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齐墩果酸滴丸的制备及质量评价

2010-01-26傅昌龙周欢欢明从坤

大连医科大学学报 2010年5期
关键词:齐墩丙二醇滴丸

田 燕,高 萌,蒋 妮,傅昌龙,周欢欢,明从坤,田 舸

(1.大连医科大学 药学院,辽宁 大连 116044;2.大连儿童医院 药剂科,辽宁 大连 116001;3.大连医科大学七年制,辽宁 大连 116044)

齐墩果酸(oleanolic acid,OA)是从天然药物中分离得到的纯品,其资源丰富,具有多种药理活性如护肝降酶、抗炎、抗病毒、抗突变、抗癌、降糖、降血脂等,且毒性低、副作用少[1]。但是由于OA脂溶性较强,在胃肠道的溶出低和吸收差,导致其生物利用度低。目前上市的齐墩果酸制剂仅有片剂一种剂型,但因处方中有表面活性剂(十二烷基硫酸钠)增溶,增加了口干、腹泻、上腹部不适,血小板轻度减少等副作用,限制了临床应用。

本试验的目的首先是寻找无毒、无副作用并且可以提高OA溶解度(1 g溶于10~30 mL)进而提高其生物利用度的药用溶剂,并以此为基质制备了OA滴丸,采用HPLC法与市售齐墩果酸片比较考察了其体外溶出度,为齐墩果酸的开发和应用奠定基础。

1 材料和方法

1.1 材 料

1.1.1 仪 器:79-1磁力加热搅拌机(金坛市医疗仪器厂),HPLC(Angilent Technologies 1200 Series),ZBS-6G智能崩解试验仪(天津大学无线电厂),FA1104I上皿电子天平(上海精科),501型超级恒温水浴(上海市实验仪器厂),RCZ-5A智能药物溶出仪(天津大学精密仪器厂),滴丸机(大连医科大学药剂学教研室自制)。

1.1.2 试 药:OA样品(南京泽郎医药有限公司,纯度99%,批号:090120),OA标准品(Sigma公司,纯度97%,批号:508-02-1),OA片(锦州华泰药业有限责任公司,批号:090130,规格:20 mg/片),聚乙二醇6000(PEG6000,国药集团化学试剂有限公司,批号:060327),聚乙二醇400(PEG400,天津市化学试剂批发公司,批号:4485-93),1,2-丙二醇(天津市化学试剂一厂,批号:080314),甘油(鞍山智奥化学试剂研究所,批号:0801130),其余辅料均为药用规格,所用试剂均为分析纯。

1.1.3 色谱条件:色谱柱为HYPERSIL C18(4.6 mm×250 mm,5 μm),流动相为甲醇∶0.03%醋酸溶液(90∶10),流速为1.0 mL/min,检测波长为210 nm[2],柱温为20℃,进样量为10 μL。在此条件下,理论塔板数以齐墩果酸计不低于4000,分离度符合要求。

1.2 方 法

1.2.1 OA标准曲线的绘制

精密称取干燥至恒重的齐墩果酸对照品10 mg于10 mL量瓶中,甲醇稀释至刻度,得到1 mg/mL的对照贮备液。精密量取齐墩果酸贮备液100 μL、300 μL、400 μL、600 μL、800 μL、1000 μL、1200 μL、1400 μL、1600 μL置于10 mL量瓶中,用甲醇稀释至刻度,配成10、30、40、60、80、100、120、140、160 μg/mL的系列对照液,分别进样分析,按上述色谱条件测定峰面积,以对照品溶液的浓度(C)为横坐标、以峰面积(A)为纵坐标作图,进行线性回归,得标准曲线方程为A=160.16C-5453.6,r= 0.9992。结果表明,齐墩果酸浓度在10~160 μg/mL之间线性关系良好,仪器最小检出=0.4 μg。

