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海西高职院校课程与教学质量的提高※
2010-01-26李英伟李燕燕
熊 毅 李英伟 李燕燕
(1.泉州经贸职业技术学院,福建 泉州 362000;2.福建电力职业技术学院,福建 泉州 362000)
海峡西岸经济区以福建为主体,东与台湾地区一水相隔,北承长江三角洲,南接珠江三角洲,范围涵盖浙江南部、广东北部和江西部分地区,人口约为 6000~8000万,具有对台工作、统一祖国,并进一步带动全国经济走向世界的特点和独特优势,仅福建主体部分就有高职院校 60所。2006年教育部下发了《关于全面提高高等职业教育教学质量的若干意见》明确要求:“适当控制高等职业院校招生增长幅度,相对稳定招生规模,切实把工作重点放在提高质量上”。以此为分界线,海西高等职业教育从发展规模步入了发展内涵的阶段,高等职业教育既面临极好的发展机遇,也面临着严峻挑战。课程教学是高职院校培养人才的主要途径,也是把教育思想转变为实际结果的中介,还是实现教育目的的手段。由于这些重要作用,人们普遍将这一领域视作教育事业的核心领域或教育改革的核心内容。
1 高职院校课程与教学的运行系统
根据英国菲利普·泰勒和科林·理查兹所著《课程研究导论》,高职院校的课程与教学可以依据实践范围划分为课程和教学两个子系统。这两个子系统及其相互关系,大致反映了高职院校课程和教学活动的全部过程。如图 1所示:
图1 高职院校课程和教学活动的全部过程
高职院校的指导思想指导着专业设置和课程编制,并具体化为实际的专业设置、教学计划、教学大纲和教材,经确定的专业设置方案和编定的教学计划从课程输出并输入到教学。通过实施教学计划,培养出社会需要的人才。整个过程中要实施两次反馈,一是教学计划、教学大纲、教材编写出来后,要检验是否符合指导思想,二是看培养的人才是否符合培养目标,不一致时就必须及时调整。[1]
由于社会处于不断的变化,高职院校课程和教学作为达到教育目的的主要手段,必须适应时代发展需要,把时代的变化加以归纳推演和理论化,作为课程和教学改革的指导思想。时代需要什么样的人才,高职院校就必须培养什么样的人才。在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新形势下,高等职业教育作为高等教育发展中的一个类型,肩负着培养面向生产、建设、服务和管理第一线需要的高技能人才的使命。高职院校的课程与教学必须围绕这个使命,以达到时代对高职院校的要求。
2 海西高职院校提高课程与教学质量的现实困难
2.1 招生机制与就业机制的矛盾造成课程与教学转换困难
目前,高职院校招生实行的是计划经济体制,就业实行的是市场经济体制。高校在招生计划、专业设置等方面是严格按照计划经济模式运作的,高校没有自主权,更不用说企业介入了。一些高职院校为了扩大规模,提高经济效益,往往不顾自身的办学条件和市场需要,盲目扩大招生,盲目设置专业。而作为把教育思想转变为实际结果的中间环节——课程与教学,面临着计划经济送来的原材料,却要生产出市场经济需要的产品。
2.2 校企合作中双方积极性都不高
高职院校资金投入少,办学基础条件差,产学研合作缺乏“互惠互利、优势互补”的利益驱动机制。目前人才优势、技术优势都在企业,高职院校很难给企业提供需要的服务。高职院校有限的办公经费主要是靠政府拨款,政府才是真正的衣食父母,对企业的要求也就没有足够的耐心。高职毕业生实践能力和岗位适应能力差是企业的共识,上岗前还得经过较长时间的二次培训,因此很少有企业愿意支付学生在校期间的培训费用,而且由于不需要任何成本,企业经常出现人才高消费现象。
3 海西高职院校课程与教学质量提高的途径
3.1 加大课程建设与改革的力度,增强学生的职业能力
高等职业院校要积极与行业企业合作开发课程,根据技术领域和职业岗位(群)的任职要求,参照相关的职业资格标准,改革课程体系和教学内容。要通过行业协会制定每个专业所必须的专业技能和关键能力,以学生就业后会遇到的实际生产、生活问题为经纬来组织和设计课程。要敢于打破学科之间的界线,为解决生产实际问题把各种知识综合在一起。将每个岗位的素质和能力进行分解,设置相应的课程,有目的地进行训练。紧密联系专业技能和关键能力,把学生必修的课程确定为核心课程。通过以关键能力为中心的课程组织形式,培养学生的职业行为能力、心理承受能力、生存发展能力和团结协作能力。
3.2 大力推行工学结合,突出实践能力培养,改革人才培养模式
要积极推行与生产劳动和社会实践相结合的学习模式,把工学结合作为高等职业教育人才培养模式改革的重要切入点,带动专业调整与建设,引导课程设置、教学内容改革和教学方法改革。人才培养模式改革的重点是教学过程的实践性、开放性和职业性,实验、实训、实习是三个关键环节。要根据专业培养目标的要求,按学生的认知规律,将课程实验、认识实习、课程设计、社会实践、毕业实习和毕业设计组成一个贯穿学生学习全过程的实践教学体系。
