年间,北京地区男性冠状动脉事件的年增长率为2.7%,女性为 1.2%[1],尤其男性的发病年龄呈年轻化趋势。关于不同性别的发病年龄和性别比例的变化趋势已成为关注的问题,因为它能为冠心病危险因素谱的变化及在不同性别人群上的作用方式提供某些启示。然而,具体关于发病年龄和性别比例方面的资料还不多见。因此,本研究回顾了北京大规模心脏中心急性心肌梗死患者的病例,分析近 15年间急性心肌梗死患者性别和年龄的变化趋势。

1 资料与方法

研究人群:本研究回顾性分析了我院 1994-01至2008-12出院诊断为急性心肌梗死的病例。1994-01至 2008-12期间,共收住急性心肌梗死患者 11 859例,包括 9 737例首发病例和 2 122例再发病例。冠状动脉栓塞、急性心肌炎、主动脉夹层、介入损伤、大动脉炎和川崎病导致的心肌梗死除外。心肌梗死的诊断根据为典型症状,心电图变化和心肌标记物增高。

数据收集:根据时间段、初次和再次发病和性别计算女性患者比例和平均年龄。为分析不同性别首发病例的高峰发病年龄段,根据时间顺序分为 5个时间段:1994年 ~1996年,n=473;1997年 ~1999年 ,n=731;2000年 ~2002年,n=1 457;2003年 ~2005年,n=2 875和 2006年 ~2008年,n=4 201。按发病年龄分为 6个年龄段:≤34岁,35~44岁,45~54岁,55~64岁,65~74岁和≥75岁。

统计学分析:采用 SPSS 13.0软件包,连续变量用平均数 ±标准差表示。平均年龄和女性比例趋势计算采用 log-linear Poisson regressionmodels,以年度作为自变量。同一时间段不同年龄段之间发病比例比较用卡方检验。

2 结果

这 15年间每年收治的首发病例数分别为 109、145、219、211、232、288、381、483、594、889、966、1 020、1 300、1 463和 1 437例;再发病例数分别为 52、51、86、109、95、123、144、150、127、196、195、207、207、188和 192例。首发病例和再发病例数均呈逐年上升趋势,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

在首发病例和再发病例中,女性患者的比例分别是 2 140/9 737(22.0%)和 434/2 122(20.5%),其比例随年度增加未见显著变化。

首发、再发心肌梗死患者男性和女性平均年龄的变化趋势见表 1。首发病例中,男性患者发病的平均年龄 1994年为(60.58±10.09)岁,而 2008年为(55.26±11.54)岁,随年度增加发病年龄呈下降趋势(P<0.0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首发病例中,女性患者发病的平均年龄,随年度增加发病年龄未见显著变化(P>0.05),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再发病例中,男性患者发病的平均年龄 1994年为(63.77±8.82)岁,而2008年为(59.53±12.38)岁,发病年龄随年度增加呈下降趋势(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再发病例中女性患者发病的平均年龄 1994年女性患者平均年龄为(66.89±11.65)岁,而 2008年为(68.47±11.19)岁,发病年龄随年度增加呈上升趋势(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首发病例高峰发病年龄段男性患者 1994年 ~1996年 55~64岁发病例数最多,占本时间段全部发病例数的 36.3%,和本时间段其他各年龄段相比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均 <0.05);1997年 ~1999年55~64岁发病例数最多,占本时间段全部发病例数的 30.2%,除与65~74岁年龄段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外,和其他各年龄段相比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均 <0.05);2000年 ~2002年,2003年 ~2005年和 2006年 ~2008年三个时间段均为45~54岁发病例数最多,分别占本时间段发病例数的 29.8%,31.3%和 30.4%,和同时间段其他各年龄段相比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均 <0.05)。首发病例女性患者 1994年 ~1996年为55~64岁发病例数最多,占本时间段全部发病例数的 38.3%,除与 65~74岁年龄段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外,和其他各年龄段相比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均 <0.05);1997年 ~1999年,2000年 ~2002年,2003年 ~2005年和 2006年 ~2008年四个时间段均为 65~74岁发病例数最多,分别占本时间段发病例数的 41.8%,42.0%,42.1%和 40.0%,和同时间段其他各年龄段相比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均 <0.05)。(表 2)

表 1 首发、再发心肌梗死患者男性和女性平均年龄的变化趋势(岁,±s)

表 1 首发、再发心肌梗死患者男性和女性平均年龄的变化趋势(岁,±s)

