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2007—2009年北京积水潭医院口服祛瘀剂类中成药应用分析

2010-01-29许保海北京积水潭医院北京100035

中国医院用药评价与分析 2010年11期
关键词:中成药排序活血

张 静,张 蕊,许保海(北京积水潭医院,北京 100035)

祛瘀剂类中成药在临床上应用广泛,多用于心、脑血管疾病及瘀血阻滞所致的多种疾患,我院在治疗心脑血管疾病方面的中成药品种丰富,疗效确切,发挥着重要作用。本文对我院2007—2009年口服祛瘀剂类中成药的使用情况进行统计分析,进一步了解我院祛瘀剂中成药的合理使用及发展趋势,从而为临床合理用药提供依据。

1 资料与方法

1.1 资料来源

通过我院计算机网络系统,对2007年1月1日—2009年12月31日3年间中药库房口服祛瘀类中成药出库数量和出库零售金额进行了统计,获得相关药品的使用数据,并运用Excel对数据进行统计分析。

1.2 方法

以限定日剂量(defined daily dose,DDD)值、药物使用频度(DDDs)、日用药金额及其排序等指标对祛瘀剂类中成药的使用情况进行评价[1,2]。DDD值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二部)》(2005年版)规定的日剂量为准,未收载的药品结合药品使用说明书及临床实际情况而定。药品分类按照《北京市基本医疗保险和工伤保险药品目录》的分类方法[3],用Excel进行数据编码、合并、排序、分类、统计等处理。DDDs=药品年销售量/DDD值;日用药金额(DDC)=药品年销售金额/DDDs;排序比=金额排序/DDDs排序。

2 结果与分析

2.1 2007—2009年各类口服祛瘀剂类中成药销售金额

我院2007—2009年各类口服祛瘀剂类中成药销售金额呈上升趋势,见表1。其中,2007年为7 085 072.06元,2008年为8 267 251.78元,2009年为9 606 895.69元,分别占全年中成药销售总金额的11.29%、9.91%和9.88%。我院现有祛瘀剂类中成药9类32种,分别为化瘀宽胸类(6种)、益气活血类(10种)、化瘀通脉类(6种)、养血活血类(4种)、祛瘀化痰类(1种)、温阳活血类(1种)、补肾活血类(2种)、滋阴活血类(1种)、活血消癥类(1种)。3年中,化瘀宽胸、化瘀通脉2类共占祛瘀剂中成药销售金额的49.25%、46.87%、44.02%,约占全年销售总金额的5%左右,在祛瘀剂类中成药中占据着重要位置。3年中,益气活血、养血活血、祛瘀化痰类依次占据祛瘀剂类中成药销售金额的21.06%、14.40%、16.14%,12.37%、11.26%、9.06%和10.17%、11.32%、10.21%,共占全年中成药销售总金额的4%左右。3年中,9类口服祛瘀剂中成药约占全年销售总金额的10%左右,在销售金额上也占据着一定的主导地位。2008年与2007年比较,除益气活血类销售金额有所下降,其余8类销售金额均上升;2009年与2008年比较,除化瘀宽胸、养血活血类销售金额有所下降,活血消癥类两年持平外,其余6类销售金额均上升。

表1 2007—2009年各类口服祛瘀剂类中成药销售金额统计Tab 1 Consumption sum of various types of oral stasis-removing Chinese patent drugs in our hospital during 2007-2009

2.2 2007—2009年销售金额排序前20位口服祛瘀剂类中成药

3年间,我院祛瘀剂类中成药的年销售总金额呈逐年增长趋势,到2009年止,涨幅为38.96%,见表2。除银杏叶胶囊、复方丹参滴丸、麝香保心丸、乐脉颗粒、速效救心丸、心血宁片、愈风宁心片的年销售金额出现不同程度的下降外,其余各品种年销售金额总体呈增长趋势。2007年,我院补肾活血类中成药心元胶囊,占销售金额比例不大。2008年心元胶囊年销售金额随临床认知度的增高而上升,排序由2007年的第15位升至2008年第8位,总金额上升了199 687.68元;到2009年,排序升至第7位,总金额较2008年上升了203 847.84元。培元通脑胶囊及愈心痛胶囊年销售金额及排序也有所上升,此3药是3年间上升较为显著的。2008年比2007年销售金额上升10万元以上的由高到低依次为愈心痛胶囊、脑心通胶囊、心元胶囊、脉血康胶囊、通塞脉片;下降1万元以上的由高到低依次为脑得生片、心血宁片、麝香保心丸、乐脉颗粒。2009年比2008年销售金额上升10万元以上的由高到低依次为愈心痛胶囊、心元胶囊、脉血康胶囊、培元通脑胶囊;下降1万元以上的由高到低依次为复方丹参滴丸、银杏叶胶囊、心血宁片;麝香保心丸和大黄蛰虫丸销售金额两年保持平衡。3年间,银杏叶胶囊和脑心通胶囊一直保持在前2位,愈心痛胶囊由2007年的第6位升至2009年的第2位,涨幅较快。