实践教学体系要有明确的教学目的、教学要求和考核办法。系统化的教学内容要前后衔接、循序渐进、层次分明,与必须够用的理论教学体系既相对独立又密切联系。实践教学过程中要减少演示和验证性实验,增加操作性和设计性实验,指导教师要编制与教材配套的实习指导书和实习讲义。要重视学生校内学习与实际工作的一致性,校内成绩考核与企业实践考核相结合,探索课堂与实习地点的一体化。通过逐步推行学分制 (从学年制→学年制下的选课制→学年学分制→完全学分制),将实践内容与各种资格考试纳入学分考核,并占有较大的比例。[2]学生通过“多证书”考试和完成实践内容可获得相应的学分。
3.3 校企合作,加强实训实习基地建设
校企合作的动力是校企实现双赢,一厢情愿的合作是不能长久的。必须改变目前高职院校靠政府、求企业的现状。要使高职院校在师资、技术和场地等资源上占有优势,与目前企业在资金、实践条件方面的优势形成互补,这样双方就都有了需求。高职院校利用国家实施示范性高等职业院校建设计划,多渠道、多形式筹措资金,增加投入,引进和培养专业带头人和骨干教师,确保在行业内人才和技术的领先优势。这样,企业必然在产品研发、技术改革等方面与高职院校合作,高职院校也可获得相应的资金投入。高职院校利用教育用地等优惠政策规划建设好校园,向企业提供场地和管理;企业提供设备、技术,共同建设校内生产性实训基地。这样既提高学生的实际动手能力,又为企业生产产品并实现效益。高职院校与劳动、人事及相关行业部门密切合作,建立职业技能鉴定机构,开展职业技能鉴定和培训工作。企业不必花太多的精力来反复培训自己的员工,规模产生效益,整个行业就可以节省许多培训成本。
3.4 注重教师队伍的“双师”结构,改革人事制度,加强专业教学团队建设
通过实行新的高职院校教师准入制度,改变目前从学校到学校的师资单一来源渠道。改革人事制度必须给高职院校足够的人事权,高职院校要能自主地从行业、企业引进专业人才和能工巧匠,并为他们解决人事、编制和职称等问题,使他们成为高职院校的正式教职工。同时大量聘请行业、企业人才到学校担任兼职教师,为其提供相应的待遇,上岗前还要进行适当的教师岗前培训。逐步加大兼职教师的比例,形成实践技能课程主要由具有相应高技能水平的兼职教师讲授的机制。尽快实行高职院校教师的任职标准,把具备实践能力作为教师职称晋升的重要条件。一方面推动教师到企业顶岗实践,积累实际工作经验,提高实践教学能力;另一方面鼓励教师参加各种培训和考试,获得多种资格和技能证书。重视中青年教师的培养,中青年教师在原办学主体工作的时间短,本科和中专的教育思想在他们头脑中痕迹不是很深,可塑性强。要将具有较好的职业道德、实践经历和科技开发服务能力的中青年教师确定为骨干教师,并逐步培养成为专业带头人,推动整个教学团队的建设。
3.5 加强教学评估,完善教学质量保障体系
高等职业院校要强化质量意识,尤其要加强质量管理体系建设,重视过程监控,吸收用人单位参与教学质量评价,逐步完善以学校为核心、教育行政部门引导,有社会参与的教学质量保障体系。通过接受高等职业院校人才培养工作水平评估,促进政府加大投入,解决束缚课程与教学的瓶颈问题。组织和运用学校的资源对教学活动及过程进行计划、组织、指挥、调节和监督。特别是要重视实践教学的组织和监控,随着实践教学的深入开展,上课的地点变得多样化(有教室、实验室、工厂),上课的形式和时间也更加灵活,这就更应该建立一套过程监管和考核并重的教学评价和监控体系,确保教学质量。
3.6 通过海峡两岸交流合作提高教学质量
海峡西岸经济区建设将进一步促进海峡两岸经济紧密联系、互动联动和互利共赢,使福建成为海峡两岸经贸合作和文化交流的结合部、先行区和重要通道,海峡两岸交流合作为高职教育的发展提供了新的契机。我们可以通过闽台职业院校教师互访、科研合作、信息共享、互派学生学习等途径,研讨和比较闽台高等职业教育教学管理模式、教学计划的制订实施和教学质量保障体系。重点学习借鉴台湾高职教育专业和课程建设、实践性教学环节和实训中心建设方案。紧紧围绕闽台产业对接及全面推进海峡西岸经济区产业结构优化升级,加快软件业、制造业、汽车业、电子通讯业、建筑业、物流业、护理业、旅游业、商贸业、现代农业等 10个专业领域的建设,努力培养海西建设及产业发展需要的技能型紧缺人才。[3]
[1]王伟廉.高等教育学[M].福建教育出版社,2001.
[2]韦萍.改革实践教学,培养高素质的技术应用人才[J].化工高等教育,2007(5).
[3]福建省教育厅.闽台高职院校联合培训师资规划 (2009-2012年)[R].2009-09-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