年度再发心肌梗死患者首发心肌梗死患者男性 女性 男性 女性1994 60.58±10.09 61.50±11.37 63.77±8.82 66.89±11.65 1995 55.67±11.24 65.41±10.32 65.50±8.15 66.67±8.66 1996 58.59±11.86 65.24±9.04 63.58±9.63 68.33±9.15 1997 57.92±11.43 64.92±10.95 63.99±10.45 70.29±7.84 1998 58.40±11.72 65.75±11.08 61.84±11.69 66.88±7.87 1999 58.98±11.26 67.55±9.47 63.43±11.57 70.31±7.49 2000 57.91±12.15 67.38±9.54 64.03±11.32 69.78±9.60 2001 55.58±11.95 64.97±11.35 63.62±11.42 72.87±7.13 2002 55.85±11.77 62.41±9.13 61.90±12.54 69.33±9.06 2003 56.10±12.58 65.48±10.09 64.09±11.60 69.93±8.23 2004 56.60±12.38 68.03±9.92 62.54±10.68 70.98±10.38 2005 56.46±12.28 66.10±10.41 63.77±12.49 72.08±8.63 2006 57.03±11.74 66.08±10.14 63.65±12.32 72.26±7.42 2007 55.83±11.98 64.63±10.93 60.99±11.13 69.84±8.45 2008 55.26±11.54 65.24±9.92 59.53±12.38 68.47±11.19 P值 <0.01 >0.05 <0.05 <0.05

表2 首发急性心肌梗死高峰发病年龄段的分布[例(%)]

3 讨论

急性心肌梗死的发病在不同年龄段均有性别差异。本研究中首次研究了国内规模较大的心脏中心近15年间急性心肌梗死发病的性别和年龄差异的趋势。在中国 MONICA研究中,从 1984年至 1997年间,冠状动脉事件的发生率男性每年增长了 2.7%,女性增长了 1.2%,冠状动脉事件的死亡率在男性和女性人群中亦呈上升趋势。而 2000年以来,没有大规模队列研究的数据发表。本研究显示每年收治的病例有逐年增加的趋势,而病例数的增加可能反映疾病率的上升,但两者并非一个概念,要说明的是,本研究不是一个冠状动脉事件发生率的研究。此外,本研究属单中心研究,但因收治例数较大,可在一定程度反映急性心肌梗死的发病特点。

本研究中,首次急性心肌梗死平均年龄男性为56.40岁,女性 65.68岁,均比挪威的一个研究中报道的数字要低[2]。女性首次发病的高峰年龄段是 65~74岁,亦比日本的一个研究中报道的年龄段 71~80岁要低[3]。令人惊异的是男性的发病年龄几乎提前了 5年。在首发和再发病例中,女性患者的比例分别为 21.9%和 20.4%,这个数字和 MONICA研究[4]报道的数字类似并保持稳定。

冠状动脉事件发生率的上升和危险因素以及生活方式的变化有关。根据中国 2007年心血管病报告,高血压、吸烟、血脂代谢异常、超重/肥胖和体力活动不足是最重要的危险因素[5]。和 1991年的数据相比,1995年城市男性收缩压增高的检出率增加了 42.5%,城市女性增加了 45.5%,而农村男性和女性收缩压增高的检出率分别增长了 23.7%和31.0%。2002年的调查结果显示和 1996年相比,15岁以上中国人群吸烟率降低了 1.8%,而 15岁至 24岁青少年人群中吸烟有上升趋势[5]。中国人群胆固醇水平和超重的发生率也处于上升趋势。因此,在中国吸烟、高血压和高血脂对心肌梗死发病的影响和西方国家是类似的。所以心肌梗死发生率的上升可能归因于危险因素的变化。

本研究中,男性首发心肌梗死的发病年龄已显著下降了,而女性则保持稳定。可能和心肌梗死危险因素的性别差异有关。首先,冠心病危险因素有性别差异,例如,我国 45岁以下人群高血压的发生率男性显著高于女性,而 45岁以上人群则正好相反[5]。2002年国家样本调查显示,国人 15岁以上吸烟率是35.8%,男性和女性烟民分别占了 66%和 3.1%[5]。第二,冠心病危险因素对心肌梗死的影响也存在性别差异。INTERHEART全球病例对照研究显示,首次心肌梗死年龄的差异很大部分归因于某些危险因素对男性影响更大[6]。女性中和心肌梗死相关较强的因素包括高血压,糖尿病,饮酒和体力活动不足。只有吸烟史和男性心肌梗死的相关性更大。高血压,糖尿病,体力活动不足和吸烟史与心肌梗死的相关程度存在性别差异。男性年轻发病很大部分归因于 60岁以前吸烟和血脂异常发生率高。和男性相比,年轻女性危险因素少,其中的机制尚不清楚。吸烟可以解释部分年轻女性心肌梗死患者的发病。也有观念认为存在新的心血管危险因素并具有性别差异[7]。日本的一项研究显示,高血压、吸烟、糖尿病和家族史是男性最重要的危险因素,而高血压和家族史是女性最重要的危险因素[8]。高胆固醇血症是男性心肌梗死的独立危险因素,而不是女性的。挪威的一项研究观察了吸烟对早发心肌梗死影响的性别差异,发现和男性吸烟者相比,女性吸烟者更易患心肌梗死[2]。