表2 2007—2009年销售金额排序前20位口服祛瘀剂类中成药Tab 2 Top 20 oral stasis-removing Chinese patent drugs in our hospital during 2007-2009 on the list of consumption sum

2.3 2007—2009年DDDs排序前20位口服祛瘀剂类中成药及其DDC

3年间,我院祛瘀剂类中成药的年DDDs总值呈逐年增长趋势,见表3。到2009年止,涨幅为20.54%;除复方丹参滴丸、麝香保心丸、速效救心丸、愈风宁心片、乐脉颗粒、心血宁片出现不同程度的下降外,其余各品种的年DDDs值总体呈增长趋势。我院祛瘀剂类中成药的日用药金额总体趋于平稳;3年间日用药金额最高的前两位均为培元通脑胶囊和心元胶囊(20.76~17.33元/日),最低者均为愈风宁心片(低于1.60元/日)。银杏叶胶囊、复方丹参滴丸、脑心通胶囊3年间的DDDs排序一直居前3名。2008年与2007年比较,排序前20位口服祛瘀剂类中成药中有13种药品DDDs上涨,愈风宁心片DDDs保持持平,上涨超万次以上的有4种,为愈心痛胶囊、脑心通胶囊、通塞脉片和心元胶囊,分别上涨33 120、21 600、11 600、11 520 次,涨幅达160%、29.88%、322.22%、411.43%,其中心元胶囊涨幅最为明显。愈心痛胶囊、通塞脉片和心元胶囊排序上升明显,分别由2007年的第10、18、20位上升至2008年的第5、12、15位。2008年排序前20位口服祛瘀剂类中成药中有6种药品的DDDs下降,分别为麝香保心丸、脑得生片、速效救心丸、心血宁片、乐脉颗粒和血栓心脉宁片,分别下降5 250、4 360、2 500、2 100、1 500、400 次,降幅达 7.58%、14.41%、4.62%,16.67%、9.26%、2.60%。2009年与2008年比较有13种药品DDDs上涨,麝香保心丸和大黄蛰虫丸DDDs保持持平,上涨超万次以上的有3种,为愈心痛胶囊、心元胶囊和脉血康胶囊,分别上涨20 880、11 760、11 700次,涨幅达38.80%、82.12%、36.31%。其中心元胶囊涨幅最为明显,并且在DDDs排序中由2008年第15位上升至2009年第11位。2009年比2008年DDDs下降的药品有5种,分别为复方丹参滴丸、银杏叶胶囊、心血宁片、愈风宁心片和乐脉颗粒,分别下降 15 850、2 400、2 100、1 600、600 次,降幅达11.17%、1.07%、20%、9.09%、4.08%,其中心血宁片降幅最为明显。银杏叶胶囊、复方丹参滴丸、脑心通胶囊3年间的DDDs排序一直居前3位,2009年与2008年比较,银杏叶胶囊和复方丹参滴丸的DDDs虽然居前3位,但有所下降,这可能与原先集中使用银杏叶胶囊和复方丹参滴丸,而2009年以来医生分散使用各种口服祛瘀剂药品有关。