1.2.2 OA溶剂的筛选

1.2.2.1 OA饱和溶液的配制:精密称取1,2-丙二醇、甘油、PEG400各4 mL置10 mL小烧杯中,在(25±1)℃磁力搅拌状态下,用减量法逐渐加入适量齐墩果酸至最大饱和度(10~15 min内不再溶解为准),每种溶剂制备5个平行样,求平均值,记录各溶媒可溶解的药物量。结果OA在PEG400、1,2-丙二醇和甘油中的最大饱和度分别为15.81、6.54、0.56 mg/mL,表明甘油不适宜用作OA的溶剂。

1.2.2.2 OA在PEG400及1,2-丙二醇中的含量测定:取1.2.2.1项下的1,2-丙二醇、PEG400、OA溶液,在25℃水浴中平衡24 h,10000 r/min离心10 min,上清液用0.45 μm的微孔滤膜过滤,将续滤液置25 mL分液漏斗,用醋酸乙酯萃取OA。再精密量取OA醋酸乙酯溶液2~3 mL,置蒸发皿中水浴蒸干,用甲醇溶解并转移至10 mL量瓶中稀释并定溶,用上述色谱条件测定浓度,按回归方程计算含量。结果OA在PEG400和1,2-丙二醇中的溶解度分别为10.7559 mg/mL、4.4005 mg/mL,表明OA在PEG400的溶解度较大。

1.2.2.3 OA在PEG400及1,2-丙二醇中的稳定性实验:精密量取上述OA/PEG400溶液、OA/1,2-丙二醇溶液1 mL置10 mL量瓶中,甲醇稀释至刻度,分别于0、2、4、8、12、24 h用上述色谱条件测定溶液的峰面积,按回归方程计算浓度,计算日内标准偏差RSD分别为1.5%、3.2%;同法测定1次/d,连续测定5 d,计算日间标准偏差RSD[3]分别为1.6%、4.8%。结果表明,OA/PEG400溶液室温下日内及日间的标准偏差<2%,其稳定性优于OA/丙二醇溶液。

1.2.3 OA滴丸的制备

1.2.3.1 处 方:OA样品0.1 g,PEG400 1.0 g,PEG6000 1.0 g。

1.2.3.2 制备工艺:取处方量PEG400和PEG6000加热熔化,将OA加入上述基质中,充分搅拌均匀,倒入滴丸机中,并使滴丸装置保温到80℃。滴制过程中控制滴速,使熔融药液通过滴头能以适当的速度均匀滴入沉降于液体石蜡冷凝液中,成形后取出小丸,用滤纸吸去表面的液体石蜡,室温下自然晾干,即得。

1.2.3.3 正交设计优选成形工艺[3]:通过预试验并结合实际条件,固定滴口内径为6 mm,以丸重差异(10分)、圆整度(10分)、溶散时限(10分)为考察指标,评价总分为30分,对药液温度、滴距、冷凝液温度进行考察,设定因素水平见表1,试验结果见表2。

表1 影响制备齐墩果酸滴丸的因素水平表Tab 1 Factors and levels of the orthogonal design for preparing OA drop pills

结果表明,3种因素对工艺影响大小为C>A>B,即滴制温度为影响滴丸成形的主要因素,其次是冷凝液温度,最后是滴距。由直观分析可见较好的组合为A2B3C2,即冷凝液的温度12℃,滴距12 cm,滴制温度75℃。按上述最佳工艺条件制成的滴丸呈乳白色,表面光滑,丸形圆整,重量差异限度、溶散时限均符合《中国药典》2005版二部附录规定,试验结果证明该工艺条件稳定可行。

表2 制备齐墩果酸滴丸的正交试验设计表及结果Tab 2 Investigation on the optimum conditions for preparing OA drop pills by orthogonal design

2 结 果

2.1 外 观

本品为乳白色小丸,直径约4 mm,大小均匀,外观光滑,色泽一致,硬度适中。

2.2 重量差异及溶散时限

按《中国药典》2005版二部附录[4]规定操作,三批滴丸的重量差异分别为±1.83%、±1.42%和±1.26%;溶散时间分别为6 min 14 s、6 min 27 s和6 min 8 s,结果符合规定。