总之,传统心肌梗死危险因素的变化比较复杂,而且药物如阿司匹林、他汀、转氨酶抑制剂和 β受体阻滞剂的影响亦混于其中。此外,一些新的危险因素也认为和冠心病的发病有关。另外,女性心肌梗死的机制和男性不尽相同。然而,冠心病危险因素的控制还是有助于降低心肌梗死的发生率,尤其对男性更是如此。大多数危险因素和不健康的生活方式有关。改善不健康的生活方式,控制日益增长的危险因素对降低急性心肌梗死的发生率十分重要。

本研究的不足之处在于:没有把研究对象区分为ST段抬高和非 ST段抬高的心肌梗死。此外,心肌梗死定义的变更给病例入选带来不均一性。2000年前后肌钙蛋白的引入作为心肌损伤的标记物,由于它比以往应用的心肌酶学指标更加敏感,更多的患者会被诊断为心肌梗死。

[1] Wu Z,Yao C,Zhao D,et al.Sino-MONICA project:a collaborative study on trendsand determinants in cardiovascular diseases in China,Part i:morbidity and mortality monitoring.Circulation,2001,103(3):462-468.

[2] Grundtvig M,Hagen TP,German M,et al.Sex-based differences in premature firstmyocardial infarction caused by smoking:twiceasmany years lostby women asbymen.Eur JCardiovasc Prev Rehabil,2009,16(2):174-179.

[3] RumanaN,Kita Y,Turin TC,et al.Trend of increase in the incidence of acute myocardial infarction in a Japanese population:Takashima AMI Registry,1990-2001.Am J Epidem iol,2008,167(11):1358-1364.

[4] Tunstall-Pedoe H,Kuulasmaa K,Amouyel P,et al.Myocardial infarction and coronary deaths in the World Health Organization MONICA Project.Registration procedures,event rates,and case-fatality rates in 38 populations from 21 countries in four continents.Circulation,1994,90(1):583-612.

[5] National Center for Cardiovascular Diseases,China.Report on cardiovascular diseases in China(2007).Beijing:Encyc lopedia of China Publishing House.

[6] Anand SS,Islam S,Rosengren A,etal.Risk factors formyocardial infarction in women and men:insights from the INTERHEART study.Eur Heart J,2008,29(7):932-940.

[7] Smulders YM,Thijs A,Twisk JW.New cardiovascular risk determinants do exist and are clinically useful.Eur Heart J,2008,29(4):436-440.

[8] Kawano H,Soejima H,Kojima S,et al.Sex differences of risk factors for acute myocardial infarction in Japanese patients.Circ J,2006,70(5):513-517.

(编辑:漆利萍)

Gender and Age Difference in Trends of Acute Myocardial Infarction Events in Recent 15 Years

ZHENG Xin,LIJian-jun,YANG Yue-jin,CHEN Ji-lin,YUAN Jin-qing,CHEN Ji-chun,WU Yong-jian,QIN Xue-wen,GUO Yuan-lin,GAO Zhan,HUA Yi-hong,MU Chao-wei,GAO Run-lin.
Coronary Heart Disease Center,Cardiovascular Institute and Fu Wai Hospital,CAMSand PUMC,Beijing(100037),China Corresponding Author:LIJian-jun,Email:lijnjn@yahoo.com.cn

100037 北京市,中国医学科学院 北京协和医学院 心血管病研究所 阜外心血管病医院 冠心病诊治中心(郑昕、李建军、杨跃进、陈纪林、袁晋青、吴永健、秦学文、郭远林、高展、华倚虹、慕朝伟、高润霖),循证医学部(陈纪春)

郑昕 副主任医师 博士 主要从事冠心病基础与临床研究 Email:zhengxin314@yahoo.com.cn 通讯作者:李建军 Email:lijnjn@yahoo.com.cn

R541

A

1000-3614(2010)06-0441-04

10.3969/j.issn.1000-3614.2010.06.011

2010-07-16)

◦冠心病研究◦

猜你喜欢

平均年龄时间段年龄段
不同年龄段妊娠早期妇女维生素D含量水平分布
各年龄段人群对网上健康教育的认知和期望的调查报告
适合各个年龄段的黑胶爱好者 Sony(索尼)PS-LX310BT
夏天晒太阳防病要注意时间段
发朋友圈没人看是一种怎样的体验
韩国人平均年龄41岁
网友真实状况鉴别手册
去年中国有438名公安民警牺牲 平均年龄46.3岁
不同时间段颅骨修补对脑血流动力学变化的影响
不同时间段服用左旋氨氯地平治疗老年非杓型高血压患者31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