金额序数/DDDs序数的比值若接近或等于1(0.8~1.2),反映此药品销售与使用同步性良好;若比值大于1,说明药品使用率高而价格相对低。在2007年销售的20种口服祛瘀剂中成药中有13种药品的此项比值接近、等于和大于1,这些中成药的日用药金额(除培元通脑胶囊20.76元/日)大多在10元/日以下;2008年有14种药品的此项比值接近、等于和大于1,日用药金额(除通心络胶囊12.64元/日)大多在10元/日以下;2009年有15种药品的此项比值接近、等于和大于1,日用药金额大多在10元/日以下,说明我院此类药品价格、药品使用合理。化瘀宽胸类药品速效救心丸在2007年中金额排序第11位,DDDs排序第5位,其比值高达2.2;益气活血类药品麝香保心丸在2008年中金额排序第9位,DDDs排序第4位,其比值高达2.25,说明此2种药品价格便宜、应用广泛,深受医师、患者欢迎。而养血活血类药品复方丹参滴丸在2009年中金额排序第6位,DDDs排序第2位,其比值高达3,达到同类药品中排序比最高值,由此可以看出复方丹参滴丸价格适中、应用广泛,是心血管患者必备之良药。日用药金额最高的是培元通脑胶囊,3年间居高不下(20.76元/日),这可能与其组成成分中含有一些贵重药材如龟甲、鹿茸、全蝎、水蛭等有关。

表3 2007—2009年DDDs排序前20位口服祛瘀剂类中成药及其DDCTab 3 Top 20 oral stasis-removing Chinese patent drugs in our hospital during 2007-2009 on the list of DDDs and their DDC

3 讨论

祛瘀剂类中成药在临床上使用十分广泛,其化瘀宽胸类(适用于胸痹)、益气活血类(适用于气虚血瘀)、化瘀通脉类(适用于瘀血阻络)、养血活血类(适用于血虚血瘀)、祛瘀化痰类(适用于血瘀痰结)、温阳活血类(适用于阳虚血瘀)、补肾活血类(适用于肾虚血瘀)、滋阴活血类(适用于阴虚血瘀)、活血消癥类(适用于癥瘕阻络),在临床使用上对以上9类中成药应仔细区别,正确、合理使用各类药品。

2007—2009年中药祛瘀剂在我院中成药总的销售金额中约占全年金额的10%左右。其中,化瘀宽胸、化瘀通脉类药品销售金额最高,说明瘀血阻络所致的血瘀胸痹患者较为多见。2007—2009年的销售金额呈平稳上升趋势,分别较2007年增长21.86%、14.03%,这可能与医院不断提高医疗服务水平,就诊患者数量逐年增多有关。3年间,我院祛瘀类中成药的年DDDs总值呈逐年上升趋势,一些药品的DDDs呈现出一定的波动。从金额序数与DDDs序数的比值来看,接近、等于和大于1的药品品种所占比例较大,约占20种中成药的70%,小于1的品种约占30%,说明使用情况较为合理。从日用药金额方面来看,3年间,我院祛瘀类中成药的日用药金额趋于平稳,涨幅不大。3年中连续保持最高日用药金额的是补肾活血类的培元通脑胶囊20.76元/日,最低的为化瘀宽胸类愈风宁心片1.53元/日;超过10元/日的药品有8种,占40%;10元/日以下的药品有12种,占60%,分布较为合理。

调查表明,我国大城市居民心脑血管发病率、死亡率、致残率近年来居高不下,仅次于恶性肿瘤[4],心血管疾病已成为危害人类健康和生命的主要疾病。祛瘀剂类中成药在临床上应用广泛,其疗效确切、价格低廉,深受患者的欢迎,本文通过对口服祛瘀剂类中成药的用药分析,为我院临床合理用药提供了参考。

[1] 邹 豪,邵元福,朱才娟,等.医院药品DDD数排序分析的原理及利用[J].中国药房,1996,7(6):215.

[2] 谢俊大,钟 萌.2004—2008年我院安神类中成药应用分析[J].中国医院用药评价与分析,2009,9(11):841.

[3] 北京市劳动和社会保障局.北京市基本医疗保险和工伤保险药品目录[M].2005年版.北京:中国民航出版社,2005:178-183.

[4] 世界卫生组织药物统计方法学合作中心.药品的解剖学治疗学和化学分类索引及规定日剂量[M].王强,金 岩,李 宛编译.北京:中国协和医科大学出版社,2003:104.

猜你喜欢

中成药排序活血
老年人便秘,中成药如何选择
作者简介
骨质疏松怎样选择中成药
恐怖排序
节日排序
骨质疏松怎样选择中成药
补肾活血祛瘀方治疗中风病恢复期100例
活血舒筋汤治疗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36例
活血化痰法在糖尿病治疗中的应用
治疗失眠常用中成药概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