2.3 含药量的测定

精密称取相当于OA约10.0 mg的OA滴丸三批(批号:20090425,20090426,20090427)210 mg,分别置入50 mL烧瓶中加入约30 mL甲醇,在90℃水浴中回流20 min,取出放冷后,将液体倒入100 mL量瓶,再分别取约20 mL甲醇于烧瓶中在90℃水浴中回流2次,10 min/次,冷却后回流液并入量瓶。加甲醇至刻度,摇匀后过滤,弃去初滤液,取续滤液,分别进样分析,按上述色谱条件测定峰面积,用回归方程计算含量。结果样品中OA含量分别为5.02%、5.18%、5.07%,RSD为2.17%。

2.4 溶出度的测定

按照《中国药典》2005年版二部附录[5]规定采用转篮法,转速为100 r/min,温度为(37±0.5)℃,以0.5%十二烷基硫酸钠水溶液200 mL为溶出介质。称取空白滴丸、OA滴丸和OA片适量(含OA约20 mg)分别投入杯中,自样品与介质接触时开始记时,分别于5、10、15、30、60、90、120 min采样5 mL,0.45 μm微孔滤膜过滤,得到溶出液样品,并立刻补充同体积等温新鲜介质,每个取样操作在30 s内完成。取溶出液样品,分别进样分析,按上述色谱条件测定峰面积,用标准曲线方程计算含量,结果见表3。

表3 齐墩果酸滴丸和齐墩果酸片溶出度的测定结果Tab 3 Dissolution rates of OA drop pills and OA tablets

1)与OA片相比,P<0.01

3 讨 论

本研究从OA的溶解度着手,从注射用溶剂中筛选PEG400作为OA的溶剂:通过溶解性试验证明OA可以微溶于PEG400(PEG400∶OA=1∶10.7559 mg);通过HPLC法确定OA在PEG400中的含量大于其他注射用溶剂;通过日内及日间稳定性试验证明OA在PEG400中的化学稳定性较好。

采用PEG系列作基质,以滴丸剂的制剂学有关参数为指标,运用正交试验筛选出制备OA滴丸合理的工艺条件。滴丸的表面光滑,丸形圆整,丸重差异和溶散时限符合《中国药典》2005版二部附录规定。通过处方筛选,确定PEG6000∶PEG400=1∶1,含药量5.09%。

本研究采用滴制法制备滴丸是基于固体分散体的原理,将OA以分子状态溶解在基质中,增大其溶出面积,加快有效成分的溶出速度,进而提高其生物利用度[6]。试验结果表明,30 min内OA滴丸的体外溶出度比OA片的体外溶出度得到了显著的提高。

[1] 国家医药管理局中草药中心情报站.植物有效成分手册[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1986.786-787.

[2] 邓 卅,田 舸,李晓月,等.齐墩果酸滴丸的制备及质量标准研究[J].中国药房,2009,20(9):666-667.

[3] 李平华.叶苷滴丸成型工艺研究[J].中国药房,2007,18(6):436-437.

[4] 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委员会.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二部)[S].北京:化学工业出版社,2005.附录10.

[5] 洪 清,袁 曦,刘亦伟,等.天宁滴丸体外溶出度测定[J].中国药房,2008,19(9):678-679.

[6] 王 巍,陈建明.滴丸剂的特点及其应用[J].药学实践杂志,2003,21(4):201-203.

猜你喜欢

齐墩丙二醇滴丸
直接生产丙二醇的新工艺
穿心莲内酯滴丸
齐墩果酸固体分散体的制备
齐墩果酸对自然衰老大鼠睾丸DNA损伤保护作用及机制研究
UPLC-MS/MS法结合模式识别同时测定芪参益气滴丸中11种成分
食用油中3-氯-1,2-丙二醇酯的研究进展
齐墩果酸衍生物的合成及其对胰脂肪酶的抑制作用
HPLC法测定蒙药新Ⅰ号滴丸中没食子酸的含量
丙二醇头孢曲嗪的有关物质检查
水线草熊果酸和齐墩果酸含量测定